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無人機行業分析報告_第1頁
2023年無人機行業分析報告_第2頁
2023年無人機行業分析報告_第3頁
2023年無人機行業分析報告_第4頁
2023年無人機行業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無人機行業分析報告目錄一、無人機超百年歷史,應用廣泛用 PAGEREFToc366611300\h41、無人機超百年歷史,在軍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PAGEREFToc366611301\h42、無人機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是在海灣戰爭之后 PAGEREFToc366611302\h43、無人機分為軍用、民用和軍民兩用三大類別 PAGEREFToc366611303\h6(1)民用無人機主要應用于航空拍照、地質測量 PAGEREFToc366611304\h6(2)軍用無人機用主要用于偵察、作戰 PAGEREFToc366611305\h64、無人機系統主要包括機體系統、機載系統等 PAGEREFToc366611306\h8二、全球無人機發展以美國和以色列水平最高 PAGEREFToc366611307\h91、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開始重視無人機的研究與發展 PAGEREFToc366611308\h92、美國在“全球作戰”的戰略指導下,發展多款先進系列無人機 PAGEREFToc366611309\h93、以色列已發展形成較為完整的無人機體系 PAGEREFToc366611310\h12三、我國無人機發展迅速趕上發達國家 PAGEREFToc366611311\h131、我國研制無人機起步較晚,至今50多年歷史 PAGEREFToc366611312\h132、近年來我國已相繼研發出多款先進無人機 PAGEREFToc366611313\h153、我國研制無人機已形成研究所和高校共同研發的路線 PAGEREFToc366611314\h194、國內無人機從事企業超過100家 PAGEREFToc366611315\h20四、無人作戰機:第四代戰機、未來將成為航空主戰裝備 PAGEREFToc366611316\h211、無人作戰機在多次局部戰爭屢建戰功促使多國重視其發展 PAGEREFToc366611317\h212、依靠有人戰機作戰風險大,無人戰機實現“無約束作戰” PAGEREFToc366611318\h223、無人作戰飛機的使用費用低 PAGEREFToc366611319\h234、無人機革命性的突破:無人隱形戰斗機 PAGEREFToc366611320\h24(1)X-47B——無人駕駛飛行器領域的革命性突破 PAGEREFToc366611321\h25(2)中國紅色X47-B——洪都“利劍”隱形無人戰斗機 PAGEREFToc366611322\h27(3)歐洲“神經元”無人機 PAGEREFToc366611323\h28(4)英國“雷神”無人機 PAGEREFToc366611324\h29五、全球無人機市場迎來井噴時期 PAGEREFToc366611325\h311、無人機經歷20世紀漫長的萌芽醞釀期,21世紀初呈現爆發性增長 PAGEREFToc366611326\h312、無人機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航空主戰裝備 PAGEREFToc366611327\h313、未來高端無人機占據主要市場,全球交付價值量超過73% PAGEREFToc366611328\h324、美國、歐洲和亞太區域將是無人機需求最旺盛的市場 PAGEREFToc366611329\h335、未來我國無人機產業將迎來“井噴”時期 PAGEREFToc366611330\h33(1)預計未來20年我國無人戰斗機需求超過2023億元 PAGEREFToc366611331\h34(2)預計未來20年其他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需求達460億元 PAGEREFToc366611332\h35六、投資策略:關注我國無人機制造商“洪都航空” PAGEREFToc366611333\h361、洪都航空已成功研發系列無人機,將成為無人機重要生產商 PAGEREFToc366611334\h362、中國航空報詳細報道了洪都新一代飛機的研制、總裝、試車過程 PAGEREFToc366611335\h363、預計“利劍”試飛日期臨近,關注試飛進展 PAGEREFToc366611336\h374、公司未來無人機業務將可能超過其他業務,長期成長空間將因此打開 PAGEREFToc366611337\h375、洪都航空投資五要素:飛鷹——教練機、戰斗機、無人機齊飛 PAGEREFToc366611338\h38一、無人機超百年歷史,應用廣泛用1、無人機超百年歷史,在軍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無人駕駛飛機是一種以無線電遙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為主的不載人飛機。從1908年世界上第一架無人機問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應技術進步和戰爭需求,無人機已逐漸發展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國防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由于無人機與生俱來的優勢,近年來在民用領域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在軍用戰斗機、偵察衛星、空中預警機大發展的今天,無人機卻能獨樹一幟,爭得一席之地,這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能。眾所周知,無人機不需要飛行員在機艙內進行駕駛,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的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無人機既可以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以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可采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使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2、無人機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是在海灣戰爭之后無人機最早出現在一戰之后。到了二戰后,不少軍事強國將退役的飛機改裝成為靶機,從此開啟了近代無人機發展的先河。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無人機在承擔偵查任務方面顯示出了其重要性。例如,在越戰期間,美國曾經使用大量的無人機對高情報價值或者是防御嚴密的目標進行偵查;1982年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首創以無人機進行偵察、情報搜集、跟蹤和通訊等活動的理念;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作戰當中,美軍曾經發射專門設計作為誘餌來欺騙雷達系統的小型無人機,后來多為其他國家所效仿。而無人機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是在海灣戰爭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充分認識到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競相把高新技術應用到無人機的研制與發展上,不僅增加了其續航時間,提高了其圖像和數字化傳輸速度,而且還使用了先進的自動駕駛儀。