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八-尿生成調節_第1頁
實驗八-尿生成調節_第2頁
實驗八-尿生成調節_第3頁
實驗八-尿生成調節_第4頁
實驗八-尿生成調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八、尿生成的調節影響尿生成的因素實驗目的1.掌握輸尿管插管技術,學習尿量的記錄和測量方法;2.觀察神經體液因素及藥物對尿生成的影響,并分析其作用機制。實驗原理

尿生成的過程包括: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凡是影響尿生成過程的因素均可引起尿量的改變。尿生成的調節包括腎內自身調節、神經調節、體液調節。本實驗分別對實驗動物施加不同因素,觀察尿量及其成分的變化。尿生成的生理基礎腎小管腎小體腎小囊腎小球遠端小管近端小管髓袢細段近端小管直段近曲小管髓袢升支細段髓袢降支細段遠曲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腎單位原理:

終尿生成=濾過液(原尿)-重吸收量+分泌(比較少,可不考慮)有效濾過壓=毛細血管壓-膠體滲透壓+囊內壓凡能影響上述過程的因素都可影響尿的生成,從而引起尿量的改變有效濾過壓=毛細血管壓-膠體滲透壓+囊內壓本實驗用兩道同步記錄1道記錄血壓2道記錄尿量實驗對象:家兔實驗器材和藥品器材:BL-420生理機能實驗系統、50ml量筒、手術器械一套、兔手術臺、輸尿管插管、玻璃分針、注射器(1ml、5ml、20ml)、壓力換能器、記滴器、紗布。試劑:生理鹽水、20﹪的氨基甲酸乙酯、20﹪葡萄糖、垂體后葉素、0.01%腎上腺素。步驟(一)麻醉、固定(25%烏拉坦4ml/kg)(二)頸部手術1.做頸部切口,逐層分離皮膚、皮下組織、肌肉(鈍性分離),暴露氣管。2.氣管插管。3.分離雙側迷走神經,穿線備用。(三)尿液收集方法:1.輸尿管插管法

在恥骨聯合上緣作4~6cm正中切口(切勿傷及其下方的膀胱),剪口以能將膀胱拉出體外為度(勿因剪口過大暴露其他器官組織)。將膀胱翻至體外(勿使腸斷外露,以免血壓下降)。膀胱的正常位置是在輸尿管腹面,當輕輕拉出并翻轉膀胱時,輸尿管則位于膀胱的前方。仔細辨認并分離一側輸尿管(莫損傷伴行血管),各穿兩條線備用,分別將輸尿管近膀胱端結扎,在結扎線的遠離膀胱端剪開一個斜口(可先用玻璃分針探一下),把預先充滿生理鹽水的細塑料管向腎臟方向插入輸尿管(1cm左右),用線結扎固定。2.膀胱套管法

腹部剪毛,恥骨聯合上方正中剪口3-5cm,沿腹白線剪開腹壁,將膀胱向尾側移至體外,辨認膀胱和輸尿管的解剖部位,用針筒抽取尿液6ml,裝入兩只試管。然后在膀胱頂部選擇血管較少處,作一直徑約1.5cm的,在其中央沿縱向剪一小切口,插入膀胱插管(或膀胱漏斗)。把切口周圍的縫線拉緊,結扎固定。插管口最好正對輸尿管在膀胱的入口處,但不要緊貼膀胱后壁而堵塞輸尿管。膀胱插管的另一端則用導管連接至記滴器或刻度試管,記錄尿流量。手術完畢后,用溫熱的生理鹽水紗布覆蓋腹部創口。用線結扎膀胱頸部,以阻斷同尿道的通路。(四)連接換能器和記滴器輸尿管插管或膀胱套管與記滴器相連,使引流出的尿液滴在記滴器的兩個電極之間,構成一個完整的電通路,記錄通道會記錄下來一次尿滴。觀察項目

