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基因的本質單元測試
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下列關于人類探索遺傳奧秘的幾個經典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并實驗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方式
B.格里菲思實驗可以說明改變生物體遺傳性狀的是某種轉化因子
C.艾弗里實驗證明從S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D.赫爾希和蔡斯實驗證明了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2.為了進一步檢驗DNA是遺傳物質,赫爾希和蔡斯設計并實施了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列敘
述正確的是()
A.該實驗用到的技術手段有同位素示蹤法和差速離心法
B.若由于保溫時間較短,噬菌體未能全部侵染宿主細胞,也可能得出原結論
C.若用N標記噬菌體時,沉淀中的放射性物質一定都存在于DNA中
D.若在實驗中用35s和32P分別標記兩組細菌,則實驗結果與原實驗相反
3.下列關于“核酸是遺傳物質的證據”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肺炎雙球菌的活體轉化實驗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B.肺炎雙球菌的離體轉化實驗中,S型菌DNA的純度和細菌的轉化效率呈正相關
C.T2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35s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可能是因為培養時間過長
D.用煙草花葉病毒的RNA感染煙草,能從煙草中分離出子代病毒
4.下列關于遺傳學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
B.赫爾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標記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C.摩爾根用類比推理法證實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D.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5.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關于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進行了如下4個實驗:①用32P標
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②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③用1七標記的噬菌體侵
染未標記的細菌;④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以上4個實驗,經短時間保溫、離心后,
能檢測到放射性的主要部分是()
A.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
6.下列關于DNA分子結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每個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種脫氧核甘酸
B.每個DNA分子中的堿基、磷酸、脫氧核糖的數目是相等的
C.DNA分子單鏈中,A與T、G與C的數量一定相同
D.雙鏈DNA分子中,堿基對之間以氫鍵相連
8.下列關于DNA分子結構和功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任一片段都具有遺傳效應
B.制作DNA模型時,內側的堿基對構成了模型的基本骨架
C.DNA分子中每個磷酸基團都與兩個脫氧核糖相連
D.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DNA能復制,也能指導蛋白質合成
9.下列關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特異性
B.葡萄球菌擬核DNA分子中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C.將一個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復制3代,子代中含I5N的DNA占1/8
D.經加熱或堿處理后的DNA分子中喋吟堿基數量不一定等于喀咤堿基數量
10.下列有關遺傳學研究發現的敘述,錯誤的是()
A.孟德爾通過測交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
B.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思路相同而實驗技術不同
C.摩爾根運用類比推理證實果蠅的眼色基因在染色體上
D.沃森和克里克推算DNA呈螺旋結構的重要依據是DNA的衍射圖
11.某DNA片段共有1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上的堿基A:T:C:G=l:2:3:4,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
A.該DNA中的堿基A:T:C:G=l:.2:3:4
B.一條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之間由氫鍵相連
C.上述200個堿基參與構成的DNA片段最多有4儂種
D.該DNA片段復制4次,需要消耗1050個游離的胞喀咤脫氧核甘酸
12.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實驗中,若有4種堿基塑料片共20個(其中4個C、6個G、3個A、7
個T),脫氧核糖和磷酸之間的連接物18個,脫氧核糖塑料片40個,磷酸塑料片100個,代表氫鍵
的連接物若干,脫氧核糖和堿基之間的連接物若干則()
A.能搭建出20個脫氧核昔酸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長為7個堿基對
C.能搭建出4僧種不同的DNA分子模型D.能搭建出一個含5個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
13.用l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喀咤60個,該DNA分子在l4N的培養基中
連續復制4次,其結果不可能是()
A.含有l5N的DNA分子占1/8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復制過程中需要腺噂吟脫氧核甘酸600個D.復制結果共產生16個DNA分子
14.下列關于細胞中“骨架”或“支架”的敘述,錯誤的是()
A.組成生物大分子的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
B.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輕油般的流體
C.雙鏈DNA的穩定性與脫氧核糖和磷酸通過氫鍵交替連接成的基本骨架有關
D.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細胞骨架,與細胞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有關
15.將全部DNA分子雙鏈經32P標記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
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檢測子細胞中放射性的情況。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2
B.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
C.若所有子細胞中的每條染色體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
D.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
