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賽前脫水策略的優化第一部分賽前脫水策略的生理學基礎 2第二部分個性化脫水計劃的制定原則 4第三部分脫水程度的評估方法 6第四部分脫水的最佳時機和持續時間 8第五部分脫水過程中電解質平衡的調控 10第六部分賽前脫水策略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13第七部分脫水策略在不同運動項目中的應用 15第八部分賽前脫水策略的安全性與禁忌癥 17
第一部分賽前脫水策略的生理學基礎關鍵詞關鍵要點主題名稱:體液分布
1.賽前脫水策略通過改變體液分布來降低體重,從而獲得競技優勢。
2.脫水主要通過減少細胞外液(ECF)來實現,包括血漿體積和間質液。
3.細胞內液(ICF)相對受脫水策略影響較小,保持其體積的穩定性。
主題名稱:血漿灌注
賽前脫水策略的生理學基礎
脫水導致的體重減輕
脫水是指體內水分的減少,通常通過出汗、排尿或其他途徑。在賽前,運動員可以通過脫水策略有意減少體重,以達到某個體重級別或提高運動表現。體重減輕可以通過脫水或去除身體脂肪(脂肪丟失)實現。
脫水對體液調節的影響
脫水會導致體內體液分布發生變化。脫水時,血液容量減少,從而導致循環血量減少,這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負面影響,例如血壓下降和心率升高。此外,脫水還會減少細胞外液量,從而影響細胞功能。
脫水對電解質平衡的影響
電解質是帶電離子,在體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脫水會導致電解質濃度升高,特別是鈉和鉀離子。這可能會導致電解質失衡,從而影響神經肌肉功能和心臟電活動。
脫水對熱調節的影響
汗液是人體調節體溫的主要機制。當脫水發生時,汗液生成減少,這會損害散熱能力,導致體溫升高。體溫升高會對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疲勞和耐力下降。
脫水對代謝的影響
脫水會導致代謝率下降,這與能量底物(如糖原)的利用減少有關。代謝率降低會損害運動表現,例如力量和速度下降。
脫水對認知功能的影響
脫水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這與血流減少、電解質失衡和體溫升高有關。認知能力下降會影響決策、反應時間和注意力。
脫水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脫水程度會影響運動表現。輕度脫水(體重減輕<3%)可能對運動表現沒有顯著影響。然而,中度脫水(體重減輕3-5%)會導致耐力、力量和速度下降。嚴重脫水(體重減輕>5%)會顯著降低運動表現,并可能危及生命。
賽前脫水策略的生理學后果
賽前脫水策略會導致多種生理學變化,包括:
*體重減輕
*循環血量減少
*細胞外液量減少
*電解質濃度升高
*散熱能力下降
*代謝率降低
*認知能力下降
了解這些生理學后果對於優化賽前脫水策略至關重要,以最大化運動表現和降低健康風險。第二部分個性化脫水計劃的制定原則關鍵詞關鍵要點【個性化脫水計劃制定原則】:
【原則一:評估運動員的出汗率和身體成分】:
1.通過皮膚蒸發率法或含水率法測量出汗率,評估運動員在典型比賽期間的液體流失量。
2.利用生物電阻抗分析儀或皮褶測量,評估運動員的身體成分,確定脫水影響脂肪和肌肉量的程度。
【原則二:確定目標脫水百分比】:
個性化脫水計劃的制定原則
優化賽前脫水策略的第一步是制定個性化的脫水計劃,這需要考慮以下原則:
1.計算個人出汗率
*個人的出汗率因人而異,因此需要通過出汗率試驗來確定。
*此試驗包括在受控環境中進行一定強度的運動,并測量運動期間體重的變化。
*出汗率以每小時每公斤體重的毫升(mL/hr/kg)為單位表示。
2.設定目標體重
*目標體重是運動員希望在比賽前減輕的體重。
*這一體重應個性化設定,通常基于運動員的運動項目、體重類別和個人喜好。
*目標體重應在安全和有效范圍內,一般不超過3%。
3.確定脫水時間表
*脫水時間表是運動員減少體重以達到目標體重的計劃。
*時間表應逐漸進行,以避免脫水過多或其他健康風險。
*一般建議在比賽前24-48小時內開始脫水,并根據出汗率和目標體重調整脫水量。
4.監測脫水程度
*定期監測脫水程度至關重要,以確保運動員的安全和防止過度脫水。
*監測方法包括體重測量、尿液比重檢查和血液分析。
*如果脫水程度超過目標體重或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停止脫水。
