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CJJT 30-2024 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標準_第1頁
(高清版)CJJT 30-2024 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標準_第2頁
(高清版)CJJT 30-2024 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標準_第3頁
(高清版)CJJT 30-2024 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標準_第4頁
(高清版)CJJT 30-2024 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5〕274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和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基本規定、運行管理、維護保養、安全管理。本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增加了基本規定;2.增加了濾清液處理設施和生產運行記錄及報表,細化了除臭系統的運行管理要求,調整了部分監測項日及周期;3.將計量設施、接收設施、固液分離機、儲存調節池、濃縮池等章節合并為預處理系統,增加了濾清液處理設施的維護保養,細化了除臭系統的維護保養要求;4.增加了除臭系統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作業和人員防護,細化了進入厭氧消化池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要求。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本標準主編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1037號;郵政編碼:430074)本標準參編單位:北京世紀國瑞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文華學院武漢市城市管理技術研究中心武漢理工大學鄭州市環境衛生設計科學研究所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5中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晨土環??萍加邢薰颈緲藴手饕鸩萑藛T:陳朱琦廖朱瑋王紹康羅毅張婷婷趙蒙蒙”董仁君杜雨升詹入坤羅春光羅夢伊朱靜怡蔡伽怡木子佳靚曾澤華王思淇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吳文偉張范劉勇謝文剛6 1 2 33.1一般規定 3 3 43.4固液分離機 43.5儲存調節池與濃縮池 53.6絮凝脫水設備 53.7厭氧消化池及附屬設施 63.8濾清液處理設施 83.9加氯消毒設施 83.10糞泥和消化污泥處理設施 93.11除臭系統 3.12控制室 3.13檢測與監測 3.14生產運行記錄 4.1一般規定 4.2預處理系統 4.3絮凝脫水設備 4.4厭氧消化池及附屬設施 4.5濾清液處理設施 4.6加氯消毒設施 4.7糞泥和消化污泥處理設施 74.8除臭系統 4.9控制室 4.10監測室 225.1一般規定 225.2機電設備 5.3厭氧消化池及附屬設施 235.4加氯消毒設施 245.5除臭系統 245.6監測室 255.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作業和人員防護 25本標準用詞說明 27引用標準目錄 8 1 2 3 3 3 43.4Solid-LiquidSeparatingFacility 4 5 53.7AnaerobicDigest 6 83.9ChlorinationDis 83.10SettedSlud 9 3.14Productionand 4.1GeneralRequireme 4.3Coagulationand 4.4AnaerobicDigestionandAncillaryFacili 4.6ChlorinationDisinfecti 9 21 24 24 5.7EmergencyOperationandPersona 2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 27ListofQuotedStandards 2811.0.1為提高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糞便處理廠穩定、安全運行,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城市新建、擴建或改建的糞便處理廠的運行、維護及其安全管理。