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頁(共23頁)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2023年單元測試卷一、選擇題1.下列變化中,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A.木炭燃燒后質量減小 B.5g水受熱變成5g水蒸氣 C.5g蔗糖完全溶于95g水中,得到100g蔗糖溶液 D.向100mL水中加入100mL酒精,得到體積小于200mL的溶液2.木炭在高溫條件下遇到水會發生劇烈反應生成多種氣體的混合物,該氣體混合物中不可能含有()A.CO B.CO2 C.H2 D.SO23.相同質量的下列單質分別與足量的氧氣反應,消耗氧氣最多的是()A.鎂 B.硫 C.銅 D.碳4.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gA與一定量的B完全反應后,生成8.8g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A.4g B.8g C.11.4g D.6.2g5.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充入a個CO和a個O2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設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則容器內碳原子與氧原子個數之比為﹣﹣﹣()A.1:1 B.1:2 C.1:3 D.2:36.在化學方程式2A+B═C+3D中,A、B、C的相對分子質量依次分別為103、71、160,則D相對分子質量為()A.39 B.117 C.114 D.387.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時,生成質量比為44:27的CO2和H2O,則該物質可能是()A.CO B.CH4 C.C2H2 D.C2H5OH8.實驗室用16克高錳酸鉀放在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反應后稱得的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為14.4克,則剩余固體物質是()A.K2MnO4 B.K2MnO4和MnO2 C.KMnO4和K2MnO4 D.KMnO4和K2MnO4和MnO29.“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這兩種日用品不能混用,否則會產生有毒的氯氣(Cl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NaClO=NaCl+Cl2↑+X,則X是()A.O2 B.CO2 C.H2 D.H2O10.甲烷是一種常見燃料。現將一定量甲烷與一定量氧氣混合于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5.4g水,同時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測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36% B.44% C.64% D.72%11.某密閉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了一個化學反應,容器中乙、丙、丁的質量隨甲的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的值為24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當丁為10g時,容器中乙的質量為22g12.下列圖象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合的是()A.化學反應中,原子總數隨時間的變化 B.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D.在密閉容器中用足量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3.物質X在5g氧氣中充分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3O2RO2+2SO2(R為某種未知元素),測得RO2和SO2的質量分別為2.2g和6.4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RO2中R的化合價為+2價 B.X中含有R、S、O三種元素 C.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3.6g D.反應后的混合物中有三種物質14.一定質量的硫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高溫燒發生如下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4FeS2+11O2+8SO2+2Fe2O3,生成的SO2經過一系列反應全部變成H2SO4,把生成的H2SO4稀釋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應生成4.66t的沉淀,則硫鐵礦中FeS2的質量為()A.1.2t B.2.28t C.1.28t D.2.4t15.一氧化氮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工業上利用氫氣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數目保持不變 B.體現了氫氣的還原性 C.生成物中氮氣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1:2 D.參加反應的氫氣和二氧化氮的質量比為1:15二、填空題16.根據下列反應事實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1)常溫下,鋁和氧氣發生反應,在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膜(2)稀鹽酸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水和氯化鐵溶液(3)煉鐵高爐內焦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4)鐵粉浸入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單質銅,生成硫酸亞鐵溶液.17.質量守恒在化學生活中廣泛應用。(1)某化合物完全燃燒消耗氧氣14.4g,共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8.1g水,則該化合物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號)(2)化學反應A+B→C+D中,所加入的反應物A和B的質量分別為ag和bg,則生成的C和D的質量之和一定(a+b)g(填“等于”“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3)某工廠排放的廢氣中含有NO、NO2、N2中的兩種或三種,則該廢氣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不可能是。(填序號)A.20%B.40%C.60%D.80%(4)金屬鋰除了制造鋰電池外,還可以用于儲存氫氣,其原理是金屬鋰(鋰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與氫氣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狀的氫化鋰,氫化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鋰和氫氣。寫出氫化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三、實驗題18.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四個實驗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實驗A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實驗B中,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石灰石小塊充分反應后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偏轉,其原因是。