目前,一些無人機已經裝備了武器,例如美國的RQ-1捕食者無人機裝備了AGM-114“地獄火”空對地導彈,承擔起更多、更復雜的軍事任務,如:轟炸目標、對地攻擊、空中格斗等。近二三十年來,無人機以其生存概率高、機載配置多樣化、滯空時間長、操作靈活、經濟實用、訓練維修成本低、武器平臺性能不受人類生理條件限制等優點,在偵察、對地攻擊、戰場毀傷評估、干擾、欺騙(誘餌)、信息中繼、對地支援等諸多軍事領域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并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青睞。其與偵察衛星相比具有分辨率高、預警時間短、制造成本低、偵察能力強等優勢。而相對于有人駕駛飛機,則具有設計靈活、體積小、重量輕;續航時間長,空間利用率高,載荷能力強;隱身性能好,生存能力強;安全系數高,自主控制能力強;無人員傷亡,可在高風險空域飛行等優點。此外,無人機造價低廉,通常無人機的造價只占有人駕駛飛機造價的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幾。例如美國海軍正在研制的最新無人機駕駛飛機不僅容易操縱、安全性能高,造價低廉,而且使用成本也僅為有人駕駛戰斗機的百分之十。3、無人機分為軍用、民用和軍民兩用三大類別無人機種類繁多,目前全球共有300多種基本型號。但按其基本性質可分為軍用無人機、民用無人機和軍民兩用無人機三大類別。(1)民用無人機主要應用于航空拍照、地質測量民用無人機是以民事用途為目的而研發生產的無人機,由于無人機成本相對較低、無人員傷亡風險、生存能力強、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的優勢,使得無人機在航空拍照、地質測量、高壓輸電線路巡視、油田管路檢查、高速公路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毒氣勘察、緝毒和應急救援、救護等民用領域應用前景極為廣闊。正是因為看到未來無人機的民用市場潛力巨大,除一些科研院所外,民營企業也開始介入無人機市場。目前粗略估計全國約有170多家單位在生產無人機。就低端產品而言,一套無人機系統的生產成本有可能不超過幾十萬元,這也是中國有眾多廠家看重無人機市場前景的一個原因。(2)軍用無人機用主要用于偵察、作戰軍用無人機是以軍事用途為目的而研發生產的無人機。與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備受世界各國軍隊的青睞。在局部戰爭中,無人駕駛飛機以其準確、高效和靈便的偵察、干擾、欺騙、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規條件下作戰等多種作戰能力,發揮著顯著的作用,并引發了層出不窮的軍事學術、裝備技術等相關問題的研究。現代軍用無人機的任務范圍已由傳統的空中偵察、戰場觀察和毀傷評估等擴大到戰場抑制、對地攻擊、攔截巡航導彈,甚至空中格斗等領域。無人機不僅對有人戰斗機進行支援,而且在許多情況下起到替代有人駕駛飛機的作用。如美國的“全球鷹”、以色列的“先鋒”等。軍用無人機分類方法多樣,通常按下列兩種方法分類。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內,世界各國將在軍用領域內大力發展無人機,重點是研發中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以及無人攻擊機。此外,由于戰場需求,對無人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決定了未來軍用無人機的發展方向,具體包括以下4個方面:1)從低空、短航時向高空、長航時發展;2)向隱形無人機方向發展;3)從實時戰術偵察向空中預警方向發展;4)向空中格斗方向發展。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無人機在民用以及商用領域的運用也將進一步地深入。預計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內,無人機必將廣泛應用于經濟建設、生態保護、社會發展、國防和科研等各種領域。4、無人機系統主要包括機體系統、機載系統等無人機系統主要包括機體系統、機載系統、測控系統、發射回收系統、飛控系統、數據鏈路系統、電源系統、地面控制站(GCS)等。其中以機體系統和機載系統最為重要。機體系統包括機身設計技術以及動力技術。機載系統包括偵察或戰斗時所用的雷達、傳感器、攝像機以及武器裝備等。機身設計技術包括對機體外形的設計,機體結構的設計以及機身材料的設計,從而使無人機具有了升阻比大、氣動效率高、載荷分布均勻、結構效率高、有效載荷量大、隱身性能好等突出的優點。目前無人機使用的發動機包括航空活塞式發動機和渦輪發動機等。航空活塞式發動機所具有的油耗低、故障率低、噪聲小、質量輕等優點,從而使它成為了無人機動力裝置的首選。渦輪發動機包括渦噴發動機、渦扇發動機、渦槳發動機和渦軸發動機。渦噴發動機主要用于高空、高速無人機;渦扇發動機主要用于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渦槳發動機主要用于攜帶載荷能力強的無人機,如美國“捕食者”無人機等;渦軸發動機主要用于無人直升機,例如,“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的動力裝備為一臺羅羅公司的250W-C20W渦軸發動機。二、全球無人機發展以美國和以色列水平最高1、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開始重視無人機的研究與發展近30年來,隨著微電子、通信、材料及推進系統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無人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加上無人機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幾場局部戰爭中的成功戰例,世界各國開始重視無人機的研究與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30余個國家和地區已研制出了50多種無人機,計300余種型號,且已有55個國家裝備了無人機,其中發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主要是美國和以色列,緊隨其后的是西歐國家。2、美國在“全球作戰”的戰略指導下,發展多款先進系列無人機美國在“全球作戰”的戰略指導下,已經計劃發展重、中、輕型,遠、中、近程,配套成族、系列發展的多用途無人機裝備,以滿足不同戰略、戰役任務的需要。此外,其活動半徑從幾十到幾千千米,留空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十小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全球鷹”、“捕食者”無人機和“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全球鷹”是美國空軍乃至全世界最先進的長航時遠程無人偵察機,是美國目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重點發展的無人機。“全球鷹”機身長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飛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鷹”是一種巨大的無人機。其續航時間可達42h,可從美國本土起飛到達全球任何地點進行偵察。“全球鷹”于2023年正式部署到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其制造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認為,在2023年前“全球鷹”總銷量將達到245~300架。除了美國本國外,“全球鷹”還可能獲得來自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訂單。