1.0.3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管理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0.1糞便處理廠應保證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標排放,沼氣、糞泥和消化污泥生產的堆肥產物得到妥善利用,固體雜物得到無害化處置,并應滿足設計文件的要求。2.0.2糞便處理廠應按現行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工程項目規范》GB55012制定與工藝要求相適應的運行規程,并宜按現行國家標準《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1等制定環境管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產品質量管理等有關規章制度,并應定期修訂。2.0.3糞便處理廠應建立生產運行、設施設備維護及保養、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等臺賬、檔案和記錄。2.0.4糞便處理廠應制定自然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專項預案。應急專項預案應包括應急培訓、應急演練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保障應急作業的要求。2.0.5糞便處理廠宜采用智慧平臺模式,提升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33.1.1運行管理人員應掌握本廠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運行要求及技術指標,并應按時巡視檢查設施、設備及其電器儀表運行情況,做好巡查記錄和定期檢查運行原始記錄。3.1.2操作人員應掌握本崗位設施、設備運行要求及技術指標,并應知曉本廠處理工藝。崗位操作人員應按時填寫運行參數記錄、當班工作記錄與交接班記錄。3.1.3糞便處理廠運行參數應滿足設計文件要求,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糞便處理廠技術標準》CJJ/T64的規定。發現運行異常時,應采取相應措施,并應及時上報和記錄處理結果。3.1.4顯著位置應標示工藝流程圖、自控系統及供電系統圖等。崗位明顯部位應張貼工作圖表、操作規程,全廠關鍵部位宜實時監控。3.1.5啟動設備前應按操作規程做好全面檢查和準備工作,確認無誤后方可開機運行,并應根據機電設備要求定期添加或更換潤滑劑。3.1.6設施設備應保持清潔,并應防止設施及設備的液、固、氣泄漏污染環境。3.1.7運行指標、能源和材料消耗等應準確計量,計量應達到國家三級計量合格要求。糞便處理廠應做好生產指標的統計及成本核算。3.2.1計量系統應保持完好,設備應保持正常使用。3.2.2糞便來源、重量、運輸車牌號、運輸單位、進廠時間等4應按時登記,并應做好當班工作記錄、交接班記錄和每月統計報表工作,并應存檔上報。3.2.3計量系統出現故障時,應立即啟動備用計量方案,保證計量工作正常;當計量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時,應采用手工記錄,待系統修復后及時將人工記錄數據輸入計量系統。3.3.1糞便處理廠接收的原料應是吸糞車清運的人糞便,不應接收有毒有害污泥。3.3.2接收糞便過程中對接口與吸糞車排放管應對接嚴密。采用水封的對接口應保持水封高度,寒冷地區應采取防凍措施。3.3.3卸糞完畢后,吸糞車應及時退出作業區,吸糞車清洗不得在卸糞作業區進行。3.3.4卸糞完畢后,操作人員應及時清理和洗刷對接口、吸糞車排放管口及地面可能遺灑的糞便。3.3.5除砂設備每周應至少運行一次。發現故障時操作人員應及時處理。3.3.6排砂量應按時統計。