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作業指導書_第1頁
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作業指導書_第2頁
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作業指導書_第3頁
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作業指導書_第4頁
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作業指導書TOC\o"1-2"\h\u5881第1章智能交通系統概述 3120221.1智能交通系統的基本概念 3145611.2智能交通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415811.3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431501第2章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原則 5277302.1運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5138952.1.1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558412.1.2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5130312.1.3保障系統服務質量 5314182.1.4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539512.2運行管理的組織架構 529282.2.1管理層 5115172.2.2技術支持層 5317032.2.3運營操作層 6225792.2.4監督檢查層 6322752.3運行管理的規章制度 6231792.3.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676932.3.2運行維護規章制度 6161812.3.3服務質量規章制度 6300472.3.4應急預案 6122702.3.5培訓與考核制度 6110892.3.6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612649第3章交通數據采集與處理 625723.1交通數據采集技術 611013.1.1傳感器技術 6312903.1.2通信技術 6222283.1.3數據融合技術 71533.2交通數據處理與分析 752473.2.1數據預處理 7300423.2.2交通流參數估計 7196033.2.3交通事件檢測 7110703.3交通數據存儲與管理 7115613.3.1數據存儲技術 7114703.3.2數據管理策略 7164143.3.3數據共享與交換 710275第4章交通信號控制系統 7164234.1交通信號控制策略 797484.1.1控制目標 7204304.1.2控制方法 8204314.1.3控制參數設置 8269264.2交通信號控制設備 8240934.2.1信號燈設備 8216614.2.2檢測設備 8265954.2.3通信設備 896474.3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運行管理 8127074.3.1系統運行監控 8310224.3.2系統維護管理 8281684.3.3交通數據分析 917406第5章智能公共交通系統 981255.1智能公共交通系統概述 9169095.2公交調度與優化 938785.2.1公交調度概述 9198915.2.2公交調度策略 968335.2.3公交優化方法 9274475.3公交信息服務與管理系統 978955.3.1公交信息服務 9290095.3.2公交管理系統 1023305第6章智能交通監控系統 10160936.1智能交通監控技術 1089876.1.1概述 10120696.1.2關鍵技術 10268576.1.3技術應用 10187896.2交通事件檢測與處理 11185096.2.1交通事件檢測 11198256.2.2交通事件處理 11203836.3交通視頻監控系統 1137626.3.1系統構成 11208216.3.2視頻監控關鍵技術 11224746.3.3視頻監控系統應用 1112156第7章智能停車系統 1293817.1停車場管理系統 12225607.1.1系統概述 12117117.1.2系統功能 1286747.1.3系統架構 12222437.2路邊停車管理系統 12292617.2.1系統概述 12257877.2.2系統功能 1291197.2.3系統架構 13142977.3停車誘導與信息服務 1336257.3.1系統概述 133017.3.2系統功能 13310977.3.3系統架構 1317150第8章智能交通信息服務系統 1371348.1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 13191738.1.1信息采集方法 13171628.1.2信息處理技術 14297848.2交通信息發布與接收 14222478.2.1信息發布渠道 14165778.2.2信息接收方式 14122398.3交通信息服務平臺 14310428.3.1平臺架構設計 14173518.3.2平臺功能實現 14285548.3.3平臺運維管理 1426838.3.4平臺安全保障 1524172第9章智能交通系統安全與應急 15138199.1智能交通系統安全策略 15123139.1.1安全管理目標與原則 1537299.1.2安全管理體系 15243559.1.3安全風險評估 15292299.1.4安全措施 1542869.2系統安全防護技術 15154099.2.1硬件安全防護 15148039.2.2軟件安全防護 