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2009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不同所有制組織的分布圖,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非公有制企業在解決城鎮人員就業中重獻巨大B.我國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結構C.公有制企業是安置城鎮人員就業的主要渠道D.企業薪酬機制不一導致城鎮人員就業不公平2.老子認為,民眾的貧窮、難治,社會秩序混亂,均是君主有為的結果。無論是刑罰,還是君主的令、言,均不符合無為政治理想,不符合道不干涉、不強制萬物自然發展的態度。這反映出A.君主集權已經確立 B.道家思想始終無法被統治者接受C.儒道思想相互融合 D.老子對春秋時期社會現實的批判3.“一五”期間建設的項目,特別是蘇聯援建的項目,主要配置在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150項中的106個民用工業企業,布置在東北50個、中部32個;44個國防企業,布置在中西部地區35個,其中21個安排在四川、陜西兩省。由此可見,該布局A.意在強化東北地區工業中心地位 B.突出資源分布與軍事需要的結合C.照搬了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 D.以經濟的協調發展為根本出發點4.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們只有擺脫了階級的、國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動地參與社會交往,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才能使社會關系得到豐富和發展,個人才能獲得發展其才能的手段。由此可知,他們A.分析了階級和階級斗爭原理 B.提出社會主義基本構想C.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 D.主張實現人的全面發展5.表為中美貿易的相關資料。關于資料的解讀,正確的是A.中美對抗造成1972年以前兩國沒有貿易往來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貿易額的急速攀升C.中國大量引進美國資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貿易出現巨大逆差D.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推動了1985年對美出口的快速增長6.在秦始皇陵西側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過研究發現,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時期的器物。其中金駱駝(如下圖)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單體駱駝。金駱駝屬于“雙峰駝”造型,工藝精致,在當時的中原地區很少見。下列對金駱駝的歷史研究價值最準確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經濟、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實物史料B.為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據C.證明了古代中國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證明張騫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條中西交通道路7.1902年,《續改內港行船章程》規定:英、日兩國“可向中國人民在河道兩岸租棧房及碼頭”,如果遇有淺水河道,不便通行,“即行禁止英輪(或日輪)行駛該河,但華輪亦應一律禁止”。上述規定A.使洋貨暢銷中國內陸 B.擴大了外國的租界管轄權C.危害了中國國防安全 D.緩解了清政府的財政危機8.正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時,一位思想家提出,國家的統治者具有絕對的權力,人民應該對他無條件的服從,因為他是契約的產物,如果反對他,就是反對自己。這位思想家應該是A.霍布斯 B.洛克 C.伏爾泰 D.盧梭9.春秋戰國時期,某一學派強調從個體自身的價值入手,呼喚人性的復歸。這種人性的復歸,是要回到生命的本真狀態。該學派A.主張超然物外的逍遙 B.強烈反對任人唯親C.推崇嚴刑峻法治國 D.提倡重建周朝制度10.據統計,1600年歐洲人均擁有白銀1.45克,1700年為1.82克,1800年為2.25克。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海外殖民掠奪 B.白銀開采技術提升C.商品生產發展 D.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1.1938年國民政府電文稱:查第二時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本運動戰、游擊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之最高原則,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臺兒莊勝利足為表征。該電文表明A.敵后戰場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B.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發生重大變化C.正面戰場有力打擊了侵華日軍D.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首次大捷12.清末著名詩人丘逢甲在《元夕無月》中沉痛地寫道:“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三年此夕月無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其中“神山淪沒”事件A.