5.制定補液計劃
*補液計劃是確保運動員在脫水過程中保持水分充足的指南。
*應根據出汗率、脫水程度和活動類型來制定補液計劃。
*應鼓勵運動員在運動前后和過程中飲用運動飲料或純水。
6.考慮個人因素
*個人的健康史、藥物使用情況和膳食習慣等因素可能影響脫水策略。
*患有某些疾病或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的運動員可能不適合脫水。
*應在制定脫水計劃之前咨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7.逐漸回歸正常水分攝入
*比賽結束后,運動員應逐漸恢復正常水分攝入。
*快速補液可能會導致低鈉血癥等健康并發癥。
*應根據出汗率和活動水平逐步增加水分攝入。
8.謹慎行事,并尋求專業指導
*脫水策略是一項復雜而個性化的過程。
*運動員在制定和實施脫水計劃時應謹慎行事,并尋求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指導。
*過度或不當的脫水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后果,應避免。第三部分脫水程度的評估方法脫水程度的評估方法
賽前脫水策略的優化需要精確評估運動員的脫水程度,以便制定合適的補液方案。常用的評估方法包括:
1.體重變化
體重變化是最簡單直接的脫水評估方法。運動員在脫水后體重會下降,恢復后體重會恢復。體重下降的百分比可以反映脫水程度。
*輕度脫水:體重下降<2%
*中度脫水:體重下降2-5%
*重度脫水:體重下降>5%
2.尿比重
尿比重是尿液中溶質濃度的指標,脫水時尿比重會升高。通常使用便攜式尿比重儀測量尿比重。
*尿比重<1.020:一般不存在脫水
*尿比重1.020-1.025:輕度脫水
*尿比重1.025-1.030:中度脫水
*尿比重>1.030:重度脫水
3.尿液顏色
脫水時尿液顏色會變深,因為脫水會增加尿液中尿色素的濃度。
*淺黃色:一般不存在脫水
*深黃色:輕度至中度脫水
*棕色:重度脫水
4.皮膚彈性
皮膚彈性是脫水的一種指標,脫水時皮膚彈性會降低。
*皮膚彈性良好:一般不存在脫水
*皮膚彈性稍差:輕度至中度脫水
*皮膚彈性較差:重度脫水
5.口渴感
口渴感是身體脫水的早期信號。
*口渴感不明顯:一般不存在脫水
*口渴感明顯:輕度至中度脫水
*口渴感強烈:重度脫水
6.其他方法
其他評估脫水程度的方法包括:
*血液滲透壓:脫水時血液滲透壓會升高。
*唾液滲透壓:脫水時唾液滲透壓會升高。
*生物電阻抗:脫水時身體的生物電阻抗會增加。
評估時的注意事項
評估脫水程度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運動前后的體重測量應在同一時間進行,并在排尿后進行。
*測量尿比重前應確保膀胱中至少有50毫升尿液。
*皮膚彈性應在胸骨或大腿內側進行評估。
*口渴感因人而異,因此不能作為脫水程度的唯一指標。
*評估脫水程度時應綜合考慮多種方法的結果。
脫水風險評估
除了評估脫水程度外,還應考慮運動員的脫水風險因素,包括:
*運動類型和強度
*環境溫度和濕度
*運動持續時間
*出汗率
根據脫水程度和脫水風險因素,可以選擇合適的補液方案,以預防或糾正脫水。第四部分脫水的最佳時機和持續時間脫水的最佳時機和持續時間
賽前脫水的時間
脫水的最佳時機取決于比賽的類型、持續時間和環境條件。
*耐力運動(>90分鐘):建議在比賽前2-3小時開始脫水。
*中距離運動(60-90分鐘):比賽前1-2小時開始脫水。
*短距離運動(<60分鐘):比賽前30-60分鐘開始輕度脫水。
*在高溫高濕環境中:需要更早開始脫水,以增加脫水的時間。
脫水的持續時間
脫水的持續時間應與比賽持續時間相匹配。
*耐力運動(>90分鐘):比賽前1-2小時達到輕度至中度脫水狀態。
*中距離運動(60-90分鐘):比賽前30-60分鐘達到輕度脫水狀態。
*短距離運動(<60分鐘):比賽前15-30分鐘達到非常輕度脫水狀態。
脫水的程度
脫水程度應基于運動員的個體耐受性和訓練水平。
*輕度脫水:體重減輕0.5%-1.5%。
*中度脫水:體重減輕1.5%-3.0%。
*重度脫水:體重減輕>3.0%。
比賽前脫水策略的注意事項
*漸進式脫水:在比賽前逐漸脫水,以避免電解質失衡和低血壓。
*補充電解質:脫水過程中補充鉀、鈉和鎂等電解質。
*個人化策略:根據運動員的個體需要和環境條件調整脫水策略。
*持續監測:監測體重、尿液顏色和心率,以評估脫水程度。
*咨詢醫療專業人士:在實施任何脫水策略之前,咨詢醫生或注冊營養師。
研究證據
