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
(2022年版)
衛生部
二零二二年H一月
目錄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血片采集技術規范..............1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實驗室檢測技術規范...........5
苯丙酮尿癥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診治技術規范……10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操作流程.....................16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知情允許書...................17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18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流程...........................25
新生兒聽力篩查知情允許書........................26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血片
采集技術規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技術流程中最重要的環
節。血片質量直接影響實驗室檢測結果,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
病血片采集及送檢的醫療機構應當按本技術規范要求完成血片
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
(1)采血機構設置。
設有產科或者兒科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均應當開展新生兒
遺傳代謝病篩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員要求。
1.具有與醫學相關的中專以上學歷,從事醫學臨床工作2
年以上。
2.接受過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
取得技術合格證書。培訓I內容包括: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目
的、原則、方法及網絡運行;濾紙干血片采集、保存、遞送的相
關知識;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相關信息和檔案管理。
二、采血機構和人員職責
(一)積極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強對本機構血片采集人員的管理和培訓。
(三)承擔本機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有關信息的采集、
1
(三)待乙醇徹底揮發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針刺足跟內側
或者外側,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從第2
滴血開始取樣。
(四)將濾紙片接觸血滴,切勿觸及足跟皮膚,使血液自
然滲透至濾紙背面,避免重復滴血,至少采集3個血斑。
(五)手持消毒干棉球輕壓采血部位止血。
(六)將血片懸空平置,自然晾干呈深褐色。避免陽光及
紫外線照射、烘烤、揮發性化學物質等污染。
(七)及時將檢查合格的濾紙干血片置于密封袋內,密閉
保存在2~8。<2冰箱中,有條件者可0工以下保存。
(八)所有血片應當按照血源性傳染病標本對待,對特殊
傳染病標本,如艾滋病等應當做標識并單獨包裝。
四、采血工作質量控制
(一)血片采集的濾紙應當與試劑盒標準品、質控品血片
所用濾紙一致。
(二)采血針必須一人一針。
(三)正常采血時間為出生72小時后,7天之內,并充分
哺乳;對于各種原因(早產兒、低體重兒、正在治療疾病的新
生兒、提前出院者等)未采血者,采血時間普通不超過出生后
20天。
(四)合格濾紙干血片應當為:
1.至少3個血斑,且每一個血斑直徑大于8毫米。
3
2.血滴自然滲透,濾紙正反面血斑一致。
3.血斑無污染。
4,血斑無滲血環。
(五)濾紙干血片應當在采集后及時遞送,最遲不宜超過5
個工作日。
(六)有完整的血片采集信息記錄。
4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
實驗室檢測技術規范
本規范合用于承擔新生兒苯丙酮尿癥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
減低癥等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實驗室檢測的醫療機構。
一、基本要求
(一)機構設置。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
部門按照本區域規劃指定具有能力的醫療機構為新生兒遺傳代
謝病篩查中心,其實驗室年篩查檢測量應當達3萬人次以上。
(二)人員要求。
L實驗室負責人:與醫學相關的本科以上學歷,高級職稱,
具有兒科或者臨床檢驗工作經驗,從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
工作5年以上,掌握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網絡運作和管理。
2.實驗室技術人員:中專以上學歷,從事檢驗工作2年以
上,具有技師以上職稱,接受過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并取得技術合格
證,包括:
(1)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目的、原則、方法及網絡運
行;
(2)所篩查病種的相關知識;
(3)濾紙干血片采集、保存、處理的相關知識;
