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333-2020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_第1頁
JT-T-1333-2020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_第2頁
JT-T-1333-2020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_第3頁
JT-T-1333-2020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_第4頁
JT-T-1333-2020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ⅠJT/T1333—2020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5技術要求 6試驗方法 7檢驗規(guī)則 ⅢJT/T1333—2020本標準由全國港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30)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船級社、連云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有限公司、青島歐森系統(tǒng)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1JT/T1333—2020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本標準規(guī)定了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的構成、規(guī)格及型號編制方法、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本標準適用于碼頭油氣回收設施的船岸安全裝置的制造、檢驗和使用。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50(所有部分)壓力容器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15478壓力傳感器性能試驗方法GB15599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guī)范GB/T19699船舶與海上技術液貨艙壓力/真空閥GB/T24923普通型閥門電動裝置技術條件GB50058爆炸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GB50257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JB/T6899閥門的耐火試驗JT/T733港口機械鋼結構表面防腐涂層技術條件JTS149水運工程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范JTS158油氣化工碼頭設計防火規(guī)范JTS196-12碼頭油氣回收設施建設技術規(guī)范SH350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質鋼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H/T3059石油化工管道設計器材選用規(guī)范SY/T0516絕緣接頭與絕緣法蘭技術規(guī)范SY/T4102閥門檢驗與安裝規(guī)范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與建造規(guī)范(2015年版)2JT/T1333—2020IMOMSC/Circ.677阻止火焰進入油船液貨艙的裝置設計,試驗及安裝的修訂標準(Revisedstand-IMOMSC/Circ.1324阻止火焰進入油船液貨艙的裝置設計,試驗及安裝的修訂標準的再修訂標準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為保護船舶、碼頭和油氣回收裝置安全,設于油氣收集裝置和油氣輸送裝置之間的裝置。