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新教案《咕咚》教學設計設計理念:從本課課后第一題:“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中便能看出,本課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就是指導學生對形聲字相關知識的了解與運用。所以本課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再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引入形聲字的概念并出示練習讓學生對此類知識有進一步的鞏固。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按要求掌握本課要求會認的12個新字,并能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7個生字。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3.能通過朗讀與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教學重難點:1.學會用認識的半個字猜新字的方法學習漢字,初步了解形聲字的概念。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內容并能通過朗讀與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上課前老師想考考大家,(在黑板上寫兩個字:古、冬)這兩個字誰會讀?接下來老師要加大難度了(先給“古”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這個字讀什么?——咕大家可真聰明,那我在給冬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這又是什么字?——咚大家可真聰明,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再想想它們的讀音,你能發現什么呢?(加上口字旁以后的新字和沒有口字旁的字讀音非常像,加上口字旁以后,新字的讀音都和聲音有關)所以,我們把這樣的字就叫形聲字(引入形聲字的概念)。二、初讀課文,認讀新字。1.形聲字有很多很多,我們的課文中也有不少呢!接下來就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畫出來以后猜猜它們的讀音吧!組織匯報交流2.猜一猜,連一連。(小練習鞏固學生對形聲字的掌握與運用)嚇fēn攔lǐng領xià紛lán三、指導朗讀課文,可按整體——部分——整體三步來指導。(一)從整體指導讀課文。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一遍課文,標出自然段。2.對照插圖讀一遍課文,找出課文共講了幾種小動物,能按出場順序說出來。3.同桌共讀一遍課文,讀后互相討論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二)分段指導讀課文。可帶著課后問題讀,讀后再回答。1.指名讀第1~2段。(1)師問:咕咚指的是什么?生答: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2)師問:木瓜掉進湖里的聲音怎樣?從哪可以看出來?生答:這聲音很大很重。因為木瓜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的。(3)師問:兔子為什么跑?(課后第1題)生答:兔子聽見這又大又響的咕咚聲很害怕,嚇跑了。(4)指導看第一幅插圖。說說圖意。舉例: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還沒有沉到湖底,濺起的水花還沒有落下來,兔子已經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邊跑還一邊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2.指名讀3~4段。(1)師問:小猴子為什么也跟著跑?他還說了什么?(課后第2題)生答: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也跟著跑起來。他說:“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2)師問:還有誰都跟著跑起來?(課后第3題)他們又喊叫什么?生答:聽了猴子的話,狐貍、山羊、小鹿都跟著跑起來。他們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3)請三個同學分別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話讀一讀,并說說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同?最后一問比較難,老師可做提示。生答:有很多話都是越傳越走樣。因為他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說的,而他們的理解不一定對。他們不是有意造謠來嚇唬人的。(4)指導看插圖(二)說出圖意。舉例:很多野獸都跟著跑起來,它們全張著嘴喊叫,面帶驚慌的表情。3.指名讀第5段。(1)師問:大象跑沒跑?他是怎樣跑的?生答:大象也跟著跑起來。他是看見其他的動物跑,他也跟著跑起來。(2)師問:野牛為什么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課后第4題)生答:因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沒有跑。野牛攔住大象和其他動物,追問誰看見“咕咚”了。結果誰都沒看見“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說它聽見的,“咕咚”在那邊的湖里。(3)指導看插圖(三),并說說圖意。舉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著冷靜地攔住大家,追問誰看見“咕咚”了。4.指導朗讀6~7段。(1)師問:他們來到湖邊看見什么?聽到什么?生答:他們來到湖邊看見正好又有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聽見“咕咚”的聲音。(2)師問:最后大伙兒為什么都笑了?(課后第5題。)生答:因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們感到自己的行動十分的可笑。(3)指導看插圖(四),并說說圖意。舉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嚴肅地講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驚慌;老山羊一邊聽野牛講話,一邊思考;狐貍、小猴子和小鹿已經感到可笑了。(三)讓學生讀全篇課文,并回答問題。1.大家齊讀一遍課文。2.師問:你讀了這篇童話,懂得了什么?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的跟別人跑,聽信謠傳,而要問個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四)我會講故事指名讓學生講一講這個故事。