“捕食者”無人機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仍將是美軍現役遠程攻擊無人機的主力,其主要用于前線部隊。在美國對阿富汗的空襲行動中,首次使用掛載的導彈對阿富汗地面目標進行了實彈攻擊,開創了無人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先例。“捕食者”機長8.27米,翼展14.87米,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9?11”之后,“捕食者”成為了世界上最為成功的戰術無人機型號。美國空軍于2023年采購25套“捕食者”系統,共由100架MQ-1和MQ-9無人機以及相應的控制設備組成。2023年美國空軍又將“捕食者”中隊的數量增加到15個。而目前,“捕食者”最新的改型—“勇士”,被美國陸軍選中為下一代延程/多用途無人機。RQ-8A“火力偵察兵”無人機是為美國海軍研制的下一代艦載垂直起降戰術無人機(VTUAV),承擔海上巡邏偵察以及反潛、反艦和反水雷作戰等任務。目前試驗進入了至為關鍵的一年。X47B無人機是一架試驗型無人戰斗航空器(UCAV),由美國國防技術公司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開發。該無人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需人工干預、完全由電腦操縱的“無尾翼、噴氣式無人駕駛飛機”,也是第一架能夠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并自行回落的隱形無人轟炸機。3、以色列已發展形成較為完整的無人機體系以色列無人機基本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東戰爭的炮火催生下發展起來的。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其軍用無人機覆蓋了偵察、干擾、反輻射、誘餌、通信等多個領域,已經形成從長航時無人機、戰術無人機到攻擊無人機的較為完整的無人機體系,有的無人機作戰性能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近年來,以色列不斷有新型號無人機問世,除了自己的裝備需要外,還有一部分出口到國外。“蒼鷺TP”是以色列空軍最大的無人機,由以色列最大的飛機制造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歷時10年研發完成。“蒼鷺TP”的翼展26米,大小和波音737客機相當,航程可覆蓋包括伊朗在內的海灣地區。“蒼鷺TP”無人機于2023年7月15日首航。2023年,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動對哈馬斯組織空中打擊時,才首次在實戰中使用該飛機。2023年2月,以色列軍方首次公開展出“蒼鷺TP”無人機。除以色列空軍裝備該型無人機外,以色列宇航局于2023年7月與法國簽署了價值5億美元的合同,即對法出售“蒼鷺TP”無人機,而德國等國也有意向購買這種無人機。哈比無人機(IAIHarpy)是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在20世紀90年代研制的,是可從卡車上發射的,并可對雷達系統進行自主攻擊的無人機。在2023年的巴黎航展上,哈比無人機首次公開亮相。2023年,韓國花費5200萬美元引進100架哈比無人機。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還曾經把哈比無人機出售給其它國家,包括土耳其,印度和中國。除了美國和以色列兩個主要的無人機研制大國外,西歐各國以及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也都研發了或正在研發各式各樣的無人機。三、我國無人機發展迅速趕上發達國家1、我國研制無人機起步較晚,至今50多年歷史我國研制無人機起步較晚,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才開始著手,但研發的速度很快。先后成功研制長空一號無人靶機系列、長虹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T-6通用型無人機、Z-5系列無人偵察機、ASN系列無人機等。其中,開發出的數十種靶機和偵察型無人機,已能批量生產和裝備部隊。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開始將“長虹”、“長空”系列無人機廣泛運用于軍事偵察、高空攝影、靶機或地質勘測等作業中。該系列無人機及其改型在當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由總參謀部第60研究所研制的W-50型多用途無人機也已形成戰斗力,并在解放軍各部隊中服役。W-50型無人機是一種性能卓越的空中平臺。該型無人機可配備彩色CCD攝像平臺、紅外線成像儀、數碼照相機等設備,可完成戰場形式監測、戰場影像地圖繪制、陣地偽裝效果評估、打擊效果評估等多項軍事作戰訓練任務。ASN-206是西安愛生技術集團研制的多用途無人機。于1994年12月完成研制。該機是一種配套完整、功能齊全、性能先進、適合野外條件使用的無人機。其可用于晝夜空中偵察、戰場監視、偵察目標定位、校正火炮射擊、戰場毀傷評估、邊境巡邏等軍事領域,也可用于航空攝影、地球物理探礦、災情監測、海岸緝私等民用領域,且現已投入批量生產。這也是中國早期幾種先進戰術無人機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另外,該公司生產的ASN-104,ASN-105小型無人機也在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近年來我國已相繼研發出多款先進無人機近十幾年來,中國在無人空中平臺領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一批新型無人機裝備相繼研制成功并交付部隊,無人機裝備體系結構有了較大改善,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最新型號的無人機有主要有以下幾款。另外,在這次珠海航展上,我國一次性展出了25款無人機,數量之眾可謂盛況空前,這讓我們看到了我國力圖趕上在該領域領先的美國和以色列。此次展出眾多的無人機不僅說明中國在研發無人機技術方面投入了大量時間和資金,也說明了中國正積極推動其無人機產品走向國際市場。這都是我國無人機領域最新成果的見證,它們將使我國在無人機領域逐漸走在歐美國家的前面。下面來介紹我國未來幾年將重點研發并生產的無人機。“翼龍”無人機是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制的一種中低空、軍民兩用、長航時多用途無人機。于2023年5月開始研制,2023年10月完成首飛。其不僅可以執行監視、偵查及對地攻擊任務等任務,也可用于維穩、反恐、邊界巡邏等。此外,“翼龍”無人機還可以廣泛應用于民用和科學研究等領域,如災情監視、緝私查毒、環境保護、大氣研究,以及地質勘探、氣象觀測、大地測量、農藥噴灑和森林防火等。其總體性能已經達到了國際上同類型無人機的先進水平。“翼龍”的價格遠比美國或以色列制造的無人機便宜,售價不到100萬美元,憑此優勢可以輕松打動外國客戶,從而進入利潤豐厚的全球無人機市場。據報道稱巴基斯坦、阿聯酋等國已采購該型號無人機。很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將會很有興趣購買“翼龍”。WJ-600是一款具備快速打擊能力的多用途戰術無人機。該款無人機由中國最大武器生產企業之一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展出。WJ-600無人機具有良好的隱身性能,能夠攜帶數枚導彈,并且因為采用了不同于其他無人機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所以具有良好的高速突防能力,是一款先進無人機戰斗機。“彩虹”系列無人機是目前國內比較成熟且先進的無人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自主研發。