手術和實驗裝置安裝完畢后,記錄正常血壓和尿量曲線,然后依次進行下列實驗,觀察血壓和尿量的變化。注意:每項實驗前都要記錄尿量作為對照。記錄正常每分鐘尿形成的滴數。耳緣靜脈注射生理鹽水20ml,觀察尿量的變化↑耳緣靜脈注射1∶10000腎上腺素0.5ml,觀察其尿量變化↓。耳緣靜脈注射20%葡萄糖液10-15ml,觀察尿量變化↑結扎并剪斷兩側迷走神經,用連續單刺激其外周端,使血壓下降,觀察尿量變化↓。耳緣靜脈注射抗利尿激素2U(0.2ml),觀察尿量變化↓。結果分析1一次快速注射20ml生理鹽水,使血容量增加,會引起下列情況:(1)血液被稀釋,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腎小球有效濾過壓增加,腎小球有效濾過率增加,尿量增加。(2)血容量增加,腎小球血漿流量增加,使尿液濾過增多,也促使尿液增加。(3)血容量增加,刺激左心房及胸腔大靜脈容量感受器,沖動沿迷走神經上傳到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使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與釋放減少,遠曲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液增多。結果分析2靜注大劑量腎上腺素后,血壓上升(使與外周小動脈平滑肌中的α受體相結合,使之收縮)尿量減少機制: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高低既受全身動脈血壓的影響,又受腎小球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的口徑比例(也就是血管平滑肌舒縮程度)的影響,而后一種因素比前一種因素更為重要。可使腎小球入球小動脈收縮,,使腎小球毛細血管中血流量降低,濾過率減少,尿量減少。因此在臨床上搶救休克病人,使用大劑量的腎上腺素時一定要注意患者尿量的變化。結果分析320%葡萄糖4ml/Kg注入后,可見尿量立即大量增加因為加入后腎中濾過的葡萄糖超過了腎的腎糖閾,經腎小球濾出的大量葡萄糖不能被腎小管上皮細胞全部重吸收,致使小管液中出現較多的葡萄糖,使腎小管液中的滲透壓增加,防礙水的重吸收,于是水隨葡萄糖一起排出,尿量增加。此稱為滲透性利尿。此時尿液作生化實驗,可檢測出尿糖。結果分析4刺激迷走神經心輸出量減少尿量減少迷走興奮結果分析5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來源: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元分泌,神經垂體貯存、釋放作用:①提高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②增加髓質組織間液的溶質濃度

機制:ADH→V2→GS→AC→cAMP→PKA→使AQP-2鑲嵌在管腔膜上形成水通道,增加水的重吸收思考題:試分析尿生成的主要環節,討論各因素影響尿生成的機制。一次性口服大量清水和靜脈大量生理鹽水時,尿量變化有何異同?其作用機制如何?實驗前給家兔喂食足量的青菜或水,否則應在手術時給予靜脈補液。每一項處理因素前,要求完整對照。等前一項影響因素基本消失、血壓和尿量基本恢復后再實施下一步新的項目操作。實驗項目順序可根據實驗情況做調整。保護耳緣靜脈。靜脈注射盡量從耳緣靜脈遠心端開始,逐步向近心端移行。亦可保留耳緣靜脈輸液用的頭皮針,方便靜脈給藥。輸尿管插管防止出血及插入夾層。輸尿管手術的難度較大,應注意防止導管被血凝塊堵塞,或被扭曲而阻斷尿液的流通。注意事項實驗項目預期結果分析尿量電刺激迷走神經外周端↓電刺激使迷走神經末梢釋放的Ach使心臟活動減弱,心輸出量↓,血壓↓,腎血流量↓,腎小球有效率濾過壓↓,原尿↓注射大量生理鹽水↑血容量↑,血液稀釋,血漿膠滲壓↓腎小球有效率濾過壓↑,原尿↑;同時通過多途徑引起ADH分泌↓,使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另外還引起心房釋放心房鈉素,刺激腎利鈉利尿放血↓血容量↓,腎小球有效率濾過壓↓,原尿↓;ADH分泌↑,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注射大量高滲葡萄糖↑尿糖陽性由于血糖濃度急劇升高,大量葡萄糖濾出,使小管液中的糖超過腎糖閾,大量葡萄糖不能被吸收,而提高了小管液的滲透壓,阻礙了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滲透性利尿)實驗項目預期結果分析尿量注射NE↑(小劑量)小劑量NA使腎出球小動脈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