15165549.2.3數據安全防護 16281309.2.4網絡安全防護 1677309.3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16117229.3.1應急預案 1610469.3.2應急演練 16322349.3.3應急響應 16139389.3.4事后評估 161598第10章智能交通系統評估與優化 161033510.1系統運行效果評估 162159910.1.1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16113010.1.2數據收集與分析 162216210.1.3評估結果運用 163223910.2系統優化策略與方法 16826810.2.1系統優化目標 162304610.2.2優化策略制定 171941310.2.3優化方法應用 172179810.3智能交通系統發展趨勢與展望 171072810.3.1技術發展趨勢 172936310.3.2政策與管理創新 171422010.3.3市場與應用拓展 17第1章智能交通系統概述1.1智能交通系統的基本概念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簡稱ITS)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數據通信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對交通系統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提升的一套系統。其目的是實現人、車、路及環境之間的和諧與高效互動,提高交通安全性、效率、舒適性和環保性。1.2智能交通系統的組成與功能智能交通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感知與采集系統:通過各類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實時采集交通信息,如車輛位置、速度、行駛狀態等。(2)信息傳輸系統:利用有線或無線通信技術,將采集到的交通信息傳輸至數據處理中心。(3)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對采集到的交通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為交通管理、控制和誘導提供決策依據。(4)控制與誘導系統: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對交通信號、誘導屏等進行智能控制,實現交通流量的優化分配。(5)信息服務系統:為出行者提供實時、準確的交通信息,幫助出行者做出合理的出行決策。智能交通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1)提高交通安全:通過實時監控、預警和緊急救援等措施,降低交通發生率。(2)提高交通效率:優化交通信號控制、路徑誘導等,減少交通擁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改善交通環境:通過智能交通管理,降低尾氣排放,減輕交通污染。(4)提供便捷出行服務:為出行者提供實時交通信息,方便出行者選擇最佳出行路線和時間。1.3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目前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在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果,如交通信號控制、電子警察、智能公交、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等。同時智能交通系統在緩解交通擁堵、提高交通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智能交通系統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1)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應用:通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分析,為交通管理提供更精準的決策支持。(2)物聯網技術的融合:將物聯網技術與智能交通系統相結合,實現人、車、路、環境等要素的全面感知和智能控制。(3)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的應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4)綠色出行理念的推廣:鼓勵綠色出行方式,如共享單車、新能源汽車等,促進交通與環境的和諧發展。(5)跨界融合與創新:智能交通系統將與其他領域(如能源、城市規劃等)相結合,形成跨界融合的新模式,為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第2章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原則2.1運行管理的基本要求2.1.1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智能交通系統的運行管理應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保證系統在各種工況下的穩定運行,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1.2提高系統運行效率運行管理應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系統運行效率,降低交通擁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2.1.3保障系統服務質量運行管理應關注用戶需求,提供優質服務,保證系統運行過程中的用戶體驗。