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課時作業10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含解析人民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課時作業10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含解析人民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課時作業10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含解析人民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課時作業10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含解析人民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課時作業10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含解析人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課時作業10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2024·太原模擬)14、15世紀以來,英國農村中出現了圈地運動,新貴族力氣逐步壯大;新航路開拓后,英國的海外貿易獲得極大發展,商業資產階級力氣壯大。但斯圖亞特王朝統治卻阻礙了他們的發展。為此,他們(A)A.發動光榮革命,獲得政治權力B.建立內閣機構,限制國王權力C.發動工業革命,提高經濟地位D.進行議會改革,更多參加政治解析:依據所學,新貴族和商業資產階級發動了光榮革命,議會的權力大增,通過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國王權力的法案,獲得政治權力,故A項正確;1714年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結束,1721年建立責任制內閣,故B項錯誤;英國工業革命爆發于1765年,故C項錯誤;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故D項錯誤。2.(2024·洛陽質檢)1762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師布特伯爵接任首相,用封官許愿、收買賄賂的方法在議會中形成一個“國王之友”派,利用這個集團去打擊輝格黨,減弱輝格黨的勢力。這說明當時的英國(D)A.議會對王權的制約尚未形成B.光榮革命的任務尚未完成C.議會內部兩黨斗爭非常激烈D.立憲政體有待進一步完善解析: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后,議會對王權的制約已經形成,故A項錯誤;材料中英國國王試圖限制議會和內閣,權力有上升的趨勢,但已經不是專制的國王,光榮革命結束王權專制的任務已經完成,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出國王與議會、內閣的斗爭,故C項錯誤;材料中英國國王試圖限制議會和內閣,權力有上升的趨勢,說明立憲政體有待進一步完善,故D項正確。3.(2024·南昌模擬)1742年,沃波爾因失去議會的支持而辭職,這是英國首相辭職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議會下院反對時,提請國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獲勝后仍接著任職。據此,對英國政治制度表述最精確的是(A)A.責任制內閣形成的體現B.代議制不斷完善的過程C.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記D.議會政黨制發展的表現解析:材料體現內閣首相對議會負責任,符合責任制內閣的特點,故A項正確;材料中只是強調代議制中責任制內閣這個點,不斷完善并不是最精確的表述,故B項錯誤;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記是《權利法案》的頒布,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政黨活動,故D項錯誤。4.1830年,輝格黨領袖格雷繼任英國首相后立即提出改革法案。而托利黨利用上院的多數兩次推翻了法案。1832年,格雷懇求國王冊封足夠數量的改革派貴族,以強使法案在上院通過。國王拒絕這個懇求,輝格黨政府集體辭職,英國局勢混亂不堪。不久,國王答應隨時打算冊封新貴族,而托利黨則主動退出了這場斗爭。這表明白當時的英國(B)A.法案通過意味著貴族失勢B.和平變革的機制照舊存在C.下院剝奪了國王的行政權D.政治轉型源自兩黨的妥協解析:英國通過法案說明當時仍是持續了英國始終以來的和平方式處理爭端的問題,并不意味著貴族的失勢,故A項錯誤,B項正確;國王的行政權被剝奪是在1721年責任制內閣確立,不是下院剝奪,故C項錯誤;英國的政治轉型源于工業革命的發展,故D項錯誤。5.(2024·江南十校模擬)何順果在《美國史通論》中寫道:“作為國家的立法機構,其組成方法和權力與‘大陸會議’相同,各州可選派代表2至7名,但在國會每個州只有一票表決權。更重要的是,有關宣戰、締約、舉債、召集軍隊和任命總司令等重大事項的確定,均須得13州中至少9個州的同意。”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緣由是(A)A.中心政權懦弱無力B.完成獨立斗爭的須要C.三權分立相互制衡D.民主政治的妥協理念解析:依據材料“更重要的是,有關宣戰、締約、舉債、召集軍隊和任命總司令等重大事項的確定,均須得13州中至少9個州的同意”和所學學問不難得知,這一時期美國實行的是邦聯制,中心政權處于懦弱無力的境地,故A項正確。6.(2024·南寧市模擬)據鳳凰網2024年1月23日報道,因為在美墨邊疆重修隔離墻問題上美國總統與國會存在分歧,國會不同意為特朗普提出的57億美元修墻預算法案撥款,美國政府已經關門了33天,出現了“關門危機”(參見下圖)。這次的美國政府關門已經創出歷史上最長的停擺紀錄,超過了前總統卡特時期的19天,以及克林頓任期內的21天。“無錢可用”的緣由是國會兩黨惡斗導致政府預算法案擱淺。特朗普政府關門體現了美國(D)A.聯邦制原則B.議會主權原則C.兩院制原則D.行政立法制衡解析:總統通過關門來制約國會的立法權,而國會則通過政府預算法案制約總統的行政權,故D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中心權力的制衡,而不是聯邦政府與各州,故解除A項;美國并不是議會主權,故解除B項;材料強調總統與國會的權力制衡,而不是強調美國的兩院制,故C項錯誤。7.(2024·蚌埠模擬)在美國憲法的制定過程中,一些政治家認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國會)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憲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夠更改的”一般法律;國會的立法假如違憲,“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該觀點(B)A.主見中心集權體制B.體現主權在民原則C.強調法律至上思想D.凸顯議會至上理念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民的代表”不能違反民意,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表明人民至上,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憲法高于一般法律,而非法律高于權力,故C項錯誤;材料中國會的立法不得違憲,故D項錯誤。8.1908年,美國某新聞記者評論說:“兩黨如同兩個瓶子。每個都貼著表明所盛液體的標簽,但每個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強調美國兩黨制(D)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B.