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概括文意(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概括文意(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概括文意(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概括文意(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概括文意(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練案26概括文意

一、對點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題。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對曰:“陛下內多

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變色而罷朝。公卿皆為黯懼。上

退,謂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意也!”群臣或數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

諛承意,陷主于不義乎?且已在其位,縱愛身,奈辱朝廷何!”張湯方以更定律令為廷

尉,黯數質責湯于上前,曰:“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下不能抑天下之邪

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二者無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約束

紛更之為?公以此無種矣?!镑鰰r與湯論議,湯辯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厲守高不能屈,

忿發罵曰:“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果然。必湯也,令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

矣!”居數年,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

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強予,然后奉詔。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

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

為中郎,出入禁閡,補過拾遺,臣之愿也?!鄙显?“君薄淮陽邪?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

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黯既辭行,過大行中李息,曰*黯棄居郡,不

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之辭,

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

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

受其修矣。“息畏湯,終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后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

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

(選自《史記?汲鄭列傳》,有刪改)

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汲黯不畏權貴,喜歡直言勸諫。汲黯曾當面質問漢武帝,氣得漢武帝罷朝而去,其

他大臣們為汲黯擔心不已,他卻自有主張。

1

B.汲黯性情慧直,廷爭不假辭色。汲黯多次指責張湯,面對張湯故意深究條文、苛求

細節的反駁,他回擊剛直,甚至有點怒不可遏。

C.汲黯忠于職守,不愿外任為官。汲黯只愿當中郎,希望能出入宮禁為漢武帝糾正過

失,漢武帝卻找借口調汲黯赴任外地。

D.汲黯為政清明,獲得皇帝褒獎。汲黯治理淮陽郡務,一如往昔作風,治理效果明

顯,朝廷讓他享受諸侯國相的待遇繼續治理淮陽。

2.赴外任前,汲黯勸說李息要向漢武帝揭露張湯,李息卻沒有這樣做,后來李息因之

被漢武帝治了罪。為什么說李息并不冤枉?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題。

顏籀字師古,雍州萬年人,齊黃門侍郎之推孫也。父思魯,以學藝稱,武德初為

秦王府記室參軍。師古少傳家業,博覽群書,尤精詁訓,善屬文。隋仁壽中,為尚書

左丞李綱所薦,授安養尉。尚書左仆射楊素見師古年弱貌羸,因謂曰:“安養劇縣,何

以克當?”師古曰:“割雞焉用牛刀。'‘素奇其對。到官果以干理聞。時薛道衡為襄州總

管,與高祖有舊,又悅其才,有所綴文,嘗使其掩摭利病,甚親昵之。從(高祖)平京

城,再遷中書舍人,專掌機密。于時軍國多務,凡有制誥,皆成其手。師古達于政

理,冊奏之工,時無及者。太宗踐祚,擢拜中書侍郎,封瑯邪縣男。以母憂去職。服

闋,復為中書侍郎。太宗以經籍去圣久遠,文字訛謬,令師古于秘書省考定《五

經》,師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復遣諸儒重加詳議,于時諸儒傳習已久,皆

共非之。師古輒引晉、宋已來古今本,隨言曉答,援據詳明,皆出其意表,諸儒莫不

嘆服。于是頒其所定之書于天下,令學者習焉。貞觀七年,拜秘書少監,專典刊正,

所有奇書難字,眾所共惑者,隨疑剖析,曲盡其源。物論稱其納賄,由是出為郴州刺

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謂之曰:“卿之學識,良有可稱,不忍遐棄,宜深自誡勵也。”

于是復以為秘書少監。俄又奉詔與博士等撰定《五禮》,十一年,《禮》成,進爵為

子。時承乾在東宮,命師古注班固《漢書》,解釋詳明,深為學者所重。十五年,太

宗下詔,將有事于泰山,太常卿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萊為封禪使,參考其儀,多從

師古之說。其所注《漢書》及《急就章》,大行于世。

2

(選自《舊唐書?顏師古傳》,有刪改)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顏師古少承家風,廣讀書,善作文。襄州總管薛道衡喜歡他的文才,曾經請他修正

文章,因為寫作和顏師古交往甚密。

B.顏師古精通治理,對自己的才干很有自信。尚書左仆射楊素質疑其治理能力,他輕

松奏對,到任后才能出色并且治理得很好。

C.顏師古學識出眾,深得太宗愛惜。師古遭眾人非議,說他收受賄賂,被貶出京,太

宗惜其才,將他重新調回任秘書少監。

D.顏師古勤于治學,學術成就斐然。太宗讓讀書人學習他考定的《五經》,他所注釋

的《漢書》和《急就章》廣為流傳。

4.顏師古在學術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說明。

二、強化練

(2023?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材料一襄子國于晉陽中①,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

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

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爸倌崧勚?曰:“善賞哉,襄子!