(4)檢測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操作;
5
(5)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結果的定量和定性判斷;
(6)實驗室質量控制的基本技能;
(7)生物安全等相關知識。
3.文案人員: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文字處理及統計)技
術且有檔案管理的工作經驗。
(三)設備要求。
種類數目用途
酶標儀或者熒光分析儀1臺實驗檢測
洗板儀1臺實驗板的沖洗
振蕩器1臺實驗試劑的混勻
計算機(包括打印機)1臺數據處理
溫箱或者水浴箱1臺實驗恒溫處理
2~8。(:冷藏柜2臺存放
多通道加樣器2支實甄b口樣
單通道加樣器2支實臉加樣
打孔器5把濾紙干血片打孔
超凈工作臺1臺細菌抑制法實驗操作
微波爐或者加熱攪拌器1臺細菌抑制法培養基制備
實驗室通用低值用品適量各類實驗用
注:以上設備可根據篩查量、實驗方法及篩查病種適當調整。
(四)房屋要求。
1.實驗室用房2間,使用面積至少40平方米以上。
6
2.綜合用房2間,至少20平方米以上,用于濾紙干血片的
驗收、計算機錄入和資料登記保存。
3.血片儲藏室或者冷庫1間,用于濾紙干血片的長期保存。
4.房屋面積應當根據篩查量及篩查病種適當增加。
二、實施原貝」與職責
(一)必須符合《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及《醫療機
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
(二)收到標本應當在24小時內登記,不符合要求的標本
應當即將退回重新采集。
(三)采用國家規定的實驗方法,且具有國家批準文號的
試劑和設備進行檢測。
(四)必須接受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的質量監測和檢查。
(五)檢測結果及時反饋,發現漏檢病例,須尋覓原因。
(六)必須建立以下實驗室規章制度:
1.人員分工責任制度。
2.各種技術操作程序。
3.質量控制管理制度。
4,儀器管理及校準制度。
5.試劑材料管理制度。
6.標本登記保存制度。
7.安領I」度。
8.應急預案。
7
(七)實驗室檢測結果和資料保存完整,內容包括:
L不符合要求退回的血片標本信息,應當注明原因及日期。
2.每次檢測結果的原始資料,包括標準曲線、質控結果、篩
段吉果等。
3.有關質量控制資料,包括室內質控圖、實驗室間質量評
價結果反饋、失控原因、糾正方法等。
若資料為電子版本,則需備份。
三、檢測方法
對于2次實驗結果均大于陽性切值的,須追蹤確診。
(一)苯丙酮尿癥。
1.以苯丙氨酸(Phe)作為篩查指標。
2.Phe濃度陽性切值根據實驗室及試劑盒而定,普通大于
120|jmol/L(2mg/dl)為篩查陽性。
3.篩查方法為熒光分析法、定量酶法、細菌抑制法和串聯
質譜法。
(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L以促甲狀腺素(TSH)作為篩查指標。
2.TSH濃度的陽性切值根據實驗室及試劑盒而定,普通大
于10~20MU/ml為篩查陽性。
3.篩查方法為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分析法(Tr-FIA)、酶免疫
熒光分析法(井口酶聯免疫吸附法(
FEIAELISA)o
四、質量控制
8
(一)實驗室須在接到標本5個工作日內進行檢測,并出
具可疑陽性報告。
(二)每月向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醫療機構反饋
實驗室檢測結果。
(三)每年參加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實驗室間質量評價,
成箭格。
(四)濾紙干血片標本必須保存在2~8乙條件下(有條件
的實驗室可0℃以下保存)至少5年,以備復查。
(五)有完整的實驗室檢測信息資料,存檔保留至少10年。
9
苯丙酮尿癥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
減低癥診治技術規范
一、基本要求
(一)機構設置。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
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規劃的實際情況,指定新生兒遺傳代謝病
篩查中心或者具有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診治
工作。
(二)人員要求。
1.承擔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可疑陽性或者陽性患兒召回
的衛生專業人員,應當具有與醫學相關的中專以上學歷,從
事醫療保健工作2年以上。
2.從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診治的人員必須取得執業醫
師資格,并具有中級以上兒科臨床專業技術職稱。
3.從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診治的相關人員應當通過遺
傳代謝病、內分泌等專業及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相關知
識和技能培訓I,培訓主要內容包括: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
查目的、方法、陽性病例追訪及網絡管理技術等;新生兒遺傳
代謝性疾病篩查、確診的檢測方法和臨床意義;常見遺傳代謝
性疾病及內分泌疾病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隨訪、預后評估等。
(三)機構與人員職責。
10
1.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中心或者診治機構應當建立健全
各項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業務操作規范。嚴格按照《新生
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要求的職責、診治技術規程操作。應
