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輪歷史江蘇專用學案模塊1第4單元第12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_第1頁
新高考一輪歷史江蘇專用學案模塊1第4單元第12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_第2頁
新高考一輪歷史江蘇專用學案模塊1第4單元第12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_第3頁
新高考一輪歷史江蘇專用學案模塊1第4單元第12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_第4頁
新高考一輪歷史江蘇專用學案模塊1第4單元第12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單元主要闡述了新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由曲折發展到不斷完善的歷程,祖國統一大業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關系,主要包括三條主線:線索一: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間,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遭到嚴重踐踏;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線索二:祖國統一的歷史潮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線索三:現代中國的外交(1)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等外交原則,出現了第一次建交熱潮。(2)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關系正?;?,出現了第二次建交熱潮。(3)新時期中國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確立了維護世界和平、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第12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背景: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國民政府的統治被推翻。2.籌備: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籌建新中國事宜。3.成立: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意義(1)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中國進入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結束,它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3)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二、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1)政治協商制度①初步形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②內容: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③作用: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做了準備。④職能轉變:1954年全國人大召開后,主要職能轉變為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⑤新階段:1956年,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的權力機關,有參政議政的權力,但無決策權。(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①標志: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②意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①確立:“共同綱領”明確規定,1954年憲法正式確認其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②意義:滿足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實現了民族平等,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指的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各民族依法共同行使自治權力,而不是某一少數民族的自治。2.“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1)法律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一紙空文。(2)社會秩序:從中央到地方掀起奪權風暴。(3)民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續十年沒有召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也不能實行。3.新時期民主與法制的建設(1)法制建設措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對包括劉少奇在內的各種冤假錯案平反加緊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就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基礎(2)民主制度①重新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②1982年,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完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③1984年,政府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④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1998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鶎用裰鬟x舉不等于村民自治基層民主選舉是落實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保障人民用投票表決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舉措。而村民自治應包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內容。三、“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1.理論(1)醞釀: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2)提出: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3)內涵一個國家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種制度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部,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高度自治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2.實踐概況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意義(1)開創了香港、澳門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2)標志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3)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范例3.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1)發展狀況從內戰狀態到和平狀態1979年,大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開創了兩岸關系新局面從長期隔絕到互相交往1987年,臺灣當局允許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從民間交往到半民半官交往1992年,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稱為“九二共識”新發展2015年,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即“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這為1993年的“汪辜會談”鋪平了道路?!熬哦沧R”的核心內容與精神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與“交流、對話、擱置爭議”。(2)問題展望①有利因素有正確指導“一國兩制”構想有共同信念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流,兩岸同胞盼望和平統一政黨的努力中國共產黨有和平的誠意,臺灣多個政黨也傾向和平祖國強大大陸經濟發展、政治穩定、軍事強大,綜合國力提高經濟文化交流兩岸交流頻繁②不利因素:國際反華勢力的干擾;臺灣島內的分裂勢力猖獗。港澳問題與臺灣問題的區別(1)港澳問題是殖民主義侵略遺留的問題,涉及國際關系問題。(2)臺灣問題是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屬于中國內政問題。當前阻礙臺灣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是島內“臺獨”勢力和國際反華勢力的阻撓和破壞。人民政權的鞏固(1)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農民從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2)穩定物價:黨和政府同投機資本進行“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到1950年春,全國物價趨于穩定。為了從根本上穩定物價,政務院采取措施實現了國家財政經濟的統一。(3)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3年7月,美國不得不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中國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1.新時期的民主政治建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轉型的獨特性就是向“法治國家、市場經濟與公民社會”三元并存與互補的現代國家治理模式演進。——劉燕、萬欣榮《中國社會轉型的表現、特點與缺陷》[思維激活]新時期中國社會轉型中向“三元并存與互補的現代國家治理模式演進”。2.“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實踐二十多年來兩岸關系起伏發展的歷史實踐表明,兩岸政治互信基礎與共識是決定兩岸關系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并制約著兩岸經濟文化社會交流合作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空間。近年來,兩岸固有的深刻矛盾再度凸顯出來,成為兩岸關系進一步提升的瓶頸。正因如此,大陸不斷呼吁和推動兩岸進行政治對話,通過對話,增進雙方互信,了解彼此想法,積累和形成共識,最終找到解決政治問題的辦法。——李逸舟《準確把握兩岸關系歷史方位,積極推進兩岸政治對話》[思維激活]兩岸政治難題是長期存在的復雜問題,有著種種內外復雜原因,不可能期望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思路,采取務實做法,共同探尋雙方都可接受的可行辦法。?