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四川省綿陽市歷史中考復習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史上的重要發明,不屬于四大發明的是:A、造紙術B、火藥C、指南針D、印刷術2、關于我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成為臨時大總統B、五四運動是由北京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的學生發起的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D、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3、題干: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譽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A.亞歷山大大帝B.查理·戴高樂C.弗朗茨·卡夫卡D.弗朗茨·斐迪南大公4、題干:以下哪項事件標志著中國的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A.商鞅變法B.秦始皇統一六國C.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唐太宗“貞觀之治”5、題干: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以下哪項措施不屬于其政策范疇?A、實行郡縣制B、統一度量衡C、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D、推行焚書坑儒6、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的確立?A、商鞅變法B、楚漢爭霸C、三國鼎立D、隋朝統一7、題干:以下哪位人物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A.司馬遷B.班固C.賈誼D.王充8、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由繁榮轉向衰落?A.隋朝統一B.安史之亂C.宋代南渡D.明朝建立9、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認為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巨人”之一?A.孔子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11、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辛亥革命B.五四運動C.北伐戰爭D.抗日戰爭勝利二、非選擇題(本部分有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材料一:《史記》記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這是對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歷史功績的高度贊揚。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統一度量衡、文字等,加強了國家的統一與管理。材料二:漢武帝時期,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他還派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北擊匈奴,穩固邊疆,使漢朝進入了鼎盛時期。(注:以上材料為簡化版,用于教學目的,并非完整史料)【題目】1、根據材料一,概述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分析漢武帝采取的文化政策及其軍事行動的意義。3、結合上述兩則材料,簡述秦漢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趨勢及其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1、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包括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推行了統一貨幣、度量衡以及文字等政策,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在于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先河。2、漢武帝的文化政策即推崇儒家學說,排斥其他學說,這一舉措強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中的核心地位,對于形成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有著深遠影響。軍事上,漢武帝通過打擊匈奴,鞏固了邊疆的安全,為漢朝帶來了較長時期的穩定與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漢朝的疆域范圍。3、秦漢時期,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和漢武帝加強中央權威,中央集權制度逐步完善。這一發展趨勢不僅增強了國家的治理能力,還為后來歷代王朝維護統一、強化中央權力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表現為,中央集權成為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影響直至今日。第一題【閱讀材料】材料一:《史記》記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這是對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歷史功績的高度贊揚。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統一度量衡、文字等,加強了國家的統一與管理。材料二:漢武帝時期,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他還派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北擊匈奴,穩固邊疆,使漢朝進入了鼎盛時期。(注:以上材料為簡化版,用于教學目的,并非完整史料)【題目】1、根據材料一,概述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分析漢武帝采取的文化政策及其軍事行動的意義。3、結合上述兩則材料,簡述秦漢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趨勢及其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1、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包括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推行了統一貨幣、度量衡以及文字等政策,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在于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先河。2、漢武帝的文化政策即推崇儒家學說,排斥其他學說,這一舉措強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中的核心地位,對于形成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有著深遠影響。軍事上,漢武帝通過打擊匈奴,鞏固了邊疆的安全,為漢朝帶來了較長時期的穩定與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漢朝的疆域范圍。3、秦漢時期,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和漢武帝加強中央權威,中央集權制度逐步完善。這一發展趨勢不僅增強了國家的治理能力,還為后來歷代王朝維護統一、強化中央權力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表現為,中央集權成為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影響直至今日。第二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修筑了長城和直道,加強了國防和交通;還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材料二:漢武帝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削弱了諸侯國的權力,實行推恩令;大力推行儒家思想,設立太學;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如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材料三:唐朝時期,為了促進民族交融,實行了一系列開明的民族政策。如設立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地區;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周邊國家進行友好交往。1、根據材料一,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根據材料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哪些?3、根據材料三,唐朝促進民族交融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第三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加深。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割讓臺灣給日本,并賠償巨額賠款,這一事件激起了全國范圍內的強烈不滿。康有為等人發動了“公車上書”,要求改革政體,推行維新變法。盡管變法運動僅持續了103天就因慈禧太后的政變而失敗,但它標志著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材料二:到了20世紀初,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主主義和民生主義,成為當時革命黨的指導思想。民國成立后,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是它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奠定了基礎。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簡述《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影響及其引發的社會反響。(答案要求包括條約的主要內容、社會反響以及其對近代化的影響)2、比較維新變法與辛亥革命的不同點。(答案要求從背景、性質、目標等方面分析)3、簡要說明三民主義的核心內容及其對中國近代史的意義。