排出的沉砂不得暴露存放,應消毒后采取無害化處置措施。3.4固液分離機3.4.1固液分離機帶負荷運行前,應空載試運行。3.4.2進入固液分離機的糞便流量應根據分離后的糞液量及時調節,保證進入設備的流量小于設計最大瞬時流量。3.4.3設備運行參數應根據分離出的固體雜物含水率和工藝要求調節,固體雜物經壓榨后的含水率不應大于60%。3.4.4固液分離的固體雜物應及時清除并統計計量。清除的固體雜物應打包、消毒后采取焚燒或衛生填埋等處置措施。3.4.5固液分離機工作時,操作人員應監視機電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故障應立即停機檢修。53.4.6每日工作完畢后應對固液分離機進行清洗。3.5儲存調節池與濃縮池3.5.1儲存調節池運行應符合下列規定:1儲存調節池液位控制器應正常工作,后續工序運行時應2每班應巡回檢查浮渣去除裝置的排渣情況。3儲存調節池內氣體應及時疏導,并應定期監測甲烷濃度。調節池內氣體宜集中收集后進入除臭系統處理。4糞便回流應定時攪拌,儲存調節池排泥時,排泥閥門啟3.5.2儲存調節池清撈出的浮渣不得暴露存放,應集中堆放在指定地點,并應采取衛生處置措施。3.5.3濃縮池運行應符合下列規定:1濃縮時間宜控制為3h~6h。2浮渣去除裝置應經常檢查并及時清除浮渣;清撈的浮渣應消毒后采取焚燒或衛生填埋等處置措施。3濃縮池刮泥機不得長時間停機和超負荷運行。4濃縮池應保持整潔,不應出現臭氣外逸和跑、冒、滴、漏等現象。3.6.1糞便脫水設備帶負荷運行前,應檢查其密閉性后再空載試運行。3.6.2糞便脫水設備應平穩調速。3.6.3糞使脫水設備的流量應小于設計最大瞬時流量。脫水糞泥的含水率應小于80%。3.6.4絮凝劑種類和投加量應根據絮凝劑性質及糞便性狀合理993.7厭氧消化池及附屬設施3.7.1厭氧消化池啟動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化池及有關設施底部沉砂應清除干凈。采用蒸汽豎管直接加熱時,豎管內積聚的物料應疏通干凈;采用熱交換器時,積聚物應清理干凈。2消化池應進行試水和氣密性試驗。當有漏水或漏氣時應修復,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3管道及閥門、加熱裝置、攪拌裝置、氣體收集系統以及其他附屬設備等應進行檢查。4與消化池運行有關的儀表應校正。5消化池啟動可采用其他消化池污泥接種,也可采用逐步培養法或一次培養法啟動。3.7.2厭氧消化池運行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化池中投加糞便量和投加時間應分別按工藝要求的穩定投配率和間隔時間確定。2一級消化池應維持恒定的消化溫度。若采用熱交換器加熱,應每日測定熱交換器糞便管出口及入口溫度。熱交換器長期停止使用時,應關閉通往消化池的進料閘閥,并將熱交換器中的糞便放空。3一級消化池采用沼氣攪拌時,啟動期間或產氣量不足時應輔以其他攪拌方式。消化池啟動初期,攪拌時間和次數可適當減少。運行數年的消化池,攪拌次數和時間可適當增加和延長。4物料投入消化池,應充分攪拌;消化液從一級消化池輸送到二級消化池之前,應停止攪拌4h以上;消化池內壓力超過設計值時,應停止攪拌。5消化池內物料的pH值、含水率、溫度、揮發酸、總堿度、氣壓、產氣量和沼氣成分等應定期監測,并應根據監測數據及時調整消化池運行工況或采取相應措施。6當消化池產生過多泡沫時,應增加清除儲存調節池或濃77二級消化池的濾清液和消化污泥排放,應符合設計文件9消化池溢流管應保持暢通,并應保證其水封高度,冬季應每日檢查。環境溫度低于0℃時,應采取防止水封結冰的3.7.3厭氧中溫一級消化池的正常運行參數應滿足設計文件要1糞便進池含水率宜為95%~98%。2投配率宜為5%=7%。3消化溫度宜為35C±2℃。4pH值宜為6.5~7.5。5揮發酸(以醋酸計)宜小于400mg/L。6總堿度(以重碳酸鹽計)宜大于2000mg/L。7氣壓宜為400Pa~1000Pa。1放空清理時,應停止將糞便加入消化池,但仍應保持加2操作人員清理消化池,應確認無中毒窒息危險時方可3消化池停用較長時間時,應將其灌水至1/2池水位,并3.7.5沼氣儲氣柜及脫硫裝置運行應符合下列規定:1沼氣儲氣柜的儲氣量和壓力,應每班按時觀測并做好3沼氣儲氣柜的水封應保持水封高度,適時補充清水,冬84不應在沼氣儲氣柜低水位時排水。5沼氣管道內的冷凝水應定期排放,排水時應防止沼氣泄漏。6脫硫裝置中的脫硫劑應根據脫硫效果定期再生或更換,冬季氣溫低于0℃時,應采取防凍措施。