16.用I5N標記了兩條鏈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喀嚏60個,該DNA分子在含
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3次。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該DNA分子含有的氫鍵數目是260個
B.該DNA分子復制3次共需要游離的腺口票吟脫氧核甘酸160個
C.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單鏈與含14N的單鏈之比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與含l4N的DNA分子之比為1:4
17.在DNA復制過程中,脫氧核昔酸并不是合成DNA的直接原料,因為DNA復制過程中需要消耗
能量,所以脫氧核甘酸需先轉化為脫氧核甘三磷酸,才能夠參與DNA的復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核DNA復制時所需要的DNA聚合酶在細胞核外合成
B.DNA復制時脫氧核甘三磷酸釋放能量時產生兩個磷酸
C.染色體的雙螺旋結構是DNA分子具有穩定性的基礎
D.兩條脫氧核甘酸鏈之間的氫鍵數量與DNA穩定性有關
18.將含15N—DNA的大腸桿菌轉移到含l4N的培養液中,連續繁殖三代后,將其DNA進行密度梯度
離心,得到的結果如圖甲所示?然后加入解旋酶再離心,得到的結果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N層中的DNA只含I5N標記
B.M層與N層的DNA數之比是3:I
C.N,層中的DNA單鏈只含15N標記
D.M層與N層中的DNA單鏈數之比是7:1
19.生長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種海蜚能發出綠色熒光,這種海螢的DNA分子上有一段長度為5170個
堿基對的片段——綠色熒光蛋白基因。下列有關敘述埼送的是()
A.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具有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B.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有A,U,C,G四種堿基
C.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D.遺傳信息蘊藏在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中
20.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三者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每條染色體上含有一個或兩個DNA,DNA分子上含有多個基因
B.生物的傳種接代中,染色體的行為決定著DNA和基因的行為
C.三者都是生物細胞內的主要遺傳物質
D.三者能復制、分離和傳遞
二、非選擇題(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21.(11分)R型肺炎雙球菌菌體無多糖類的莢膜,是無毒性細菌;S型肺炎雙球菌菌體有多糖類的
莢膜,是有毒性細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敗血癥。科學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雙球菌來探究
什么是遺傳物質的問題。
實驗材料、用具:S型細菌、DNA水解酷、培養基、培養器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三組實驗:
①S型細菌的蛋白質+R型活細菌R型菌落
②S型細菌莢膜的多糖+R型活細菌R型菌落
③S型細菌的DNA+R型活細菌R+S型菌落
(1)艾里弗等人后來發現上述實驗步驟并不嚴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組實驗,請按照
①②③中表達式寫出第四組實驗方法和結果:④(3分)。
(2)從上述實驗可以得出結論(3分)。
(3)從③④組實驗可知,S型細菌的DNA或基因能否通過R型細菌的細胞膜o
(4)有人認為,上述四組實驗并不能說明蛋白質和多糖不是遺傳物質,理由是(3分)。
(5)肺炎雙球菌具有的細胞器是0
22.(11分)如圖是DNA片段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DNA片段的結構,圖乙是DNA片段的結構。
(2)從圖甲可以看出組成DNA分子的兩條鏈的方向是的,從圖乙可以看出組成DNA分子
的兩條鏈相互纏繞成規則的結構。
(3)從圖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兩條長鏈是由和交替連接的。
(4)連接堿基對的化學鍵是,堿基配對的方式為:A(腺喋吟)一定與配對;G(鳥
喋吟)一定與配對。
(5)填出圖中部分結構的名稱:[2]、[5]。
23.(9分)下圖甲為真核細胞DNA復制過程模式圖,圖乙為DNA分子的某一片斷放大圖,請據圖
分析回答:
(1)圖甲所示過程可發生在細胞有絲分裂周期中的期,該過程的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和
(2)圖甲中的解旋酶作用于乙圖中的(用序號表示)。
(3)圖乙中I的中文名稱是(2分),圖中的4、5、6構成物質的中文名稱是(2
分);在一個DNA分子中有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4)7的各組成成分與RNA比較,一定不同的物質的標號是0
24.(9分)DNA指紋法在案件偵破工作中有著重要的用途。下圖表示DNA分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請據圖回答:
(1)利用DNA指紋法偵破案件的準確率非常高,原因是絕大多數的生物,其遺傳信息就貯存在
中,而且每個個體的DNA的各有特點。
(2)核酸包括和,其基本組成單位分別是和。
(3)DNA的基本組成單位可用圖中字母表示,各基本單位之間是通過(填①、②
或③)連接起來的。若上圖表示RNA,則其與DNA相比特有的化學組成成分是o
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
【考點】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
【解析】A、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提出了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假說,A錯誤;
B、格里菲思實驗可以說明改變生物體遺傳性狀的是某種轉化因子,B正確;
C、艾弗里實驗證明從S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細菌轉化為有毒的S型細菌,從而
導致小鼠死亡,C錯誤;
D、赫爾希和蔡斯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但不能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一作出假說一演繹推理一
實驗驗證(測交實驗)一>得出結論。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
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
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
35s或32P標記噬菌體T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一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一在攪拌器中攪拌,
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
的結構。
2.B
【考點】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解析】A.該實驗用到的技術手段有同位素示蹤法和密度梯度離心法,A不符合題意;
B.若保溫時間較短,攪拌時間適宜的情況下,35S標記組放射性仍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說明蛋白質
未進入細菌,32P標記組由于保溫時間過短,上清液中可能有較多放射性,但與35s組相比,32P組沉
