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階級與國家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第一節階級與國家的起源第二節國家的本質第三節國家的職能第四節國家的歷史類型和國家的消亡第五節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性質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第一節階級與國家的起源一、國家的起源二、中國的國家起源三、其他國家起源理論分析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一、國家的起源
1.氏族公社
內婚制——外婚制的變化
血緣關系是維系原始社會群體的重要方式
族群——氏族(同族內部禁止通婚)婚姻制度的變化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會經濟單位,也是原始社會基本的社會組織
第一,氏族內部禁止通婚第二,氏族的管理機構是議事會,是氏族內部一切成年男女表達意見的民主集會第三,氏族成員有互相幫助、互相保護的義務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原始民主制”
第一,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會氏族內部共同事務的管理體制,其原始性在于它是人類社會初期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而“自然形成的共同體”第二,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體成員享有的民主制度第三,原始民主制中的權力不像國家權力那樣成為站在社會之上的支配性力量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2.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形成,階級開始出現,氏族制度逐漸解體,取而代之的則是適應新的生產關系的社會組織——國家
原始社會后期,伴隨著三次社會大分工,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和社會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第一,經常的交換成為可能第二,由于勞動已經能夠生產出比維持生活所必需的更多的生產品,私有制出現了,有了人剝削人的可能,社會分裂為奴隸主和奴隸第三,父權制代替了母權制和家長制,家庭出現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青銅器時代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
第一,奴隸制的鞏固與發展第二,個體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經濟單位第三,部落聯盟的出現氏族內部各個家庭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氏族首領憑借自己的權力,掌握越來越多的財產而成為富人,一般氏族成員則成為窮人并逐漸淪為富人的奴隸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第三次社會大分工:商業成為獨立的部門
第一,商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金屬貨幣,產生了高利貸的剝削和土地的買賣與抵押,財富更加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窮人日益增多第二,商業活動、土地的買賣與變化,人們為謀生而流動,使原來的氏族與部落的居民雜居起來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階級作為一種歷史現象,是在社會生產力有了一定發展但不十分發達的條件下產生和形成的,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同生產資料的關系(這種關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歸自己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于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列寧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3.歐洲早期國家產生的三種基本形式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著重考察了雅典國家、羅馬國家、德意志國家三種歐洲早期國家產生的基本形式——揭示出國家是階級分化的結果、國家權力是國家形成的標志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1)雅典形式
雅典國家是直接從氏族氏族社會中產生的,沒有受到任何外來的或內部的暴力干涉,因此,它是國家產生的“最純粹最典型的形式”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2)羅馬形式
在氏族制度末期,氏族內部分化出世襲貴族,掌握著氏族的權力。為爭得與氏族成員的平等權利,平民同貴族展開尖銳的斗爭,成立了新的人民大會,只要按財產等級服兵役就享有同等的權利,這一新的制度代替了舊的氏族組織而逐漸發展成為國家機關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3)德意志形式
德意志國家是日耳曼部落征服廣闊的外國領土的結果。但對外征服只是日耳曼國家形成的直接原因,日耳曼國家產生的決定性原因,仍然是階級的出現及其矛盾的激化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二、中國的國家起源
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個朝代,是自原始社會解體之后依次出現的三個古代國家
中國早期國家產生的方式,與歐洲早期國家有所不同,這主要是由中國與歐洲國家賴以產生的經濟社會條件的差異性所決定的——以定居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體系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中國古代第一個國家——夏,夏是公元前21世紀在我國文明發展最充分的黃河中下游一帶眾多部族組成的聯合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期國家。鯀、禹在以堯、舜為首的部落聯合體擔任公職,領導治水的工作。這項工作需要組織氏族部落廣泛參與,要對各部族的人力、物力集中調配,導致權力集中的傾向,而禹則在長期擔任這一要害公職中樹立了自己及其家族的權威,繼任為部族聯合體的首領,后建立夏朝。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與歐洲國家按地域劃分國民不同,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是一種“從家到國”的途徑
中國古代國家在形成的過程中,原有的父權制家庭并沒有受到破壞,而是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原有的家族結構成為國家結構的基礎,使得中國古代早期國家的組織結構具有“家國同構”的特征
中國早期國家也是階級分化的產物,并具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系統,這是與歐洲早期國家共有的特征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三、其他國家起源理論分析1.神權論
神權論認為國家源于神(天、上帝),是根據神的意志建立的,統治者是上帝在世間的代理人,人民應絕對服從。在東西方的封建社會都很發達。漢,董仲舒主張君權神授;中世紀歐洲,托馬斯?阿奎那主張上帝是一切權力來源。
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2、契約論國家起源理論分析
契約論是資產階級關于國家起源的最有影響的學說,設立國家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契約國家觀主要學者
(1)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國的政治哲學家
,代表作《利維坦》人性惡——自然狀態是一種可怕的、恐怖的、人與人互相殘害的戰爭狀態,這種戰爭是“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的戰爭”。人們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和財產而制造了一個人為的人即國家:利維坦霍布斯用“利維坦”來喻指國家,認為國家是人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立契約所形成的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2)洛克的《政府論》
在自然狀態下個人享有絕對的自由以及與他人相同的平等地位,但卻是不安全的,會不斷地受到強者的挑戰與威脅。這就促使人們愿意放棄那充滿恐懼與危險的自由,加入共同體;在共同體內人類雖然失去了自然的自由,但獲得了社會的自由,以及生命財產的更有保障的安全。
洛克(John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國的哲學家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洛克提出了一套與