7脫硫裝置的脫硫率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3.7.6采用沼氣鍋爐應符合下列規定:1點爐時,應先點火后供氣。2系統供氣量控制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3供氣管路應經常檢查,防止漏氣或因冷凝水過多而影響供氣。4采用油氣兩用鍋爐的,沼氣進氣壓力不應小于1800Pa。當進氣壓力小于1800Pa時,應及時切換到油料供應管道。5停用前應關閉氣路閘閥。3.8濾清液處理設施3.8.1糞便處理廣應計量濾清液產生量。3.8.2當濾清液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市政管網以及滲瀝液處理廠時,應定期清掏排水檢查井,檢查排放管是否堵塞,發現堵塞時應及時清理。3.8.3濾清液在糞便處理廠內單獨處理時,運行操作和管理人員應根據濾清液處理工藝流程優化配置。濾清液處理設施應與糞便處理系統同時啟用。3.9加氯消毒設施3.9.1濾清液處理后采用加氯消毒時,加氯量應根據濾清液水質及排放水體環境要求經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出水有效氯投加量可采用6mg/L~15mg/L,消毒接觸時間小于30min時,宜增大有效氯投加量。當濾清液水質有變化時,應及時調整加氯量。93.9.2加氯操作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開泵前應檢查加氯設備,做好加氯前各項準備工作。2加氯應符合加氯設備操作程序要求。3停泵前應提前2min~3min關閉出氯總閥。3.9.3加氯間管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加氯間應防火、防凍、通風良好,室內溫度宜保持在15℃~25℃。2加氯間應配齊防毒面具、檢修工具、搶救設施、檢漏氨水等,并應將其置于固定地點,3防毒面具使用人應固定,并應對每個面具編定記錄卡片。使用完畢的防毒面具應清洗、消毒、晾干,并放回原處。4加氯間管道閘閥,發現漏氣時應及時處理。5長期不使用的加氯間,應將氯瓶妥善處置。3.10糞泥和消化污泥處理設施3.10.1糞便處理廠應計量糞泥和消化污泥產生量。3.10,2糞泥和消化污泥脫水設備帶負荷運行前,應空載試3.10.3糞泥和消化污泥脫水設備正常運轉過程中,應根據進泥性質及運行情況及時調整投藥量、壓力、轉速等。3.10.4糞泥和消化污泥脫水完畢,應清洗濾網,清理機組周圍的糞泥,沖洗投泥泵、投藥泵、管道及溶藥池等。3.10.5采用糞泥和消化污泥與生活垃圾混合好氧堆肥工藝時,主要運行參數應滿足設計文件要求,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生活垃圾堆肥處理技術規范》CJJ52及《糞便處理)技術標準》CJJ/T64的規定。好氧堆肥運行管理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生活垃圾堆肥處理廠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86的規定。3.10.6當好氧堆肥產物加工制造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時,制成的產品質量應滿足設計文件要求,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有機肥料》NY/T525或《生物有機肥》NY884的規定。3.10.7當好氧堆肥產物加工制造土壤調理劑時,制成的產品質量應滿足設計文件要求,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土壤調理劑通用要求》NY/T3034的規定。3.10.8好氧堆肥工藝過程中產生的臭氣,應集中收集,并宜送入本廠的臭氣處理系統。3.11.1生產性建筑物內換氣次數除根據設計文件要求操作外,也可根據產生的臭氣濃度進行調整,并應保證臭氣濃度符合勞動衛生相關標準的規定。3.11.2集中通風除臭系統出口臭氣控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值的規定。3.11.3集中通風除臭系統運行前應檢查系統內各設備和通風管道,主要檢查內容應包括電源連接、管道及設備密封、閥門開度、風機和泵轉動方向、除臭劑液位等。3.11.4通風除臭風機開啟后應調整風機及各排風罩(口)的風量,使各排風罩(口)均達到良好的抽排效果。3.11.5采用化學吸收除臭的,吸附劑應定期更換或再生,除臭劑不得對設備造成腐蝕。