探究1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史料一新中國初創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兩項:一是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二是對公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相關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實踐。其中,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主要指國體、政體、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黨內民主制度等的確立。——摘編自張荊紅《建國初我國民主政治建設評析》史料二新中國60年民主政治的發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延續過程。改革開放前30年的民主建設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們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設成就的基礎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內取得的?!袊拿裰靼l展是一個增量的過程,不搞休克式的突變性改革,而在存量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突破性改革,最大限度地增加公民的政治權益,這種增量民主是中國民主模式的一個顯著特征?!幾杂峥善健缎轮袊拿裰髡谓ㄔO》(1)史料一中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建設的國體、政體、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黨內民主制度等主要內容。(2)史料二中俞可平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政治發展具有延續性;改革開放前30年的民主建設,是改革開放后30年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政治發展具有漸進性特點,是一種增量民主。(1)結合史料一、二,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民主政治的特點。(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如何理解“中國的民主發展是一個增量的過程”。[提示](1)①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的主要形式。②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團結在一起。③根據社會主義民主原則,建立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關系,并建立個人與社會、集體之間的正確關系。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少數民族當家作主。(2)①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國家領導體制;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立法保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立法推進基層民主制度建設。②民主制度不斷健全的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特色(1)本質: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當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這是中國民主政治的本質。(2)特色①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其根本特點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②三大政治制度構成了中國民主政治的基本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③民主政治建設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設必須以民主化、法制化為保障,依法治國成為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探究2“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史料一“一國兩制”方針作為解決臺灣問題、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構想,具有重大的意義。它……把和平共處原則用之于一個國家的統一問題,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創造性發展。它既體現了堅持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高度原則性,又體現了照顧歷史實際和現實可能的高度靈活性?!獎⑵M、朱漢國《歷史學習精要》史料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瓏医^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斗捶至褔曳ā?1)史料一反映了“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解讀時注意史料中并列的兩個“它”,據此分層概括。(2)史料二說明了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原則和國家反對分裂的決心。(1)“一國兩制”構想體現了怎樣的馬克思主義原則。怎樣認識“一國兩制”構想的偉大意義。(2)根據史料二,分析我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主要目的。[提示](1)原則:實事求是,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認識:①使中國順利地實現了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促進了港澳地區的發展和繁榮。②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正確道路,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一定借鑒。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為解決國際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④有利于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所需要的和平的國際環境。(2)主要目的: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維護臺灣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耙粐鴥芍啤薄医y一的五點認識(1)“一國兩制”的基礎是“一個中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香港、澳門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2)實行“兩種制度”:作為國家主體的大陸地區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則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兩種制度長期共存、和平共處、相互支援、共同發展。(3)高度自治: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依憲法規定在港、澳、臺設置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4)和平談判:通過接觸談判,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5)實行“一國兩制”長期不變,具有穩定性。從家國情懷的角度認識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教訓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時間主要法律法規(節選)新中國成立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工會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懲治反革命條例等;1954年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至1982年憲法頒布選舉法;刑法、刑事訴訟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人民法院組織法;個人所得稅法、經濟合同法、商標法;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國籍法;1982年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四大前修改1982年憲法;加入《保護知識產權巴黎公約》的決定,涉外經濟合同法等;民事訴訟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行政訴訟法……中共十四大至中共十五大前1982年憲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商業銀行法等;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票據法、廣告法、拍賣法等;對外貿易法;教師法、科學技術進步法……中共十五大至中共十六大召開前第三次修憲;證券法、信托法;行政復議法、政府采購法等,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高等教育法、科學技術普及法……新中國法制建設歷程可以反映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多種趨勢。依據表格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一種趨勢并分析形成的歷史原因。(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準確、充分)[解析]針對新中國法制建設反映出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多種趨勢,主流觀點從宏觀角度出發,認為新中國法制建設反映出我國民主法制的不斷健全完善,而現代學者則從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入手,從某一角度分析,認為其反映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完善,我國逐步融入世界經濟,我國向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轉變等社會發展趨勢。[答案]示例:趨勢:社會主義民主法制不斷完善。1954年憲法規定人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再到民族區域自治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的頒布,新中國通過不斷立法健全各級民主制度。原因:國家性質;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訓;經濟發展或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人民的民主訴求增強(或公民政治參與積極性提高);世界民主化潮流;等等。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教訓(1)民主一定要制度化、法律化。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三十年最主要的教訓。