(3)如圖C所示的小實驗(已知金屬銅與氧氣反應會生成氧化銅,氧化銅為黑色固體),在一根用細銅絲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10cm長的粗銅線,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燈給左邊一端銅絲加熱1~2分鐘。冷卻后,觀察到的現象是,其原因是。(4)如圖D所示的小實驗先在托盤天平上稱量一小段潔凈的鎂條的質量,在空氣中點燃后再稱量燃燒產物的質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若固體質量變化用如圖表示,則理論上m2與m1之差表示的質量。(5)D實驗過程中,鎂條完全燃燒后稱量得知石棉網上留下的固體質量反而比反應前鎂條還輕,其原因可能是;若用該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則應將該實驗改在的環境中進行。19.黃銅是銅和鋅的混合物。為了測定黃銅樣品的組成,取5份樣品,分別加稀硫酸進行反應(銅與稀硫酸不反應,Zn+H2SO4═ZnSO4+H2↑),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樣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第5份樣品的質量/g4040404040稀硫酸的質量/g306090120150產生氣體的質量/g0.30.60.91.01.0(1)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從第份樣品開始,金屬鋅已完全反應了。(2)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該黃銅樣品中金屬鋅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3)在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在40g樣品中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的關系曲線。四、計算題20.高溫煅燒碳酸鈣可制得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現有10g碳酸鈣,煅燒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7.8g。求:(1)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2)生成氧化鈣多少克?(3)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一位小數)五、解答題21.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利用秸稈可生產乙醇(化學式為C2H6O),該過程中包含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O6)轉化為乙醇的反應:C6H12O62C2H6O+2CO2↑。(1)生產2.3t乙醇,理論上參加反應的葡萄糖的質量為。(2)氧氣充足時,乙醇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氧氣不足時,乙醇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某實驗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物質乙醇氧氣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應前質量/g4.68.8000反應后質量/g006.65.4a①表中a的值為。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C2H6O+11O2CO2+H2O+CO。
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2023年單元測試卷(培優)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下列變化中,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A.木炭燃燒后質量減小 B.5g水受熱變成5g水蒸氣 C.5g蔗糖完全溶于95g水中,得到100g蔗糖溶液 D.向100mL水中加入100mL酒精,得到體積小于200mL的溶液【答案】A【解答】解:A、木炭燃燒后質量減小,是因為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該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選項正確。B、5g水受熱變成5g水蒸氣,是水狀態的變化,該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選項錯誤。C、5g蔗糖完全溶于95g水中,得到100g蔗糖溶液,是物質的溶解過程,該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選項錯誤。D、向100mL水中加入100mL酒精,得到體積小于200mL的溶液,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該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選項錯誤。故選:A。2.木炭在高溫條件下遇到水會發生劇烈反應生成多種氣體的混合物,該氣體混合物中不可能含有()A.CO B.CO2 C.H2 D.SO2【答案】D【解答】解:木炭在高溫條件下遇到水會發生劇烈反應生成多種氣體的混合物,木炭中有碳元素,水中有氫、氧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氣體混合物中只能含有碳、氫、氧元素,SO2中含有硫元素,所以該氣體混合物中不可能含有SO2。故選:D。3.相同質量的下列單質分別與足量的氧氣反應,消耗氧氣最多的是()A.鎂 B.硫 C.銅 D.碳【答案】D【解答】解:根據所該物質寫出這4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按O2的化學計量數為1進行配平,計算每種物質與O2的質量比:52Mg+O22MgOS+O2SO22Cu+O22CuOC+O2CO2由此可知:消耗32份質量的O2所需4種物質的相對質量分別為:48、32、128、12,所以相同質量的這4種物質消耗O2最多的是碳;故選:D。4.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gA與一定量的B完全反應后,生成8.8g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A.4g B.8g C.11.4g D.6.2g【答案】B【解答】解:設生成C的質量為x,2A+5B═2C+4D,1888x8.8g=x=1.8g所以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8.8g+1.8g﹣2.6g=8g。故選:B。5.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充入a個CO和a個O2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設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則容器內碳原子與氧原子個數之比為﹣﹣﹣()A.1:1 B.1:2 C.1:3 D.2:3【答案】C【解答】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不變,則反應后容器內碳原子與氧原子個數等于反應前容器內碳原子與氧原子個數,a個CO和a個O2分子中碳原子的個數為a×1=a,a個CO和a個O2分子中氧原子的個數為a×1+a×2=3a,則容器內碳原子與氧原子個數之比為a:3a=1:3,故選:C。6.在化學方程式2A+B═C+3D中,A、B、C的相對分子質量依次分別為103、71、160,則D相對分子質量為()A.39 B.117 C.114 D.38【答案】A【解答】解: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相對分子量之和相等,故有103×2+71=160+3D,很顯然,D相對分子量為39。故選:A。7.