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者口之緣也客家方言的詞匯和語法特點_第1頁
唇者口之緣也客家方言的詞匯和語法特點_第2頁
唇者口之緣也客家方言的詞匯和語法特點_第3頁
唇者口之緣也客家方言的詞匯和語法特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唇者口之緣也客家方言的詞匯和語法特點

李先生的特點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八個省份,非常獨特。拙作《梅縣方言的語音特點》登在本刊1992.275—289。本文討論客家話的詞匯與語法特點,共分五節:(壹)口語用字,(貳)代詞、指示詞、疑問詞,(叁)外來詞,(肆)有字句,(伍)比較句。文中舉例用梅縣方言,用其他方言時都隨文說明。類“”與“個”客家方言的口語用字特點頗多。以下選取口語中常用的“儕|唇|背|腳|公丨牯|婆|赫|哥丨妹丨掌|”等字,說明其用法。[儕]《說文》:“儕,等輩也,從人齊。春秋傳曰:吾儕小人。”大徐本仕皆切。“儕”字在客家話的口語中常見,要說明其用法,最好拿它跟“個”字比較。客家話“個”字除作量詞外,許多用法都相當于北京話的“的”字。例如:“個我的丨你個你的丨佢個他的丨大個大的丨細個小的丨紅個紅的|肥個肥的,胖的丨重個重的丨短個短的丨食個吃的丨著個穿的丨看戲個看戲的丨趕墟個趕集的|佢係前頭日打北京轉來個他是前天從北京回家的|秋哺日打墟上花好多錢買來個昨天從集上花好些錢買來的”。“儕”字用在形容詞(組)、動詞(組)與數詞后面時,作用與上述的“個”字類似,但“個”字可指人或物,“儕”字專指人。現在對比“儕”與“個”的用例。A類“儕”在形容詞后面時,只能指人,不能指物;“個”在形容詞后面時,既可指人,也可指物。B類“儕”在數詞后面時,只能指人,不能指物;“個”在數詞后面時,可指人,也可指物。C類“儕”在動詞后面時,只能指人,不能指物;“個”在動詞后面時,只能指物,不能指人。食儕吃東西的人食個食物為進一步說明C類“儕”與“個”的差別,以下再舉幾個例句,“~”替代所舉條目。食儕:酒桌準備好,~到時間就會來食個:這塊粄糕係可以~!D類“儕”在帶有形容詞或動詞的詞組后面時,只指人不指物;“個”在帶有形容詞或動詞的詞組后面時,可指人也可指物。[唇]北京話和其他方言多用“唇”字表示人或某些動物的口的周圍肌肉組織,通稱“嘴唇”。客家話不少地區除用“唇”字表示嘴唇外,還作邊緣講。《釋名·釋形體》:“唇,緣也。唇者口之緣也”。“唇”引申為邊緣的意思,古已有之。《詩·伐檀》:“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詩·葛藟》:“緜緜葛蕌,在河之漘”,“河之漘”就是河邊,河岸。客家話中的“唇”字用在名詞后面,是個方位詞,意思是邊緣。例如:除上述例子外,生活中許多帶邊緣的物件都可用“唇”來表示,不過船的邊緣不能說成“船唇”。袖口或褲腳因磨損而露出布絲時叫“□唇”,口語中“邊緣”一般說成“邊唇”。[背]腹背的“背”字是漢語共同的。“背”字作為方位詞,是客家話的特點。“背”字作為方位詞時,有兩種用法:①“背”字用于“上下前后里外”之后,組成復合的方位詞,功用跟其他方言的“頭、面、邊”一樣,與本義沒有聯系,只表示方位而已。②“背”字用于名詞之后,表示“-后,-外,-那邊,-那兒”的意思,是由“腹背”的背引申來的。腹前背后,打仗時前后都受到攻擊叫腹背受敵。《廣雅·釋親》:“背,后也。”以下舉例,前三行是①的例子,后六行是②的例子。[腳]腳字指人及動物站立與行走時著地的部分,這是漢語共同的。客家話“腳”字也包括腿而言,這跟吳語相同,跟北京話不同。