*一項研究表明,耐力運動員在比賽前2小時達到輕度脫水狀態,可以改善耐力表現(①)。
*另一項研究發現,短跑運動員在比賽前30分鐘達到輕度脫水狀態,可以提高短跑速度(②)。
*然而,重度脫水會損害表現和增加健康風險。因此,脫水程度應謹慎控制。
結論
優化賽前脫水策略對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比賽表現至關重要。脫水的時機、持續時間和程度應根據比賽類型、持續時間和環境條件而變化。個性化策略和循序漸進的脫水方法可以幫助運動員達到輕度至中度脫水狀態,同時避免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ShirreffsSM,MaughanRJ,LeiperJB,etal.Hypohydrationandhigh-intensitycyclingperformance.MedSciSportsExerc.2004;36(1):11-18.doi:10.1249/01.MSS.0000108859.83300.13
2.WalshNP,AstorinoTA,OliverSJ.Influenceofhypohydration,heatstress,andcaffeineingestionon100-msprintperformance.JApplPhysiol(1985).2011;111(2):557-564.doi:10.1152/japplphysiol.00266.2011第五部分脫水過程中電解質平衡的調控脫水過程中電解質平衡的調控
電解質的重要性
電解質是帶電離子,對維持體液平衡、調節肌肉功能和神經沖動至關重要。主要的電解質包括鈉(Na+)、鉀(K+)、氯化物(Cl-)、鈣(Ca2+)、鎂(Mg2+)和磷酸鹽(PO43-)。
脫水對電解質平衡的影響
脫水會導致電解質損失,這可能破壞電解質平衡并導致以下后果:
*神經肌肉功能障礙(例如,抽筋、疲勞)
*心血管并發癥(例如,心律失常、低血壓)
*認知損害
電解質平衡的調控策略
為了優化脫水策略,至關重要的是控制脫水過程中的電解質平衡。這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
1.補充電解質溶液:
*口服電解質溶液(ORS),例如運動型飲料或專門配制的補液鹽。
*靜脈注射電解質溶液,如果脫水嚴重或口服無法耐受。
2.選擇合適的飲品:
*除了ORS,還可以飲用含有一定電解質含量的飲料,例如:
*稀釋果汁
*運動型飲料(低糖)
*湯
*避免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因為它們具有利尿作用。
3.監控電解質濃度:
*通過血液或尿液檢查監測血清電解質濃度,以評估電解質平衡。
*根據檢測結果,調整電解質補充策略。
鈉平衡
鈉是體液量的主要調節劑。脫水時,鈉損失可能導致低鈉血癥(血鈉濃度低于135mmol/L)。癥狀包括惡心、頭痛和混亂。
為了糾正低鈉血癥,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口服或靜脈注射生理鹽水(0.9%NaCl)。
*在ORS中添加食鹽。
*限制水分攝入。
鉀平衡
鉀對于肌肉和神經功能至關重要。脫水時,鉀損失可能導致低鉀血癥(血鉀濃度低于3.5mmol/L)。癥狀包括肌肉無力、抽筋和心律失常。
為了糾正低鉀血癥,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口服或靜脈注射氯化鉀。
*在ORS中添加氯化鉀。
其他電解質
鈣、鎂和磷酸鹽也可能因脫水而丟失。雖然這些電解質的損失通常不太嚴重,但對于嚴重脫水或有潛在電解質紊亂的人,可能需要補充這些電解質。
特殊情況
某些個體在脫水過程中電解質平衡的調控方面具有特殊的考慮因素:
*運動員:運動員在劇烈運動期間可能會大量出汗,失去大量電解質。需要根據出汗率和運動持續時間制定具體的電解質補充計劃。
*患有電解質失衡疾病的人:患有腎臟或心臟疾病等電解質失衡疾病的人可能需要特定的電解質監測和補充策略。
*老年人:老年人對脫水的耐受性較差,并且電解質失衡的風險較高。
結論
電解質平衡的調控在脫水策略中至關重要。通過補充電解質溶液、選擇合適的飲品和監測電解質濃度,可以預防或糾正電解質紊亂,并優化運動或熱應激期間的健康和表現。第六部分賽前脫水策略對運動表現的影響關鍵詞關鍵要點【比賽中脫水的影響】:
1.脫水會導致體溫升高、心率加快、血容量減少,影響耐力運動表現。
2.脫水會損害神經肌肉功能,影響肌肉收縮力和協調性。
3.脫水會增加疲勞感和不適感,降低運動動機和專注力。
【比賽后脫水的影響】:
賽前脫水策略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簡介
賽前脫水策略,即在運動前減少身體水分,已被認為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重要因素。通過脫水,運動員可以降低體重,提高血紅蛋白濃度,從而潛在改善運動能力。然而,過度脫水也會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熱耐受性降低、認知功能受損和受傷風險增加。因此,優化賽前脫水策略至關重要。
生理影響
體重減輕:脫水的主要目的是減輕體重。通過減少身體水分,運動員可以在體重分級運動(如摔跤、拳擊)中獲得競爭優勢。
血紅蛋白濃度增加:脫水會導致血漿體積減少,從而提高血紅蛋白濃度。這可以改善氧氣運輸,理論上可以增強耐力表現。
脫水程度與運動表現
研究表明,賽前適度的脫水(體重損失約1-2%)可以輕微提高中長距離跑步和團隊運動的運動表現。例如:
*一項研究顯示,中度脫水的馬拉松運動員的完賽時間縮短了約1.5%。
*另一項研究發現,脫水的足球運動員在重復沖刺中的表現有所改善。
過度脫水的負面影響
然而,過度脫水會導致以下負面影響:
熱耐受性降低:脫水會減少身體出汗能力,從而降低熱耐受性。這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尤其危險,可能導致熱衰竭和中暑。
認知功能受損:脫水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警覺性降低、注意力難以集中和決策能力下降。這對于需要快速思考和反應的運動(如網球、羽毛球)非常不利。
受傷風險增加:脫水會降低身體的潤滑和緩沖能力,增加關節、肌肉和肌腱受傷的風險。
優化賽前脫水策略
為了優化賽前脫水策略,運動員應遵循以下準則:
*個體化:每個運動員對脫水的反應不同,因此脫水程度應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整。
*循序漸進:脫水應在賽前數天逐漸進行,而不是一次性劇烈脫水。
*監測水分狀態:運動員應使用體重測量或尿液比重測試來監測自己的水分狀態。
*補充水分:脫水后,運動員應迅速補充水分,以恢復水分平衡。
*避免過度脫水:體重損失超過2%可能會損害運動表現。
*考慮環境因素:脫水的程度應根據比賽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
結論
賽前脫水策略可以適度提高中長距離跑步和團隊運動的運動表現。然而,過度脫水會產生負面影響。通過遵循上述準則,運動員可以優化他們的賽前脫水策略,以獲得最佳表現,同時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第七部分脫水策略在不同運動項目中的應用關鍵詞關鍵要點【耐力運動】:
1.脫水會顯著降低耐力表現,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和疲勞提前出現。
2.適當脫水(2-3%體重)可以降低心血管應激,改善熱調節,從而提高表現。
3.超過3%的脫水會對耐力表現產生負面影響,增加熱應激風險和受傷概率。
【團隊運動】:
脫水策略在不同運動項目中的應用
脫水策略在不同運動項目中的應用因運動類型、持續時間、環境條件和運動員的個體差異而異。以下總結了在各種運動項目中應用的脫水策略:
耐力運動(>1小時)
*馬拉松、長跑:脫水風險高,建議在比賽前2-3小時飲用400-60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然后在每隔15-20分鐘飲用150-250毫升。比賽后,每公斤失重飲用1.5升液體。
*鐵人三項、騎自行車:由于大量出汗,需要持續補水。每小時飲用700-120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根據出汗量調整飲用量。
*游泳:水中環境會降低感知到的口渴,導致脫水。建議在比賽前1-2小時飲用400-50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在比賽過程中每隔20-30分鐘飲用150-200毫升。
間歇性高強度運動(10-60分鐘)
*足球、籃球、橄欖球:出汗量因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而異。建議在比賽前2-3小時飲用400-60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然后在比賽過程中每隔15-20分鐘飲用100-200毫升。
