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的調查報告_第1頁
科技論文-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的調查報告_第2頁
科技論文-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的調查報告_第3頁
科技論文-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的調查報告_第4頁
科技論文-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的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的調查報告美麗的白鷺灣簡要摘要:我和爸爸媽媽在2013年6月30日到白鷺溪濕地公園進行污水處理的調查。白鷺灣濕地公園是錦江區利用三圣鄉繞城高速旁的空地,打造的一個集污水處理、生態保護、水資源調蓄、市民休閑、文化景觀、城市應急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3000畝生態濕地,本文主要介紹了它的污水處理原理、處理效果和實際意義。美麗的白鷺灣關鍵字:污水、環保、生態平衡、凈化、噪音、沉淀、分解、創收當污水流經翠綠的荷塘變得清澈,當成群結隊的魚兒在碧綠的湖水中歡快地游蕩,當昔日的污水變廢為寶,白鷺在人造的溪流中時起時落,污水華麗變身成今日的人間仙境,你能相信嗎?其實這不是夢,而是成都市錦江區利用蓮藕、蘆葦等植物進行污水治理,在三圣鄉新打造的休閑景區-----白鷺灣濕地公園。一、錦江區(與龍泉驛區相接)污水的來源由于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房地產的快速開發,加上成都平原地處盆地底部,錦江區與龍泉驛區內本身沒有大型河流經過,食品工業發達,冷藏廠、食品加工廠、粉絲加工廠共10余個,再加上立邦等油漆廠的進駐,日排水高峰時總計可達400多噸。同時,由于各種工廠的迅速擴張,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外來務工人員也隨著快速增加,生活污水也增加不少。污水中礦物質嚴重超標,有機物含量高,化學制劑殘留,經細菌分解后顏色灰暗,散發出刺鼻的惡臭氣味,會嚴重污染環境和空氣:危害市民身體健康,破壞土壤,影響周圍植被生長,危及水產品的飼養。為防止污水的隨意排放,政府曾采用“限制排水”等措施,但各企業由于利益驅動以及生產規模的擴大,一直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土壤、水質污染問題,從而引起政府部門對環境惡化的擔憂,怕長此以往導致生態失衡。污水排放口二、白鷺灣建濕地公園處理污水的措施污水排放口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成都市委提出:成都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建設“宜人成都”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的落腳點,把環城生態區湖泊水系工程作為成都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大事來抓,爭取樹立人水和諧、水興城盛的典范,利用繞城高速路兩側各500米范圍及周邊7大楔形地塊,打造一個85公里長、133平方公里規模,綠意盎然、水韻悠長、獨具特色的大都市生態湖泊綠地系統,進行水源保護,構建開放、人文的親水景觀和濱水空間,為成都增添一條“綠色的翡翠項鏈”。在全市上下深入開展“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活動之際,錦江區借此東風,利用科技知識,因地制宜,根據蓮藕、蘆葦濕地對污水有很好的凈化作用的原理,提出了“凈化廢水,以荒治污”的新思路,具體方法是:利用原來的三圣鄉成熟景點---“荷塘月色”,結合三圣鄉繞城高速入口的空地,人工挖設池塘,依托府河、東風渠等主要小型河流,同時將區內的污水引入池塘,在池塘內,大量種植食用蓮藕和觀賞性睡蓮,大片種植蘆葦、高神奇污水凈化設備——水中植物神奇污水凈化設備——水中植物筍、菖蒲、菱角等水生植物,通過鋼筋混凝土大管徑管道,將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排入該“濕地”進行凈化,并由人工放養魚苗、蚯蚓、泥鰍、龍蝦等動物,使水質得到改善后再儲蓄利用。在人工湖的旁邊種植各種各樣的花木,在濕地內共引入200余種植物、10萬株喬木,凈化空氣;同時引進對空氣、水域環境都很挑剔的白鷺,對水質凈化情況進行嚴格而免費的檢驗。打造一個占地3000余畝,水域1000余畝的濕地公園,設置銀杏林、白樺林、櫻花林、紅楓林,桃園、橘園、梨園、玫瑰園,“飛云渡”、“寒翠臺”、“疊水澗”、翠竹滴露、曲水荷香、翠湖凌波、玉盤環碧、綰霧香舟、休閑平臺、花海風車和田埂濕地、蘆蕩飛雪、花海梯田等21個景點,建成后使之具備生態保護、水資源調蓄、市民休閑、文化景觀、城市應急避難五大功能,讓它成為市民休閑運動、游覽觀光、全面開放的城市綠色客廳。從而使中心城區的水面比例從1.8%提升到6%,使中心城區的公共綠地比例從6.8%提高到27.2%,讓它成為市民的天然綠色氧巴。神奇污水凈化設備——水中游魚區政府通過論證考察決定實施,并于去年開工。總計種植蓮藕、睡蓮、高筍、菱角近200畝,共建魚塘1000多畝,儲水養魚、灌溉,形成了投資、治污、創收,創收效益再治污的良性循環;蓮藕、菱角、高筍、菖蒲種植規模準備逐年增大。目前,白鷺已經在這里安居樂業,污水治理初見成效。錦江區負責人表示,白鷺灣是貫徹十八大建設“美麗中國”宏偉構想的積極舉措,落實四川省委提出的“碧水、藍天、凈土工程”的重大項目。如今,一個林水掩映、水系相連、綠道穿梭的靜謐濕地,正以靈動秀逸的姿態呈現在市民眼前;一幅濕地景觀豐富、文化特色濃郁、科普生態旅游兼備的城市濕地畫卷,正在錦江大地徐徐展開。神奇污水凈化設備——水中游魚三、白鷺灣濕地公園污水治理的原理排入蓮藕、蘆葦、菱角濕地的污水主要以下列途徑進行凈化。1.物理作用:污水在濕地中緩慢流動,經過沉淀、水草過濾阻滯、土壤過濾、植物根部吸附等物理作用,可以除去污水中的不溶性固體、膠體懸浮物,水中的腐殖質經過沉淀進入土壤,被植物根部吸收后最終轉換為可用的有機物。2.生物作用:通過細菌的分解、水中植物根部對水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作用,可除去污水中的大量有機物質和礦物質,例如淀粉、生活油脂、氮、磷等;使水中營養化物質減弱,從而供給水生動物養料,逐漸凈化水質,修復生態平衡,加快營養物質的循環利用,改善水質和土壤。同時,把蚯蚓放在泥土里,7天之后就能消化掉不少腐殖質。3.化學作用:在湖沿岸敷設一整圈照明設施,方便游人的同時,通過緩慢氧化—還原反應,利用光能可進一步分解并除去一部分化學物質,例如農藥、不溶性有機物等。經過測定,排入水樣、排出水樣理化指標對比如下:

監測項目水樣酸堿度(PH)懸浮固體數(%)顏色氣味大腸桿數目(103個/ml)其它有毒物質含量(%)排入水樣4.2—5.68.46灰暗腐臭53201.7排出水樣6.6—7.00.58無色透明無味1020.3科普長廊上面的宣傳畫科普長廊上面的宣傳畫——濕地演變四、建白鷺灣濕地公園的社會效益1.經濟效益:經濕地處理后,水質達到養殖標準,每年可節約治污費用60萬元,徹底解決了污水排放問題,防止了土壤污染,凈化了空氣,同時①蓮藕、菱角按產量5000公斤/畝計算,每公斤蓮藕價值6元,年產值50—60萬元;②水產養殖效益為1000元/畝,隨著養殖的規模化將受益100萬元/年。2.生態效益:通過濕地對生態系統的修復,凈化了空氣和污水,保護了環境,美化了生活。

①夏季濕地氣溫比往年偏低近2。C左右,濕度升高,空氣中浮塵減弱;

②增強了動物多樣性。水生動物、兩棲類、鳥類大量繁衍,小到翠鳥,大到白鷺、天鵝,形成了獨特的濕地生物鏈。③為市民提供了理想的休閑場所。2013年10月5日環境檢測表良好的環境引來成群的白鷺2013年10月5日環境檢測表良好的環境引來成群的白鷺五、對白鷺灣濕地公園進行污水處理的調查結論。通過調查發現,排入濕地的污水經吸附、吸收,充分利用自然凈化功能,投資少,效果好,環保創收一舉兩得。1、可以徹底消除水污染問題,同時高大的林木吸收繞城高速形成的噪音污染。良好的環境引來成群的白鷺2、可以改善和恢復生態平衡。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