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_第1頁
中小學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_第2頁
中小學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_第3頁
中小學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_第4頁
中小學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16年英國派遣外交官阿美士德訪華,但最終沒有得到嘉慶帝的接見。阿美士德從中國失敗而歸,途徑拿破侖的囚禁之地圣赫勒拿島。阿美士德向拿破侖講述了自己在中國的經歷,并就中國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表面強大,背后卻是泥足巨人,只有通過戰爭,才能敲開中國的大門。拿破侖對阿美士德的這種看法充滿了蔑視,對此他只說了一句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被驚醒,整個世界會為之震動。1958年,當毛澤東成為封面人物,周刊:“讓中國睡吧,她一旦醒來,世界會感到遺憾。”1979年,鄧小平再次登上周刊封面人物,周刊:“中國?那里躺著一個睡著的巨人。讓她睡吧,因為一旦醒來,她將改變世界。”習近平多次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影響力人物。習近平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1、聯系中國近代歷史,想一想周恩來為什么這么說?

在近代中國的的歷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周恩來曾滿懷義憤地指出: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懼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在地上辦外交呢?

——《周恩來傳》2、你能用幾個詞來概括近代中國外交的基本特征嗎?不平等、不獨立、無自主權回顧歷史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宣告:

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且看今朝你能再用幾個詞來概括新中國建立后的外交嗎?獨立、自主、和平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外交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關系方面的活動,如參加國際組織和會議,跟別的國家互派使節、進行談判、簽訂條約和協定等。閱讀教材P50—53,請你完成年代尺尼克松訪華《中美聯合公報》1979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三大方針:在中國解放戰爭期間,國際上正在出現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尖銳對立的局面。美國站在了中國人民的對立面,支持國民黨打內戰。新中國成立后,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敵視新中國,實行外交孤立政策,對新中國實行沿海封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而蘇聯則對中國的民族和民主革命長期給予了同情和支持。建國初期美國對華軍事包圍示意圖

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新中國該制定怎樣的外交政策呢?50年代的中國外交新中國成立之初,外交上面臨的問題:如何在新(?)的基礎上同外國建立自己的外交關系如何對待帝國主義國家的問題如何正確處理與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新的基礎:尊重主權和平等互利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三條外交方針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國家之間應該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地位/重要性):奠定了新中國外交的基礎,成為國際公認的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50年代的中國外交1954年,出席日內瓦會議的周恩來周恩來外交趣事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先是主動和周恩來握手,周總理出于禮節沒有拒絕,但沒有想到這個記者剛握完手,忽然大聲說:“我怎么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剛和周恩來握過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進褲兜。這時很多人在圍觀,看周總理如何處理。周恩來略略皺了一下眉頭,他從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隨意地在手上掃了幾下,然后走到拐角處,把這個手帕扔進了垃圾桶。他說:“這個手帕再也洗不干凈了。”尼克松:他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印度印中友協會長說;“世界上的領導人,能多一些像周總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英國前外交大臣艾登對美國記者說:“你們早晚會知道,周恩來可不是平凡的人。”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吵架的”,“是來求同而不是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存異”。——周恩來1955年亞非會議地點:印尼萬隆內容同:異:都曾遭受過殖民主義的壓迫求同:共同的發展目的各國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影響: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70年代的中國外交的突破中國人來了!美國人來了!日本人來了!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國代表團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喬的笑1971年10月15日,五星紅旗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前升起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中國重返聯合國毛主席:“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70年代的中國外交的突破材料一:多國代表歡呼慶祝中國恢復合法席位材料二:1964年到1967年,中國相繼研制出了原子彈、氫彈,打破西方核壟斷。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順利進入太空軌道。材料三:1969-1970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西歐開始背離美國,蘇聯對抗美國,第三世界反對美國,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時常陷入孤立狀態,美國主宰世界的時代搖搖欲墜①: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支持②: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國際地位提高③: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中國為什么能在20世紀70年代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梳理中美關系的歷史進程五六十年代,美國在外交上孤立并遏制中國,中美關系敵對、緊張1971年,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雙方開始接觸,關系出現轉機。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2、中美建交70年代的中國外交的突破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意義:結束了長期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主動伸出手去同周恩來握手。

“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回憶錄》思考:為什么在70年代中美關系得到改善?1969中蘇珍寶島之戰材料一:材料二:﹙70年代﹚美國在與蘇聯的爭霸斗爭中開始處于守勢,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開始考慮聯華抗蘇的可能性;中國領導人認識到,蘇聯已逐步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的頭號敵人。——《中日美關系風云五十年》材料三:1971年7月,尼克松……認為現在世界已有五個實力中心——西歐、日本、中國、蘇聯、美國,在本世紀的1/3的時間里,這五支力量將成為決定未來的中心。——《大國的興衰》從美國方面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已經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六七十年代,中蘇關系惡化,從中國方面看,與美國關系正常化可起到牽制蘇聯,改善中國國際地位的作用。到70年代,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劣勢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中美建交公報》鄧小平與美國總統共同簽署《中美建交公報》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報》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建交公報》(關系正常化)中美關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改善關系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背景:中美關系的改善,促進了中日關系的緩和。1972年,中日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周恩來與日相田中角榮3、中日建交70年代的中國外交的突破此后,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1971-1972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達到了33個,加拿大、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聯邦德國、英國等國先后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80年代的中國外交政策1989年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中國的對外政策指導思想?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體表現:不結盟政策內容:堅持獨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國結盟或建立戰略關系,也不支持它們一方反對另一方。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中國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上海合作組織

截至2020年3月,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80個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

特點與所有國家發展關系,周邊是首要,大國是關鍵。從美俄、歐日、發展中國家等不同層次。不僅是經濟領域,也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開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發揮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用,為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我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