彩虹-3無人機采用輪式自主式起降,飛行高度達5000米,最遠航程2400千米,飛行時間為12-15h。彩虹-4無人機是在彩虹-3基礎上新研發的,是目前國內掛載能力最強、飛行性能最優的無人機,飛行高度達7-8千米,飛行速度可達300公里/小時,飛行時長為40多個小時。這一系列的性能指標都表明彩虹無人機達到了同類無人機的國際水平。該系列無人機用途廣泛,在軍事領域可用于偵察、監視及對地攻擊,在民用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譬如承擔森林防火、氣象勘測、海洋測繪,地質勘探等職能。另外,該系列無人機也可警用,執行要地巡邏、對犯罪分子進行跟蹤監視等任務。2023年,彩虹-3無人機已出售到國外,實現了中國無人機批量出口零的突破。目前我國比較神秘的兩款無人機為“翔龍”無人機以及具有“紅色X-47B”之稱的飛翼布局無人機。“翔龍”無人機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和貴州航空工業公司共同研制,原型機于2023年6月28日首次露出了它神秘的面容。這是我國新一代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該機機身全長14.33米,翼展24.86米,最大續航時間10小時。“翔龍”無人機將滿足軍隊未來作戰的需要,完成平時和戰時對周邊地區的情報偵察任務,為部隊準確及時地了解戰場態勢提供有力保障。目前中國軍隊尚未正式接收這種大型戰略無人機。另一款無人機是有“紅色X-47B”之稱的國產飛翼布局無人作戰飛機“利劍”。其不僅在外形上和美國X-47B類似,而且功能定位上也是和X-47B類似的艦載無人作戰飛機。該機由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中航工業洪都公司生產,于2023年12月13日總裝下線,2023年5月地面滑行測試。該型機的總裝下線,意味著中國無人機已經完成了向空中打擊能力的無人作戰飛機的跨越,標志著無人機將從過去一直執行空中偵察、戰場監視和戰斗毀傷評估等任務的作戰支援裝備,上升為能執行壓制敵防空系統、對地攻擊、攔截戰術導彈和巡航導彈,甚至可執行空對空作戰任務的真正的作戰裝備。具體詳見第四章介紹。3、我國研制無人機已形成研究所和高校共同研發的路線我國在研制無人機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研究所和高校共同研發的路線,包括中航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貴州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等,它們都積極地發展無人機項目,以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術C4I系統建設。我國主要無人機研發基地:中航科工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現有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580余戶企事業單位。經過多年的勵治,其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武器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開發與研制生產體系,所研制的國防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目前,航天科工集團已形成了以載荷1至2公斤的鷂鷹-2、騰飛-8,載荷5公斤的鷂鷹-3、騰飛-5,載荷15公斤-130公斤的刀鋒-460、鷂鷹-1、WJ-600為核心內容的輕、小、中型無人機系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擁有“神舟”、“長征”等著名品牌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自主創新能力強、核心競爭力強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公司主要從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該公司研制的彩虹系列無人機開創了我國無人機銷售海外的先例。貴航、成飛以及沈飛都是我國重點飛機設計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近年來成功研制多款新型無人機,有些無人機已經批量裝備部隊。另外,高校在我國無人機研發過程中起到了中堅力量,包括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等,大部分已經具備研發和小批量生產的能力。總的來說,近十幾年來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形成了自己的無人機研發與生產體系,逐漸減小了與國外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多家研究所和高校已經具備了自主研制的能力,并且研制成功的多款無人機已經開始裝備部隊。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4、國內無人機從事企業超過100家國內從事無人機行業的企事業單位有120多家,包括工業部門和民營企業。工業部門(院所和航空、航天集團公司)技術水平高于民營企業。國內航空、航天集團和院校所生產的無人機主要用于軍事需求,任務十分飽滿。民營無人機企業,其中很大一部分為航模生產企業轉型而成,技術實力較為薄弱。但隨著國家信息化建設,地球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民用無人機市場會逐漸得到重視。除了國內工業部門以外,更需要民營企業生產性價比更高,滿足市場需求的無人機,從而把成本拉下來,應用推上去,這是目前行業發展的趨勢。雖然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與國外的差距。在大型無人機方面,美國的“全球鷹”、以色列的“蒼鷺”固定翼無人機,代表了目前大型無人機領域最高水平。它們都已實現全球巡邏偵查,航速可接近音速。中國的“翔龍”無人機屬于國內最先進的軍用固定翼無人機之一,其作戰半徑只有2500km,續航時間10小時,和世界先進無人機的全球偵查,續航能力30至40小時的性能相差甚遠。而國內大型旋翼無人機的性能相較世界先進水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四、無人作戰機:第四代戰機、未來將成為航空主戰裝備1、無人作戰機在多次局部戰爭屢建戰功促使多國重視其發展隱身化、智能化、精確化和無人化已經成為了世界軍用航空未來發展的趨勢,未來戰爭中,無人機將作為航空作戰武備中全新概念的“殺手锏”。無人機一改之前幾十年的傳統作戰用途、將直接參與作戰第一線,甚至部分取代戰斗轟炸機和轟炸機,承擔部分防空壓制和空中對地打擊任務。無人機作戰,必將成為未來戰爭中一個極重要的空中作戰模式。無人機在多次局部戰爭中頻頻亮相并屢建戰功,尤其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刺激,將無人機作為對地攻擊的空中載體,則是前所未有的先例。此后,先進圍家紛紛效仿,特別是近幾年來,一股方興未艾的攻擊型無人機的開發熱潮正在掀起。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重視并謀求發展和部署作戰型無人機,尤其是大力投入了對無人作戰飛機(UCAV)的探索和研制。強大的戰爭需求牽引和有力的技術發展與推動,使無人作戰飛機的發展成為必然。眾所周知,現代和未來戰爭都十分強調控制信息權,誰能獲取與支配信息并奪取信息優勢,誰就能掌握戰爭主動權。縱觀無人機發展的歷史,可以說現代戰爭是推動無人機發展的動力。而無人機對現代戰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盡管出現并使用了無人機,但由于技術水平低下,無人機基本上只作為“輔助工具”參戰,并未發揮重大關鍵作用。在越南戰爭、中東戰爭中,無人機已發展成為必不可少的武器系統。