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時,生成質量比為44:27的CO2和H2O,則該物質可能是()A.CO B.CH4 C.C2H2 D.C2H5OH【答案】D【解答】解:根據題意“生成的CO2與水的質量比為44:27”,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44g××100%):(27g××100%)=4:1,A、CO中不含氫元素,不會生成水,故A錯誤;B、CH4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12:(1×4)=3:1,故B錯誤;C、C2H2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12×2):(1×2)=12:1,故C錯誤;D、C2H5OH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12×2):(1×6)=4:1,故D正確。故選:D。8.實驗室用16克高錳酸鉀放在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反應后稱得的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為14.4克,則剩余固體物質是()A.K2MnO4 B.K2MnO4和MnO2 C.KMnO4和K2MnO4 D.KMnO4和K2MnO4和MnO2【答案】D【解答】解:首先只要反應就生成二氧化錳,排除選項AC.BD的區別就在于是否剩余高錳酸鉀,所以只需求算高錳酸鉀是否完全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為16g﹣14.4g=1.6g設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2KMnO4K2MnO4+MnO2+O2↑31632x1.6g=x=15.8g即高錳酸鉀沒有完全反應,有剩余。故選D。故選:D。9.“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這兩種日用品不能混用,否則會產生有毒的氯氣(Cl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NaClO=NaCl+Cl2↑+X,則X是()A.O2 B.CO2 C.H2 D.H2O【答案】D【解答】解: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可知,反應物中含一個Na原子、3個Cl原子、2個H原子、1個O原子,生成物中含1個Na原子、3個Cl原子,故生成物中還應含2個H原子、1個O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H2O。故選:D。10.甲烷是一種常見燃料。現將一定量甲烷與一定量氧氣混合于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5.4g水,同時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測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36% B.44% C.64% D.72%【答案】A【解答】解:甲烷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等于甲烷中氫元素的質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等于甲烷中碳元素的質量,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5.4g×()=0.6g,則參加反應的甲烷的質量為0.6g÷()=2.4g,則甲烷中碳元素的質量為2.4g﹣0.6g=1.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2.2g×()=0.6g,則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1.8g﹣0.6g)÷()=2.8g,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6%,故選:A。11.某密閉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了一個化學反應,容器中乙、丙、丁的質量隨甲的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的值為24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當丁為10g時,容器中乙的質量為22g【答案】B【解答】解:A、丁反應了20g,生成了16g甲,生成乙的質量:20g﹣16g=4g,a=20+4=24,該選項說法正確;B、丁分解生成甲和乙,因此甲可能是單質,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丙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該選項說法正確;D、丁和乙反應的質量比是20:4,當丁為10g時,即反應的丁質量是10g時,生成乙的質量是2g,容器中乙的質量為:20g+2g=22g,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12.下列圖象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合的是()A.化學反應中,原子總數隨時間的變化 B.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D.在密閉容器中用足量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答案】C【解答】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總數不變,圖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故選項不合題意。B、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有催化劑反應快,無催化劑反應慢,最終生成的氧氣質量相等,圖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故選項不合題意。C、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圖象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故選項符合題意。D、在密閉容器中用足量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紅磷和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質量增大,完全反應后固體質量不變,圖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故選項不合題意。故選:C。13.物質X在5g氧氣中充分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3O2RO2+2SO2(R為某種未知元素),測得RO2和SO2的質量分別為2.2g和6.4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RO2中R的化合價為+2價 B.X中含有R、S、O三種元素 C.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3.6g D.反應后的混合物中有三種物質【答案】D【解答】解:A.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顯﹣2價,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原則可知,R元素顯+4價,選項說法錯誤;B.設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m,R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X+3O2RO2+2SO296n128m2.2g6.4gm=4.8gn=44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4﹣32=1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中一定含有R元素與硫元素,2.2gRO2中R元素的質量為:2.2g×=0.6g,其中含氧元素的質量為:2.2g﹣0.6g=1.6g6.4gSO2中含硫元素的質量為:6.4g×=3.2g,其中含氧元素的質量為:6.4g﹣3.2g=3.2g3.2g+1.6g=4.8g,所以X中只含R元素與硫元素,不含氧元素,選項說法錯誤;C.