2.1.4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運行管理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能源利用,實現交通系統的可持續發展。2.2運行管理的組織架構2.2.1管理層設立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管理的管理層,負責制定運行管理政策、目標和計劃,對整個系統運行進行統籌協調。2.2.2技術支持層設立技術支持層,負責系統運行的技術支持、維護保養和升級改造。2.2.3運營操作層設立運營操作層,負責智能交通系統的日常運行操作,保證系統安全、高效、穩定運行。2.2.4監督檢查層設立監督檢查層,對系統運行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保證運行管理的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2.3運行管理的規章制度2.3.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系統運行安全。2.3.2運行維護規章制度制定運行維護規章制度,規范系統運行維護流程,保證系統運行穩定。2.3.3服務質量規章制度制定服務質量規章制度,明確服務標準,提升用戶滿意度。2.3.4應急預案制定應急預案,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保證系統運行在緊急情況下的快速恢復。2.3.5培訓與考核制度建立培訓與考核制度,提高運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意識,保證運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2.3.6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系統運行過程中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第3章交通數據采集與處理3.1交通數據采集技術3.1.1傳感器技術本節主要介紹交通數據采集中所使用的傳感器技術,包括地磁傳感器、雷達傳感器、攝像頭等,并對各類傳感器的原理、功能及適用場景進行詳細闡述。3.1.2通信技術本節介紹交通數據采集中所涉及的通信技術,包括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重點分析各種通信技術的優缺點,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選擇原則。3.1.3數據融合技術本節探討多源數據融合技術在交通數據采集中的應用,包括多傳感器數據融合、多源數據時間同步等技術,以提高交通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實時性。3.2交通數據處理與分析3.2.1數據預處理本節介紹交通數據預處理的方法,包括數據清洗、數據轉換、數據歸一化等,以消除數據中的異常值和噪聲,為后續分析提供高質量的數據。3.2.2交通流參數估計本節詳細闡述交通流參數(如流量、速度、密度等)的估計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估計方法和基于數據的估計方法,并對各種方法的功能進行比較。3.2.3交通事件檢測本節介紹交通事件(如擁堵、等)的檢測方法,包括基于規則的方法、基于機器學習的方法等,并對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行分析。3.3交通數據存儲與管理3.3.1數據存儲技術本節探討交通數據存儲的技術,包括關系型數據庫、非關系型數據庫、分布式存儲等,并分析各種存儲技術的適用場景和功能。3.3.2數據管理策略本節介紹交通數據管理的策略,包括數據備份、數據壓縮、數據索引等,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訪問效率。3.3.3數據共享與交換本節討論交通數據在各部門和組織之間的共享與交換機制,包括數據格式、通信協議、安全認證等,以促進交通數據的應用和協同工作。第4章交通信號控制系統4.1交通信號控制策略4.1.1控制目標交通信號控制策略旨在優化路口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擁堵,減少車輛延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4.1.2控制方法(1)定時控制:根據歷史交通流量數據,預先設定各相位綠燈時間,全天或分時段統一執行。(2)感應控制:實時檢測路口交通流量,動態調整綠燈時間,以提高路口通行效率。(3)自適應控制:結合歷史和實時交通數據,利用優化算法自動調整信號配時,實現交通流優化。4.1.3控制參數設置(1)周期時長:根據路口交通流量和道路條件,合理設置信號周期時長。(2)相位差:優化相鄰路口信號相位差,減少車輛排隊和延誤。(3)綠燈時間:根據各相位交通需求,合理分配綠燈時間。4.2交通信號控制設備4.2.1信號燈設備(1)信號燈控制器:實現信號燈的自動控制,具備實時通信功能。(2)信號燈:包括紅燈、綠燈、黃燈,符合國家交通信號燈標準。4.2.2檢測設備(1)地磁車輛檢測器:實時檢測路口車輛數量和速度。(2)視頻車輛檢測器: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時監測交通流量和車輛類型。4.2.3通信設備(1)光纖通信:實現信號燈控制器與交通指揮中心的高速數據傳輸。(2)無線通信:備用通信手段,保證信號控制系統的穩定運行。