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初三年級第一次學業質量監測歷史卷說明:1.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和座位號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好。2.本卷包括道德與法治卷和歷史卷,共12頁。其中1~12題為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13~14題為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15~29題為歷史單項選擇題,30~31題為歷史非選擇題。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20分。3.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及書面表達時,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寫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其答案一律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單項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仰韶文化濮陽西水坡遺存、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以及西周何尊銘文中都發現了“天下之中”的理念,只是“中”由原來的南北居中,發展為東西南北的四方之“中”,從而使“居中而治”不再限于同族內部。這反映了()A.政治制度的創新發展 B.中華文明的擴展C.早期國家的雛形顯現 D.“家天下”的形成【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材料指出從新石器時代到西周“中”所指代的范圍越來越廣,這是中華文明擴展的體現,B項正確;材料反映文化的拓展,與政治制度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早期國家的雛形特征,排除C項;“家天下”形成于夏朝,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有學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繼承夏代“奉天罰罪”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根據“天”和“神”的名義制定的,統治者對人的處罰都特別強調鬼神和上天的意思。據此可知,商代()A.沿襲了夏代的官僚體制 B.政治領域神權色彩較濃厚C.民眾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統治者借助神權實現集權【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題干“商代法律是在繼承夏代‘奉天罰罪’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商代奉行上天懲罰罪惡的思想;“是根據‘天’和‘神’的名義制定的,統治者對人的處罰都特別強調鬼神和上天的意思。”統治者以“上天”、“鬼神”的名義對人進行懲罰。由此可知題干反映了統治者借助神權、上天控制人民,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B正確;ACD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故選B。3.戰國時期,各家學派學者在齊國稷下學宮,自由講學,著書立說。作為稷下學者論文集的《管子》,屬于道家黃老學派的著作。但其中的《任法》篇也說“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所謂仁義禮樂者,皆出于法”。這表明()A道家奉行以法治國思想 B.齊國私人講學風氣興盛C.戰國思想流派彼此融合 D.儒法學派受到民眾推崇【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作為稷下學者論文集的《管子》,屬于道家黃老學派的著作。但其中的《任法》篇也說‘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所謂仁義禮樂者,皆出于法’”可知,道家黃老學派的著作中包含了法家思想,結合“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的學者在齊國稷下學宮,自由講學,著書立說”,說明戰國時期,各個思想流派彼此融合,C項正確;題干說法是天下之道,但未體現道家奉行以法治國思想,排除A項;私人講學、儒法學派在題干中都沒有體現,排除BD項。故選C項。4.秦朝的《工律》規定,“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夾(狹)亦必等”,還規定由官府有關機構校正衡器的權、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應當校正一次。這些規定A.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B.體現對商業活動的重視C.有利于各地區經濟交流 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夾(狹)亦必等”“還規定由官府有關機構校正衡器的權、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應當校正一次”,可見體現了秦朝統一度量衡的措施,這一舉措有利于各地區經濟交流,有利于從經濟上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C正確;依據題干“秦朝”可見此時秦已經完成統一,A排除;秦朝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B排除;題干反映的是秦朝在經濟上統一度量衡的措施,與文化的交流并沒有直接關聯,D排除。故選C。5.下表是關于“赤壁之戰”的記述。據此可知()文獻記述
《三國志·先主傳》“(劉備、孫權)與曹公戰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劉備)與吳軍水陸并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三國志·吳主傳》“公(曹操)燒其余船引退,士卒饑疫,死者大半。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
A.南方整體實力優于北方 B.北方將會出現人口銳減C.經濟重心南移開始出現 D.疾疫暴發加劇戰局變化【答案】D【解析】【詳解】通過表格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則材料一致之處是赤壁之戰中在作戰失利的情況下,遭遇到疾病影響,損失嚴重,故疾疫暴發加劇戰局變化,D項正確;東漢末年,北方政治經濟優勢大于南方,排除A項;材料沒有說明赤壁的疾病擴散到北方地區,排除B項;經濟重心南移開始于唐朝中后期,排除C項。故選D項。6.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紀初,伴隨著羅馬帝國從建立走向繁榮,法律領域也產生了以規范國家事務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務的私法這種新的分類標準。這種劃分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國家加強對家庭和個人事務的干預 B.帝制取代共和制,專制君主出現C.公民事務獨立于國家管理外的要求 D.