當建立專科檔案與管理制度、召回制度、轉診制度、隨訪評
估制度,及時做好統計、分析、上報和反饋確診數、治療數
及治療評估結果。
2.對可疑陽性或者陽性患兒應當即將進行召回,提供進一
步的確診或者鑒別診斷服務。當確診患兒接到告知后,應當
要求患兒即將接受治療。
二、召回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本行
政區域醫療機構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工作,制定本行政
區域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陽性者召回工作制度。
(一)新生兒疾病篩查陽性者依托婦幼保健網絡進行召回、
追蹤隨訪。
(二)負責召回的人員接到篩查中心出具的可疑陽性報告,
可采用各種方式(電話、短信或者書面等)即將通知新生兒監
護人到篩查中心及時進行復查,及早賦予治療。
(三)因地址不詳或者拒絕隨訪等原于是失訪者,須注明原因,
做好備案工作。
(四)每次通知均須詳細記錄,相關資料至少保存10年。
三、診斷
11
(一)苯丙酮尿癥(PKU)和四氫生物蝶吟缺乏癥(BH4D)。
新生兒血苯丙氨酸濃度持續120|jmol/L為高苯丙氨酸血
癥(HPA)O所有高苯丙氨酸血癥者均應當進行尿蝶聆譜分析、
血二氫蝶咤還原酶(DHPR)活性測定,以鑒別苯丙氨酸羥化酶
(PAH)缺乏癥和四氫生物蝶嶺缺乏癥。四氫生物蝶嶺(BH4)
負荷試驗可協助診斷。
1.苯丙酮尿癥:高苯丙氨酸血癥排除BH4缺乏癥后,Phe
濃度>360|jmol/L為PKU,血Phe<360|jmol/L為輕度HPAO
2.四氫生物蝶吟缺乏癥:最常見為6-丙酮酰四氫蝶吟合成
酶(PTPS)缺乏癥(尿新蝶聆增高,生物蝶嶺及生物蝶嶺與新蝶
嶺百分比極低),其次為DHPR缺乏癥(DHPR活性明顯降低),
其他類型少見。
(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CH)。
1.確診指標:血清促甲狀腺素(TSH),游離甲狀腺素(FT4)
濃度。
2,血TSH增高,FT4降低者,診斷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
低癥。
12
3.血TSH增高,FT4正常者,診斷為高TSH血癥。
4.甲狀腺超聲檢查、骨齡測定以及甲狀腺同位素掃描(ECT)
等可作為輔助手段。
四、治療
治療原則:一旦確診,即將治療,以避免或者減輕腦損傷。
(一)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癥。
在正常蛋白質攝入情況下,血苯丙氨酸濃度持續〉360日
mol/L兩次以上者均應當賦予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血苯丙氨
酸濃度W360pmol/L者需定期隨訪觀察。
1.血苯丙氨酸濃度監測: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者,如血苯
丙氨酸(Phe)濃度異常,每周監測1次;如血Phe濃度在理
想控制范圍內可每月監測1~2次,使血苯丙氨酸濃度維持在各
年齡組理想控制范圍。定期進行體格發育評估,在1歲、3歲、
6歲時進行智能發育評估。
2?治療至少持續到青春發育成熟期,提倡平生治療。
3.對成年女性PKU患者,應當告知懷孕之前半年起嚴格控
制血苯丙氨酸濃度在120?360pmol/L,直至分娩。
13
4.四氫生物蝶聆缺乏癥:賦予四氫生物蝶嶺、神經遞質前
質(多巴、5-羥色氨酸)等聯合治療。
(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L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給
予左旋甲狀腺素(L-T4)治療,每天劑量1次口服。L-T4初始
治療劑量6-15日g/kg/d,使FT4在2周內達到正常范圍。在
之后的隨訪中,L-T4維持劑量必須個體化,根據血FT4、TSH
濃度調整。血FT4應當維持在平均值至正常上限范圍之內。高
TSH血癥酌情賦予L-T4治療,初始治療劑量可根據TSH升高
■調整
2.患者需定期復查FT4、TSH濃度,以調整L-T4治療劑量。
首次治療后2周復查。如有異常,調整L-T4劑量后1個月復查。
在甲狀腺功能正常情況下,1歲內2?3月復查1次,1歲至3
歲3y月復查1次,3歲以上6月復查1次。
3.定期進行體格發育評估,在1歲、3歲、6歲時進行智能
發育評估。
4.甲狀腺發育不良、異位者需要平生治療,其他患兒可在
14
正規治療23年后減藥或者停藥1個月,復查甲狀腺功能、甲
狀腺超或者甲狀腺同位素掃描(如增高或者伴
BECT)OTSH
有FT4降低者,應當賦予L-T4平生治療;如甲狀腺功能正常
者為暫時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停藥并定期隨訪。
15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操作流程
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健康教育
16
省(自治區、直轄市)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知情允許書
母親姓名I新生兒性別I出生日期I住院病歷號一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是影響兒童智力和體格發育的嚴重疾病,若及早診斷和治療,患兒的身心發
育大多可達到正常同齡兒童的水平。本篩杳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衛生
部《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在新生兒期對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施行的專
項檢查,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對防止殘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有著重大意義。