3.2向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管路系統(tǒng)中引入惰性氣體,降低油氣混合物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過程。3.3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的進氣方向與輸氣臂(或輸氣軟管)連接接頭法蘭。3.4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的出氣方向與碼頭油氣輸送管道連接接頭法蘭。3.5原油、汽油、石腦油、航空煤油、溶劑油、芳烴等或類似性質石油化工品的揮發(fā)氣體,以及這些揮發(fā)氣體與空氣和惰性氣體的混合物。碼頭油氣回收船岸安全裝置(以下簡稱“船岸安全裝置”)一般由管道、手動切斷閥、止回裝置、惰化調節(jié)閥、壓力傳感器、高速透氣/真空閥或壓力/表1船岸安全裝置規(guī)格選型規(guī)格公稱直徑(mm)碼頭裝船流量(m3/h)3JT/T1333—2020說明:1—管道;6—惰化調節(jié)閥;11—氣液分離器;2—手動切斷閥;7—高速透氣/真空閥或壓力/真空釋放閥;12—阻爆轟型阻火器;3—止回裝置;8—電動卸載閥;13—氣體流量計。4—氧含量傳感器;9—防爆控制箱(內裝控制系統(tǒng)和船舶通信模塊);5—壓力傳感器;10—電動切斷閥;圖1船岸安全裝置構成示意船岸安全裝置產品型號編制方法見圖2。圖2型號編制方法示例:進氣端和出氣端規(guī)格為100型,適用于常規(guī)環(huán)境,介質為成品油油氣,帶惰化功能的船岸安全裝置型號表示為DSU-4JT/T1333—20205技術要求5.1工作環(huán)境條件和要求5.1.1應適應碼頭前沿鹽霧和防臺風氣象條件。5.1.4地震烈度等級的選擇應符合G5.2.1船岸安全裝置宜為撬裝裝置,裝置零部件及布置應便于檢查、維修和排液。電氣儀表設備外殼防5.2.2進氣端識別標志和法蘭結構要求如下:a)進氣端連接法蘭后1m的管子或附件外表上應有涂色標志,管子長1m。涂色為紅色-黃色-樣。字體高度不小于50mm,紅色色卡號為RAL3001(標志色),黃色色卡號為RAL1003(標志色)。b)應在進氣端法蘭的螺孔節(jié)圓上12點鐘的位置處設有一只固定銷子。該銷子直徑為12.7mm,長5.2.3船岸安全裝置鄰近進氣端主管道上應安裝絕緣法蘭并符合SY/T0516相關規(guī)定。絕緣法蘭的電阻值,水壓試驗前應不小于10MΩ,水壓試驗后應不小于1000Ω。5.2.4船岸安全裝置整機及部件所選用的防腐材料應具有良好的環(huán)境和溫度適應性及耐腐蝕性,符合5.2.5船岸安全裝置接地要求應符合GB15599相關規(guī)定,其中:a)船岸安全裝置防靜電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b)船岸安全裝置的撬裝設備鋼結構、管道、電動閥門、電氣設備、儀表設備、阻爆轟阻火器的阻火盤、氣液分離過濾器的濾芯等應使用專用接地線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4Ω;c)船岸安全裝置內所有管道、設備對應法蘭應安裝防靜電跨接,法蘭間跨接后的接觸電阻不大于0.03Ω;d)船岸安全裝置接地干線與碼頭平臺原有接地干線連接,應在位置不同的兩處重復接地。5.2.6船岸安全裝置各規(guī)格額定流量流速的總壓力降應符合設計要求,總壓降值采用實測法。5.2.7船岸安全裝置在環(huán)境溫度為冬季的月平均溫度低于0℃時,裝置的管道、電動閥的閥體、氣液分離器、阻火器等設備外部應采取伴熱保溫措施;高速透氣/真空閥、壓力/真空釋放閥應加裝伴熱或破冰裝置;采取電伴熱措施時,應安裝溫度傳感器并在控制系統(tǒng)中顯示與控制。5.2.9船岸安全裝置應具備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第三方檢驗機構依據(jù)本標準和IMOMSC/Circ.585通函出具的合格證書和型式檢驗證書。5.3.1管道宜為鋼制,管道元件選材應符合TSGD2001的規(guī)定。5.3.2設計壓力不應低于1.0MPa,管路元件的公稱壓力不應低于2.0MPa,管路元件的選型應符合5JT/T1333—20205.4手動切斷閥5.4.1手動切斷閥的選型應符合SY/T4102的規(guī)定。