板書設計:咕咚兔子拔腿就跑小猴子狐貍山羊跟著跑小鹿大象野牛找到原因冬瓜熟了19咕咚【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熱愛中國語言文字,體會漢語之美。語言運用:借助圖畫復述課文,講故事。思維能力:借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審美創造: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的道理。【課前解析】關注課文結構:《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民間故事。講述了一只小兔偶然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質疑,大家看了才明白:原來“咕咚”是成熟木瓜掉到湖里發出的聲音。從這個故事中學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的道理。全文共7個自然段,4個插圖,四幅圖對應故事的四部分。關注字詞學習:本文是繼一上《小蝸牛》后出現的第二篇沒有全文注音的連環畫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借助圖畫識字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形聲字特點、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式猜字、識字,繼續發展學生的獨立識字和閱讀能力。本課需要書寫的生字共8個,其中4個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右結構書寫規律。“家”“象”兩個字撇畫較多,教師示范時重點指導注意觀察起筆位置和行筆的方向。關于朗讀:本課的朗讀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借助連環畫獨立讀課文,借助圖畫和形聲字特點進行猜讀,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朗讀指導。第1、6自然段的第2句是長句子,可結合插圖,指導讀好句子的停頓。小動物們的話可引導學生抓住提示語、語氣詞、標點符號讀出害怕或冷靜的語氣,同時借助動作表演進入角色,激發朗讀興趣。【教學目標】1.認識“咕、咚”等13個生字;會寫“嚇、怕”等8個字。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3.借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教學重點】通過圖畫、形聲字特點、聯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咕、咚”等13個生字,正確書寫“家、象”2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借助插圖,理清故事脈絡,了解故事內容。【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出示課件3)教師導入: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預設1:看到了木瓜掉落。預設2:聽到了咕咚一聲。教師順勢引導:今天咱們就一起學習19課《咕咚》,看看發生了怎樣有趣的故事呢?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咕咚齊讀課文題目。教師指生領讀,相機指導。(設計意圖:由圖片加音頻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1.初讀課文。(出示課件4)教師出示課文朗讀視頻,學生聽讀。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借助連環畫獨立讀課文,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讀幾遍。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看圖猜讀或嘗試用其他方法猜讀,標出段落序號。(出示課件5)出示課文,標注自然段。2.學習字詞。(出示課件6)出示生字:咕咚熟掉嚇羊鹿逃命象野攔領學生自由拼讀,識記生字。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認識的生字。教師根據巡視情況進行補充:“命、領”都是后鼻音。(出示課件7)出示詞語:咕咚熟了掉進嚇跑山羊小鹿逃命大象野牛攔住領著教師引導讀準詞語:先自己讀詞語,讀準字音。再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去掉拼音,學生接龍讀詞語,檢查認讀情況。3.識字方法。教師過渡并引導運用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出示課件8)看圖識字:羊、鹿、象。(出示課件9)形聲字識字:教師引導:下面這些字也很有意思,請大家觀察這些字有什么規律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教師補充小結:都是形聲字,它的讀音與右邊字相近或同音。熟字比較:(出示課件10)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經驗識記:掉發、扔掉、阻攔、逃跑。(出示課件11)組詞識字:(出示課件12)指導學生進行“吃木瓜”識字游戲:大家學的非常認真,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看看是不是所有生字你都認識了。預設學生做識字游戲,學生之間互相點評。(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自主識字的前提下,互動交流,互動啟發,豐富學習伙伴之間的識字方法,檢測識字效果,讓孩子們學會相互欣賞,相互激勵,培養學生識字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整體感知(出示課件13)教師引導:觀察插圖,找一找四幅插圖對應的段落。預設:第一幅圖對應課文1、2自然段,第二幅對應課文3、4自然段,第三幅圖對應課文第5自然段,第四幅圖對應課文6、7自然段。(出示課件14)教師引導:根據圖片和句子,按照順序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互動課堂1.學習第1、2自然段。(出示課件15)教師引導:讓我們跟著兔子來到湖邊,這時候一個成熟的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聽到咕咚聲,兔子是怎么做的?(出示課件16)課件出示句子:拔腿就跑板書:跑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圖上的內容:兔子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指名朗讀課文,抓住“嚇了一跳、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叫”體會兔子的害怕心理。可以結合圖片理解重點詞句,也可以通過表演動作來理解。