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館藏的維護與管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藏書的概念不斷擴展,藏品的價值也不斷提高。這不僅是博物館交易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傳達和展示信息的主要工具。一個博物館收集、珍藏的文物多與寡、庫房建設管理的好與壞、藏品范圍的擴大和價值的提高,從一定意義上講,是衡量這個博物館辦得如何的重要標志,直接關系到它的職能作用的發揮和社會效果。因此,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如果沒有各級博物館長期不懈的努力,沒有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持,是很難取得成效的。同樣,無論是目前還是今后,仍然需要繼續重視和加強對此項工作的指導、投入和扶持,切實把它作為博物館的一項基礎建設來抓,作為博物館各項業務的一項重要環節抓緊、抓好。事實上,這也是博物館事業百年大計、長遠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即使再過多少年,博物館依然還是要依靠收藏品作為傳播某種信息的媒介和工具。藏品保管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在實踐中被不斷證實,證明保管工作并不是什么單純的事務性工作,其工作質量的好與差、效率的高低、保管手段的優劣、管理水平的先進與落后,無不直接影響到博物館各項業務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針對藏品保管工作所面臨的形式和任務,給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我們又不能不看到,藏品保管工作一直是我國博物館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尤其市以下的基礎文物部門,管理混亂,藏品底數不清,保護管理不善,缺少科學記錄檔案等等,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客觀因素,有主觀自身因素。主要表現在:(一)職業道德的要求由于藏品保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責任心,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目前這些人員當中業務高、精、尖人才極度缺乏,所必需的藏品鑒定、管理、修復等專業人才后繼乏人,新老交替之間出現了斷檔。(二)由于缺乏資金,文物收集工作受到嚴重影響文物來源枯竭,阻礙了博物館陳展和研究的發展。(三)由于缺乏公共文化遺產和必要的基本消毒和消毒設施沒有,放置文物的必須器具不能得到滿足,更談不上根據文物的需要進行改進。(四)基礎管理薄弱有章不循,許多藏品缺乏原始資料,難以建立科學記錄檔案。除二級以上藏品其他文物沒有定級。(五)加強館藏管理的意見和建議近幾年,通過自上而下的艱苦努力,上述問題得到了重視和解決,逐步開始向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目標邁進,然而問題依然存在,困難還相當多,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保管工作的盡快發展,藏品基礎工作做不好極大地影響計算機信息登錄工作。針對以上現象問題,前三項是領導部門所轄范圍,后二項是藏品保管員的職責,業務范圍。我從事保管工作多年,對保管好藏品有以下認識;(一)要搞好庫內藏品的保管工作,首先抓好業務人員的的培養工作,要不斷學習。人的因素第一,有一支高水品的專業隊伍才能完成各項任務,打硬仗、勝仗。(二)制度健全。健全的保管工作制度是確保藏品安全和工作效率的首要前提。科學的、合理的、嚴密的制度是長期實際工作的經驗總結,甚至是以往工作中的失誤、教訓所換來的,根據工作發展,需要不斷地補充、完善,形成一套便于操作執行、有利于保證庫房管理與藏品保護工作正常進行的行之有效的規章,才能杜絕可能出現的差錯,制度健全才能有效地保護文物的安全。制度的訂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文物庫房安全制度;庫管員選用制度;藏品征集入庫制度;人員入庫制度;藏品出庫制度;藏品修復復制制度;藏品安全操作規程制度。(三)藏品管理到位:藏品是指經鑒別選定作為國家財產,而由博物館保管的那一部分文物而言。藏品的接收管理程序是:征集、鑒選、分類、登記、編目、入庫、提用、注銷、統計、歸檔。1.嚴格搜集和收藏藏品來源途徑有考古發掘;上級調撥;館之間交換;在社會上征集收購;個人捐贈。征集工作的基本要求作好原始記錄;科學的原始記錄是決定藏品諸多價值的依據;要記來源、流傳經過、使用者、時間等等信息。