(2)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但黨必須善于領導,也就是要正確處理好黨政關系,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3)切實加強黨內民主建設,以黨內民主推進人民民主進程。(4)只有集中力量把經濟搞上去,才能為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究挤ㄊ纠縿撛O學習情境,綜合考查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做的努力(2019·北京高考·19)1972年,中國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指出“香港、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于通常所謂‘殖民地’范疇”。聯合國采納了中國的立場。中國政府這一舉措()A.奠定了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決港澳問題的主動權C.是“一國兩制”的具體體現D.標志著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知情境:本題創設中國致函聯合國的學習情境,強調“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這有利于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明立意:以香港、澳門問題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抓關鍵:解答本題的重要抓手是“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理思路:題干包含了三個信息:一是香港、澳門是中國的領土,二是港澳問題屬于中國主權范疇,三是聯合國采納了中國關于港澳問題的立場。綜合這三個信息可知,中國致函聯合國的行為肯定有利于解決港澳問題。這樣就找到了本題的答案——B項?!菊骖}體驗】1.(2019·江蘇高考·1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報》發表張樂平的新聞漫畫《大旗招展全球》(見右圖),對這幅漫畫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A.新中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國民黨政權統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為國家的主人D.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新中國D[新中國成立初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采取敵對態度,沒有承認新中國,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前就推翻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治,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人民翻身成為國家的主人,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2.(2020·北京高考·10)下表說明,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國在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時,著力于()通過年份文件名稱1989《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1997《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0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005《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05《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A.加強政治制度建設 B.發揮輿論監督作用C.探索民主管理機制 D.完善相關法制體系D[根據材料內容可以看出,從1989年以來,我國頒布了多部有關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突發事件的法律,說明著力于完善相關法制體系,故D項正確;表格內容展現的是我國的法制建設成就,不是政治制度建設和探索民主管理機制,更無法體現輿論監督的作用,故A、B、C三項錯誤。]3.(2014·江蘇高考·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報》報道:當選的代表李長鳳老大娘笑著說話了,“舊社會婦女在街上說話都不行,哪有婦女的選舉權?!窈蟠蠹矣惺裁匆庖姼嬖V我,我一定給大家帶上去?!痹撔侣剤蟮勒f明當時()A.人民民主原則得到落實B.人民代表大會制建立C.政治協商制度覆蓋面廣D.民主政治建設法制化A[“舊社會婦女在街上說話都不行,哪有婦女的選舉權”表明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婦女有了選舉權,故A項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確立起來的,故B項錯誤;政治協商制度是處理中國共產黨和其他黨派關系的制度,李長鳳老大娘并不代表某個黨派,故C項錯誤;題中材料并沒有出現相關民主政治建設的各項法律,故D項錯誤。]4.(2013·江蘇高考·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前,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進入解放區,參加籌備新政協。據統計,從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參加了政協會議。中共的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A.團結民主人士共同籌建新中國B.恢復民主黨派的各級組織C.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D.協商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A[解答本題一是注意時間,二是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新政協核心議題就是商討新中國的成立事宜。B、C、D三項在時間上與題干反映的事件不符,故A項正確。]5.(2012·江蘇高考·10)1987年2月,部分臺灣同胞發起返鄉運動,發表了《自由返鄉運動宣言》。5月10日母親節,一些老兵穿著寫有“想家”兩個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頭。不久,老兵合唱團在一次集會上演唱《母親您在何方?》,臺上臺下的老兵哭成一片。這反映了()A.“一國兩制”構想得到臺灣同胞的普遍認同B.臺胞期盼當局盡快放開赴大陸探親的限制C.海峽兩岸業已達成“一個中國”的共識D.港澳回歸為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奠定基礎B[部分臺灣同胞的思鄉之情反映了臺胞期盼當局盡快放開赴大陸探親的限制,故選B項。]6.(2020.1·浙江高考·1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提出的,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的國微圖案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其中齒輪和麥稻穗象征著()A.國家民主政治建設的內涵得到充分體現B.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C.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人民的歷史結束D.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D[新政協是1949年9月召開的,齒輪和麥稻穗分別象征著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體現出新中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故選D項。]7.(2013·江蘇高考·22)(節選)不同的歷史時期,國共兩黨合則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則有損民族的利益。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三孫先生手創之中國國民黨,歷盡艱辛,無數先烈前仆后繼,終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光輝業跡,已成定論。國共兩度合作,均對國家民族作出巨大貢獻。首次合作,孫先生領導,吾輩雖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事雖經緯萬端,但縱觀全局,合則對國家有利,分則必傷民族元氣。今日吾弟在臺主政,三次合作,大責難謝?!u價歷史,展望未來,應天下為公,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準則,何發黨私之論!——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節選)請回答:(3)書信往往帶有濃厚的親情、鄉情,反映寫信者的誠摯愿望。根據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有利于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積極因素。[解析]第(3)問政治愿望從材料中“三次合作,大責難謝”可以提煉出答案。積極因素可從人民愿望、歷史傳統、兩岸交流需求等方面歸結。[答案](3)政治愿望:國共再度合作,實現民族的復興。積極因素: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國共合作的歷史傳統;海峽兩岸交流日趨頻繁。1.(2021·淮安淮陰區高級中學適應性檢測)陳巳生在某次會議前說:“這可是打破舊世界、建設新中國的盛會,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盛會。我們不僅代表上海各界,也代表浙江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里話毫無保留地說出來,為建設新中國出一份力。”這次會議()A.通過了社會主義新憲法 B.代表民意行使最高權力C.宣告解放戰爭徹底結束 D.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B[根據題干“打破舊世界、建設新中國的盛會”可知,這次會議為第一屆政協會議,在當時還不具備召開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下,肩負起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重任,代表民意行使最高權力,故B項正確。]2.新中國的誕生開啟了中國法制建設新紀元。下列立法()1950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廢除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工會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組織和教育工人積極生產、發揮工人階級領導作用的職責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A.具有社會主義革命性質B.鞏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C.為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D.奠定了新中國政治建設的基礎B[《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實現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維護了工人階級的利益,體現了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調動了工人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