人浮于事,效率低下C.脫離國情,違反潮流D.分歧縮小,利益趨同解析:題干表明美國的兩黨制既有不同,即“每個都貼著表明所盛液體的標簽”,也有相同的,即“每個都是空的”,沒有提及民心問題,故A項錯誤;題干沒有提及行政效率問題,故B項錯誤;題干沒有論述美國的兩黨制脫離了其國情,故C項錯誤;通過“每個(瓶子)都是空的”,說明二者的分歧縮小,利益趨同,故D項正確。9.(2024·湖北四地七校聯考)法國1875年憲法給予了參議院很大的權力,如它有權推翻眾議院通過的法案,但參議院的議員卻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間接選舉產生。這樣規定可能主要是(C)A.實行精英政治的須要B.滿意共和政體的須要C.調和不同勢力的利益D.維護工業資產階級利益解析:之所以出現參議院權力較大,而且是間接選舉產生,是各派政治力氣妥協的結果,故C項正確。10.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給予總統的權力在1879年發生了變更,格列維總統明確了政府對議會負責的原則,議會則由全體男性公民普選產生。這一規定說明(C)A.法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政體B.法國成為資本主義代議制國家C.議會起先成為法國權力的中心D.法國實現了三權分立政治體制解析:材料“明確了政府對議會負責的原則,議會則由全體男性公民普選產生”體現了政府向議會負責,議會起先成為法國權力的中心,故C項正確。11.(2024·呂梁模擬)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充分體現了普魯士容克階級的政治統治優勢,又在經濟方面照看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并使兩個階級互為支撐,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基礎,最終促成了德意志工業化的快速實現。上述材料表明(C)A.專制制度與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補充B.專制集權符合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C.1871年憲法基本符合當時德意志國情D.容克階級在政治上能夠自我近代化解析:依據材料“體現了普魯士容克階級的政治統治優勢,又在經濟方面照看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國憲法》從德意志國情動身,照看到統治階級內不同階層的利益,通過協調各方關系,最終將國家統治的基礎固定下來,實質上為德意志開創了適合國情的政治體制,故C項正確;A、B兩項說法錯誤,不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原則;材料中沒有體現出容克階級的近代化,故D項解除。12.(2024·太原模擬)1878年起德意志帝國實施《反對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間解散了330多個工人組織。80年頭,德國國會相繼通過《疾病保險法》《工傷事故保險法》和《殘疾與老年保險法》,初步建立社會保險制度。這些舉措(B)A.完善了君主立憲政體B.適應了德國發展的須要C.有效緩和了社會沖突D.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解析:君主立憲制處理的是政府與議會的關系,題干未提及,故A項錯誤;從材料信息看,德意志帝國通過立法的形式維護社會秩序,建立社會保險制度,這些舉措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即適應了德國發展的須要,故B項正確;題干中解散工人組織,不利于工人階級政治權利的爭取,會激化社會沖突,故C項錯誤;題干只提及了與工人階級相關的法律,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8分,第14題12分,共40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國不僅是一個共和國,而且是一個聯邦。但是在美國,國家權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當時歐洲一些君主專制大國還要集權。我這里只舉兩個例子。法國共有十三個最高法院,它們絕大部分有權說明法律,而且不準上訴。另外,一些稱為“國中國”的省份,在負責代表國家的最高當局制定稅法時,有權拒絕同最高當局合作。而在美國,正像只有一個立法機構可以立法一樣,只有一個法院可以說明法律。因此,在這兩個主要點上,美國比舊法蘭西王國還要集權……——摘編自1835年[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材料二(1791年乾隆諭旨)國初(建立)以來,設立(世襲的清朝貴族)議政王大臣,彼時因有議政處,是以特派(議政)王大臣承充辦理(軍國大事)。自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之后,皆系軍機大臣每日(應皇帝)召對,承旨遵辦,而滿洲(內閣)高校士(各部)尚書,向(來)例俱兼議政(王大臣)虛銜,(非軍機大臣則)無應辦之事,殊屬出名無實。朕始終辦事,祗崇實政,全部議政空銜,著不必兼充,嗣后該部亦毋庸奏請。——摘編自《清高宗實錄》卷一三八九(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與舊法蘭西王國相比,美國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點。(8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1791年乾隆諭旨所體現的清朝前期中心政治機構的制度性變更。(6分)(3)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指出當時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處,并分析出現這種不同的經濟根源。(14分)答案:(1)特點:民主共和;中心政府更有權威;立法權更集中;法律說明權唯一。(2)變更:中心權力決策機構發生變更;取消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了完全聽命于皇帝的軍機處。(3)不同之處:國家制度不同:美國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中國是封建制度。政體不同:美國是三權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權制衡;中國是君主專制,軍機處為秉旨辦事機構。經濟根源: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程度較高,資產階級力氣較為雄厚,民主力氣比較強大,通過1787年憲法將美國的資產階級政治成果用憲法形式固定下來。而當時中國是小農經濟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君主專制存在和發展的根源。(言之有理即可)14.(2024·龍巖質檢)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19世紀英國大事年表(部分)——整理自閻照祥《英國史》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12分)答案:示例論題:近代英國政治民主化的發展趨勢。闡述: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要求打破封建王權的束縛,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以維護資產階級利益。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議會,資產階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