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學情評估歷史試題_第1頁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學情評估歷史試題_第2頁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學情評估歷史試題_第3頁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學情評估歷史試題_第4頁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學情評估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學情評估

歷史

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總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仔細審題,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潔。

3.考生完成試卷后,務必從頭到尾認真檢查一遍。

一、選擇題。(本題15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

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一位清朝官員在上書皇帝的奏折中寫道: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

以充餉之銀。與此人直接相關的事跡是()

A.虎門銷煙B.黃海大戰C.三元里抗英D.興辦洋務

2.右圖所示的賠款清單出自()

賠款清單

賠償被焚鴉片:600萬銀元

賠償英軍軍費:1200萬銀元

償還英商債務:300萬銀元

A,《南京條約》B.《虎門條約》C.《望廈條約》D.《北京條約》

3.1857年,《給葛羅男爵先生的訓令》中說道:“我們所想修訂的正是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為我們的商業

打開道向天朝帝國的道路。”據此可知,英國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

A.《天津條約》中的對華要求未達成B.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被處死

C.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D.廣東水師搜查商船“亞羅號”

4.一般來說,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當時所產生的,

可較為直接作為研究歷史問題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經過后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下列資料可

以作為研究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手史料的是()

A.三元里平英團舊址B.謝績泰的《時局圖》

C.《火燒圓明園》電影D.圓明園遺址

5.1858年俄國通過中俄《諼輝條約》割占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1860

年又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割占中國領土約40萬平方千米。由此可見,第二次鴉片戰爭()

A.使中國喪失關稅主權B.使中國喪失大片領土

C.使中國開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

6.有學者曾指出,近代中國一場運動的革命綱領是“廢棄偶像,崇拜上帝;誅滅妖朝,創建新朝二這場運動

的領導者是()

A.曾國藩B.楊秀清C.洪秀全D.左宗棠

7.太平軍從一支左奔右突的軍隊變成了試圖從一個固定的基地控制其版圖和交通線的區域性政權,是從

開始()

A.金田起義B.定都天京C.勝利北伐D.天京陷落

8.19世紀70年代開始,洋務派以“求富”為目的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企業,其中有()

A.開平煤礦B.安慶內軍械所C.江南機器制造總局D.福州船政局

9.據《江南制造局譯書提要》記載:至1908年的40年中共譯書158種,其中史志、公法、教育方面的書18

利軍事方面的書32種,商學書8種,科技書90種。這一特點與當時的國內需求與朝廷政策是分不開的,必

須要翻譯“制器之器”之書。這表明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

A.思想文化B.政治制度C.先進技術D.法制建設

10.面對外敵入侵,中國人民曾進行了前仆后繼的英勇抗擊,涌現出多個民族英雄。黃海海戰結束后,光緒帝

為一位民族英雄寫挽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位民族英雄是()

A,丁汝昌B.左寶貴C.嚴復D.鄧世昌

11.某學者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戰爭對中國而言是一場備受屈辱的悲劇,但是用長遠的眼光看,

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屈辱迫使人們重新進行反思,屈辱促使人們猛醒。材料意在說明()

A.戰后條約加深了民族危機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甲午戰爭打斷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D.甲午戰爭推動了民族意識的覺醒

12.“見今中國已開通商口岸以外,應準添設下開各處,立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來僑寓、從事商業工

藝制作。所有添設口岸,均照向開通商海口或向開內地鎮市章程一體辦理;應得優例及利益等,亦當一律享受。”

據此可知,該材料引自()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瓚琦條約》D.《馬關條約》

13.在清政府被迫簽訂某條約后,列強欣喜若狂,聲稱“第二次發現了中國“。英國一家報紙評論道:“中國為

東方大物,勢已動搖……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上述材料旨在說明該條約的簽

訂使()

A.外國侵略勢力進入東南沿海B.中國政府愈加腐敗

C.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D.中國開始喪失貿易主權

14.費正清在《劍橋中華民國史》中寫道:“1898年的改良運動,是一部分接近皇帝的高級知識分子在制度變

革上的一次嘗試。”這里的“改良運動”指的是()

A.銷煙運動B.金田起義C.洋務運動D.戊戌變法

15.步入近代,中國仁人志士一次又一次奮起,下層民眾揭竿而起,嘗試構建“人間天國”的夢想;先賢們不

懈斗爭,探索中國政治改革之路。這些努力彰顯了()