引導學生對照第一幅圖,先說說圖意,然后自主梳理文本信息,體會兔子的害怕心理。(出示課件17)課件出示仿寫句子,學生填一填,體會“一邊……一邊……”連接的是可以同時做的兩件事。(出示課件18)朗讀指導:自由讀第2自然段,抓住“一邊跑一邊叫”、語氣詞“啦”和感嘆號,讀出兔子害怕、慌張的心情。2.學習第3-5自然段。(出示課件19)其他小動物聽到兔子的叫喊聲有什么反應呢?請大家看第二幅插圖,讀讀第3-5自然段。(出示課件20)課件出示:小猴子一聽,就跟著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大伙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大象看見了,也跟著跑起來。預設:動物們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咕咚”是誰,“咕咚”為什么可怕,只是看到別人要逃命,就認為一定非常危險,從而慌成一團的樣子。板書:跟著跑(出示課件21)模仿第3自然段,看圖說話。大象一聽,就。他,:“!”(出示課件22)指導朗讀:想象著當時熱鬧的場面,再次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慌亂、熱鬧的場面。2.學寫字。(出示課件23)教師引導觀察寫字表:本課我們要學寫八個字,請大家來觀察一下它們的結構。上下結構——家,左右結構——嚇、跟、怕、都,獨體字——羊、象,半包圍結構——起。(出示課件24-25)教師逐一示范,講解書寫要領:“家”:上下結構,上短下長,寶蓋頭位于上半格中,第四筆短橫緊跟寶蓋頭,位于上半格。,左邊三撇有長短,間距均勻,最后兩筆撇收捺放。“象”:上收下放,一捺最舒展,重心要對正,形體偏長,下面三撇有長短,間距勻稱,第六筆撇是從扁扁的“口”中斜出。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課堂演練(出示課件21)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會寫“嚇、怕、跟、起、羊、都”6個字。2.借助插圖學習5至7自然段,了解故事內容。3.能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教師導入: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已經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今天它們又來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出示課件27)教師出示游戲課件,檢測學生第一課時學習效果。學生認讀,教師指正點評。(出示課件23)教師引導:第一關游戲,大家表現非常好,那你們還記得課文內容嗎?預設學生看圖回答。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咕咚》。教師板書:咕咚(設計意圖:上課開始,通過復習詞語、借助插圖朗讀課文的方式幫助學生回顧上節課內容,為本節課繼續學習5-7自然段做鋪墊。)二、互動課堂,學習生字1.學習第5自然段。(出示課件29)教師引導:讀第5自然段,想一想:正當小動物們都跟著跑的時候,野牛是怎么做的呢?結合第三幅插圖,畫出相關語句,讀一讀。(出示課件30)課件出示內容。預設:野牛攔住大伙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教師提問:野牛為什么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呢?預設:野牛想知道“咕咚”到底是什么,于是他攔住了大伙詢問情況。教師提問:你會做“攔住”的動作嗎?野牛是怎么攔的?你來做做動作。教師引導:野牛攔住了大象和大伙后是怎樣問的?預設:野牛先問大象,再問小猴子、小鹿、狐貍、山羊,最后問兔子。教師提問:那野牛是怎么問的呢?其他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回答的呢?預設:野牛很冷靜地提出疑問,小動物們很著急、不知所措地回答。(出示課件31)野牛問的大伙中都有誰,問的什么?請同學們分角色扮演,說一說。預設:朗讀中教師重點抓住疑問句,讀出野牛冷靜的語氣。可以采用“野牛先問……再問……”的句式進行不斷地追問,學生進入角色,初步感悟野牛很會思考,其他小動物不動腦筋,只是盲目跟從。2.學習第6、7自然段,了解故事真相。(出示課件32)教師引導:小動物們都沒看見“咕咚”,卻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自由讀第6、7自然段,結合第四幅插圖,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預設:動物們來到湖邊,終于知道了“咕咚”的真相,都笑了。教師引導:大伙是怎樣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出示課件33)預設:動物們來到湖邊,發現木瓜熟了,掉進湖里。板書:回去看教師追問:“咕咚”究竟是什么?預設:木瓜熟透了,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板書:熟透的木瓜(出示課件34)教師提問:動物們為什么跟著兔子一起跑?野牛是怎么做的?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動物們遇事不動腦筋,盲目跟從,認為“咕咚”是一種可怕的東西,所以都跟著兔子一起跑。野牛聽到動物們的叫聲,沒有盲目地跟著跑,而是先問大象,再問大伙,然后問兔子,最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出示課件35)教師提問: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預設1:我以后遇到事情一定不盲目害怕、瞎跑,要多動腦筋,認真思考,弄清楚事情真相。預設2: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瞎跟著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教師小結:是啊,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跟從。板書:遇事要思考不要盲從(出示課件35)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看課本插圖講故事。(設計意圖:通過連續的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最終學生在思考中找尋答案,弄清事實真相。學生在朗讀課文、追問問題中由疑惑到清晰,一步步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自豪感。)3.學寫生字。教師過渡:現在我們來學習本課的生字書寫。(出示課件37)教師出示田字格中的“嚇”,講解書寫:左窄右寬,左高右低,口字旁靠近橫中線,接近豎中線,第四筆起筆與口字旁齊平,第五筆豎較長。(出示課件38)教師出示田字格中的“怕”,講解書寫:左窄右寬,“白”字略短于豎心旁,第五筆豎位于豎中線上。(出示課件39)教師出示田字格中的“跟”,講解書寫:左右結構,右邊第一筆橫折起筆與足字旁齊平,折后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