使清政府成為列強的工具B.加劇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C.刺激清政府學習軍事技術D.開啟了列強商品輸出進程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包世臣,安徽涇縣人,是清代嘉道咸年間頗具盛名的經世學者。面對積弊叢生、財政匱乏的社會現實,包世臣提出了革除時弊、舒緩民生的改革建議。針對有學者提出的控制人口的設想,包世臣主張將發展經濟作物和增加農村人口聯系起來,提出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系統性地開發內地河床、沿海海灘和邊地山林。針對因賦稅負擔過重而出現的民變事件,包世臣將之與政府貨幣管理不善(銀錢比價失衡)聯系起來,主張讓白銀退出流通,重新引入和發行紙幣,同時建議政府通過干預改善和促進農業發展。他在呼吁“勸農”時提倡“恤商”,提出要徹底廢除內陸的榷關,以便所有的商品都可以更方便地在國內流通。包世臣認為清朝商業稅實際稅負過低,建議在地方層面針對所有的商人和工匠,根據他們的財富狀況征收商業租。包世臣的主要貢獻在于給民生造成極大困擾的漕運和鹽政兩方面,他提出漕糧和食鹽的運輸應該委托給私商,而不是政府,這樣不僅可以大幅削減政府雇員,而且可以讓商人分享利潤,每年可以多籌措1000萬兩的鹽稅收入。1830年代,包世臣認識到清朝正處于新興世界經濟體中,他越來越直接地將鴉片進口、白銀外流與國內經濟危機聯系在一起,并意識到外國商品進口對國內手工業的影響,由此主張國家對一系列貨物進行管制,其生產和消費都要受到嚴格限制。——摘編自(美)羅威廉《言利:包世臣與19世紀的改革》(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包世臣經濟改革思想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包世臣經濟改革思想中的“前瞻性”。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過去的10000年里,特別是在過去的300年里,人類歷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更迅速、更具本質性的轉型,跨越了一道全新的門檻,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社會。由于我們生活于此種轉型中間,很難清楚客觀地看出其特點。因此,在描述這種轉型時我有意貼上了一個含糊的標簽:“現代革命”。——據(美)大衛,克里斯蒂安《時間地圖——大歷史導論》根據材料,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以距蘇聯解體這一歷史事件為基點,以1000年或300年做為觀察歷史的時間尺度,歷史視野呈現出很大的不同。請結合所學知識。選擇材料中歷史時間軸上的一個時間尺度,說明你對“現代革命”的理解。(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就圖表“2009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不同所有制組織的分布圖”信息可知,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國有單位就業所占20.65%,集體單位占1.99%,其余比例都是分布在非公有制企業,這說明非公有制企業在解決城鎮人員就業中重獻巨大,A正確;材料強調的是“2009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在不同所有制組織的分布”,而不是我國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結構,B不是材料主旨;C與材料不符;D與材料無關。2、D【解析】
本題考查先秦諸子百家中老子的思想。由材料可知,老子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認為現實中“民眾的貧窮、難治,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皆因君主有為導致,體現了對君主現實統治的不滿與批判,故D項正確;春秋時期尚未確立君主集權,故A項錯誤;西漢初期曾將道家“黃老之學”奉為治國思想,故B項錯誤;材料中并未體現儒道兩家思想的融合,故C項錯誤。3、B【解析】
蘇聯援建的項目多布局在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資源的分布,有利于發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區也有利于維護國防安全,故選B;東北只是布局地區之一,沒有體現中心地位,排除A;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該布局兼顧資源分布與國防安全,并不僅僅是協調經濟發展,排除D。故選B。4、D【解析】
據材料“在人們只有擺脫了階級的、國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動地參與社會交往,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才能使社會關系得到豐富和發展,個人才能獲得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可知,材料中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人們只有主動地參與社會交往,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才能使社會關系得到豐富和發展,個人才能實現全面發展,D正確;據材料“在人們只有擺脫了階級的、國家的、分工的界限”可知,A與材料不符;據材料可知,沒有涉及“社會主義基本構想”,B與題意不符;據材料可知,沒有涉及“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C與題意不符。5、D【解析】