A.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B.自強求富的近代化探索

C.抗爭列強侵略的過程D.反清斗爭的不斷深入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個小題,16題14分,17題14分,18題14分,19題13分,共55

分)

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鴉片戰爭前處于封閉狀態的中國,通過瓷器及茶葉貿易每年都有大量的貿易順差,而西方廉價的

紡織品、工藝品卻無法進入中國市場,這顯然無法滿足西方列強對中國市場的需要,因此鴉片戰爭無法避免地

發生了。

——李事明《鴉片戰爭對沿海居民生活的影響》

材料鏈接:請君英畏大炮子,百炮才聞幾人死?請君莫畏火箭燒,徹夜才燒二三里。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

計億萬千。君知炮打肢體裂,不知吃煙腸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產業,不知買煙費盡囊中錢。

——《炮子謠》

材料二:1842年的條約真是所謂“城下之盟”,英國方面向來所不滿足的一一滿足,其主要內容:開放廣

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之稅款,

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著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轉折,提出了

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如識,說說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2分)結合材料鏈接和所學知識,

寫出鴉片走私給晚清時期的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條約其中一項主要內容,說明其給中國帶來的危害。(3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的含義。(3分)并指出鴉片戰爭后中國人的

歷史使命。(2分)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太平天國運動之初,曾國藩指出:“……推尋本原,何嘗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魚肉日久,激而不

復反顧?蓋太吏之泄泄(閑缺)于上,而一切廢置不問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材料二:蓋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則主有所運用,天下大家處

處平均,人人飽暖矣。

——《天朝田畝制度》

政治上以法治國,設新聞官,廣采社會輿論,官吏由公眾選舉;經濟上,主張學習西方,發展工商業,獎

勵技術發明,建鐵路,造輪船...

——《資政新篇》

材料三:太平天國雖以平等為號召,但實際上等級森嚴。大肆分封洪姓族人,其他將領紛紛攀比,也要求

封王。太平天國后期甚至不惜大規模甩賣王爵封號,總共封了2700多位“王”。由于封王建制無法解決內部

紛爭,最終引發領導集團內遼。

(1)據材料一可知,曾國藩認為大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兩大文獻頒布的相同點。(4分)

(3)材料三領導集團內江集中表現為哪一歷史事件?(2分)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太平天國

運動的結果,并說明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6分)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

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后不必盡用其人。

——摘編自李鴻章寫給奕和文祥的書信

材料二: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后,江南海關每年

進口減少10萬匹。在洋務企業的刺激下,中國沿海一些地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買辦和手工業作坊主開

設工廠,雇傭工人進行生產。

——《中國近代通史》

(1)據李鴻章的書信內容,判斷其領導了哪一運動?(2分)李鴻章等人籌辦這場運動的目的是什么?(2

分)并指出李鴻章當時認為要達到這一目的的關鍵是什么?(2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這場運動取得的成效。(2分)

(3)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評價這場運動?(6分)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中國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識之士痛定思痛,開始探索新的救國之道。他們

認為,中國要生存、要強大,應該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樣推行變法,學習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舉人在

北京發動“公車上書

----據雷頤《走向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的救國之道”是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公車上書”發生的背景。(3

分)

(2)發動“公車上書”主張推行變法的有識之士屬于哪一個派別?(2分)列舉兩個代表人物。(2分)

材料二:那個悶熱的夏季,又一次見證了舊制度的腐朽。劊子手揮刀砍下了六顆愛國者的頭顱,也砍斷了

所有試圖改良實現救國自強的人們的幻想……變法被扼殺了,但“六君子”的鮮血沒有白流。

(3)你對“變法被扼殺了,但‘六君子’的鮮血沒有白流”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4分)

2022-2023學年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學情評估

歷史參考答案

評分說明:

1.本答案僅供參考,若考生答案與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確,同樣得分。

2.如考生答案政治觀點錯誤,則該題不得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ACDBCBACDDDCDA

二、16.(1)改變英國對華貿易長期逆差的不利局面,打開中國的市場。(2分)嚴重摧殘人們的體質;白銀

大量外流,政府財政困難;軍隊戰斗力削弱,危及統治等。(4分,寫出兩點即可)

(2)示例: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我國領土主權的完整。(3分)

(3)含義: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