而在海灣戰爭、波黑戰爭及科索沃戰爭中,無人機更成為主要作戰機種。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捕食者”(MQ1)無人駕駛偵察機第一次破天荒發射“地獄火”導彈,將基地恐怖組織的車輛擊毀。這一行動開創了“無人機攻擊性作戰”的先河,也預示著一種革命性的新式戰斗模式的形成。2、依靠有人戰機作戰風險大,無人戰機實現“無約束作戰”隨著空戰武器和一體化防空系統的飛速發展,依靠有人駕駛戰機在未來戰場執行空中格斗、對地轟炸與攻擊,所冒的風險更太,代價更高,戰爭損耗與政治風險將變得難以承受。為此,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已著手研究和評估無人作戰飛機的軍事效用和實戰價值。并投巨資探索論證各種方案,著手發展各類無人作戰飛機。無人作戰機設計的最大特點是,它可以以主要任務為中心進行設計,而不用考慮人(駕駛者)的(生理和社會)因素。在設計上,無人機沒有駕駛艙及相關的救生設備.除降低了飛機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外,還大大放寬了飛機設計的一些限制,如飛機發動機的位置可以更趨向合理。由于不必考慮人的因素,飛機的機動載荷因數可以設計得更高.可以采用更先進的氣動布局和結構設計。因而飛機的速度、高度、航程和機動性可以有很大的突破,機動能力可以成倍增長,可攜帶各種精確制導武器,作戰使用靈活多樣,更容易實現隱身要求。正因為如此,現在許多人把無人作戰機稱之為“無約束作戰飛行器”。使用無人機作戰可實現人員的零傷亡。在“非接觸戰爭”零傷亡戰略目標的驅動下,各國更加重視飛行員的人生安全。隨著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使無人作戰飛機的性能和功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新一代無人機既能完成有人駕駛飛機的絕大部分任務,還能執行一些有人駕駛飛機無法完成的任務,且可以做到人員的零傷亡。無人機可以深入到敵方軍事要地上空實施偵察、干擾、引導、攻擊等。由于離目標近,因此偵察、攻擊的精度高,具有一定的作戰使用優勢。同時,空中作戰人員的戰損率更趨向于零,而且在一定場合可減少政治交涉帶來的種種麻煩。3、無人作戰飛機的使用費用低無人作戰飛機的使用費用低。在設計制造上無需復雜的機體和種類繁多的各種機載設備。無人作戰飛機對費用更重要的節省在于它的使用與保障費用上。由于它在使用效率上要遠遠高于有人駕駛飛機(有人作戰飛機95%左右的飛行時間用于訓練),而且不需要訓練飛行員來熟悉飛機駕駛,所以在這方面的費用開支上應有很大的優勢。同時,無人戰斗機在不用時可長期封裝保存,不像有人戰斗機那樣需要經常維持飛行。這在和平時期所帶來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后勤保障成本的節省更加可觀。4、無人機革命性的突破:無人隱形戰斗機當今世界航空裝備正向無人化、隱形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的趨勢發展,隱形無人戰機是世界戰機的發展趨勢,隱形無人機俱樂部成為一個門檻較高的技術大國的“會所。現階段,美、法、英、中、俄等技術強國均在緊鑼密鼓研發與試飛隱形無人戰機。其中美國領跑隱形無人戰機的研發,其隱形無人戰機X-47B于2023年首飛,并在2023年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地面及艦載測試。中國“利劍”隱形無人戰機于2023年12月下線,2023年5月進入地面滑行測試,這意味著“利劍”距離首飛更近了一步,也意味著中國將搶在英國“雷神”之前,繼美國的X-47B和歐洲“神經元”之后,成為世界第三個試飛大型隱形無人戰機的國家。(1)X-47B——無人駕駛飛行器領域的革命性突破X-47B戰略意義:X-47B的問世標志著無人駕駛飛行器領域的革命性突破,它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需人工干預、完全由電腦操縱的“無尾翼、噴氣式無人駕駛飛機”,也是第一架能夠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并自行回落的隱形轟炸機。X-47B的出現將使美軍航母改變其作戰模式,擴大美軍航母作戰半徑。中程反艦導彈的發展將迫使美國的航母撤退到距離海岸足夠遠的地方運作。由于美國航母未來在西太平洋面臨“東風”-21D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威脅時,其現役的F/A-18與即將部署的F-35C傳統艦載機因作戰半徑皆在1000公里以下,難以在中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外升空作戰。而X-47B的最大作戰半徑可達2023公里。未來,美國海軍航母上主要將部署F-35C和X-47B兩種戰機。在這種情況下,載有飛行員的戰機執行任務時必須依賴空中加油,從而增加了遭受打擊的風險。X-47B的航程為2023海里,而且無人駕駛,能夠為海軍提供長程打擊和完成偵察任務的能力。軍事專家認為,這項發展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在美國重返太平洋的過程中增加美國海軍的行動能力。X-47B可以攜帶兩枚精確制導導彈,在試驗中使用了與彈射載人戰機相同的彈射裝置。性能:X-47B無人駕駛飛機具備高度的空戰系統,可以為美軍執行全天候的作戰任務提供作戰支持。X-47B無人戰斗機首次考慮應該具備良好的隱身性能和戰場生存能力,考慮該型機將可以攜帶各種傳感設備和內部武器裝備載荷,可以滿足聯合作戰網絡作戰的須求;然后該型機還應當能夠進行空中加油,以提高戰場覆蓋能力和進行遠程飛行。研發概況:迄今為止,所謂的無人機均無法完全脫離地面人員的控制。X-47B卻可以利用計算機系統處理起飛、降落乃至空中加油等各項指令,亦可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執行預編程任務,以超過500英里(約合800公里)的時速在40000英尺(約合1.2萬米)的高空飛行,在躲避雷達監測的同時向千里之外的目標發起攻擊。因此,X-47B可大幅突破人類飛行員的身體承受極限,將美軍飛行器的滯空時間從10小時提升至30小時左右。試飛進展:2023年2月4日地首飛成功。2023年5月14日,X-47B從航母上完成了首次彈射起飛試驗。X-47B成功起飛后,返回海軍航空站。這次試驗是全世界第一次專用戰斗無人機從航母上起飛。此后該機型還在航母上完成觸艦復飛、阻攔著陸等試驗。(2)中國紅色X47-B——洪都“利劍”隱形無人戰斗機利劍隱身無人攻擊機于2023年啟動,該機由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中航工業洪都公司生產。經過3年試制,于2023年12月13日總裝下線,隨后進行了密集的地面測試。2023年5月,我國“利劍”隱身無人攻擊機驗證機已開始在某地機場進行地面滑行測試,這意味著“利劍”無人機距離首飛更近了一步,如試飛成功將是我國航空技術領域的一次偉大進步,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無人機研發領域的世界頂尖行列。戰略意義:該型機的問世意味著中國已經完成了從無人機(UAV)向空中打擊能力的無人作戰飛機(UCAV)的跨越,中國無人作戰飛機的出現,標志著無人機將從過去一直執行空中偵察、戰場監視和戰斗毀傷評估等任務的作戰支援裝備,上升為能執行壓制敵防空系統、對地攻擊、攔截戰術導彈和巡航導彈,甚至可執行空對空作戰任務的真正的作戰裝備。作為有人戰斗機的重要補充力量,國產無人作戰飛機的出現必定會帶來作戰思想和作戰模式的巨大變革,并對未來高技術戰爭產生深遠的影響。該機型也將是未來中國航母的重要艦載機。性能:“利劍”翼展為14米左右,外形布局采用了和X47B類似的飛翼無尾布局,具備良好的隱形能力及戰場生存能力。“利劍”無人機實現了翼身融合的飛翼布局。“利劍”無人機的尾噴口設計并沒有采用隱形化處理,而是直接裸露在外。首當其沖的任務是執行遠程、長航時的偵察監視任務;其次是執行一定的攻擊任務,針對各種海上、陸地目標,實施有效打擊;三是為大型戰艦保駕護航,構成海上防御、攔截、聯絡通信體系的重要環節。能夠被運用于各種非戰爭行動,執行目標指示、空中監視及搜救等任務,對于海上反恐、反海盜也能夠起到重要的震懾打擊作用。