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關系正常化。【詳解】試題分析:題目涉及到1972——1985年中美之間的貿易,A項1972年以前中國兩國沒有貿易往來說法錯誤;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因而B錯誤;1980年中國剛改革開放大量引進美國資金是錯誤的,排除C項。根據圖示內容可知,1980年開始,中美貿易額迅速增長,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應該與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有關,故正確的選項為D。6、B【解析】
雙峰駝并未產自中原地區,主要產于中亞地區,說明在秦朝時期中原和中亞地區有文化交流,這為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據,B正確;“最重要”擴大了這一文物的研究價值,排除A;金駱駝不能證明這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間“最早交往”,排除C;金駱駝的出土不能證明“多條中西交通道路”存在,排除D。7、C【解析】
據材料“1902年,《續改內港行船章程》規定:英、日兩國可向中國人民在河道兩岸租棧房及碼頭”可知,英、日兩國的侵略勢力已經深入到內地,危害了中國國防安全,C正確;材料主旨是強調“英日兩國可向中國人民在河道兩岸租棧房及碼頭”,A不是材料主旨;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領事裁判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與材料不符,B錯誤;據所學可知列強侵略加深,對清政府的財政應該是不利的,故D說法錯誤。8、A【解析】
根據材料“國家的統治者具有絕對的權力,人民應該對他無條件的服從”結合所學可知,霍布斯指出社會是一群人服從于一個人的威權之下,而每個人個人將剛剛好的自然權力交付給這威權,讓它來維持內部的和平、并抵抗外來的敵人,符合霍布斯主張,A項正確;洛克主張兩權分立,材料內容體現了霍布斯主張,B項錯誤;伏爾泰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主張君主立憲制,C項錯誤;盧梭主張推翻君主專制,提倡民主共和制,D項錯誤。9、A【解析】
根據材料“從個體自身的價值入手,呼喚人性的復歸……回到生命的本真狀態”可知該學派體現了道家追求超然的精神境界,A項正確;強烈反對任人唯親體現了墨家尚同思想,排除B項;推崇嚴刑峻法為法家思想,排除C項;提倡重建周朝制度為儒家思想,排除D項。故選A。10、A【解析】
材料顯示,17—18世紀,歐洲人均白銀擁有數量不斷增長,這與新航路開辟后,歐洲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白銀大量流人密切相關,A項正確;白銀開采技術提升和商品生產發展不是白銀大量流入歐洲的主要原因,排除B、C;19世紀中后期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排除D。11、C【解析】試題解析:本題考查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查第二時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這里的我備戰區指的是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從“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的信息可知正面戰場有力打擊了侵華日軍,故C項正確;A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故排除;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仍是片面抗戰路線,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是平型關大捷,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12、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神山淪沒”事件指甲午戰后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故B項正確。A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成為列強的工具,排除。C項,甲午戰敗標志著向西方學習軍事技術的洋務運動走向破產,排除。D項,鴉片戰爭后通商口岸的開放開啟了列強商品輸出進程,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注意經濟與人口協調發展;開發和利用現有資源(或引導和推動農業發展);通過整頓金融減輕人民負擔;放寬對商業的限制;增加商業稅收;大力整治漕鹽兩政(或將商業引入漕鹽整頓);國家管控特定物品。(2)將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將民生問題與金融(或貨幣)政策相連接;鼓勵商業發展與增加財政收入相結合(或重視商人、商業流通和商稅收入;或適當放寬對商業和商人的限制);將國內危機與國際形勢相聯系;重視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或強調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解析】
(1)依據材料“將發展經濟作物和增加農村人口聯系起來,提出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系統性地開發內地河床、沿海海灘和邊地山林”來看,他比較注意經濟與人口的協調發展,而且還主張開發利用現有資源;依據材料“針對因賦稅負擔過重而出現的民變事件,……建議政府通過干預改善和促進農業發展”來看,主張通過整頓金融來減輕人民的負擔;依據材料“‘勸農’時提倡‘恤商’”來看,主張放寬對商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