吸收塔氣流出口的除霧器對粒徑大于25μm的霧滴去除率應大于98%。3.11.6采用生物除臭的,菌劑宜為多種菌種組成的微生物菌群,且應具有安全性、穩定性和對當地環境的適應性,并應根據除臭效果定期投加功能菌劑和營養物質。生物濾池運行參數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可按下列規定取值:1運行負荷宜為(100~200)m3/(m2·h)。2含臭氣體停留時間宜為25s~40s。3含臭氣體相對濕度宜大于98%。4濾料使用壽命不宜小于3年。3.11.7卸料及預處理設備、脫水糞泥出口等高濃度臭氣產生處,除了運行集中通風除臭系統外還應定期噴淋除臭劑,并應根據臭氣濃度調節除臭劑噴淋量。3.12.1應經常觀察設備或系統控制信號是否正常,并應做好運行記錄。發現故障或系統處于危險狀態時,應立即通知運行管理人員或檢修人員處理。3.12.2應按時巡視控制儀器和顯示記錄儀表,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3.12.3檢測儀表傳感器、變送器和轉換器應保持清潔。3.12.4已布設的檢測點不得隨意變動,也不得隨意拆卸變送器和轉換器。3.13檢測與監測3.13.1進廠糞便性狀的檢測項目與周期應根據設計文件要求確定,并宜符合表3.13.1的規定。檢測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污水水質標準檢驗方法》CJZT-51的規定執行。1425363.13.2厭氧消化運行參數的檢測項目與周期應根據設計文件要求確定,并宜符合表3.13.2的規定。檢測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的相關規定執行。沼氣成分檢測方法可采用奧氏氣體分析方法、氣相色譜分析方法。1(宜在線監測234567沼氣成分(CH?、CO?、O?、H?S89蛔蟲卵總氮總鉀3.13.3濾清液處理運行的檢測項目與周期應根據設計文件要求確定,并宜符合表3.13.3的規定。檢測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污水水質標準檢驗方法》CJ/T51的規定執行。1(宜在線監測)23456789無害化指標的檢測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糞便無害化衛生要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3.13.6車間內噪聲宜連續監測,監測點應布置于噪聲重點控制3.13.7廠區內應設置蠅類密度監測點,監測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蠅類》GB/T23796的規定3.13.8監測室儀器、器具、藥品及樣品應放置在固定地點并擺放整齊。精密儀器應專人專管,計量器具應帶有“CMC”標志,3.13.10檢測與監測人員應按規定的時間采樣和完成樣品的檢3.13.11檢測與監測數據的分析、匯總、存檔等工作,宜采用故障及排除時間等作業記錄;3濾清液收集、處理、排放記錄;4沼氣(如有)收集、處理、利用記錄;5處理設備運行記錄;6除臭系統運行記錄;7環境監測與運行檢測記錄;8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記錄;9上級部門與外來單位到訪記錄;10崗位培訓、安全教育及應急演習記錄;11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工作記錄:12其他必要的資料、數據。3.14.3運行資料管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建立運行管理日報、月報和年報制度。2運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報送工作應真實、準確、完整。3不應虛報、瞞報、遲報或偽造篡改,4應采用圖表、文字材料、照片、電子載體等保存形式。4.1.1糞便處理廠應制定設備維護保養計劃,并應建立設備日常保養、定期維護和大修三級維護保養制度。4.1.2維護保養人員應保證設施設備達到維護保養質量要求,并應保障全廠設備及附屬設施正常運行。4.1.3糞便處理廠通用、公用等設施設備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1建(構)筑物結構及閘閥、護欄、爬梯、蓋板、支架、照明設備和防雷電設施等應定期檢查、維護及防腐處理,并應保持完好。2工藝管線應定期保養,并應明顯標示。