淀中所含放射性較多,說明DNA進入蛋白質不進入,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B符合題意;
C.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N元素,若用”N標記噬菌體,沉淀DNA中和上清液蛋白質中都有放射
性,C不符合題意;
D.35s和32P分別標記兩組細菌,前者放射性主要在沉淀,與原實驗相反,32P主要在沉淀中與原實
驗相同,D不符合題意。
【分析】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上清液放
25射性很高
提
射性蚱武黑
3.C
【考點】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R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
【解析】A、肺炎雙球菌的活體轉化實驗證明了轉化因子的存在,但是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A
正確;
B、肺炎雙球菌的離體轉化實驗中,S型菌DNA的純度和細菌的轉化效率呈正相關的,B正確;
C、T2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35s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可能是因為攪拌不充分,C錯誤;
D、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用煙草花葉病毒的RNA感染煙草,能從煙草中分離出子代病
毒,D正確。
故答案為:Co
【分析】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
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
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一噬
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一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一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
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4.A
【考點】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解析】A、沃森和克里克構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A正確;
B、赫爾希和蔡斯的同位素標記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但并未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錯誤;
C、摩爾根證實基因在染色體上用的方法是假說一演繹法,C錯誤;
D、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只是證明了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D錯誤。
故答案為:Ao
【分析】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數學模型三類,物理模型是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表達認識
對象的特征。格里菲思實驗是在個體水平上進行的。
5.D
【考點】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解析】①32P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時,只有DNA進入
大腸桿菌,并隨著大腸桿菌離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物中;
②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35s將出現在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中,所以離心后主要
在沉淀物中檢測到放射性;
③14c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外殼,而用14c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時,蛋白質外
殼離心到上清液中,而噬菌體的DNA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物
和上清液;
④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其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DNA均被標記,
由于子代噬菌體存在大腸桿菌內,所以離心后放射性出現在沉淀物中。
綜上分析,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一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
一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一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噬菌體侵染細菌時,DNA進入細菌,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離心的目的是將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
含有噬菌體DNA的細菌分開,因此上清液是親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體的細
菌。
6.C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
【解析】A、每個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種脫氧核甘酸(A、T、C、G),A正確;
B、脫氧核甘酸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由一分子堿基、磷酸、脫氧核糖組成,因此每個DNA分子
中的堿基、磷酸、脫氧核糖的數目是相等的,B正確;
C、DNA分子單鏈中,A與T、G與C的數量不一定相同,C錯誤;
D、雙鏈DNA分子中,堿基對之間以氫健相連,C與G之間形成3個氫鍵,A與T之間形成2個氫
鍵,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DNA由脫氧核甘酸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脫氧核甘酸由堿基、脫氧核糖和磷酸構成。其中
堿基有4種:腺喋吟(A)、鳥喋吟(G)、胸腺喀咤(T)和胞喀咤(C)。DNA分子結構中,兩
條多脫氧核甘酸鏈圍繞一個共同的中心軸盤繞,構成雙螺旋結構。脫氧核糖-磷酸鏈在螺旋結構的外
面,堿基朝向里面。兩條多脫氧核甘酸鏈反向互補,通過堿基間的氫鍵形成的堿基配對相連,形成相
當穩定的組合。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為A—T、G-C,因此喋吟數目(A+G)=口密唆數目(T+C)。
7.D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
【解析】A.雙鏈中的堿基對所連接的五碳糖應該為反向關系,A不符合題意;
B.A與T中間存在兩個氫鍵,B不符合題意;
C.堿基應該同「碳原子相連,C不符合題意;
D.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1、化學結構:脫氧核糖核甘酸連接成脫氧核甘酸鏈。磷酸、脫氧核糖在外為骨架,堿基在
內。
2、空間結構:規則的雙螺旋(雙鏈螺旋結構,相反平行)
3、結構特點:①穩定性:外側是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堿基A-T、C-G配對。
②多樣性:堿基對排列順序千變萬化,數目成百上千。
③特異性:每種生物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
8.D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遺傳信息的轉錄,遺傳信息的翻譯