5.4.2閥門應具備可視開關位置狀態(tài)的指示。5.5.1在多泊位合并使用一套油氣回收系統(tǒng)時,每個泊位應設置一套船岸安全裝置。船岸安全裝置應設置止回裝置。5.5.2使用碼頭惰化系統(tǒng)時,應設置防止碼頭惰化氣體壓力高時向船岸安全裝置進氣端回流的止回裝置或壓力釋放裝置等安全設施,以確保不會因惰性系統(tǒng)的某一故障造成油船的超壓。5.6.1電動切斷閥的選型應選用石油化工鋼制通用閥門和API(美國石油協(xié)會標準)閥門。5.6.3應為耐火型,電動部分符合JB/T6899的規(guī)定。5.6.5應在失去控制信號和電源時利用閥門自帶的儲能功能實現(xiàn)自動緊急關閉,關閉時間不大于10s。5.6.6應具備就地及遠程可視開關位置狀態(tài)的指示,在就地和遠程關閉后能同時觸發(fā)報警。5.6.7應具備事故狀態(tài)下能夠手動關閉的功能。5.7惰化調節(jié)閥5.7.3閥門流量應依據(jù)碼頭惰化系統(tǒng)設計。5.8壓力傳感器5.8.4應安裝兩臺壓力傳感器,進行冗余配置。5.9高速透氣/真空閥和壓力/真空釋放閥5.9.1高速透氣/真空閥和壓力/真空釋放閥的選型應符合GB/T19699的規(guī)定,出廠時應取得國際海事組織(IMO)認可的第三方檢驗機構簽發(fā)的產品合格證書和型式檢驗證書。5.9.2一般壓力釋放值為14kPa,真空壓力釋放值為-3.5kPa,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另行設定。5.9.3高速透氣/真空閥在到達設定壓力時開啟至隨后關閉的整個排氣過程中,在閥口部位氣體的排氣速度應始終不小于30m/s。5.9.4高速透氣/真空閥的真空入口處和壓力/真空釋放閥的壓力出口處及真空入口處應安裝阻火元件,阻火元件的阻火能力應與船液貨艙內油品和化工品的防爆等級及最大安全試驗間隙(MESG)值相對應,阻火元件應具備符合IMOMSC/Circ.1324,IMOMSC/Circ.677(含各修正案)中阻火試驗要求檢驗報告。5.9.5高速透氣/真空閥和壓力/真空釋放閥的安裝應符合JTS196-12的規(guī)定。6JT/T1333—20205.10.3電動卸載閥與高速透氣/真空閥或壓力/真空釋放閥并聯(lián)安裝,閥門排放口應安裝阻爆燃阻火器。5.10.4閥門口徑選型滿足船艙壓力控制要求。5.11.2設備內部設過濾結構過濾固體顆粒物,過濾結構設計應便于清理與維護。過濾網(wǎng)的密度的選擇應與阻火器最大安全試驗間隙(MESG)值相適應,保護后端阻爆轟型阻火器的阻火間隙正常流通。5.11.3應設有液位指示及高液位、高高液位報警功能,向船岸安全裝置控制系統(tǒng)提供信號。5.11.4設備的體積和氣液分離效果應與主管道內的最大油氣流量和壓降要求相適應。5.11.5設備兩端應配置壓力傳感器,監(jiān)測氣液分離器兩端的差壓,具備信號輸出功能。5.12.3船岸安全裝置應配備兩臺氧含量傳感器,氧含量傳感器應具備實時輸出檢測數(shù)據(jù)功能,向船岸安全裝置控制系統(tǒng)提供信號。其中一臺安裝于船岸安全裝置進氣端與惰氣進氣管之間的主管道上,距離船岸安全裝置進氣端不應超過6m,用以檢測船艙內油氣的氧含量;另一臺氧含量傳感器安裝于船岸安全裝置主管道的出氣端之前,以檢驗惰氣補充后主管道內油氣氧含量。5.12.4氧含量傳感器還應符合以下要求:a)按照儀器供應商推薦的方法和要求進行安裝;b)量程0~25%,精度1%,響應時間不大于20s;c)氧含量傳感器工作原理不應采用二氧化鋯法或熱磁法。5.13阻爆轟型阻火器5.13.1阻爆轟型阻火器5.13.2阻火元件阻火間隙的最大試驗安全間隙(MESG)值應與預計的船舶液貨艙內油氣介質特性相符,能夠阻止來自阻火器任何一端火焰的爆轟燃燒。5.13.3阻爆轟型阻火器兩端應配有差壓式傳感器,符合5.8的要求。5.13.4阻爆轟型阻火器阻火盤兩端應配有溫度傳感器,產品制造符合SJ20722的規(guī)定,量程滿足5.13.5設計選型應按照阻爆轟型阻火器產品的性能參數(shù)進行,阻爆轟型阻火器的通過流量應與預計的最大裝船量相適應。在設計工況下阻火器壓降不宜大于0.3kPa,阻火器壓降應經過實際測量,并有第三方認證的壓降-流量圖表。5.13.6阻火兩端連接的直管道長度應符合阻火器產品安裝說明書要求。