顏色標示不得擅自更改,構筑物之間的連接管道應定期清理維護。3電器控制柜和閥門、開關及設備的連接件應定期檢查4安全、急救及消防等防護設施和設備應定期檢查和更換,可燃性氣體報警裝置應每年檢修一次。4.1.4維護設備更換出的潤滑劑及其他雜物不得丟入糞便處理設施設備內。4.1.5糞便處理廠設施設備完好率應達到90%以上。4.2預處理系統4.2.1計量設施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計量設施及計量室計算機、儀表、錄像、道閘和備用電源等應定期檢查維護。2計量設施應定期校核、調整計量誤差。4.2.2接收設施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排砂管應經常清通,保持通暢。2除砂設備的限位開關裝置應定期檢修。3接收池每年應徹底清池檢修一次。4.2.3固液分離機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固液分離機出現故障或損壞應及時維修或更換部件。2格柵應定期檢修、保養,破損時應及時更換,4.2.4儲存調節池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儲存調節池的連接管道應定期清理,并應保證外排管網無糞便積存及漂浮物堆積。2儲存調節池應每年放空、清理1~2次,并應同時檢修計量裝置和浮渣去除裝置。4.2.5濃縮池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進水閥、排泥閥、排泥機械應定期檢查保養。2濾清液排出管和溢流槽或溢流孔應定期清理。3濃縮池應每年放空1~2次,并應洗刷內壁、清理管道、檢修浮渣去除裝置。4.3絮凝脫水設備4.3.1絮凝脫水設備出現故障或損壞等現象時,應及時維修或更換部件。4.3.2絮凝脫水設備易損件應定期檢查和更換。4.4厭氧消化池及附屬設施4.4.1厭氧消化池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化池池體、管道及閥門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檢查和維護。2消化池加熱設施應經常除垢、清通。3當采用熱交換器加熱時,管路和閥門密封材料應每年更換。4當采用螺旋槳攪拌時,軸承應定期檢查,添加潤滑劑;5蒸汽管道、沼氣管道內的冷凝水排放應符合設計文件7消化池運行3年~5年應徹底清理、檢修一次。4寒冷地區入冬前應檢修沼氣儲氣柜水封的加熱和保溫6沼氣儲氣柜運行3年~5年應徹底維護一次。對于有脫1鍋爐及附屬設備應進行日常保養,保持鍋爐正常運行。2鍋爐及附屬設備的定期維護應由維修人員和操作人員共同進行,宜1~3個月進行一次。3鍋爐運轉一年應進行一次停爐保養,主附屬機電設備應8煙風系統應定期檢查,維修泄漏部位、校正煙風擋板、11離子交換器除應定期清洗、對離子交換劑再生外,還應定期更換填料。12鍋爐加藥水處理時,應定期排污,定期停爐檢查處理效果。13沼氣鍋爐燃燒器噴嘴應經常清通,沼氣進氣管路上的電磁閥應定期檢修。4.5濾清液處理設施4.5.1濾清液外排處理的,輸送(抽排)泵的維護保養周期不應大于30d,并應保證濾清液的有效導排。4.5.2濾清液廠內處理的,處理設施的維護保養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標準》CJJ/T150和《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0的有關規定。4.6加氯消毒設施4.6.1加氯機應由專人維護保養,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機排除故障:3轉子玻璃罩內水位下降;4跑氯;5壓力水中斷。4.6.2氯瓶儲存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入庫前應檢查氯瓶,發現有漏氯可疑部位,應妥善處理后方可入庫。2入庫的氯瓶應放置整齊,留有通道,妥善固定,不宜堆放,并做到先入庫先使用。3儲存時間過長的氯瓶,應移至室外,檢驗出氯總閥是否正常。4氯瓶應每兩年進行一次技術鑒定。4.6.3加氯間管道閥門應有專人維護,發現漏氣時應及時更換。4.6.4防毒面具應定期檢查,專人保管,對使用日期、檢查情況、失效、報廢等都應有記錄。4.6.5加氯間金屬部件應定期進行防腐檢查和保養。4.7糞泥和消化污泥處理設施4.7.1糞泥脫水設備應定期檢修保養。4.7.2糞泥和消化污泥堆肥發酵設備應定期檢修保養。