擬實施醫療方案的注意事項:
(1)本省(區、市)已開展篩查的遺傳代謝病為:
(2)新生兒出生3天并充分哺乳后進行足跟采血。
(3)若篩查結果異常,篩查中心將盡快通知您孩子作確診檢杳。
(4)無論應用何種篩查方法,由于個體的生理差別和其他因素,個別患者可能呈假陰性。即使
通過篩查,也需要定期進行兒童保健檢查。
(5)篩查費用一元,由_______支付。
知情選擇
我已充分了解該檢查的性質、合理的預期目的、風險性和必要性,對其中的疑問已經得到醫生
的解答。
我允許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
監護人簽名簽名日期年月日
我已被告知疾病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我不允許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
監護人簽名簽名日期年月日
監護人現住地址:省(區、市)州(市)縣(市、
區)鄉(鎮)/街道村/號
監護人聯系方式
醫(護)人員陳述
我已經告知監護人該新生兒將要進行遺傳代謝病篩查的性質、目的、風險性、必要性、費用,
并且解答了關于此次檢查的相關問題。
醫(護)人員簽名簽名日期年月日
17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新生兒聽力障礙,開展早期診斷和
早期干預的有效措施,是減少聽力障礙對語言發育和其他神經精神
發育的影響,促進兒童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一、基本要求
(一)機構設置。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根據本行政區域規劃的實際情況,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診斷治療
工作,指定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心或者具有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聽力
障礙診治工作。
L篩查機構應當設在有產科或者兒科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中,
配有專職人員及相應設備和設施,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
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考核后指定。
2.診治機構應當設在具有較強耳鼻咽喉科學和聽力學技術水平
的醫療機構中,至少配備1名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治高級技術職稱醫
師和2名聽力檢測人員,并配置相應的設備和設施,由省、自治區、
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考核后指定。
(二)人員要求。
1.篩查人員。
(1)具有與醫學相關的中專以上學歷。
(2)接受過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新生兒聽力篩查相
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并取得技術合格證書。
18
2.診治人員。
(1)從事聽力障礙診治的人員必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具
有中級以上耳鼻咽喉科臨床專業技術職稱。
(2)從事聽力檢測的人員應當具有與醫學相關的中專以上學
歷,通過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相關技術和技能培訓并取得
技術合格證書。
3.文案人員。
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且有檔案管理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房屋與設備要求。
1.房屋。
篩查機構:設置1間通風良好、環境噪聲"45dB(A)的專用
房間,并配備診察床。
診治機構:至少設置2間隔聲室(含屏蔽室1間),符合國家
標準(GB/T16403.GB/T16296),設置診室和綜合用房各1間。
2.設備。
(1)篩查機構
設備用途
篩查型耳聲發射儀和/或者自動聽尼t新生兒聽力篩查
腦干反應儀
計算機并接駁網絡數據錄入、上傳及分析
19
(2)診治機構
設備用途
診斷型聽覺誘發電位儀
診斷型耳聲發射儀
診斷型聲導抗儀(含226Hz和評估聽力損失的程度、性質
1000Hz探測音)及聽力康復效果
診斷型聽力計,聲場測試系統
(用于行為觀察測聽、視覺強
化測聽、游戲測聽和言語測聽)
計算機并接駁網絡數據管理(保留結果原始數
據)
二、機構職責
(一)篩查機構。
L嚴格按照衛生部《新生病篩查管理辦法》相關條款執行。
2.建立各種篩查規章制度,遵守技術操作常規。
3.做好篩查前的宣傳教育,遵循知情允許原則,尊重監護人個
人意愿選擇。
4,對進入篩查程序者,應當向其監護人出具篩查報告單并解釋
篩查結果,負責復篩、轉診及追訪。
5.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基本信息登記、統計、上報。
(二)診治機構。
20
1.嚴格按照衛生部《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認真做好新
生兒聽力障礙的診斷、治療、追訪及咨詢等工作。
2.建立各種診斷和治療的規章制度,遵守技術操作常規。
3接受轉診,負責對篩查未通過兒童進行聽力學和相應醫學診
斷,出具《聽力診斷報告單》,告知監護人并解釋診斷結果。
4?為確診患兒制訂治療方案并實施或者提出可行的指導建議。
5.資料登記和保存,統計歸檔并上報相關信息。
三、技術流程
(一)篩查。
1.正常出生新生兒實行兩階段篩查:出生后48小時至出院前
完成初篩,未通過者及漏篩者于42天內均應當進行雙耳復篩。復
篩仍未通過者應當在出生后3個月齡內轉診至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
定的聽力障礙診治機構接受進一步診斷。