經濟發展以及國家事務日益復雜【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紀初,伴隨著羅馬帝國從建立走向繁榮,法律領域也產生了以規范國家事務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務的私法這種新的分類標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羅馬帝國對外擴張,國家事務日益復雜,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增多,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于是法律領域產生了以規范國家事務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務的私法,D項正確;題干材料沒有涉及國家對家庭和個人事務的干預,排除A項;題干體現的是羅馬帝國,沒有涉及羅馬共和國,排除B項;題干體現的是對法律出現新的分類,沒有公民事務獨立于國家管理外的要求,排除C項。故選D項。7.中世紀大學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以后從事法律、醫學、教學這些世俗專業或獻身教會工作所用。這表明中世紀大學課程設置()A.具有宗教神學特征 B.充滿實用主義色彩C.深受基督教會影響 D.凸顯大學自治地位【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為以后從事法律、醫學、教學這些世俗專業或獻身教會工作所用”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行業均是當時社會所需,大學適應社會需要設立專業課程,培養實用人才,體現了實用主義色彩,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宗教神學,排除A項;中世紀大學課程設置是受基督教會影響,但材料體現的是受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影響,排除C項;大學具有一定的自治性,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B項。8.1612年北美哈德遜河口曼哈頓島上出現了一座名為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為荷蘭首都)的小城,1664年該城改名新約克(約克為英格蘭東北部城市)。該城名字的變動反映出()A.殖民爭奪局勢變遷 B.北美殖民地的獨立 C.英語成為國際語言 D.英國近代民主革命【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1612年北美……出現了一座名為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為荷蘭首都)的小城”說明當時荷蘭殖民北美,題干“1664年該城改名新約克(約克為英格蘭東北部城市)”說明但是英國殖民北美,綜上所述,名字的改動反映出殖民爭奪局勢變遷,A項正確;北美殖民地獨立是通過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語言的問題,排除C項;1640年—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排除D項。故選A項。9.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正如整個世界感受史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加特林的機槍的影響一樣,它也感受到《獨立宣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作者在這里要說明的是()A.科技革命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 B.工業革命對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C.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 D.世界各地的橫向聯系進一步加強【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近現代世界重大經濟政治變革的影響,考查學生分析解讀的能力。A項、B項、C項,說法片面,依據題干內容:既涉及工業革命的影響,也有政治革命的影響,故A項、B項、C項錯誤。D項中的史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聯系便捷,機槍加劇世界各地的沖突聯系,《獨立宣言》《人權宣言》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產生影響,世界各地的橫向聯系加強,D正確,本題選D。10.下圖所示科技發明體現了讀書摘要1768年,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1776年,第一臺瓦特蒸汽機問世1867年,奧托發明第一臺內燃機1880年,愛迪生發明“巨漢”發電機A.材料創新 B.動力革新 C.交通變革 D.通訊進步【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蒸汽機、內燃機、發電機,這是動力的演進,B項正確;從水力到電力,這是動力的進化,不是材料、交通、通訊,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11.牛頓的力學定律為啟蒙運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而斯賓塞卻從達爾文進化論出發論證了西方國家殖民擴張的合理性。這說明()A.自然科學理論被不當闡釋帶來了災難 B.英國是近代自然科學的發源地C.自然科學理論影響了社會科學的發展 D.近代物理學與生物學聯系密切【答案】C【解析】【詳解】從題干中“牛頓的力學定律為啟蒙運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斯賓塞卻從達爾文進化論出發論證了西方國家殖民擴張的合理性”等信息可知,自然科學理論對社會科學的發展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C項正確;牛頓的力學為后世帶來了積極影響,故“自然科學理論被不當闡釋帶來了災難”,說法不當,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近代自然科學的發源地,排除B項;材料強調近代科學的不同影響,但未涉及近代物理學與生物學的聯系,排除D項。故選C項。12.愛因斯坦說:“甘地的觀點是我們這個時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們應該朝著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這高度贊揚了甘地A.武裝反抗英國殖民侵略者的決心 B.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C.和平與合法反英斗爭手段的智慧 D.游行示威與暴力相結合的思想【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概括可知,愛因斯坦高度贊揚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通過和平與合法反英斗爭手段的智慧。C項正確;武裝反抗、“不怕犧牲”、“游行示威與暴力相結合”都與“不是通過暴力”不相符合。排除ABD項。故選C項。13.下面兩幅宣傳畫是為20世紀30年代蘇聯和美國實施的兩項經濟措施所分別繪制的。這兩項措施的實施都()A.迅速推進本國工業化完成 B.暴露了發展重工業的弊端C.反映了經濟體制日益僵化 D.體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左圖“五年計劃,四年完成”反映的是蘇聯在斯大林時期積極開展五年計劃的工業化建設,右圖“積極勞動,以工代賑”反映的是美國羅斯福新政時期推行“以工代賑”的措施,蘇聯斯大林模式和美國羅斯福新政都體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前者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后者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或調控,D項正確;蘇聯斯大林模式化迅速推進本國工業化完成,使得蘇聯成為工業強國,而羅斯福新政旨在克服經濟危機,恢復發展經濟,維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排除A項;蘇聯工業化開展過程中暴露了片面發展重工業的弊端,造成此后國民經濟比例長期失調,但是美國羅斯福新政與此不符,排除B項;蘇聯斯大林體制這一時期基本適應了蘇聯的國情,美國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因此當時并不是日益僵化,排除C項。