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2.2g+6.4g﹣4.8g=3.8g,選項說法錯誤;D.由以上分析可知,反應后氧氣有剩余,所以反應后的混合物中有氧氣、RO2和SO2三種物質,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14.一定質量的硫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高溫燒發生如下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4FeS2+11O2+8SO2+2Fe2O3,生成的SO2經過一系列反應全部變成H2SO4,把生成的H2SO4稀釋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應生成4.66t的沉淀,則硫鐵礦中FeS2的質量為()A.1.2t B.2.28t C.1.28t D.2.4t【答案】A【解答】解:設參加硫鐵礦中FeS2的質量為xFeS2﹣﹣﹣﹣﹣﹣﹣﹣2S﹣﹣﹣﹣﹣﹣2BaSO4,120466x4.66t=x=1.2t故選:A。15.一氧化氮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工業上利用氫氣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數目保持不變 B.體現了氫氣的還原性 C.生成物中氮氣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1:2 D.參加反應的氫氣和二氧化氮的質量比為1:15【答案】A【解答】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一氧化氮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O+2H2N2+2H2O。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同,故A說法錯誤;B、在該反應中,氫氣奪去了一氧化氮中的氧元素,體現了氫氣的還原性,故B說法正確;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氮氣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C說法正確;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氫氣和一氧化氮的質量比為(2×2):(30×2)=1:15,故D說法正確。故選:A。二、填空題16.根據下列反應事實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1)常溫下,鋁和氧氣發生反應,在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膜4Al+3O2═2Al2O3(2)稀鹽酸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水和氯化鐵溶液Fe2O3+6HCl═2FeCl3+3H2O(3)煉鐵高爐內焦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CO2+C2CO(4)鐵粉浸入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單質銅,生成硫酸亞鐵溶液Fe+CuSO4═FeSO4+Cu.【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鋁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Al+3O2═2Al2O3;(2)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3)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2CO;(4)鐵和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故填:4Al+3O2═2Al2O3;Fe2O3+6HCl═2FeCl3+3H2O;CO2+C2CO;Fe+CuSO4═FeSO4+Cu.17.質量守恒在化學生活中廣泛應用。(1)某化合物完全燃燒消耗氧氣14.4g,共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8.1g水,則該化合物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填元素符號)(2)化學反應A+B→C+D中,所加入的反應物A和B的質量分別為ag和bg,則生成的C和D的質量之和一定小于等于(a+b)g(填“等于”“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3)某工廠排放的廢氣中含有NO、NO2、N2中的兩種或三種,則該廢氣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不可能是D。(填序號)A.20%B.40%C.60%D.80%(4)金屬鋰除了制造鋰電池外,還可以用于儲存氫氣,其原理是金屬鋰(鋰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與氫氣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狀的氫化鋰,氫化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鋰和氫氣。寫出氫化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LiH+H2O=LiOH+H2↑。【答案】(1)C、H、O;(2)小于等于;(3)D;(4)LiH+H2O=LiOH+H2↑。【解答】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化合物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3.2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3.2g××100%=9.6g;8.1g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8.1g××100%=7.2g;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質量之和9.6g+7.2g=16.8g>14.4g,則化合物中也含有氧元素,因此該化合物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故答案為:C、H、O;(2)化學反應A+B→C+D中,所加入的反應物A和B的質量分別為ag和bg,若A和B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的C和D的質量之和為(a+b)g;若A和B不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的C和D的質量之和<(a+b)g;因此生成的C和D的質量之和一定小于等于(a+b)g;故答案為:小于等于;(3)N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53.3%;NO2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69.6%;N2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0;其中NO2的質量分數最高,不管與另外的一種或兩種氣體混合,廢氣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都不可能大于69.6%;因此廢氣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在0~69.6%之間,故選;D;(4)氫化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鋰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LiH+H2O=LiOH+H2↑;故答案為:LiH+H2O=LiOH+H2↑。