【解析】A、DNA作為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但DNA上只有基因片段具有遺傳效應,除了
基因外還有無義片段,A錯誤;
B、DNA的基本骨架是排列在外側的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的結構,B錯誤;
C、線性DNA分子在首尾端的磷酸基團只與一個脫氧核糖相連,C錯誤;
D、葉綠體和線粒體是一種半自主性的細胞器,其中的DNA能復制并指導蛋白質的合成,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DNA分子具有雙螺旋結構,其是由兩條鏈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磷酸和
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的基本骨架,而堿基位于內側,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9.D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DNA分子的復制
【解析】A、DNA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穩定性,A錯誤;
B、葡萄球菌擬核DNA分子為環狀,所以分子中不含游離的磷酸基團,B錯誤;
C、將一個DNA分子放在含l5N的培養液中復制3代,子代中含l5N的DNA占100%,C錯誤;
D、雙鏈DNA分子,喋吟與喀咤配對,所以喋吟堿基數與口密咤堿基數相等,但經加熱或堿處理后的
DNA分子不一定是雙鏈結構,因此其中口票嶺堿基數量不一定等于口密喔堿基數量,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DNA的雙螺旋結構:
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甘酸長鏈盤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
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0.C
【考點】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DNA分子的結構,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孟德爾遺傳實驗-分
離定律
【解析】孟德爾的“測交實驗”是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A正確;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和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思路相同(都是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而實驗技術不
同(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采用了物質提純的技術,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
記法和離心技術),B正確;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實果蠅的眼色基因在染色體上,C錯誤:沃森
和克里克依據威爾金斯和富蘭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圖譜及有關數據,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結構,
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薩頓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通過
實驗證明了這一假說;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的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這種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
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就是物理模型;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大腸桿
菌實驗的思路均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沒有
用物質分離提純技術,而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11.D
【考點】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分子的結構,DNA分子的復制
【解析】A、DNA分子中A=T,C=G,A錯誤;
B、一條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之間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相連,B錯誤;
C、由題意知,該DNA中有四種堿基,且比例已經確定,因此200個堿基參與構成的該DNA片段小
于4⑼種,C錯誤;
D、由題意可知,DNA分子含有1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上A:T:C:G=l:2:3:4,則該鏈中
的C有30個,另一條鏈中C有40,DNA中共有C70個,該DNA片段復制4次,需要消耗胞嗓噓
脫氧核甘酸=70x(24-1)=1050,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雙鏈DNA分子之間的堿基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通過氫鍵連接;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A與
T是通過-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連接的。
12.D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
【解析】A、由以上分析可知,題中提供的條件只能建出一個5堿基對(10個脫氧核甘酸)的DNA
分子片段,A錯誤;
B、由以上分析可知,題中提供的條件只能建出一個5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B錯誤;
C、能建出一個5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最多能搭建出45種不同的DNA分子模型,C錯誤;
D、由以上分析可知,題中提供的條件只能建出一個5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在雙鏈DNA中,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人=丁、G=C,貝1|人=1有3對,
G=C有4對.設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個堿基對,則每條鏈需要脫氧核糖和磷酸之間的連接物的
數目為2n-l,共需(2n-l)x2個,已知脫氧核糖和磷酸之間的連接物有18個,則n=5,所以只能搭
建出一個5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據此答題。
13.B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DNA分子的復制
【解析】用,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作為模板,在l4N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4次,可
以生成24=16個DNA分子,由于DNA的半保留復制,含有的DNA分子占2/16,含有的
DNA分子占16/16,該DNA分子含有胞喀咤60個,則含有腺喋吟40個,復制過程中需要腺喋吟脫
氧核甘酸為個40x(16-1)=600個。
故答案為:B
【分析】與DNA復制有關的計算:某DNA復制n次,復制出DNA數為2”,含親代鏈的DNA
數為2;某DNA含有某脫氧核昔酸的數目為m,復制n次,需要該脫氧核甘酸的數目為mx(27),
復制第n次,需要該脫氧核甘酸的數目為mx(2n-2n-')?