故選D項。14.1990年,《紐約時報》一篇關于美國中西部工業的文章說:“有些工廠中發生了好像原子彈爆炸一樣的變化,裝配生產線在全速運轉,并裁減了大部分操作工人。”由此可見()A.美國進行流水線生產 B.美國推進西部大開發C.計算機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D.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裝配生產線在全速運轉,并裁減了大部分操作工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企業開始將其廣泛地運用到企業的日常工作中,利用計算機技術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人力成本,這樣使得企業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C項正確;材料說明科技進步提高生產效率,與流水線生產無關,排除A項;美國西部大開發結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B項;材料只強調美國工業發展狀況,與區域集團化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5.2022年以來,“全球南方”的概念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焦點。一般認為,“全球南方”通常泛指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區(在地理范圍上大多位于南半球)。中國是“全球南方”的成員,愿同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表明()A.中國積極承擔大國責任 B.各國強調發展道路一致性C發展中國家話語權增強 D.發達國家履行了援助承諾【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中國是‘全球南方’的成員,愿同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國家,積極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項正確;“發展道路一致性”說法錯誤,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而且沒有比較,也不能得出“增強”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沒有提及發達國家,而且“發達國家履行了援助承諾”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兩大題,共40分)16.某初中學校組織同學開展“探秘中華文明”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這是他們收集到的資料,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學習任務。【探究一】何謂文明材料一材料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進入文明社會的標準,以社會階層嚴重分化,出現凌駕于社會之上的王權和國家作為判斷文明的標志,具有可辨識王權和國家的物化標志。——王效《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良渚古城遺址距今5300—4300年,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古城北面丘陵地帶有一個延綿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古城中部,有一個人工堆筑、高十幾米、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高臺,上面建有大型廣場和多組高等級建筑。城內外祭壇上權貴們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靈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軍事指揮權的玉鉞,這和其他隨葬品較少的普通墓葬對比鮮明。——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1)根據材料一中關于進入文明社會的標準,判斷材料二中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是否進入文明社會,并闡述理由。【探究二】文明遺產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2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巨大效益,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杰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6年3月29日(2)依據材料二,概述都江堰的修建特點,并說明都江堰被稱為“文明世界的偉大杰作”的原因。【探究三】文明發展以下三幅圖片均來自敦煌莫高窟壁畫①初唐壁畫《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②盛唐壁畫《耕獲圖》線描稿③北魏壁畫中的胡床線描稿(3)敦煌莫高窟壁畫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從4世紀到13世紀社會的方方面面。請在生產工具、生活用品、道路交通三個主題中任選一個,并從探究三中選擇一則相應材料,說明選擇的理由。(仿照示例作答,不可抄寫示例。)答題示例:主題:生產工具材料:②《耕獲圖》理由:《耕獲圖》中的曲轅犁,是唐朝時發明和推廣的農具,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可以從中了解唐朝農業的發展情況。(4)綜合以上內容,請你談談對“中華文明”的認識。【答案】(1)進入文明社會;理由:良渚古城出現了階級分化、宮殿、多組高等級建筑等。(2)特點:充分利用地形、水勢條件,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互為體系。原因:都江堰2200多年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的作用,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3)主題:道路交通材料:①初唐壁畫理由:初唐壁畫中的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開辟了漢朝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通過絲綢之路這條商道,可以了解漢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4)認識:中華文明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特點;中國的文化曾在世界上長期獨領風騷,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解析】【小問1詳解】根據材料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進入文明社會的標準,以社會階層嚴重分化,出現凌駕于社會之上的王權和國家作為判斷文明的標志”可知,出現階級分化、王權和國家是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理由:從良諸古城遺址來看,良渚古城出現了階級分化(不同等級的墓葬群),出現了可辨識王權和國家的物化標志——宮殿及多組高等級建筑。因此說良渚古城進入了文明社會。