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賞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

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襄子有

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為人臣者,乘事而

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

(節選自《韓非子?難一》)

材料二陳人有武臣,謂子舶曰②:“韓子立法,其所以異夫子之論者紛如也。予每探

其意而校其事,持久歷遠,遏奸的善,韓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韓非者,亦當

世之圣人也?!弊硬霸?“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名。好事而

穿鑿者,必言經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若諸子之書,其

義皆然。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蔽涑荚?“諾。"子算曰:“乃者趙、韓共并知

3

氏,趙襄子之行賞,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韓韭書云夫壬善之可以張本然后難之豈有不

似前?然實詐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

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

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遠,而韓非公稱之,曾無作意。是則世多好事之徒,

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

測淵,朦大道而不悟,信座魂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節選自《孔叢子?答問》)

注①襄子:趙襄子。春秋末年,知、趙、韓、魏四家把持晉國國政,稱“晉四卿”。晉陽

之戰,知氏(荀瑤)聯合韓、魏攻趙,反被趙襄子聯合韓、魏滅殺。②子舶:孔舶,孔子

八世孫。

5.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韓非書畫云夫子回善之目引回以張本回然回后難之國豈有回不似哉?

6.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

B.勸,指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

C.具臣,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

D.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的胡說妄言,與現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并不一樣。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主上設置有關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職侵權,也沒有了奸詐之心,他們履職

行事,有了功勞就能得到賞賜,韓非認為這樣才叫“善賞罰”。

B.在武臣看來,韓非與孔子觀點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勸善等方面,韓非不一定就

不對,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韓非也可以稱得上是當世圣人。

C.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他們常通過引經據典、

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

D.子船對韓非之類的諸子學說閉口不言,充耳不聞,而武臣卻深信不疑,進而懷疑圣

人,子第對此深感失望,認為武臣是見識短淺,不明大道。

4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

(2)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

9.子船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是什么?

答案:

1.C解析C項,“汲黯只愿當中郎”和“漢武帝卻找借口調汲黯赴任外地”表述不正確,原

文為汲黯希望當中郎,漢武帝認為淮陽郡屬楚國地界,看中汲黯的威望,讓他去做太

守。

2.參考答案作為臣子,李息不向皇帝揭露張湯,不忠;作為朋友,李息不聽汲黯的良

言勸告,不義;作為個人,李息害怕張湯,不勇。

解析解答此題,需要從李息的角度出發,將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間的具體關系梳理出