4.8.1集中通風除臭系統應定期維護保養,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排除故障。4.8.2除臭設施金屬部件應定期進行防腐檢查和保養。4.8.3集中通風除臭收集系統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定期檢查風機系統的潤滑部件、油過濾器和空氣過濾器、傳動系統、風機出口安全閥等部件。2>應定期檢查風機和電機的運行狀況,當發現噪聲、溫度不正常時應及時停機檢修。3應定期停機清掃風機內部。4應定期檢查管道的密封性,重點檢查法蘭接頭以及設備與風管的軟接頭處,以及風閥轉軸處。5應定期檢查清理吸風口過濾網的積塵和雜物,當發現過濾網破損時應及時修復。6應查看管路最低點排水管及閥門是否堵塞,發現堵塞時應及時疏通。4.8.4集中通風除臭設備的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化學吸收式除臭設備的,啟動前應對吸收液箱增添一定比例的新配置吸收液,停運前應對吸收液箱進行一次排污;每周應檢查一次吸收液噴淋系統,發現堵塞應及時清洗;每月應檢查一次填料,并應對填料上沉積的污物清理。2采用活性炭吸附除臭設備的,應定期檢查活性炭吸附塔內部狀況;應定期檢查活性炭吸附性能,對失去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應及時進行再生或更換;應定期檢查活性炭吸附塔的密封性,發現漏風及時修復;應定期清除塔內積塵。3采用生物除臭設備的,應定期檢測生物過濾或生物滴濾填料層循環噴淋液的pH值;應定期檢查填料層板結、壓實、破碎等情況,并應及時處理、補充或更換填料;當生物除臭系統不連續運行時,應定期對填料層通氣并噴淋;應定期檢查噴頭堵塞情況,并應及時清潔或更換堵塞的噴頭;應定期檢查微生物數量和活性,并應定期補充營養物質或微生物菌劑。4.9.1控制屏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屏內應保持清潔,不得積存水分和灰塵。2繼電器的接觸點應定期檢查和更換;3電纜終端的夾鉗應定期檢查,保證接觸緊密和無銹蝕。4維護工作結束后,應保持電纜排列整齊,分類清楚。4.9.2儀器儀表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4>零部件應清潔、無銹蝕。2表盤標尺刻度應清晰。3銘牌、標記、鉛封應完好。4防潮劑應定期檢查更換。4.9.3儀器儀表零部件清洗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清洗應采用酒精、清洗器、超聲波等。2不應使用對零部件有損害的清洗劑。4.9.4儀器儀表元器件、探頭、轉換器、計算器等應定期檢修。4.9.5儀器儀表的維護工作應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貴重儀器的維護工作應與專業維修部門或生產廠家聯系,不得隨意拆卸。4.9.6列入國家強制檢定范圍的儀器儀表,應按周期及時送技術監督部門檢定修理。非強制檢定的儀器儀表,應根據使用情況,進行周期檢定。儀表經檢定超過允許誤差時應立即修理。4.10.1監測室儀器設備日常維護和保養宜由使用者負責。儀器附屬設備應妥善保管。4.10.2分光光譜儀的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定期擦拭外部鏡片,更換冷卻循環水。2電路系統中指示表頭應定期維護3發現儀器靈敏度、重現性、回收率等指標降低,應及時更換易損部件。4附屬設備應經常擦拭灰塵。4.10.3分析儀器的維護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定期清洗傳感器系統或更換檢測器。2應定期檢查加熱系統、溫度傳感器、溫度保護器、去氫器、氣體過濾裝置,并應定期更換過濾材料。3應定期潤滑終端顯示系統的打印機、記錄儀,并應檢查墨盒是否需要更換。5.1.1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應符合國家有關職業安全標準的要5.1.2糞便處理廠應建立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5.1.3糞便處理廠安全風險四色空間分布圖應公示于現場出入5.1.4糞便處理廠應配備消防器材、保護性安全器具、呼吸設5.1.5操作人員應穿戴勞保用品,并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5.1.6具有有害氣體、易燃氣體、異味、粉塵及環境潮濕的場5.1.7清撈固體雜物、浮渣及清掃堰口時,應具備安全及監護5.1.8濾清液在廠內處理的,濾清液處理設施的安全管理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5.1.9在敞開式池和井邊巡視或操作時,應采取安全措施。