【小問2詳解】特點:根據材料二“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互為體系”可知,都江堰的修建充分利用地形、水勢條件,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互為體系;原因:根據材料二“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2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巨大效益,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杰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可知,都江堰被稱為“文明世界的偉大杰作”是因為其2200多年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水和社會用水的作用,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小問3詳解】主題、材料、理由:掌握張騫出使西域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的基本史實,根據題干示例進行論述即可。如:主題:道路交通材料:①初唐壁畫理由:初唐壁畫中的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開辟了漢朝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通過絲綢之路這條商道,可以了解漢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小問4詳解】認識:根據所學知識,從中華文化的特點、影響角度回答即可。中華文明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特點;中國的文化曾在世界上長期獨領風騷,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17.世界格局變動的根本原因是大國實力的此消彼長,而戰爭又是國際格局變動的推動力。李老師以“世界格局演變”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一起參與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任務一【解讀材料梳理局勢變化】靠凡爾賽和約來維系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列寧在處置戰敗國時,美、英、蘇吸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教訓,既要確保德國和日本不再對新的國際秩序構成威脅,又要避免強加在它們身上過多的重擔。在以雅爾塔會議為核心的一系列會議上,“德國人要吃飯”成為新的口號,而不是一味地打擊和宰割戰敗國。同時,雅爾塔體系也非常重視戰敗國的民主建設,《關于被解放歐洲的宣言》、《五國和約》等,都明確規定了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摘編自黃玉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雅爾塔體系之比較》(1)根據材料,指出列寧說出這段話原因。相比于凡爾賽體系,雅爾塔體系的進步之處在哪里?任務二【研讀史料感悟局勢影響】在國內反帝愛國運動的壓力下,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據理力爭,達成山東問題之解決。隨后,會議通過的《九國公約》又規定:“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篇》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蘇四國領銜的26個反法西斯國家,簽署了對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動的《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同月,中國戰區統帥部成立,中國以多年獨立抗日所顯示的偉大力量,贏得了世界大國的地位。——摘編自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史》(2)根據材料,分析兩次華盛頓會議上中國國際地位大相徑庭的原因。任務三【大國對抗攪動世界風云】冷戰表現美國蘇聯政治杜魯門主義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濟馬歇爾計劃經濟互助委員會軍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3)結合具體史實分析美蘇對抗對世界產生的影響。任務四【構建和諧追尋世界和平】(4)和平始終是世界人民心中的一個不滅的夢想。請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史實,從下面任選2個關鍵詞,圍繞“走向和平”為主題,寫一篇小短文。(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價值觀正確)聯合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世界貿易組織、多極化趨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答案】(1)原因:凡爾賽體系宰割戰敗國,損害了中國等弱小國家的利益。進步之處:在處置戰敗國時,相對寬宏大量;重視戰敗國的民主建設。(2)原因:1921年中國力量較弱,國際地位低;后來抗日戰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3)影響:美蘇冷戰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是一方面美蘇雙方勢均力敵,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另一方面美蘇冷戰對全球和平與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局部熱戰此起彼伏。(4)答案示例:聯合國: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打樁機司機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安徽省宿州市五校2025年高一下化學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2025屆云南省大姚一中高二下化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延邊州汪清縣四中2025屆高一下化學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廣東華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一下化學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晉城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 昭通墓地管理暫行辦法
- 合肥社區人員管理辦法
- 機械維修制度管理辦法
- 趣味性與原動力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作用研究
- 義務教育新課標必背古詩詞135篇
- 營養專科護士總結匯報
- 熱射病科普宣傳
- 6S視覺管理之定置劃線顏色管理及標準樣式
- 數字資產的監管框架
- DL∕T 5783-2019 水電水利地下工程地質超前預報技術規程
- 2024年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招聘5人歷年(高頻重點復習提升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100MW400M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電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拿地申報
- 老版入團志愿書表格完整
- 四柱萬能液壓機液壓系統 (1)講解
- 檔案管理借閱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