5.13.7阻爆轟型阻火器應有國際海事組織認可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出具的阻火性能和流量/壓降曲線等型式檢驗證書和合格證書。7JT/T1333—20205.14.2船岸安全裝置宜配備一臺氣體流量計。5.14.3檢測數(shù)據(jù)應具備實時輸出檢測數(shù)據(jù)功能,向船岸安裝置控制系統(tǒng)提供信號。5.14.4精度不大于1%,防爆等級應為ExdⅡBT4,防護等級IP67。5.15.2防爆等級應為ExdⅡBT4,防護等級IP55,外殼應具備防水淋措施。5.15.3防爆控制箱應安裝氧含量、壓力、真空、快速切斷閥關閉等故障報警信號顯示系統(tǒng),并配置急停按鈕。5.15.4防爆控制箱應安裝具備接收船舶溢流報警信號的專用防爆插銷,船舶溢流信號電纜應通過插銷連接,并以適當?shù)耐ㄐ欧绞竭M入船岸安全裝置控制系統(tǒng)與船舶控制系統(tǒng),連接的電纜應符合JTS196-12的規(guī)定。5.16.1.1控制系統(tǒng)的功能應符合JTS196-12的要求,出5.16.1.2船岸安全裝置控制系統(tǒng)宜與碼頭總控制室或油氣回收裝置控制系統(tǒng)合并設計和安裝。船岸安全裝置控制系統(tǒng)是碼頭油氣回收設施總控制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應具備向總控制系統(tǒng)提供各類監(jiān)測參數(shù)并接收總控制系統(tǒng)遙控指令的功能。5.16.1.3安全、監(jiān)測和報警控制系統(tǒng)設計中應有單獨的線路供電,事故狀態(tài)下應能自動轉接到備用電源[例如蓄電池組或不間斷電源(UPS)]供電,其容量應至少能維持30min電力的需要。5.16.1.4在多雷電地區(qū)安裝船岸安全裝置時,應在供電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和現(xiàn)場儀表上安裝防雷裝置。5.16.2船舶溢流保護船岸安全裝置控制系統(tǒng)應與碼頭油氣回收作業(yè)船舶的貨艙溢流報警及保護系統(tǒng)鏈接或保持通信,應滿足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guī)范》(2015年版)第3篇第15章對船舶溢流保護的要求。5.16.3氧含量超標控制氧含量超標控制系統(tǒng)應依靠裝置進氣端的氧含量傳感器提供的油氣氧含量實時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行控制,油氣氧含量達到體積分數(shù)8%時,應自動實施氧含量超限控制,自動報警并關閉電動切斷閥,同時開啟電動卸載閥實施緊急排放。惰化控制系統(tǒng)監(jiān)測到船岸安全裝置油氣氧含量達到體積分數(shù)6%時應報警,并啟動惰化系統(tǒng)。惰化調節(jié)閥接受船岸安全裝置自控系統(tǒng)給出的指令,控制惰氣輸入量,保持油氣氧含量體積分數(shù)在6%以下。5.16.5超壓/超真空控制超壓/超真空控制系統(tǒng)功能設計應實時監(jiān)測、自動報警和自動控制船艙和管道內壓力在允許范圍內,即壓力控制在-3.5kPa~14kPa區(qū)間,也可根據(jù)不同船型另行設定壓力控制區(qū)間。火災、爆炸和爆炸保護控制系統(tǒng)應設定船岸安全裝置火災、爆炸和阻爆轟保護控制系統(tǒng)儀表和部件8JT/T1333—2020的檢測和控制程序,包括惰化和吹掃油氣輸送管線、油氣氧含量檢測、氣液分離過濾器液位和差壓、雙向阻爆轟型阻火器溫度及差壓檢測、控制系統(tǒng)聯(lián)鎖等安全控制管理程序。5.16.7故障停機安全控制船岸安全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應設置故障停機安全控制程序,配套報警和關閉程序。應設置防止誤操作的緊急按鈕。在發(fā)生故障或自控功能失效或動力中斷時,應發(fā)出報警信號,及時轉換就地手動控制,實現(xiàn)人工緊急停機。故障停機非經人工復位,裝置不應自動投入運行。6試驗方法6.1試驗條件除另行規(guī)定外,試驗應在如下條件下進行:a)環(huán)境溫度:常溫;c)大氣壓力:常壓;品合格證、檢測證書、認證證明等資料。上述有防爆要求的部件,應檢查防爆主管部門簽發(fā)的有效防爆合格證書。