來,自然就得出李息受罰不冤枉的原因了。由原文“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

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

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

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修矣”可知,作為臣

子,李息不向皇帝揭露張湯,不忠;由原文“黯既辭行,過大行中李息”可知,作為朋

友,李息不聽汲黯的良言勸告,不義;由原文“息畏湯,終不敢言”可知,作為個人,

李息害怕張湯,不勇。

參考譯文汲黯字長孺,是濮陽人。天子正招選文學之士和崇奉儒學的儒生,皇帝剛說

到我要怎樣怎樣,汲黯就對答說:“陛下內心欲望很多卻要在表面廣施仁義,又怎么能

效法唐堯、虞舜的治國之道呢!”皇帝默不作聲,發了怒,臉色大變罷了朝會。公卿大

臣都替汲黯擔心。皇帝退朝后,對左右的人說:“汲黯慧直得也太過分了!”群臣中有人責

備汲黯,汲黯說:''天子設置公卿和輔弼的大臣,難道就是讓他們阿諛奉承,而把主上

陷于不義之地嗎?況且我已身居其位,縱使愛惜自己,可辱沒了國家又當如何呢!”張湯

剛剛因為參與改定刑律法令擔任了廷尉,汲黯就屢屢在皇帝面前質問、指責張湯,他

說:“您身為正卿,對上沒能發揚先帝的功業,對下沒能抑制住天下人的邪念,或是讓

5

國家安定,百姓富足,或是使得監獄中犯人減少,這兩樣中一樣也沒辦到。靠羅織罪

名,使人受苦來辦案行事,靠任意斷案來成就功名,為什么竟要把高皇帝時的律令拿

來亂加改動呢?您因為這樣做會落得族滅無后的。“汲黯當時和張湯辯論爭議,張湯爭

辯時常常在一些文辭細小處苛求探究,汲黯則伉直峻厲,高談闊論,卻沒能駁倒張

湯,就憤憤地罵道:“天下有說刀筆小吏不能讓他們做公卿,真是這樣。如果真如張湯

所言,就將使天下人疊起腳來,站立不動,連眼睛也只能斜視了!”過了幾年,恰逢改

鑄五銖錢,百姓中有很多人偷鑄錢幣,以楚地最為嚴重?;实壅J為淮陽郡屬楚國地

界,就召汲黯來任命他做了淮陽太守。汲黯伏地辭謝,不肯接受官印,詔令屢次強迫

給他,之后他才接受了詔命。詔令召汲黯覲見,汲黯向皇帝哭訴道:“我自以為將要身

死溝壑之中,不能再見到陛下了,沒想到陛下能再次收錄起用我。我?;假v病,體力

難以勝任郡中政事,我甘愿做個中郎,出入于宮禁之中,負責替您拾遺補闕,這是我

的愿望?!被实壅f:“您是不是輕視淮陽郡呢?我即刻就召您回來。只是淮陽郡那里官吏和

百姓不大融洽,我僅想借重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戶就能治理好。'‘汲黯辭行之后,去拜

望大行中李息,說道:“我被拋棄到外郡去,沒辦法參與朝廷議政。然而御史大夫張湯

智謀足可以抗拒別人的勸諫,奸詐足可以文過飾非,專會講取巧奸佞和強辯指責的

話,不肯秉正為天下說話,專門阿諛奉承主上的心意。主上心里不想要的,他就跟著

去毀謗;主上心里想要干的,他就跟著贊譽。喜好興起事端,玩弄法律條文,在朝中

心懷欺詐來迎合主上的心意,在朝外則挾制酷吏惡人來維護威嚴。您位居九卿之列,

如不早些進言皇上,您將會和他一道受到懲處了?!崩钕⑽窇謴垳?,始終沒敢進言。汲

黯采用原來的方法治理淮陽,使淮陽政事清明。后來張湯果然事敗,皇帝聽到汲黯對

李息說的那番話,將李息判了罪。下令讓汲黯享受諸侯國相的俸祿在淮陽為官。

3.C解析C項,“被貶出京,太宗惜其才,將他重新調回任秘書少監”錯誤。由原文“物

論稱其納賄,由是出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謂之曰……于是復以為秘書少

監”可知,顏師古還未出京,太宗就重新任命他為秘書少監。

4.參考答案①家庭環境的熏陶,博覽群書,勤于寫作。②嚴謹縝密、追根溯源的治學

態度。(答“嚴格考證”“勇于探究”也可)③太宗皇帝的重視和支持。

6

解析從選文中找出與學術有關的文字,分點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顏籀字師古,雍州萬年人,是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的孫子。他的父親顏思