“利劍”無人機實現了翼身融合的飛翼布局,這些都決定了“利劍”的雷達反射信號特征非常低,從而可以對敵后縱深高價值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可謂“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這一點,是中國現役有人戰機所不具備的。(3)歐洲“神經元”無人機神經元(NEURON)無人戰斗機是由法國領導,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和瑞士參與的無人戰斗機(UCAV)技術演示驗證項目。該機型將維護歐洲在戰斗機研制領域的“自主”地位,是“技術和工業兩個層面的主要成就”。法國2023年啟動“神經元”項目計劃,法國2023年啟動“神經元”項目計劃,由意大利、瑞典、西班牙、瑞士和希臘參與,總投入4.06億歐元,大約半數由法國承擔。這一原型機用于為歐洲空軍今后可能裝備的無人駕駛戰斗機測試和研究新技術。性能:驗證機采用類似B-2轟炸機的氣動外形,機長10m、翼展12m,配備兩臺羅爾斯一羅伊斯公司的阿杜爾95l渦扇發動機(與美洲獅戰斗機的發動機相同),最大時速可達0.7~0.8倍音速,升限約10000m,航程達800km,具有雷達和紅外雙重低可探測性、可進行網絡中心戰、可使用精確制導防區外攻擊彈藥等最新一代無人戰斗機的典型性能。至于未來演示驗證機試飛成功并真正達到量產階段,“神經元”的整體性能還將進一步提高,其機體更大,起飛質量最高可達5~6噸,最大飛行高度約13000m,載彈量達400kg,而其動力或將改用推力更大的M88型渦扇發動機(陣風戰斗機的引擎),量產機型的速度也將進一步達到1200km/h,其各項性能指標除速度外已與幻影2023這類輕型戰機不相上下,但隱形性能及作戰效率卻遠勝后者。試飛進展:2023年12月1日,多個歐洲國家參與研制的“神經元”無人駕駛戰斗機原型機當天首次試飛。(4)英國“雷神”無人機雷神(Taranis)英文原意是凱爾特人神話的雷神,是英國國防部研發中的最新無人戰斗機(UCAV)的代號。英國“雷神”無人戰斗機是一款三角翼高科技戰機,于2023年推出技術驗證機,此機具備隱身功能與自動防衛能力,可做跨越洲際飛行。雷神機項目始于2023年,長約12米,翼展約10米,重量4噸多。各方面的參數和特性,仿佛是美國X-47B的縮小號。相對歐陸各國,英國與美國一向走得較近,“雷神”的研制應離不開美國的支持。在美、法兩家已經試飛成功的情況下,“雷神”成為和我國“利劍”爭奪“季軍”的對手。性能:BAE系統公司在研制方案中更加注重細節設計,重點突出了隱身性能。該機采用了大后掠前緣的翼身融合體布局,機身和機翼的后緣分別對應平行于前緣,可以有效地提供升力,實現更大的續航能力,從而確保具有跨大洲攻擊的威力。它的總體尺寸與BAE系統公司生產的鷹高級教練機相當,翼展超過9m,機長大約11m,起飛質量超過8000kg。驗證機將采用靜不穩定的飛行控制系統,具有洲際間航程和出色的續航能力研發概況:BAE系統公司該項目負責人奈杰爾?懷特海德在去年12月皇家工程學院舉行的一個會議上曾透露了這個耗資1.26億英鎊(1.95億美元)的項目的一小部分情況。懷特海德確認,“雷神”已經進行了地面測試和滑跑測試,但從2023年7月下線以來,該機還沒有應用任何的隱身涂層。據介紹,這架革命性超級無人戰機不僅有著超音速的飛行速度,還能夠憑借單翼隱身設計躲避敵軍雷達,并且自行選擇攻擊對象。"試飛進展:備受期待的“雷神”首飛被推遲到2023年、且試飛地點被改在澳大利亞的原因,一是技術問題,二是由于英國航空安全法對無人機在英國國內飛行進行了限制。五、全球無人機市場迎來井噴時期1、無人機經歷20世紀漫長的萌芽醞釀期,21世紀初呈現爆發性增長革命性的裝備往往意味著超常規發展速度,經過了20世紀漫長的萌芽期和醞釀期,伴隨著21世紀初的反恐戰爭和數次局部沖突,無人機終于迎來了其產業發展的高速成長期。進入21世紀以后,無人機的研制投入和采購需求呈現爆發性增長。20世紀整個90年代美國無人機領域的投入合計只有34億美元,但到了2023年當年這一數字就已經達到了44億美元,過去10年間年均增速高達44%。2、無人機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航空主戰裝備根據專業從事航空工業市場研究的蒂爾集團分析預測,2023年全球軍用航空平臺新交付價值中無人機(不含微型無人機)占8%,到2023年將上升到15%;有人戰斗機/攻擊機/偵察機的比重將從45%下降到44%;全球無人機(不含微型機)新交付數量占比將從2023年的35%提升到2023年的49%;有人戰斗機/攻擊機/偵察機的比重將從15%下降到14%。照此趨勢發展,無人機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航空主戰裝備。以色列空軍此前規劃在2030年打造一支無人機占50%以上的新型空軍機隊。3、未來高端無人機占據主要市場,全球交付價值量超過73%蒂爾集團分析預測,未來10年全球無人機研發投入和采購需求將超過900億美元。2023-2023年中/高空長航時型(MALE/HALE)和作戰無人機(UCAV)屬于無人機產業高端領域,交付數量只占4.1%,而價值量超過72.6%,微小型無人機(Mini/SmallTactical)種類和數量眾多,占77.3%,但價值量只占6.2%。艦載無人機需求增長迅速;民用無人機市場依然有限。4、美國、歐洲和亞太區域將是無人機需求最旺盛的市場預計2023-2023年,美國、歐洲和亞太區域將是無人機需求最旺盛的市場,分別占到無人機市場的59%、17%和16%,合計占全球市場的92%。預計中空長航時無人機(MALE)、高空長航時無人機(HALE)和無人戰斗機(UCAVS)將分別在2023年、2023年和2023年前后迎來各自交付的快速增長期。5、未來我國無人機產業將迎來“井噴”時期中國無人機市場與世界無人機市場發展基本相似:需求增加,市場不斷擴張。由于國內上個世紀研發或服役的無人機無論在質量還是性能上已經達不到國外同類無人機的水平,以及近年來民用領域無人機數量的短缺。因此,在近10年甚至20年內,無人機產業將迎來“井噴”時期。按照目前國際無人機主流發展趨勢,以及近年來國內展出的無人機型號,我軍將大力研發和生產中/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以及無人戰斗機。因此,我國在逐漸淘汰落后無人機型號的同時必將增加對新型無人機產業的投入,“利劍”、“翼龍”、彩虹系列、“WJ-600”、無人機將見證我國無人機行業的蓬勃發展。目前我國自主研制的“翼龍”、彩虹3、彩虹4無人機已達到了國外同類無人機的水平,該系列無人機可執行監視、偵查及對地攻擊等任務,也可用于維穩、反恐、邊界巡邏等。預計我軍在未來5-10年內將具備批量生產“利劍”、“翼龍”、彩虹3、彩虹4等無人機的能力,并逐步裝備部隊。(1)預計未來20年我國無人戰斗機需求超過2023億元為了保證攻防兼備的作戰任務,預計2030年我國戰斗機配置至少需要1500-2023臺三代和四代戰斗機。而根據未來空軍發展趨勢,預計我國無人戰斗機占全部戰斗機比例將達到50%,預計2023-2030年間我國無人戰斗機需求在750-1000臺之間,年均需求超過50臺。預計“利劍”無人機單價約3-5億元,未來20年我國無人戰斗機需求將超過2023億元。根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道,F35戰斗機價格約1億美元,而無人戰斗機UCAS系統造價不到F35一半,我們估計X47B售價超過0.5億美元,折人民幣3億元。預計我國第三代戰斗機殲-10單價約在2.5-3.5億元之間。根據配置不同,美國“全球鷹”無人機單價0.5-1.7億美元,折人民幣3-10億元。“利劍”用的發動機為第三代戰斗機發動機,但航電系統、機身材料等要求均超過三代戰斗機,我們認為“利劍“無人機售價超過三代機,考慮到“利劍”設計性能比肩X47B,我們判斷“利劍”單價與X47B相當,根據配置不同,“利劍”無人機售價預計將在3-5億元之間,按此計算,未來20年我國無人戰斗機市場規模將超過2023億元。(2)預計未來20年其他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需求達460億元我國由于海岸線綿長曲折,海島眾多,近年來島嶼爭端不斷,因此光是運用于軍事偵察的中/高空無人偵察機需求量就十分龐大,預計未來20年其他軍用無人機需求在2023架左右,假設平均單價約為2023萬元,預計將帶來400億元產值。