14.C
【考點】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細胞膜的成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DNA分子的結構
【解析】A、生物大分子由單體連接而成,單體則以碳鏈為基本骨架,A正確;
B、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呈輕油般的流體狀態,B正確;
C、DNA分子中,脫氧核糖和磷酸是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成的,C錯誤;
D、真核細胞中有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細胞骨架,它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換、
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以基本骨架為例,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細胞膜
的成分等知識,只要考生識記相關知識點即可正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15.B
【考點】有絲分裂的過程、變化規律及其意義,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規律性變化,DNA
分子的復制
【解析】A.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一次有絲分裂后,都含有標記;當細胞處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時,染色單體隨
機分開,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也隨機進入2個細胞,所以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的4個子細胞
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2個或3個或4個,A錯誤:B.若進行減數分裂,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
生4個子細胞,而DNA只復制一次,因此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B正確;C.若所有子細胞
中的每條染色體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C錯誤;D.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則一定不
是進行減數分裂,D錯誤。
【分析】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DNA復制條件:模板
(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昔酸);
DNA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DNA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
16.B
【考點】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分子的復制
【解析】A.該DNA分子含有胞喀咤60個,則鳥喋吟也有60個,胞喘咤與鳥I1票嶺通過3個氫鍵相連
共60x3=180個,有腺喋吟、胸腺嚏咤各40個,腺喋吟與胸腺喀咤通過2個氫鍵相連共40x2=80個,
共260個,A不符合題意;
B.1個該DNA分子共有腺口票嶺40個,復制3次共形成8個DNA分子,其中兩條鏈屬于原DNA分
子,則需要游離的腺喋吟脫氧核甘酸40x(8-1)=280個,B符合題意;
C.子代DNA分子中含GN的單鏈為2,含MN的單鏈為14,比為1:7,C不符合題意;
D.子代DNA分子中含有QN的個數為2,都含有I’N,則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與含
14N的DNA分子之比為1:4,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1.DNA復制:以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
2.DNA分子復制的方式:半保留復制。
3.將1個含有,5N的DNA分子放在含有l4N的培養基上培養,復制n次,則子代DNA共2n個,含
15N的DNA分子2個,只含"N的DNA分子0個,含的DNA分子2n個,只含14N的DNA分
子(2、2)個。脫氧核甘酸鏈共2n+1條,含l5N的脫氧核甘酸鏈2條,含l4N的脫氧核甘酸鏈(2田-2)
條。
17.C
【考點】DNA分子的復制
【解析】A、核DNA復制時需要的DNA聚合酶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合成,然后進入細胞核催化
DNA的復制,A正確;
B、脫氧核甘三磷酸轉化為脫氧核甘酸需脫掉兩個磷酸,并釋放能量,B正確;
C、DNA具有雙螺旋結構而不是染色體,C錯誤;
D、DNA分子中氫鍵越多,DNA越穩定,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1、DNA復制過程為:(1)解旋:需要細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兩條螺旋的雙
鏈解開。(2)合成子鏈:以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離的4
種脫氧核昔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與母鏈互補的子鏈。(3)形成子代DNA分子:
延伸子鏈,母鏈和相應子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2、DNA分子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18.A
【考點】DNA分子的復制
【解析】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將含,5N-DNA的大腸桿菌轉移到含14N的培養液中,
連續繁殖三代后,得到8個DNA分子,其中2個DNA分子一條鏈含-N,另一條鏈含^N,另外6
個DNA分子只含^N,將子代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后,中帶(N)占1/4,輕帶(M)占3/4,即
