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蜀道記行(節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_第1頁
王士禛《蜀道記行(節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_第2頁
王士禛《蜀道記行(節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王士禛《蜀道記行(節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王士禛《蜀道記行(節選)》原文,解釋,譯文,賞析

王士禛:蜀道記行(節選)

王士禛

初五日,枕上聞急雨淙淙,四山草木有聲,如甲馬馳驟,冒雨即行,諸山出云,縷縷石上。過古陳倉道,即兩當道也。度柴關嶺,嶺上下二十里,石齒廉利如劍鍔。下嶺沿青羊河行,河流挾雨益怒,巨石怪丑,時來壓人。幽篁叢木,蒙茸數十里,不見山顛。行人與虎豹蛇虺爭一線。聞其南紫柏山,有巖洞七十二,為仙真棲止之所。次留壩,天已瞑,止宿。夜雨稍霽。……

十三日,雨。三十里小憩寬川鋪。自大安西南,亂山益稠。至金牛驛,北望見嶓冢山,峨然云表。一小水自西東流,即所謂“嶓冢導漾”者也。水才濫觴,不沒鳧雁。合五丁峽水,東流為沔,其流始大。金牛驛西三里,有路通陽平關。稍南,入五丁峽,一名金牛峽。舊傳蜀王遣五丁力士所開,秦因以滅蜀。薛文清公云蜀在禹貢為華陽黑水梁州之域,其通道中國久矣。世傳惠王以金牛詐蜀,使五丁開此峽,繆妄不稽。峽口懸崖萬仞,陰風颯颯然。人峽即奔峭四合,猿鳥跡絕。水自峽中噴薄而出,人馬從水中行,惡石如蠻象,獰龍伏水中,時時嚙人。自峽口至五丁關十五里,步步懸縆而上,下峽亦如之,則傴僂循墻而走矣。傳稱此峽為蜀道第一險,信然。

這兩段蜀道記行,選自王士禛的《蜀道驛程記》。康熙十一年(1672)六月,王士禛奉命典試四川。《蜀道驛程記》一書,就是自京城到四川再出川的旅途日記。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經唐代詩人李白詠嘆之后,“蜀道難”更聞名天下。王士禛的這兩段蜀道記行是他親身感受到的蜀道艱難的真實記錄。在康熙十一年閏七月初五日這天,人未起床,枕上便聽到急雨淙淙,四山草木,聲“如甲馬馳驟”,文章一開始就先聲奪人,渲染出一種風雨凄凄的氣氛。王命在身,冒雨急行,在云飛霧漫的山路上,過陳倉古道,度柴關嶺。嶺上下二十里,石齒如劍鋒凌利。行走艱險,下嶺之后,河流奔嘯,夾帶雨勢,更顯出怒不可擋,加上沿途怪石突屼,時時給人一種威壓之感。而在偪仄一線的鳥道上,又有虎豹蛇虺與人爭道前行,蜀道難行的險危之狀已躍然紙上。而金牛峽更是駭人聽聞。關于它的來歷,舊傳是蜀王遣五丁力士所開,引薛文清的話,批評了傳言的“繆妄不稽”。然而這個傳說本身卻突出了金牛峽極不尋常的來歷。接著寫峽口懸崖萬仞,陰風颯颯,人未入峽,便覺陰氣森森。入峽之后又見奔峭四合,猿鳥絕跡,水流噴薄而出,人馬只得穿水而行。那些惡石如蠻象獰龍伏于水中,時時嚙人。筆墨無多,而刻劃形象。更為險要之處,是自峽口至五丁關的十五里路程。這里需步步懸縆而上,下峽也得懸墜而落。在懸崖峭壁上艱難移動,如同傴僂循墻而走。讀到此處,使人不寒而慓,心驚膽顫,故而深有體會地感嘆說:傳稱此峽為蜀道第一險,信然!”

蜀道之難,王士禛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了其艱難的程度,并以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描繪逼真地再現出來,使讀者如身歷其境,仿佛和一起在蜀道上歷險前行。同時,在如此險峻之處,能有深邃的審美眼光和深沉的山水情懷,捕捉到審美對象的特質,領略其風光神韻,都是值得稱道的。文章寫蜀道的險要,雖然也極力渲染其可怖之狀,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征服艱險的輕松愉快,這大概就是審美中人的本質力量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