(答案要求概述三民主義的具體內容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第四題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在古代,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員的主要方式。科舉考試分為三個等級: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在地方舉行,會試在京城舉行,殿試在皇宮大殿舉行。考試內容主要包括經義、史書、文學等。材料二:科舉制度在我國歷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科舉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權地位,使寒門學子有了進入仕途的機會。同時,科舉制度也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材料三:隨著歷史的發展,科舉制度逐漸暴露出一些弊端。如考試內容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忽視實際能力;考試形式僵化,缺乏靈活性等。因此,在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教育制度。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科舉制度在我國歷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2、科舉制度有哪些弊端?3、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廢除的原因是什么?2024年四川省綿陽市歷史中考復習試卷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史上的重要發明,不屬于四大發明的是:A、造紙術B、火藥C、指南針D、印刷術答案:B解析:四大發明指的是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意外發現的,后來被應用于軍事和民用領域,成為推動世界歷史進程的重要發明。因此,選項B不屬于四大發明。其他選項A、C、D均屬于四大發明。2、關于我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成為臨時大總統B、五四運動是由北京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的學生發起的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D、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答案:C解析:選項A中,孫中山確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成為了臨時大總統;選項B中,五四運動確實是由北京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的學生發起的;選項D中,鄧小平確實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然而,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表述,而選項C是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間,這是歷史事實,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3、題干: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譽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A.亞歷山大大帝B.查理·戴高樂C.弗朗茨·卡夫卡D.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答案:D解析:選項D中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并不是無產階級領袖,而是奧匈帝國的繼承人。被譽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項A的亞歷山大大帝是古代馬其頓的國王,選項B的查理·戴高樂是法國的軍事和政治領袖,選項C的弗朗茨·卡夫卡是著名作家,與無產階級領袖無關。因此,正確答案是D。4、題干:以下哪項事件標志著中國的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A.商鞅變法B.秦始皇統一六國C.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唐太宗“貞觀之治”答案:A解析: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一次重大政治、經濟改革,通過變法,秦國實現了中央集權,加強了國家的中央集權制度,這一變革標志著中國的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選項B的秦始皇統一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但它標志著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而不是封建社會的開始。選項C的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時期加強中央集權和文化統一的政策,選項D的唐太宗“貞觀之治”是唐朝的治世,標志著唐朝的強盛。因此,正確答案是A。5、題干: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以下哪項措施不屬于其政策范疇?A、實行郡縣制B、統一度量衡C、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D、推行焚書坑儒答案:C解析: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推行焚書坑儒等措施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朝的官職設置,雖然也是中央集權的一部分,但并不是直接加強中央集權的具體措施,因此選C。6、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的確立?A、商鞅變法B、楚漢爭霸C、三國鼎立D、隋朝統一答案:A解析: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秦國進行的一系列改革,通過廢除井田制、實行郡縣制、獎勵耕戰等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使秦國國力大增,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商鞅變法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的確立。選項B、C、D都是歷史上的重要事件,但它們并不直接標志著封建社會的確立。因此選A。7、題干:以下哪位人物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A.司馬遷B.班固C.賈誼D.王充答案:A解析:司馬遷的《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8、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由繁榮轉向衰落?A.隋朝統一B.安史之亂C.宋代南渡D.明朝建立答案:B解析:安史之亂是唐朝時期的一場大規模叛亂,持續了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標志著唐朝由盛轉衰,也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由繁榮轉向衰落。9、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認為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巨人”之一?A.孔子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答案:C解析: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被認為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巨人”。孔子雖然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并不屬于“世界古代三大文化巨人”。因此,正確答案是C。10、以下哪項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正式開始?A.秦始皇統一六國B.漢武帝推行“推恩令”C.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建立D.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答案:A解析: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正式開始。B、C、D三項雖然都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的重要事件,但并非其開始標志。因此,正確答案是A。11、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辛亥革命B.五四運動C.北伐戰爭D.抗日戰爭勝利答案:B解析: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它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并成為革命的主力軍,同時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辛亥革命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始,但并未真正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戰爭,但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2、以下哪個文獻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重要理論成果?A.《共產黨宣言》B.《新民主主義論》C.《實踐論》D.《資本論》答案:B解析:《新民主主義論》是毛澤東在1940年發表的著作,它系統地闡述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動力和道路等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重要理論成果。A項《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發表的,雖然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重要影響,但不屬于民主革命時期的理論成果。C項《實踐論》是毛澤東在1937年發表的哲學著作,主要論述了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D項《資本論》是馬克思的經濟學著作,雖然對中國共產黨的經濟理論有重要影響,但也不是民主革命時期的理論成果。