除了軍事領域外,上述幾種無人機亦可廣泛應用于民用和科學研究等領域,如災情監視、緝私查毒、環境保護、大氣研究,以及地質勘探、氣象觀測、大地測量、農藥噴灑和森林防火等。保守估計,2023年這幾種無人機的需求量在3000架以上,單價約200萬元,將帶來60億元產值。六、投資策略:關注我國無人機制造商“洪都航空”1、洪都航空已成功研發系列無人機,將成為無人機重要生產商公司第一架無人機于2023年首飛成功,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無人機“夜鷹”和“藍狐”亮相于2023年的珠海航展。“藍狐”高機動靶機是利用“獵鷹”L-15高教機優異的氣動外形進行研制的,通過縮比后修改設計的機型具有優越的氣動特性,可為空戰武器試驗、部隊空戰實兵對抗訓練、地空武器試驗、地面防空實兵對抗訓練提供高性能靶標。“夜鷹”小型近程無人機系統主要裝備作戰部隊,用于執行戰場偵察監視、目標精確定位、火炮校正射擊和打擊毀傷效果偵察等任務。為部隊獨立作戰指揮、實施快速野戰機動提供情報保障。在民用領域,能執行地質勘探、土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像、森林防火、減災救災等任務。該機作戰半徑120千米,最大平飛速度17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3小時,升限3500米。2、中國航空報詳細報道了洪都新一代飛機的研制、總裝、試車過程2023年3月7日中國航空報詳細報道了洪都新一代飛機的研制、總裝、試車過程,綜合該報2023年12月26日“12月13某型飛機總裝下線”的報道。我們判斷報道提及的飛機可能指該報此前報道過的的四代無人作戰機。該報道當時并未提及制造單位,也未提及“新一代飛機”。我們根據超大軍事網站信息、“井岡山”等信息,推測該飛機是由洪都公司生產的無人作戰飛機。洪都此前已經有三代高級教練機L15,因此報道所稱的“新一代飛機”暗指該機為四代飛機。據超大軍事網信息,該款機是有“紅色X-47B”之稱的無人作戰機,意味著中國已完成了從無人機向空中打擊能力的無人作戰飛機的跨越,標志著無人機將上升為能執行壓制敵防空系統、對地攻擊、攔截戰術導彈和巡航導彈,可執行空對空作戰任務的作戰裝備。國產無人作戰飛機的出現將帶來作戰思想和模式的巨大變革。報道指出洪都生產的改型飛機的設計、制造難度大幅超過此前的三代高級教練機L15。報道提及面對跨代設計,提前安排了超復雜蒙皮成形、蒙皮對縫、高精度裝配仿真、超大長細比復材艙門制造的預先研究,一舉突破了復雜進氣道制造技術等6大關鍵技術。報道里的“跨代設計”的提法再一次暗示該款飛機為新一代飛機。3、預計“利劍”試飛日期臨近,關注試飛進展2023年5月,我國“利劍”隱身無人攻擊機驗證機已開始在某地機場進行地面滑行測試,這意味著“利劍”無人機距離首飛更近了一步。2023年8月,中國“利劍”無人攻擊機滑行視頻曝光,媒體稱我國“利劍”隱身無人攻擊機驗證機已經開始,頻繁進行地面滑行測試,意味著該機正在進行首飛前的準備工作。4、公司未來無人機業務將可能超過其他業務,長期成長空間將因此打開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廠所合一的企業,具有原型機的開發能力,未來將不斷推出新機型,并且有望在爆發性增長的無人機行業占得一席之地,公司未來無人機業務將可能超過其他業務。公司的長期成長空間因此打開。5、洪都航空投資五要素:飛鷹——教練機、戰斗機、無人機齊飛洪都航空主要產品包括L15高級教練機、K8系列教練機、初教六教練機和N5農用飛機。未來教練機、戰斗機、無人機三大產品有望快速發展,公司進入中期業績拐點。

2023年環保行業分析報告2023年5月目錄一、總體凈利增速達30%,水處理板塊表現最突出 PAGEREFToc356759998\h31、2022年總體凈利潤增長達30%,2023年一季度相對平穩 PAGEREFToc356759999\h32、水處理板塊表現最突出,節能板塊增長依然落后 PAGEREFToc356760000\h4二、水和固廢龍頭企業增勢良好,大氣治理等待政策推動 PAGEREFToc356760001\h101、水和固廢龍頭保持持續增長,一季度情況相對平穩 PAGEREFToc356760002\h102、水及固廢處理企業業績較好,大氣和監測企業等待政策推動 PAGEREFToc356760003\h123、主要環保公司年報及一季報情況匯總 PAGEREFToc356760004\h15三、盈利能力變化情況 PAGEREFToc356760005\h191、2023年毛利率穩中略降,凈利率各季度波動較大 PAGEREFToc356760006\h192、2023年費用控制較好,2023年一季度費用率提升較多 PAGEREFToc356760007\h203、碧水源資產收益率繼續提升,期待后續資金使用帶來效益 PAGEREFToc356760008\h22四、關注資產負債表中應收、預收、存貨等各項變化 PAGEREFToc356760009\h23五、投資建議——關注政策及訂單催化劑 PAGEREFToc356760010\h25一、總體凈利增速達30%,水處理板塊表現最突出1、2022年總體凈利潤增長達30%,2023年一季度相對平穩2022年,環保公司整體實現營業收入219億元,同比增長26%,營業成本157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歸屬凈利潤合計30億元,同比增長30%。2023年一季度單季,環保公司整體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同比下降0.54%,環比減少57%;主營業務成本25億元,同比下降4.3%,環比減少59%;歸屬凈利潤合計4億元,同比增長10%,環比減少71%。環保公司2023年總體凈利潤增長速度達到30%,總體增長情況好于其他行業,也符合市場預期。而2023年一季度,環保公司總體增速表現相對比較平穩,總營業收入和去年基本持平,成本和費用的下降促進了凈利潤的增長。從歷史來看,一季度歷來是環保工程公司收入確認的低點,因此,平穩的表現也屬于預期之中。對于板塊后續的增長,我們認為,2023年各項政策將逐步落實,治污力度加大,對與環保企業2023年的盈利增長仍是可以充滿信心的。2、水處理板塊表現最突出,節能板塊增長依然落后根據各公司主營業務的類型,我們將目前主要的環保上市公司分為環境監測、節能、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及固廢污染治理五大板塊,對各個板塊盈利增長情況進行。為了更好地說明各板塊增長情況,我們在板塊分析中對以下幾處進行了調整:(1)由于九龍電力2023年電力資產仍在收入和利潤統計中,因此大氣污染治理板塊中我們此次仍暫時將其剔除,2023年二季度開始將其并入分析;(2)盛運股份目前收購中科通用的重組進程尚在推進,目前盈利中并不是環保資產盈利狀況的體現,因此等待重組完成后,我們再將其納入固廢板塊中統一討論。2023年,大氣污染治理板塊在所有環保公司中收入占比仍然最大,主要是由于目前上市公司中,大氣污染治理的企業最多,其中還包括了成立時間較長、發展比較成熟的龍凈環保。但從凈利潤占比來看,水污染治理、固廢處理板塊均開始超越大氣治理板塊,水和固廢處理領域相關企業盈利能力還是較強的。而從2023年一季度各板塊收入和利潤的占比情況來看,水處理板塊收入和利潤的季節性波動相對明顯,一季度是全年業績低點。而固廢、和大氣治理板塊的季節性波動相對較小。從收入和凈利潤增速來看,固廢處理板塊和水處理板塊仍然是凈利潤增長相對最高的,而其中水處理板塊表現尤為突出,2023年、2023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都大幅領先于其他板塊。水處理一直是環保行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2023年,經濟形勢相對低迷,但對以市政投入為主的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影響較小,水處理板塊中的碧水源、津膜科技收入和利潤增長形勢都較好。而其中的工業水處理企業萬邦達、中電環保等,由于之前基數較低,也在2023-2023年有了良好的業績增速。在所有板塊中,節能板塊增長依然落后,受宏觀經濟不景氣影響較大。大氣治理板塊2023年、及2023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依然偏慢,需要等待后續的政策落實推動業績提升。