4.3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運行管理4.3.1系統運行監控(1)實時監控:通過交通指揮中心監控各路口交通信號燈運行狀態,保證系統穩定運行。(2)故障報警:當信號控制系統發生故障時,及時向交通指揮中心發送報警信息。4.3.2系統維護管理(1)定期檢查:對信號燈、檢測器等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2)故障處理:對發生的故障進行及時處理,降低系統故障率。4.3.3交通數據分析(1)數據收集:收集各路口交通流量、信號燈運行狀態等數據。(2)數據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優化交通信號控制策略,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第5章智能公共交通系統5.1智能公共交通系統概述智能公共交通系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及系統集成技術,對公共交通資源進行優化配置與調度,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安全性和舒適性。本章主要介紹智能公共交通系統的基本構成、功能及其在我國的應用現狀。5.2公交調度與優化5.2.1公交調度概述公交調度是指通過對公共交通線路、車輛、駕駛員等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和調度,以滿足乘客出行需求,提高公交運行效率。智能公共交通系統通過實時數據分析,為公交調度提供科學依據。5.2.2公交調度策略(1)動態調度策略:根據實時客流數據,調整車輛運行計劃,實現線路間運力的動態優化。(2)靜態調度策略:依據歷史客流數據,制定周期性的車輛運行計劃。(3)混合調度策略:結合動態調度和靜態調度,實現公交運力的綜合優化。5.2.3公交優化方法(1)線路優化:通過優化公交線路,提高線路覆蓋范圍和運行效率。(2)車輛優化:合理配置公交車輛,提高車輛利用率。(3)駕駛員優化:合理安排駕駛員工作,提高駕駛員工作效率。5.3公交信息服務與管理系統5.3.1公交信息服務公交信息服務主要包括實時公交車輛位置查詢、到站時間預測、線路查詢等功能,為乘客提供便捷的出行信息。通過智能手機、網站等渠道,實現公交信息與乘客的實時互動。5.3.2公交管理系統公交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車輛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公交車輛運行狀態,保障運行安全。(2)客流統計分析系統:分析客流數據,為公交調度提供依據。(3)運營管理系統:實現公交線路、車輛、駕駛員等資源的統一管理。(4)安全管理系統:對公交車輛進行安全檢查,預防發生。(5)應急預案系統:針對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保證公交正常運行。(6)服務質量評價系統:對公交服務水平進行評價,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本章對智能公共交通系統的運行管理進行了詳細闡述,旨在為實際操作提供指導。第6章智能交通監控系統6.1智能交通監控技術6.1.1概述智能交通監控技術是運用現代電子、通信、控制、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對道路交通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分析、處理和反饋的技術。本章主要介紹智能交通監控系統中的關鍵技術和方法。6.1.2關鍵技術(1)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2)交通信息傳輸技術(3)交通事件識別與預測技術(4)交通信號控制技術(5)交通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6.1.3技術應用(1)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2)高速公路監控系統(3)公共交通監控系統(4)智能停車誘導系統6.2交通事件檢測與處理6.2.1交通事件檢測(1)交通事件類型(2)交通事件檢測方法①基于閾值的方法②基于模式識別的方法③基于數據挖掘的方法6.2.2交通事件處理(1)交通事件報警與確認(2)交通事件處理流程(3)交通事件處理策略①實時處理策略②預案處理策略③人工干預策略6.3交通視頻監控系統6.3.1系統構成(1)前端設備①攝像頭②傳輸設備(2)中心處理設備①視頻服務器②存儲設備③顯示設備6.3.2視頻監控關鍵技術(1)視頻壓縮技術(2)視頻傳輸技術(3)視頻存儲技術(4)視頻分析與處理技術6.3.3視頻監控系統應用(1)交通違法行為監測(2)交通現場勘查(3)交通流量統計與分析(4)重點區域安全監控第7章智能停車系統7.1停車場管理系統7.1.1系統概述停車場管理系統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對停車場內的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提高停車效率,減少車輛排隊時間。7.1.2系統功能(1)車位信息實時更新:通過地磁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實時采集車位狀態,為駕駛員提供空余車位信息。(2)車輛進出管理:通過自動識別技術,實現車輛的快速進出,提高停車場通行效率。(3)收費管理:根據停車時間、車位類型等因素自動計費,實現無人化收費。(4)車輛安全監控: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對停車場內車輛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車輛安全。