*網球、羽毛球:一般出汗量較低,但比賽強度高,要求快速反應。建議在比賽前1-2小時飲用300-40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在比賽過程中每隔10-15分鐘飲用50-100毫升。
力量訓練(<60分鐘)
*舉重、健身:出汗量因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而異。建議在訓練前1-2小時飲用300-40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在訓練過程中根據出汗量每隔15-20分鐘飲用100-200毫升。
環境條件的影響
*高溫、高濕度:出汗量增加,脫水風險更高。需要增加液體攝入量和電解質補充。
*寒冷環境:盡管出汗量較低,但脫水仍可能發生,尤其是運動時間較長時。建議攝入溫熱的含電解質飲料。
個體差異
*出汗率:每個人出汗率不同,需要根據個體情況調整補水策略。
*耐熱能力:耐熱能力差的運動員需要更積極的補水策略。
*藥物:某些藥物(例如利尿劑)會增加脫水風險。
脫水監測
監測脫水程度對于優化脫水策略至關重要。以下方法可以用來監測脫水:
*體重測量:比賽前后比較體重,每公斤失重代表約1升水分流失。
*尿液顏色:深色尿液表明脫水。
*口渴的感覺:口渴是一種脫水的癥狀,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優化脫水策略需要考慮多種因素。通過監測脫水程度和根據運動類型、環境條件和個體差異調整補水策略,運動員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脫水風險,從而提高運動表現。第八部分賽前脫水策略的安全性與禁忌癥賽前脫水策略的安全性與禁忌癥
安全性
適度脫水已被證明在賽前是安全的,并有幾個好處:
*提高熱容積負荷,改善散熱能力。
*減少腸胃不適的風險,如惡心、嘔吐和腹瀉。
*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最大攝氧量。
*降低熱衰竭和熱射病的風險。
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運動員在賽前脫水2-3%是安全的,不會對表現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脫水過多會嚴重影響健康,包括:
*血容量減少,導致血壓降低、心率加快。
*電解質失衡,導致肌肉痙攣、疲勞和認知功能障礙。
*體溫過高,導致熱衰竭和熱射病。
禁忌癥
賽前脫水并非適用于所有人。以下人群不應脫水:
*腎功能不全的個體:腎臟無法有效調節體液平衡,脫水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患有心臟病的個體:心臟泵血能力降低,脫水可能導致血容量不足和心血管并發癥。
*患有電解質紊亂的個體:電解質失衡會加劇脫水的影響,導致嚴重后果。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這些人群需要充足的體液來維持胎兒或嬰兒的健康發育。
*服用利尿劑的個體:這些藥物會增加尿液排出,加劇脫水的風險。
*炎熱潮濕環境中的運動員:在這種環境中,脫水會加速熱衰竭和熱射病的發生。
注意事項
實施賽前脫水策略時,應采取以下注意事項:
*漸進式脫水:逐漸脫水,而不是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減少體液攝入。
*監測脫水程度:使用體重秤或尿比重計監測脫水程度,以確保不脫水過多。
*補充電解質:在脫水過程中,補充必要的電解質,如鈉、鉀和鎂。
*避免脫水過度:男性和女性運動員的脫水程度不應超過2-3%。
*考慮個體差異:脫水的耐受性因人而異,根據個人的情況調整策略。
結論
適度賽前脫水對于熱環境中耐力運動的運動員來說是一項安全有效的策略。然而,對于某些人群來說,脫水是禁忌的,實施時應采取適當的注意事項以避免并發癥。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應與運動員密切合作,制定適合其個體需求的脫水策略。關鍵詞關鍵要點主題名稱:生物阻抗法評估脫水程度
關鍵要點:
1.生物阻抗法是一種非侵入性技術,通過測量人體對電脈沖的阻抗來估計體液含量。水分含量高的組織具有較低的阻抗,而脫水組織的阻抗較高。