2.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嬰兒出院前進行自動聽性腦干
反應(AABR)篩查,未通過者直接轉診至聽力障礙診治機構。
3,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通過聽力篩查仍應當
在3年內每年至少隨訪1次,在隨訪過程中懷疑有聽力損失時,應
當及時到聽力障礙診治機構就診。新生兒聽力損失高危因素:
(1)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住院超過5天;
(2)兒童期永久性聽力障礙家族史;
(3)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皰疹病毒、梅毒或者毒漿體原
蟲(弓形體)病等引起的宮內感染;
21
(4)顱面形態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5)出生體重低于1500克;
(6)高膽紅素血癥達到換血要求;
(7)病毒性或者細菌性腦膜炎;
⑻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1分鐘0-4分或者5分鐘0-6分)
(9)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10)體外膜氧;
(11)機械通氣超過48小時;
(12)母親孕期曾經使用過耳毒性藥物或者伴利尿劑、或者濫
用藥物和酒精;
(13)臨床上存在或者懷疑有與聽力障礙有關的綜合征或者
遺傳病。
4.在尚不具備條件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醫療機構,應當告
知新生兒監護人在3個月齡內將新生兒轉診到有條件的篩查機構完
成聽力篩查。
5.操作步驟。
(1)清潔外耳道;
(2)受檢兒處于肅靜狀態;
(3)嚴格按技術操作要求,采用篩查型耳聲發射儀或者自動
聽性腦干反應儀進行測試。
(二)診斷。
1.復篩未通過的新生兒應當在出生3個月內進行診斷。
22
2.篩查未通過的NICU患兒應當直接轉診到聽力障礙診治機
構進行確診和隨訪。
3?聽力診斷應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交叉印證,確定聽力障礙
程度和性質。疑有其他缺陷或者全身疾病患兒,指導其到相關科室
就診;疑有遺傳因素致聽力障礙,到具備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進
行遺傳學咨詢。
4.診斷流程。
(1)病史采集;
(2)耳鼻咽喉科檢查;
(3)聽力測試,應當包括電生理和行為聽力測試內容,主要
有:聲導抗(含1000Hz探測音)、耳聲發射(OAE)、聽性腦干
反應(ABR)和行為測聽等基本測試;
(4)輔助檢查,必要時進行相關影像學和實驗室輔助檢查。
(三)干預。對確診為永久性聽力障礙的患兒應當在出生后6
個月內進行相應的臨床醫學和聽力學干預。
(四)隨訪。
1.篩查機構負責初篩未通過者的隨訪和復篩。復篩仍未通過者
要及時轉診至診治機構。
2.診治機構應當負責可疑患兒的追訪,對確診為聽力障礙的患
兒每半年至少復診1次。
3,各地應當制定追蹤隨訪工作要求和流程,并納入婦幼保健工
作常規。婦幼保健機構應當協助診治機構共同完成對確診患兒的隨
23
訪,并做好各項資料登記保存,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轄區內
兒童的聽力監測及保健。
(五)康復。
L對使用人工聽覺裝置的兒童,應當進行專業的聽覺及言語康
復訓練。定期復查并調試。
2.指導聽力障礙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到居民所在地有關部
門和殘聯備案,以接受家庭康復指導服務。
四、質量控制
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制訂考核評估方案,定期對篩查機構、聽力
障礙診治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對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各個環節進行質
量控制,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改進措施。
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心或者經衛生行政部門指定承擔聽力障礙診
治工作的醫療機構要建立并維護新生兒聽力篩查數據庫,做好新生
兒聽力篩直的信息管理工作。
24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流程
家長閱讀宣傳資料和
簽署知情允許書等
允許篩查不允許篩查
傳授各年齡段相應
出院前的聽性行為反應觀
無
OAE或者AABR篩高察方法知識及發放
聽
危
性
因科普宣教資料
素
未通過行
為
異
OAE或者AABR
常
,通過有
(42天內)或
者
高
懷
危
未通過疑
有
一
定期跟蹤追訪聽
正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生看圖寫話課件
- 保護邊境人員管理辦法
- 倉庫盤點管理辦法流程
- 企業倉儲物資管理辦法
- 倉庫貨物出租管理辦法
- 保稅倉儲收費管理辦法
- 保險日常活動管理辦法
- 產業資金扶持管理辦法
- 臨沂檔案查詢管理辦法
- 傳媒集團管理辦法細則
- 自尊主題班會課件
- 基金公司印章管理辦法
- 海洋經濟政策效果評估
- 工廠安全生產吹哨人制度模板
- 煤礦井下工程預算課件
- 徳龍全自動咖啡機ECAM 22.110.SB 中文使用說明書
- 2025江蘇揚州大數據集團子公司管理人員招聘1人筆試備考題庫及一套完整答案詳解
- 高三一輪復習學案 鐵及其重要化合物(課中案)
- 單刀赴會課本劇:演繹三國英雄的高光時刻
- 同等學力申碩臨床醫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歷年真題題庫-上(A1題)
- 2025 秋外研英語八上單元重點知識清單Unit 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