三、實驗題18.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四個實驗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實驗A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2)實驗B中,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石灰石小塊充分反應后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右偏轉,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3)如圖C所示的小實驗(已知金屬銅與氧氣反應會生成氧化銅,氧化銅為黑色固體),在一根用細銅絲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10cm長的粗銅線,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燈給左邊一端銅絲加熱1~2分鐘。冷卻后,觀察到的現象是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其原因是加熱條件下,銅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生成氧化銅的質量大于銅的質量。(4)如圖D所示的小實驗先在托盤天平上稱量一小段潔凈的鎂條的質量,在空氣中點燃后再稱量燃燒產物的質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若固體質量變化用如圖表示,則理論上m2與m1之差表示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5)D實驗過程中,鎂條完全燃燒后稱量得知石棉網上留下的固體質量反而比反應前鎂條還輕,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白煙帶走一部分氧化鎂;若用該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則應將該實驗改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答案】(1)4P+5O22P2O5。(2)右;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3)a端銅絲變黑色;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加熱條件下,銅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生成氧化銅的質量大于銅的質量。(4)參加反應的氧氣。(5)生成的白煙帶走一部分氧化鎂;密閉。【解答】解:(1)A中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故答案為:4P+5O22P2O5。(2)實驗B中,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石灰石小塊充分反應后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右偏轉,其原因是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故答案為:右;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3)加熱條件下,銅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生成氧化銅的質量大于銅的質量,因此觀察到的現象是:a端銅絲變黑色,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故答案為:a端銅絲變黑色;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加熱條件下,銅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生成氧化銅的質量大于銅的質量。(4)鎂條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鎂,化學方程式為:2Mg+O22MgO,若固體質量變化用圖1表示,則理論上m2與m1之差表示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故答案為:參加反應的氧氣。(5)實驗過程中,鎂條點燃后實驗現象如圖2所示,鎂條完全燃燒后,稱量得知石棉網上留下固體質量反而比反應前鎂條還輕,其原因可密閉的環境中能是:生成的白煙帶走一部分氧化鎂;若用該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則應將該實驗改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故答案為:生成的白煙帶走一部分氧化鎂;密閉。19.黃銅是銅和鋅的混合物。為了測定黃銅樣品的組成,取5份樣品,分別加稀硫酸進行反應(銅與稀硫酸不反應,Zn+H2SO4═ZnSO4+H2↑),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樣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第5份樣品的質量/g4040404040稀硫酸的質量/g306090120150產生氣體的質量/g0.30.60.91.01.0(1)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從第4份樣品開始,金屬鋅已完全反應了。(2)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該黃銅樣品中金屬鋅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3)在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在40g樣品中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的關系曲線。【答案】(1)4;(2)81.25%;(3)。【解答】解:(1)第4份加入120g硫酸生成氫氣1.0g,第5份中又多加了30g硫酸,但是生成氫氣的質量沒變,說明鋅已經被反應完了,所以從第4份開始,金屬已經反應完了;(2)設40g樣品中含鋅的質量為x,Zn+H2SO4=ZnSO4+H2↑652x1.0gx=32.5g所以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100%=81.25%答: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81.25%。由第一份樣品可知30g稀硫酸產生0.3g氫氣,則40.0g樣品消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開課怎么講數學試卷
- 心肌梗賽培訓課件
- 廣東8年級下冊數學試卷
- 高中二輪復習數學試卷
- 離職訪談培訓課件模板
- 東海縣新高一數學試卷
- 德州初中中考數學試卷
- 高職高考15年數學試卷
- 肉毒素課件論文范文
- 2025年04月浙江縉云縣衛生健康系統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人員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LY/T 1184-1995橡膠木鋸材
- GB/T 30649-2014聲屏障用橡膠件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彈簧鋼絲
- GB 7000.1-2015燈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與試驗
- 4M變更控制程序
- 重危患者護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 銅桿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 北京通州玉橋中學小升初分班考試數學
- GB3956-97電纜的導體
- 外墻石材維修施工方案
- 國家開放大學《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管理》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