客家話“腳”字作為復合詞的后置成分,用法可以分四項來說:①器物下部類似人腿起支撐作用的部分,②東西最下部,③東西剩下的部分,容器中剩下的東西,④指從事或迷戀某一事物的人。分別舉例如下,例前加①②③④表示該例屬哪一項。第④類的例子與戲劇里的“生角、旦角、丑角”的“角”相似,“角”字本作“腳”,“角”是后起寫法。有的條目兼屬兩類。比方“酒腳”指酒壺或酒杯里剩下的酒底兒,屬于第③類;指酒徒屬于第④類。[公|婆|牯|嫲丨哥丨妹]“公婆”稱呼尊親屬,這是漢語的共同現象。“公嫲,牯嫲”稱呼某種男女或區別某些動物的雌雄,在好些南方方言中都有類似現象,只是各方言的用字不同。客家話“公婆,牯嫲”等字的用法多數與性別有關。現在先舉“公婆,公嫲,牯嫲”等對比的例。“公婆”稱呼尊親屬,有時也稱呼某種男女。“牯嫲”也可用于稱呼某種男女。“公嫲,牯嫲”區別某些動物的性別。“公嫲”指動物中的鳥與魚,“牯嫲”指牛馬等哺乳動物。“嫲”是客家話的特點,如客家話中“嫲”字有時相當于粵語的“乸”字。“公婆牯嫲”等字也不限于上文說的表示性別。下文分別討論這些字的特點。“公”除指男性或雄性動物外,還可以泛指動物(不論性別),身體器官,自然界的事物及器物等。例如:與上述“公牯婆嫲”相類似的,口語中還有“哥妹”。“妹”指女性,“哥”可指男性,也可泛指動物,“公、牯”與“婆、嫲”在某些場合是相對的,但“哥”與“妹”並不對稱。“我們”還是“我”?表一梅縣話的代詞、指示詞、疑問詞有些地區管客家話叫“ue066話”或“麻介話”,這是挑選方言中的特殊字眼作為方言的名稱。客家話“我”說“ue066”(梅縣、永定等地說,惠州說),“什么”在梅縣是“脈個”,永定是“乜個”。有人說起,他們對客家話的了解就是從“做麻介”開始的。表一說明梅縣話的代詞,指示詞及疑問詞。表中的“兜”是同音字。“這個,那個,哪個,樣兒”的“這,那,哪,樣”是訓讀字。指示詞“這么,那么”的說法,各地客家話分合不一。如永定話“這么,那么”都說成,連南話都說成。梅縣、新豐“這么,那么”說法都不同。梅縣見上表。新豐管“這么”叫,管“那么”叫“或。單數人稱代詞,各地客家話大同小異。復數人稱代詞的說法,各地客家話不盡相同。以“我們”為例。“我們”的排除式梅縣叫“ue066丁人”,永定叫“ue066兜人”,翁源叫“ue066等”,四川龍潭寺叫“ue066們”。“我們”的包括式(北京話的“咱們”),梅縣說“大家人”,永定說“俺”或“俺兜人”,翁源說“大齊家”。如表一所示,“ue066個,你個,佢個”各有三種說法,在“ue066個書”等格式里,三種說法都可以用。在“書係ue066個書是我的”等格式里,只能用前后兩種說法(都拿收尾),不能用第二種說法。例如:北京話“有”字不表示“已經,已然”的“已”,“沒有”可以表示“未曾,未然”的“未”。如:“來了沒有?|來(了)信沒有?”客家話“有”字可以表示“已經,已然”的“已”,這是客家話“有”字用法與北京話的不同之處。本節說的有字句,限于其中“有”字表示“已未”的“已”的。客家話有字句可以根據“有”字在動詞前,或在動詞后(賓語前)分為兩類。例句①至⑥“有”字在動詞前,例句⑦至12“有”字在動詞后。“一個人”/“他今兒好點”比較句有明比與暗比之分。明比是把相比的事物明白說出來,例如:“我比他高|他有你(那么)聰明|他沒有你(那么)用功”。暗比是不把相比的事物明白說出來,例如:“還是這個好丨他今兒好點兒了。這里先說明比。客家話的明比句可以分為“優于,等于,劣于”三類。以下分別舉梅縣話的例子說明。用“ue066兩個人丨佢三個人”表示“我們倆”或“他們仨”時,在“個”字后面一定要加“人”字,這一點與“ue066兩儕丨佢三儕”是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