托馬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不同的理論,他主張每個人都擁有自然權利,而他們的責任則是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并且尊重其他人的同等權利。由于在實踐上自然法經常被忽略,因此政府的保護是必要的,然而政府的統治也必須經過被統治者的同意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3)盧梭(1712-1788年)的《社會契約論》(1762)
自由的人們最初生活在自然狀態,人們的行為受自然法支配。自然法以理性為基礎,賦予人類一系列普遍的、永恒的自然權利,即生存、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獲得財產和人身、財產不受侵犯的權利。由于自然狀態存在種種弊端,自由的人們以平等的資格訂立契約,從自然狀態下擺脫出來,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這種結合的形式就是國家。由于國家是自由的人們以平等的資格訂立契約產生的,人們只是把自然權利轉讓給整個社會而并不是奉獻給任何個人,因此人民在國家中仍是自由的,國家的主權只能屬于人民。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契約論認為國家的產生是人們訂立契約的結果,其理論解釋對象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用來說明國家的起源,另一方面是用來說明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
契約論論述的自然狀態不是一種歷史事實,而是一種理論假設;所謂眾人締約建立國家也不是一種歷史事實,而是一種虛構邏輯,其實質是把國家解釋成為超階級的一個社會共同體契約論超越了神權論的國家起源理論,指出國家是人類自身創立的,提出了統治權來自人民主權的觀點,從而鼓舞了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的斗爭,起過一定的歷史進步作用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3.暴力論
暴力論認為國家起源于掠奪和征服,是人對人使用暴力的結果
暴力論的非科學性主要在于抹煞國家是社會內部經濟發展的結果——認為政治上的奴役行動先于經濟發展的過程
暴力論的實質在于否定國家是社會內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就掩蓋了國家的階級屬性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家庭論生物有機體論歷史進化論人性論外來侵略論……所有這些理論都在努力闡釋國家的成因,有合理的因素,說明各個理論都承認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但還缺乏對國家本質的思考,作出的是缺乏科學性的論斷。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第二節國家的本質一、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本質的基本觀點二、其他國家觀分析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本質的基本觀點
從國家的起源來分析國家的本質,即通過與原始社會氏族組織的特征對比來界定國家的本質,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分析國家本質的基本方法
國家是在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它不是氏族組織的簡單繼承,而是與氏族組織有著根本區別的特殊的社會組織國家與氏族組織有什么區別呢?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國家決不是從外部強加于社會的一種力量,而是社會從內部產生的一種力量
第一,國家是一個歷史范疇,它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國家的出現是社會內部矛盾運動發展的結果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第二,國家是階級統治。(國家是產生于社會又自居于社會之上的一種力量,它所采取的是一種共同體的形式,表面上看來它是調和沖突,它是仲裁者。)第三,國家的作用是緩和沖突,把沖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圍以內——控制沖突、維護社會秩序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其他國家觀分析
1.社會共同體說
是一種古典主義的觀點,其基本特征是把國家看作人們基于特定目的而結合在一起的群體
這種觀點僅僅涉及國家的形式外觀,并沒有深入到國家階級本質的層面,而且也未能把國家與氏族、部落等社會組織區別開來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其他國家觀分析
2.國家契約說
是資產階級最具代表性的國家觀
由于人們在自然狀態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訂立社會契約,交出自己的部分權利,組成國家,目的是使之仲裁自由人之間的糾紛,制止違背自然法的行為
國家契約說基于某種主觀假設,認為國家是人們訂立契約的結果,并不符合歷史事實,因而缺乏科學性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其他國家觀分析
3.國家要素說“三要素說”和“四要素說”“三要素說”:主權、領土、居民“四要素說”:領土、主權、居民、政府
國家要素說只是描述了國家的外觀特征,實際抹煞了國家的階級本質。不過,在特定條件下,并不反對從地理意義上以要素區分民族國家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第三節國家的職能一、內部職能和外部職能二、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內部職能和外部職能
國家職能是國家本質的要求和體現,是國家活動的總目的和總方向,是國家在實施階級統治的過程中承擔的職責和功能
國家的本質決定著國家職能的性質、內容和實現形式
內部職能是實行社會控制,以維護政治經濟秩序和穩定外部職能主要是防御外來侵略,保衛國家安全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內部職能和外部職能
在國家的實際活動中,其內部職能與外部職能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兩者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
在和平時期,內部職能與外部職能相比,內部職能居于主要地位
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外部職能則可能上升為主要職能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都注重統籌兩種職能,使其相互協調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
按照國家活動的性質和方式,國家的內部職能可以劃分為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
國家的政治職能即國家的階級統治職能,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意志,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并以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維護社會秩序的職能
國家的政治職能通常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
國家的社會職能,即統治階級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職能
社會職能是國家本質的一個方面的體現,它服務于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受特定社會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約
國家的社會職能實際上也具有政治性質
國家的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職能是政治統治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
國家社會管理職能存在的前提是特定統治階級和統治秩序的存在,而政治統治職能存在的基礎則是國家的社會職能的存在
社會管理職能與人類社會相始終,而政治統治職能是歷史的產物,它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
在階級社會中,國家的兩種職能所行使的范圍、程度和方式是不一樣的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
社會主義國家的職能在本質上已不同于以前的任何國家,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統治職能的作用范圍將隨著社會的發展、階級差異和階級斗爭范圍的縮小而逐漸縮小社會管理職能則因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要求而日益增強和擴展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第四節國家的歷史類型和國家的消亡一、國家的歷史類型二、國家的消亡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一、國家的歷史類型1.國家歷史類型的涵義及其劃分標準