二、非選擇題(本部分有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材料一:《史記》記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這是對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歷史功績的高度贊揚。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統一度量衡、文字等,加強了國家的統一與管理。材料二:漢武帝時期,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他還派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北擊匈奴,穩固邊疆,使漢朝進入了鼎盛時期。(注:以上材料為簡化版,用于教學目的,并非完整史料)【題目】1、根據材料一,概述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分析漢武帝采取的文化政策及其軍事行動的意義。3、結合上述兩則材料,簡述秦漢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趨勢及其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答案】1、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包括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推行了統一貨幣、度量衡以及文字等政策,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在于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先河。2、漢武帝的文化政策即推崇儒家學說,排斥其他學說,這一舉措強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中的核心地位,對于形成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有著深遠影響。軍事上,漢武帝通過打擊匈奴,鞏固了邊疆的安全,為漢朝帶來了較長時期的穩定與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漢朝的疆域范圍。3、秦漢時期,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和漢武帝加強中央權威,中央集權制度逐步完善。這一發展趨勢不僅增強了國家的治理能力,還為后來歷代王朝維護統一、強化中央權力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表現為,中央集權成為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影響直至今日。第一題【閱讀材料】材料一:《史記》記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這是對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歷史功績的高度贊揚。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統一度量衡、文字等,加強了國家的統一與管理。材料二:漢武帝時期,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他還派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北擊匈奴,穩固邊疆,使漢朝進入了鼎盛時期。(注:以上材料為簡化版,用于教學目的,并非完整史料)【題目】1、根據材料一,概述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分析漢武帝采取的文化政策及其軍事行動的意義。3、結合上述兩則材料,簡述秦漢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趨勢及其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答案】1、秦始皇的主要政績包括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推行了統一貨幣、度量衡以及文字等政策,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在于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先河。2、漢武帝的文化政策即推崇儒家學說,排斥其他學說,這一舉措強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中的核心地位,對于形成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有著深遠影響。軍事上,漢武帝通過打擊匈奴,鞏固了邊疆的安全,為漢朝帶來了較長時期的穩定與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漢朝的疆域范圍。3、秦漢時期,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和漢武帝加強中央權威,中央集權制度逐步完善。這一發展趨勢不僅增強了國家的治理能力,還為后來歷代王朝維護統一、強化中央權力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對后世中國政治格局的影響表現為,中央集權成為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影響直至今日。第二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修筑了長城和直道,加強了國防和交通;還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材料二:漢武帝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削弱了諸侯國的權力,實行推恩令;大力推行儒家思想,設立太學;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如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材料三:唐朝時期,為了促進民族交融,實行了一系列開明的民族政策。如設立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地區;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周邊國家進行友好交往。1、根據材料一,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筑長城和直道;焚書坑儒。2、根據材料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哪些?答案:削弱諸侯國權力,實行推恩令;推行儒家思想,設立太學;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3、根據材料三,唐朝促進民族交融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設立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地區;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周邊國家進行友好交往。第三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加深。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割讓臺灣給日本,并賠償巨額賠款,這一事件激起了全國范圍內的強烈不滿。康有為等人發動了“公車上書”,要求改革政體,推行維新變法。盡管變法運動僅持續了103天就因慈禧太后的政變而失敗,但它標志著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材料二:到了20世紀初,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主主義和民生主義,成為當時革命黨的指導思想。民國成立后,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是它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奠定了基礎。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簡述《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影響及其引發的社會反響。(答案要求包括條約的主要內容、社會反響以及其對近代化的影響)答案:《馬關條約》要求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并賠償軍費兩億兩白銀,開放新的通商口岸等。條約的簽訂不僅加重了中國人民的經濟負擔,還使得國家主權受到嚴重侵害。社會上出現了廣泛的不滿情緒,知識分子和愛國人士紛紛要求改革,其中“公車上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也激發了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加速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2、比較維新變法與辛亥革命的不同點。(答案要求從背景、性質、目標等方面分析)答案:維新變法發生在甲午戰爭之后,旨在通過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險管理教育在保險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訓總結考核試卷
-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與分析考核試卷
- 政務數據治理與政府透明度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內燃機仿真在發動機輕量化設計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儀器考核試題及答案
- 輔警考試題目及答案
- 酒店試題及答案
- 種禽技術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魔法穿越測試題及答案
- 欣賞《嘎達梅林》-課件
- GB/T 4074.8-2009繞組線試驗方法第8部分:測定漆包繞組線溫度指數的試驗方法快速法
- GB/T 28575-2020YE3系列(IP55)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3~355)
- 國際公法學 馬工程課件 4 第四章
- 青海省西寧市《職業能力測試》事業單位國考真題
- 溝通中的提問技巧課件
- 2023年浙江黃龍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外科學骨折概論課件
- 阿片類藥物鎮痛機制課件
- 產品成本核算流程圖
- 母線槽安裝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