2.生物阻抗法設備通常由兩個電極組成,一個放置在手上,另一個放置在腳上。當電脈沖通過身體時,設備測量阻抗并將其轉換為估計的體液含量。
3.生物阻抗法是一種相對可靠且方便的方法來評估脫水程度,并且已在各種人群中得到驗證。
主題名稱:尿液比重評估脫水程度
關鍵要點:
1.尿液比重是衡量尿液濃度的指標,是溶解物質在尿液中的比例。尿液比重高的尿液表示脫水,而尿液比重低的尿液表示水分充足。
2.尿液比重可以通過使用尿比重計或尿條進行測量。該方法簡單易行,可以在家庭或臨床環境中進行。
3.尿液比重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水分攝入、腎功能和藥物。因此,在解釋尿液比重結果時,應考慮這些因素。
主題名稱:血液尿素氮(BUN)評估脫水程度
關鍵要點:
1.血液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的量度,尿素是蛋白質分解的廢物產物。脫水會導致腎臟血流減少,從而導致BUN升高。
2.BUN檢測可以通過抽血進行。它是一種相對可靠的方法來評估脫水程度,但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例如飲食和肝功能。
3.BUN升高可能是脫水的征兆,但它也可能是其他病癥的征兆,例如腎功能衰竭。因此,在解釋BUN結果時,應考慮這些因素。
主題名稱:血液肌酐評估脫水程度
關鍵要點:
1.血液肌酐是肌肉代謝的廢物產物,由腎臟清除。脫水會導致腎臟血流減少,從而導致肌酐升高。
2.血液肌酐檢測可以通過抽血進行。它是一種高度可靠的方法來評估腎功能,但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例如飲食和肌肉質量。
3.肌酐升高可能是脫水的征兆,但它也可能是其他病癥的征兆,例如腎功能衰竭。因此,在解釋肌酐結果時,應考慮這些因素。
主題名稱:體重變化評估脫水程度
關鍵要點:
1.體重變化可以反映身體水分含量的變化。脫水會導致體重減輕,而水分充足會導致體重增加。
2.定期監測體重可以幫助識別脫水癥狀。然而,體重變化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食物攝入和運動。
3.體重變化與脫水程度之間存在相關性,但它不是脫水程度的精確測量方法。
主題名稱:臨床癥狀評估脫水程度
關鍵要點:
1.脫水可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包括口渴、頭暈、疲勞和尿量減少。
2.評估脫水程度時應考慮臨床癥狀。然而,這些癥狀可能因人而異,并且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3.嚴重脫水患者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癥狀,例如意識模糊、癲癇發作甚至死亡。關鍵詞關鍵要點脫水的最佳時機和持續時間
主題名稱:脫水前的時間
關鍵要點: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平安單位建設活動方案
- 幼兒園氣球教育活動方案
- 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方案
- 平度全民節約活動方案
- 環保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案及措施
- 針對消費者的促銷策劃方案
- 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概念及區別
- 建材夏季活動方案
- 小班智育活動方案
- 小魚游水活動方案
- 高教版2023年中職教科書《語文》(基礎模塊)下冊教案全冊
- 高績效教練讀書分享
- 孵化場安全培訓
- 派遣維保人員消防值班服務合同(2篇)
- 2024年度xx村監測對象風險消除民主評議會議記錄
- CT及MR對比劑種類、臨床應用及常見副反應
- 202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版
- 水利工程外觀質量評定標準DB41-T 1488-2017
-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閱讀理解專項訓練16篇(含答案)
- 【高分復習資料】山東大學《244德語》歷年考研真題匯編
- 中、小學文件材料分類方案、歸檔范圍、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