嚴格征集手續;不論通過什么途徑征集都要做好原始記錄,調撥的要有國家批件,交換的要有出進文物的清單、協議書和上級批件。過去博物館征集藏品時只收藏民國以前文物。我認為作為綜合性博物館應區別于專題博物館,在求精的基礎上,求博、求系列、求歷史的延續性,古代文物要收藏,反映近現代時代特征的一切代表性的實物精品也要收藏,因為幾百年、幾千年后子孫要想看到現在的實物,是沒有墓可挖的,只有通過博物館的收藏品達到這個愿望。所以博物館也應成為延續、反映、濃縮歷史的實物見證館。2.接受接收是保管部門按照入館憑證和清單對文物進行核對驗收,核對文物的完殘程度;同時還要接收文物的原始記錄。3.確保藏品質量藏品鑒定是一項嚴肅、認真的科學研究工作,某種程度上是衡量業務水平的一把尺子,同時又是確保藏品的質量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鑒定,辨其真偽,斷其年代,揭示歷史、藝術、科學、政治經濟等內涵價值,這些都將作為其他各項業務活動的依據,直接影響到藏品的收藏與利用。鑒定時一定要做好記錄,特別是分歧意見也要記錄在檔案內。4.分類對鑒選后的文物進行分類,目的是對藏品進行整理、登記、編目、入庫排架提供方便。5.帳記的執行好,所有帳登帳是管理中一項程序,也是法律的保護依據。文物帳分總帳和輔助帳。總帳是國家財產的法律依據,對藏品起著監護作用。因此一個館的總帳是館里藏品的全貌綜合,并按規定由館長、保管部負責人和記帳員簽字才有效。總帳登記國家作過嚴格的規定。首先文物命名準確,有關文物的基本情況如:來源地、人名、文物年代、質地、級別、完殘程度、數量、類別、文物序號等通過計帳的形式把它記錄下來,以備考查,如果帳目不清,記錄不詳,缺乏完整性和準確性,就說明工作還沒做到家。輔助帳有:文物分類帳;文物收入帳;注銷帳;參考品帳;復制品帳;寄存文物帳;待處理帳。6.藏書目錄編制是在鑒選的基礎上按一定的登目樣式對藏品的內涵和外部特征諸方面所做的科學表述,便于以后為使用和保護提供數據。編目包括:編目卡、藏品目錄、藏品檔案。通過編目卡達到檢索藏品的目的;但與圖書又有不同,因為文物不能直接提供大家查閱,所以文物編目卡更要詳細,便于查閱。藏品目錄的編制與編目卡相似,編目卡是卡式的,目錄是本式的,是藏品的專題性目錄,編錄可按作者、學派、畫派或時期、用途等專題編錄。圖錄也屬于目錄性質,如銅鏡圖錄,印章圖錄等。編制藏品檔案。檔案分一級檔案和普通檔案,一級檔案是必須建立的,檔案的內容包括七個方面:藏品的歷史資料、鑒定資料、研究資料、保護資料、提供使用資料、照片資料、基本資料。7.辦理入庫銜接手續藏品入庫是藏品保管的開始,首先驗收藏品,辦理入庫交接手續。對藏品進行消毒處理,一般常用的方法對殘品進行修復,干擦,水洗,晾曬,消毒。然后藏品排架,編制方位卡。8.文物排架的排架方法總的要求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藏品的儲存環境要盡量達到科學保護最優化。二是要提放清點查閱方便。儲存環境可分為外、內環境。外環境是藏品庫房。庫房要堅固,要有防火,防盜,防潮,防光,防震等基本設施。藏品的內環境是藏品柜和直接保護藏品的囊匣及畫套等。文物按質地分庫后,排架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按藏品入館時間的順序號依次排列,可提高柜架的利用率。以器形為主,時代為輔的排架,優點是便于學習研究,因為它器物集中,通過排架可直觀到各個時代的文物特征和演變過程。這種排架要留出以后進藏品的位置。按時代、器形和瓷器的窯口不同排架。這種排法以時代為準線,以器形和窯口為橫線。這種排法也要留出空位,但難估計留出多少位置。9.定期保持溫度妥善保管要真正落到實處,沒有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方法是很難保證做到的。不同的質地有不同的保護方法,首先文物庫、柜要防塵、防霉、防光、防蟲,經常保持庫房清潔,定期開門窗進行通風。調節溫濕度,對易變霉生蟲的藏品,定期進行晾曬和投放殺蟲藥品。此外,還要定期觀察某些藏品的自生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送往有關部門進行處理。溫濕度要適合不同文物保護要求。文物排放時不要折疊,防止日久折處斷裂。另外對搬運藏品要嚴格執行操作規則,以防對藏品保護因缺乏常識或不慎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壞,盡可能使藏品“延年益壽”。10.提取古董提用藏品一定要有成文的規定,文物出庫必須有經館領導審批的文物提取憑證。用完及時歸庫。歸庫時要對藏品進行檢查。11.禮品和郵政津貼是指因某種原因藏品已不在或不在具備收藏標準。注銷藏品需要在總帳上注明消號。12.統計數據包括庫存藏品總數;提取使用數;本年新增加的數,撥出數,注銷數。13.博物館藏品管理的發展方向每年年終要將全年的藏品的入館憑證、文物出入庫使用憑證、注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