魯,因學識文才受到人們的稱許,武德初年曾任秦王府記室參軍。師古從小受到家學

的熏陶,博覽群書,尤其精于訓詁之學,擅長寫文章。隋文帝仁壽年間,由尚書左丞

李綱推薦,被任命為安養縣縣尉。尚書左仆射楊素見師古年輕體弱,就對他說:“安養

是個難以治理的縣,憑什么能擔當此任?”師古回答說:“割雞焉用牛刀?!睏钏貙λ幕?/p>

答感到驚奇。師古到任后果然以辦事能干,把地方治理得好而聞名。當時薛道衡是襄

州總管,與高祖有交情,又喜歡師古的文才,有所著作,曾讓他指摘文章中的毛病,

與他非常親善。跟隨(高祖)平定京城,兩次升遷任中書舍人,專掌機密。當時軍國政

務繁多,凡是詔令,都經他親手完成。他明于政務事理,所草擬的冊奏工整美好,是

當時他人所不及的。太宗即位,提拔他為中書侍郎,封爵瑯邪縣男。師古因母親去世

離職。居喪期滿,恢復中書侍郎之職。太宗認為經書典籍距離古圣人初創之時已經久

遠,在長期的輾轉傳抄過程中文字謬誤很多,命令師古在秘書省考定《五經》文字,

師古做了很多訂正,《五經》定本撰成后,上奏太宗。太宗又召集諸儒重新進行詳細

的評議,當時諸儒對承襲的師說相習已久,都一起非議《五經》定本。師古總是根據

晉、宋以來的各種古今版本,對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做清楚明白的回答,廣征博

引,論據詳明,都出乎大家意料,諸儒沒有不嘆服的。于是太宗把他考定的書頒布于

天下,令讀書人學習。貞觀七年,師古被任命為秘書少監,專管校訂古書的工作,所

有大家都疑惑不解的奇文難字,他都能一一辨析清楚,說明其深隱的本源。后來眾人

議論說師古收受賄賂,因此出京任郴州刺史。師古還未走,太宗愛惜他的才華,對他

說:“你的學識,可稱是優良的,不忍遠棄,你應當深刻地告誡自勉?!庇谑侵赜质谌螏?/p>

古秘書少監。不久又奉詔令與博士等撰定《五禮》,貞觀十一年,《五禮》修成,師

古晉升為子爵。當時承乾為皇太子,命師古注釋班固的《漢書》,師古對《漢書》解

釋詳明,深為學者所看重。貞觀十五年,太宗下詔,準備去泰山舉行封禪典禮,太常

卿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萊任封禪使,考證相關禮儀,多依從師古的說法。他所注釋

的《漢書》和《急就章》,在當時廣為流傳。

7

5.答案CEG

解析“韓非書云夫子善之”中間可以斷開,“韓非書云”“夫子善之”都是完整的意思,題

干中沒有斷開,那就是“夫子善之''作"韓非書云”的賓語,“云”是轉述的標志?!耙詮?/p>

本”,“引用孔子的話來為自己張本“,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不能斷開?!叭弧北硎巨D折,

"后'’的意思是“后面”,中間不能斷開,“然后難之”意思完整,后邊斷開。“豈有不似

哉?”意思完整,“豈有”表示反問,不是完整的意思,后邊不能斷開。

6.B解析B項,文中的“勸”和《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都是“鼓勵、勸勉”的

意思,所以選項表述錯誤。

7.C解析C項,“世人……他們常通過引經據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

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理解有誤。根據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以自輔,

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可知,“自輔”指通過引用經典來佐證自己的

觀點,“自賢''指通過攀附圣賢、援用圣賢來彰顯自己的賢能,“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

賢能”表述錯誤。另外,通過引經據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爭取民眾信任的是“好

事而穿鑿者”,而非“世人”,選項擴大范圍。

8.參考答案(1)我的群臣沒有不對我有驕傲輕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間的禮

節,因此把他放在前面。

(2)請允許我大體說說一隅之見,先生您細察一下它是否真實。

解析(1)句中,“驕侮”是“驕傲輕慢'’的意思;“先”是意動用法,”把……放在前面”。⑵

句中,,,審,,是“詳細考察,,的意思,,,信,,是“真實,,的意思。

9.參考答案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

解析子舶在批駁韓非時抓住其論述的關鍵漏洞使用了虛假的事實。答題分兩步第一

步,審讀題干,弄清題干要求。要找到文中有哪些人,做了哪些事。第二步,分析文

本,組織答案。要分析事實依據有哪些。關鍵句為,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趙襄子

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考生作答時,只要抓住核

心意思即可。

8

參考譯文材料一趙襄子被圍困在晉陽城中,解除圍困之后,獎賞有功的五個人,高赫

成為第一個被賞賜的人。張孟談說:“晉陽城解圍的事,高赫沒有大功,現在成為第一

個被賞賜的人,為什么?''趙襄子說:“晉陽被圍的時候,寡人的國家處于危險之中,社稷

將要滅亡。我的群臣沒有不對我有驕傲輕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間的禮

節,因此把他放在前面。”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會賞賜的人,就是趙襄子啊!賞賜一

個人而使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禮了?!庇腥苏f:孔子不懂得善于賞賜啊。善于賞賜、

懲罰的君王,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職權侵犯他人職守,群臣不敢失禮。君王設置法

令,臣下沒有奸詐的想法。這樣的話,就可以說善于賞賜和懲罰了。趙襄子有君臣親

近這樣的恩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