雨5.1.10糞便處理廠宜設置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和安全預警監測5.2.1電源電壓低于額定電壓5%時,不宜啟動電機。電氣設備應可靠接地。5.2.2啟閉電器開關時,應遵守電工安全用電操作規程。非本崗位人員不應啟閉該崗位的機電設備。5.2.3清理機電設備及周圍環境衛生時,不應擦拭設備運轉部位,不得將沖洗水濺到電纜頭和電機帶電部位。5.2.4電氣巡視操作及檢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GB26860的規定。5.2.5設備維護時應斷電,并應掛維護標牌后方可操作。5.2.6皮帶傳動、鏈傳動、聯軸器等傳動部件應設置機罩等防護設施,不得裸露運轉。5.3厭氧消化池及附屬設施5.3.1進入厭氧消化池內維護、清理,以及進入接收池、沉砂池、儲存調節池、濃縮池、除臭間、管道等有限空間作業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8958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在有限空間現場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告知牌。2進入有限空間應按“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程序執行。3發生中毒窒息事故時,應急人員應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等救援裝備實施救援,不得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盲目施救。5.3.2厭氧消化池池體和沼氣管道密封性能應定期檢查。5.3.3厭氧消化池發生超正、負壓使防爆窗爆裂時,應更換同等厚度、材質的防爆材料,同時應將輸氣管道、閥門、溢流管道清通干凈,確保液體、氣體管路的暢通后方可將防爆窗封堵嚴密重新運行。5.3.4檢修沼氣儲氣柜應制定安全技術方案,沼氣儲氣柜巡視、操作或維護時應穿防靜電的工作服,不得穿帶鐵釘的鞋子或高跟鞋。沼氣儲氣柜蓄水池內的水不應隨意排放。5.3.5對產生、輸送、儲存、使用沼氣的設施應做好安全防護,不應在嚴禁煙火的場所動用明火和吸煙,不應違章明火作業。5.3.6鍋爐房內管路閥門啟閉狀態應有明顯的標志,沖洗鍋爐水位表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鍋爐出現事故時應按緊急應變計5.4加氯消毒設施5.4.1加氯操作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的規定。5.4.2氯瓶操作應符合下列規定:1氯瓶開啟前,應先檢查氯瓶的位置是否正確,然后試開出2使用中的氯瓶、用完的氯瓶及未使用過的氯瓶應分別掛3氯瓶投入使用后,應進行漏氯檢驗。4氯瓶結霜應用自來水噴淋氯瓶外殼,并應防止出氯總閥淋水受腐蝕。不得用熱水或用火烘烤氯瓶。6應定期用10%的氨水檢查可能漏氯的部位。出現漏氯應立即采取修復措施。當無法及時制止漏氯時,應將氯瓶推入事故池。5.4.3加氯間內應設置排風地溝。在工作前應通風5min~10min,并應安裝報警裝置。5.5.1集中通風除臭系統啟動前應對所有管道和閥門以及各設備固定、潤滑、傳動、水冷、密封等部件進行安全檢查。5.5.2風機安全運行和維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風機不應帶壓啟動,水冷風機不應在無循環冷卻水的情況下工作。2風機不應無油或缺油運行。3發現風機有超過規定的噪聲和運轉異常情況時,應停機5.5.3除臭設備運行期間不得打開檢修孔(門),生物除臭設備使用的微生物應符合安全性要求。設備檢修、維護前應先關閉臭氣抽排風機及除臭設備電源,向除臭設備內吹送新鮮空氣置換氣體后人員才能進入。5.6.1檢測與監測過程中可能釋放有害氣體或帶刺激氣味的實驗應在通風櫥內進行。5.6.2使用吸管吸取含病原體的樣品時應用吸氣頭輔助吸液,不應用口吸取。5.6.3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