M層與N層的DNA數之比是3:1;若在子代DNA中加入解旋酶后,將形成2條含l5N的鏈和14
條含I4N的鏈,離心后,含I』N的鏈分布在M,層,含I5N的鏈分布在N,層,即M,層與N,層中的DNA
單鏈數之比是7:1;綜上分析,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DNA分子復制時,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合成兩條新的子鏈,每個DNA分子各含一條
親代DNA分子的母鏈和一條新形成的子鏈,稱為半保留復制。
19.B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基因、DNA、遺傳信息的關系
【解析】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的兩條鏈反向平行盤旋成雙螺旋結構。組成DNA
的脫氧核甘酸有四種,含有A、T、C、G四種堿基,但是如果脫氧核甘酸數量不限,在連接成長鏈
時,排列順序就極其多樣化的,它所貯藏的遺傳信息的容量就非常大。所以錯誤的選項是B。
【分析】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是由兩條鏈反向平行成規則的雙螺旋結構,DNA
是由4種脫氧核甘酸組成,含有A、T、C、G四種堿基,DNA的遺傳信息就儲藏在堿基對的排列順
序中。
20.C
【考點】基因、DNA、遺傳信息的關系
【解析】每條染色體上復制前含有一個DNA,復制后含有兩個DNA;一個DNA分子上含有多個基
因,A不符合題意;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生物的傳種接代中,染色體的行為決定著DNA和
基因的行為,B不符合題意;DNA是細胞中的遺傳物質,C符合題意;三者能復制、分離和傳遞,D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理清細胞內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
2、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基因在染色體上,并且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3、基因與DNA的關系: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4、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基因中的脫氧核甘酸(堿基對)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二、非選擇題
21.(1)S型細菌的DNA+DNA酶+R型活細菌+培養基一R型菌落
(2)DNA是遺傳物質
(3)能
(4)未能證明蛋白質和多糖已進入細菌體內
(5)核糖體
【考點】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解析】【分析】(1)實驗材料中有DNA酶,能將DNA水解,第4組實驗應是S型細菌的DNA
+DNA酶+R型活細菌R型菌落。(2)從上面的實驗結果可知只有含有S型菌的DNA才有S型菌,
故得出的結論DNA是遺傳物質。(3)從③④組實驗可知,S型細菌的DNA或基因能通過R型細菌
的細胞膜,所以培養基中才會出現S型菌。(4)因為實驗中沒有證明蛋白質和多糖是否已經進入細
菌體內,故不能說明蛋白質和多糖不是遺傳物質。(5)肺炎雙球菌是細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唯
一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點評】本題考查遺傳物質探索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
22.(1)平面;立體
(2)反向;雙螺旋
(3)脫氧核糖;磷酸
(4)氫鍵;T(胸腺喀咤);C(胞喀咤)
(5)一條脫氧核甘酸長鏈的片段;腺喋吟脫氧核甘酸
【考點】DNA分子的結構
【解析】(1)圖甲是DNA片段的平面結構,圖乙是雙螺旋結構,因此是DNA片段的立體結構。(2)
從圖甲可以看出組成DNA分子的兩條鏈的方向是相反的,從圖乙可以看出組成DNA分子的兩條鏈
相互纏繞成規則的雙螺旋結構。(3)從圖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兩條長鏈是由外側的脫氧核糖
和磷酸交替連接而構成的。(4)連接堿基對的是氫鍵,堿基配對方式是:A與T配對,G和C配對。
(5)圖中的1是堿基對,2是一條脫氧核甘酸鏈片段,3是脫氧核糖,4是磷酸,5是腺喋吟脫氧核
甘酸,6是腺喋吟,7是氫鍵。因此是一條脫氧核甘酸長鏈片段,5是腺喋吟脫氧核甘酸。
【分析】D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秤桿課件
- 體育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知識梳理
- 蛇咬傷的護理查房
- 普外科一病一品護理匯報
- 2025年安徽貨運從業模擬考試
- 數字版權保護系統協議
- 高級管理人員股權激勵計劃協議
- 創業公司行業分布表
- 2025屆江蘇省蘇州市葛江中學英語八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神奇的畫筆寫物類作文(8篇)
- 山東大學計算思維2022期末考試真題(每年80%都是原題)
- 國開網電大 市場調查形成性考核1-3答案
- GB/T 42068-2022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和管理規范
- GB/T 10095.1-2022圓柱齒輪ISO齒面公差分級制第1部分:齒面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
- GB/T 2833-1996陶管彎曲強度試驗方法
- DB12T 1179-2023 泥態固化土道路填筑技術規程
- 西安市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 學校機房網絡規劃與設計
- 開標一覽表(模板)
- 2009-2022歷年河北省公安廳高速交警總隊招聘考試真題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3
- 湖北恩施州法院系統招考聘用雇員制審判輔助人員111名模擬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