國家的歷史類型,是指按國家本質對國家進行的歷史分類,是對各式各樣國家的本質特征的分類概括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從對國家的經濟基礎和階級性質的分析出發,提出了劃分國家歷史類型的基本標準,即社會經濟基礎和階級實質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國家的歷史類型是對建立在特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體現特定統治階級意志和要求的國家的共同特征的概括自從階級產生以來,人類社會先后經歷了四種生產方式,國家的歷史類型也相應分為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奴隸制國家是建立在奴隸主占有制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實質是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的專政封建制國家是建立在封建制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決定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結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產關系的核心資本主義國家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其本質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專政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生產社會化矛盾運動不可調和的情況下,由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打碎舊的資本主義國家機器而建立起來的
社會主義國家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這就決定了其本質上必然是維護和實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對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分子實行專政的國家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國家歷史類型的更替是社會政治發展的質變代表著新的先進生產力的階級只有通過政治革命,推翻舊的政治統治,才能推動一種國家類型向另一種國家類型的歷史性轉變
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政治改良是社會政治發展的另一種方式政治改良的實質是統治階級在被統治階級斗爭的壓力下,被迫做出的某些局部性調整和讓步,它并不會改變社會的根本政治制度,因而不能完成國家歷史類型的更替
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革命與改良的區別:
第一,革命表示國家政權從一個階級轉移到另一個階級手中,并摧毀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建立和發展新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使社會得到根本改造改良是在不改變統治階級和既有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況下,通過局部的、個別的改善來緩和社會矛盾
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第二,革命的發生是歷史的必然現象,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會基本矛盾尖銳化,引發階級斗爭和沖突,導致革命的發生改良則是在被統治階級的壓力下,迫使統治階級實行某些讓步的政策措施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第三,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因此不是一種和平的進化過程,而是一種激烈的社會變革改良則是漸進的,是一種和平的、局部的政策和制度調整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國家歷史類型變革的實際進程表明:一切剝削階級類型的國家,都是通過政治革命更替的
社會主義國家是人類歷史上最高類型的國家
隨著人類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國家存在的社會條件和階級基礎逐漸消失,社會主義國家隨之逐步自行消亡,這就是國家發展的歷史趨勢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2.國家歷史類型更替的規律
從國家歷史類型演變的角度看,不同歷史類型國家的順次更替,是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對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決定的,是人類社會政治發展的客觀規律
國家由一種歷史類型發展變革為另一種歷史類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國家歷史類型更替的一般規律,并不排除國家在具體更替和發展過程中可能呈現特殊性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的歷史類型及其更替的理論,從分析國家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和統治階級本質入手,對國家本質進行了深刻的階級剖析,從而科學地闡明了國家的類型及其更替規律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二、國家的消亡
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是走向消亡,但這是有條件的:在生產力高度發達基礎上徹底消滅階級
國家的消亡是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的
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使命,是發展高度的社會生產力,消滅階級壓迫和剝削,從而使國家演變成純粹的社會管理組織,完成從階級社會到無階級社會的轉變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
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才具備國家消亡的條件
“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第五節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性質一、國體與國家性質二、中國的國體三、中國國體的基本內容政治學概論第一章階級與國家一、國體與國家性質
所謂國體,是指國家性質,即國家的階級屬性,主要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還有國家賴以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銹干燥劑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結構支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超級純合成發動機油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自動感應干手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紫菜米餅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監控卡多媒體疊加系統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玻璃塞夾具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壓下錨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氮氣發生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扣鎖型快速接頭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
- 醫學影像診斷學 病例讀片六
- 音樂燒烤節策劃案
-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整體設計交流課件
- 年產30萬噸水泥粉磨站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邊際貢獻分析
- 2017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表
- 《高度參與的課堂 提高學生專注力的沉浸式教學》讀書筆記思維導圖PPT模板下載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溫嶺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期末高分通關提分題
- GB/T 28046.1-2011道路車輛電氣及電子設備的環境條件和試驗第1部分:一般規定
- 外科病應急預案嵌頓疝病人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