6.3氣液分離器液位試驗向氣液分離器注入清潔水,觀察氣液分離器的液位計顯示的液位,當液位到達高報警位置時,觀察記錄液位傳感器的信號。6.4耐壓試驗6.4.1按照GB150.4要求,耐壓試驗用水做液壓試驗,液壓試驗壓力不應低于設計壓力的1.5倍。6.4.2試驗時裝置進氣端和出氣端,用盲法蘭封堵,分別裝一塊壓力測量儀表(裝置本身的壓力測量表除外),檢測壓力,壓力測量儀表的精度不應低于1.5級。6.4.3壓力/真空釋放閥、儀表不參與耐壓試驗。6.4.4壓力試驗應分級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停壓10min觀察記錄有無異常現(xiàn)象,然后降至設計6.5壓力/真空試驗6.5.1壓力試驗時,按照GB/T19699要求,進氣端和出氣端安裝微壓表,壓力測量儀表的精度應不低于1.5級,輸入14kPa壓力的清潔空氣,檢查記錄壓力/真空閥開啟情況。6.5.2真空試驗時,進氣端和出氣端安裝真空表,真空表的精度應不低于1.5級。抽真空,檢查真空度達到-3.5kPa時真空閥的開啟情況。6.5.3壓力/真空試驗應在小于額定值的壓力下保持30min,觀察記錄有無泄漏。6.6泄漏試驗9JT/T1333—20206.6.2試驗用壓力表精度應不低于1.5級,滿刻度值為最大被測壓力的1.5~2.0倍,且壓力表不得少于兩塊。6.6.3泄漏試驗壓力為0.6MPa,試驗介質為清潔空氣,觀察泄漏的試驗壓力是否緩慢上升,達到試驗壓力時穩(wěn)壓10min后,用涂刷中性發(fā)泡劑方法,檢查裝置的所有密封點,觀察記錄是否泄漏。6.6.4壓力/真空釋放閥、儀表不參與泄漏試驗。6.7裝置總壓降試驗6.7.1裝置進氣端和出氣端應分別與一只壓力傳感器的正壓端和負壓端用不銹鋼管進行連接,檢測裝置進氣端和出氣端的壓降。壓力傳感器的精度應不超過±0.2%,量程為(0~20)kPa。6.7.2試驗介質為清潔空氣,模擬不同流量下的系統(tǒng)壓降,試驗完畢后應核對記錄,填寫試驗報告單。6.8控制系統(tǒng)模擬試驗6.8.1模擬船舶溢流保護控制試驗模擬船舶溢流保護控制試驗應按照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與建造規(guī)范》(2015年版)有關要求進行。6.8.2模擬控制系統(tǒng)氧含量控制試驗在裝置的進氣端通入氮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通過調整氮氣和空氣比例,進行氧含量變化模擬試驗,當氧含量超過6%時,觀察記錄能否發(fā)出氧含量高報警,啟動惰化程序;當氧含量達到8%時,觀察記錄能否發(fā)出氧含量高高報警,電動切斷閥實現(xiàn)自動關閉,電動卸載閥自動開啟,觀察記錄能否向碼頭總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遠傳信號。6.8.3模擬控制系統(tǒng)氣液分離器液位報警試驗當液位超過預定高液位后,觀察記錄聲光報警器能否發(fā)出液位高報警;當液位超過預定高高液位后,觀察記錄聲光報警器能否發(fā)出液位高高報警,能否向碼頭總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遠傳信號。6.8.4模擬控制系統(tǒng)控制超壓/真空試驗6.8.4.1超壓/真空模擬試驗應按照6.5的試驗方法進行。6.8.4.2當模擬壓力達到高設定值時,觀察記錄高速透氣閥/真空閥或壓力/真空釋放閥和電動卸載閥是否能實現(xiàn)自動開啟,聲光報警器能否發(fā)出壓力高報警。6.8.4.3當壓力達到或超過高高設定值時,觀察記錄聲光報警器能否發(fā)出壓力高高報警,電動切斷閥能否自動關閉,同時能否給予碼頭總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遠傳信號。6.8.5模擬故障停機安全控制試驗按照預定的緊急停機程序,模擬船岸安全裝置控制系統(tǒng)在發(fā)生故障或自控功能失效或動力中斷時,觀察記錄程序能否及時轉換就地手動控制,當控制柜上緊急停機按鈕人工啟動時,能否實現(xiàn)人工緊急停機,電動切斷閥自動關閉,報警器發(fā)出聲光報警,同時能否給予碼頭總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遠傳信號。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