而環境監測板塊發展則逐步平穩。大氣污染治理:2023年,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1.3億元,同比增長24%;營業成本53億元,同比增長28%;歸屬凈利潤7.4億元,同比增長12%。2023年一季度,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24%;營業成本8.9億元,同比增長23%;歸屬凈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5.5%。固廢處理:2023年,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9.9億元,同比增長18%;營業成本24.7億元,同比增長15%;歸屬凈利潤7.6億元,同比增長38%。2023年一季度,板塊實現營業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9%;營業成本5.5億元,同比增長16%;歸屬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3.5%。水污染治理:2023年,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64%;營業成本19億元,同比增長75%;歸屬凈利潤7.8億元,同比增長53%。2023年一季度,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40%;營業成本3.3億元,同比增長54%;歸屬凈利潤0.46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工業水處理板塊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60%;營業成本7億元,同比增長70%;歸屬凈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28%。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65%;營業成本1.3億元,同比增長67%;歸屬凈利潤0.24億元,同比增長30%。節能:2023年,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36%;營業成本10.6億元,同比增長45%;歸屬凈利潤2.4億元,同比減少4.6%。2023年一季度,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6億元,同比下降3%;營業成本1.7億元,同比下降2%;歸屬凈利潤0.39億元,同比下降1.8%。環境監測:2023年,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15%;營業成本6.9億元,同比增長18%;歸屬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9%。2023年一季度,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17%;營業成本1.2億元,同比增長21%;歸屬凈利潤0.24億元,同比增長10%。二、水和固廢龍頭企業增勢良好,大氣治理等待政策推動1、水和固廢龍頭保持持續增長,一季度情況相對平穩從各家環保公司2023年度業績情況來看,水、固廢領域的兩家龍頭公司桑德環境、碧水源增長勢頭依然良好。在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現階段,龍頭公司具備品牌、規模優勢,發展思路清晰、市場拓展順暢,經營狀況也相對穩定,可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此外,天壕節能、永清環保2023年業績增速也較為亮眼。而從2023年一季報情況來看,環保公司利潤增速大多不高,一季度歷來是工程公司收入和業績確認的低點,其中桑德環境業績季節性波動相對較小,凱美特氣和國電清新則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2023年一季度利潤增速達到較高水平。此外,目前收入增速高于成本增速的公司仍然較少,大部分公司由于新業務拓展、異地擴張、或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都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從長期趨勢來看,各環保公司還將抓住產業發展的機會大力拓展新市場,而且隨著環保市場參與主體的增加、競爭加劇,毛利率還存在下降的可能性。2023年收入增速高于成本增速的公司:雪迪龍、桑德環境、九龍電力、東江環保。2023年一季度收入增速高于成本增速的公司:九龍電力、龍源技術、國電清新。2023年及2023年一季度收入增速均顯著低于成本增速的公司:先河環保、凱美特氣、燃控科技。2023年收入和凈利增速均較高的公司:天壕節能、永清環保、桑德環境、碧水源。2023年收入和凈利增速較低的公司:易世達、三維絲。2023年一季度收入和凈利增速均較高的公司:桑德環境、凱美特氣、國電清新。2023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較低的公司:先河環保、易世達、永清環保、三維絲。2、水及固廢處理企業業績較好,大氣和監測企業等待政策推動從2023年年報情況來看,水處理、固廢處理企業業績基本都符合或略超預期。監測、節能、大氣治理板塊企業業績大多低于預期。我們認為,2023年,整體宏觀經濟環境較為低迷,與工業企業相關的投入、污染治理都可能受到一定影響。而水處理、固廢處理作為環保板塊中占比最大的兩個細分領域,多以市政投入為主,污染治理監管也相對更加到位,因此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波動小。相比之下,節能板塊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最大。而大氣治理和監測企業則受政府換屆、治污政策推動的影響較大。2023年,隨著政策的落實和推動,大氣治理和監測企業的業績應有望得到改善。從2023年一季報的情況來看,一季度歷來是環保工程類公司收入確認低點,因此對其業績預期普遍也較低,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結算也沒有太多亮點。部分企業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2023年增速表現相對較好。部分企業的利潤增長來自于募集資金帶來財務費用的減少、或管理銷售費用的控制。還有部分企業去年留下的在手訂單結算保障了一季度的增長。環保公司全年業績的兌現情況還需等待后面的季度表現再判斷。2023年年報業績略超預期的公司:桑德環境(固廢業務進展良好,配股順利完成)、天壕節能(2023年新投產項目多,2023年貢獻全年收益,還有資產處置收益)。2023年年報業績符合預期的公司:碧水源(北京地區項目結算多,各地小碧水源持續拓展)、九龍電力(煤價下跌、脫硫脫硝等環保業務發展快)、中電環保(延期的核電、火電項目恢復建設)、雪迪龍(脫硝煙分監測系統增長)、津膜科技(水處理市場環境相對較好)、萬邦達(神華寧煤烯烴二期、及中煤榆林兩大項目結算)、維爾利(2023年新簽訂單較多,主要在2023年結算)、東江環保(資源化產品收入受經濟周期影響下跌較多,但環境工程增加,費用控制)。2023年年報業績低于預期的公司:國電清新(大唐資產注入滯后、托克托運營電量減少)、龍源技術(低氮燃燒結算進度慢、余熱項目少)、龍凈環保(增速較以前快,但低于業績快報發布后的市場預期)、聚光科技(環境監測市場需求滯后)、凱美特氣(項目延期、工程機械制造業開工率不足)、天立環保(毛利率大幅下滑)、易世達(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拓展慢)、三維絲(收入下滑、費用大幅增加)、永清環保(重金屬治理項目增加帶動利潤增長,但低于年初100%增長的預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