7.1.3系統架構停車場管理系統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層、數據處理層、應用層和用戶層。數據采集層負責收集車位信息、車輛信息等;數據處理層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應用層提供各種業務功能;用戶層為駕駛員提供便捷的停車服務。7.2路邊停車管理系統7.2.1系統概述路邊停車管理系統主要用于對城市道路兩側的臨時停車位進行管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停車效率。7.2.2系統功能(1)車位狀態監測:通過地磁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實時采集路邊停車位狀態,為駕駛員提供空余車位信息。(2)停車計費:根據停車時間自動計算停車費用,實現無人化收費。(3)違章停車監測: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對違章停車行為進行實時監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4)信息發布:向駕駛員實時發布路邊停車位信息,引導駕駛員合理選擇停車位。7.2.3系統架構路邊停車管理系統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層、數據處理層、應用層和用戶層。數據采集層負責收集車位信息、車輛信息等;數據處理層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應用層提供各種業務功能;用戶層為駕駛員提供便捷的停車服務。7.3停車誘導與信息服務7.3.1系統概述停車誘導與信息服務系統通過實時收集和分析停車場、路邊停車位等停車資源信息,為駕駛員提供最優的停車方案和信息服務。7.3.2系統功能(1)停車誘導:根據駕駛員的出發地和目的地,提供周邊停車資源信息,引導駕駛員快速找到停車位。(2)實時信息服務:通過手機APP、導航設備等渠道,實時向駕駛員推送停車位信息、停車費用等信息。(3)預約停車:駕駛員可提前預約停車位,系統自動為駕駛員保留停車位。(4)停車數據分析:對停車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為城市規劃和管理提供數據支持。7.3.3系統架構停車誘導與信息服務系統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層、數據處理層、應用層和用戶層。數據采集層負責收集各類停車信息;數據處理層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應用層提供停車誘導、實時信息服務等功能;用戶層為駕駛員提供便捷的停車服務。第8章智能交通信息服務系統8.1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8.1.1信息采集方法本節主要介紹交通信息采集的方法,包括固定檢測器、移動檢測器、視頻監控和浮動車技術等。對各種采集方法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8.1.2信息處理技術本節詳細闡述交通信息處理技術,包括數據預處理、實時數據處理、歷史數據分析等。重點介紹數據融合、數據挖掘和智能算法在交通信息處理中的應用。8.2交通信息發布與接收8.2.1信息發布渠道本節介紹交通信息發布的各種渠道,如互聯網、手機應用、車載導航、戶外顯示屏等。分析各種發布渠道的特點和適用場景。8.2.2信息接收方式本節主要闡述用戶接收交通信息的方式,包括被動接收和主動查詢。對各類接收方式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8.3交通信息服務平臺8.3.1平臺架構設計本節詳細描述交通信息服務的平臺架構,包括數據層、服務層和應用層。對平臺的功能模塊進行劃分,并闡述各模塊之間的關系。8.3.2平臺功能實現本節介紹交通信息服務平臺的核心功能,包括數據管理、信息服務、用戶交互等。重點闡述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數據管理:對交通信息數據進行分類、存儲、更新和整合,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2)信息服務: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實時的交通信息推送、路徑規劃、擁堵預警等服務。(3)用戶交互:提供用戶界面設計,實現用戶與平臺的良好互動,收集用戶反饋,優化服務。8.3.3平臺運維管理本節闡述交通信息服務平臺的運維管理,包括硬件設備、軟件系統和人員管理。提出以下方面的管理措施:(1)硬件設備: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設備,保證平臺穩定運行。(2)軟件系統:對系統進行持續優化,提高平臺功能和用戶體驗。(3)人員管理:建立健全的人員培訓、考核和激勵機制,提高運維團隊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8.3.4平臺安全保障本節介紹交通信息服務平臺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和系統安全。重點闡述以下方面的內容:(1)數據安全:采取加密、備份等技術,保障數據不被泄露、篡改和丟失。(2)網絡安全:建立防火墻、入侵檢測等安全體系,防范網絡攻擊和非法入侵。(3)系統安全:定期進行系統漏洞掃描和修復,保證平臺穩定可靠運行。第9章智能交通系統安全與應急9.1智能交通系統安全策略9.1.1安全管理目標與原則智能交通系統的安全策略應以保證系統穩定運行、保障用戶安全為目標。遵循預防為主、防控結合、分級管理、及時響應的原則。9.1.2安全管理體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