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ELCOME地理(
Geography
)ge-
地球;graphe
—
描述。埃拉托色尼
(Eratosthenes,
公元前
275年一公元前193年,古希臘學者)
是第一個用
geography
這個詞的人,
被西方譽為
“
地理學之父
”
;在我國,最早出現
“地理”
一詞是在《
易經
·系辭》中。地理學曾是“科學之母”。學
學
學理
理
理地
地
地然
文
濟自
人
經→地理學
自二,
然
氣象學與氣候學
地
→
水文地理學理
-
—
土
壤
地
理
學學
—
生
物
地
理
學
自
然
區
劃
綱
要※六部(綱緒論自然地理學簡史·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埃及人就開始觀測尼羅河水位的變化。公元前5世紀,
古希臘希羅多德在《歷史》(又稱《希臘
波斯戰爭史》)一書中敘述了尼羅河夏季
洪水的動態規律,并且指出河口三角洲
是由河流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
15~17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時期,人類的地理視野大大地擴展,不但最終證實了
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和地球存在著一個
統一的世界大洋,還發現了洋流,確定
了南北半球的信風帶和對季風形成作出
科學解釋。這一時期收集的大量地表自
然現象資料,為17世紀下半葉探討海陸
起源、植物和動物的分類等理論問題,
以及綜合地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建立
了基礎。·
在中國,公元前13世紀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關于天氣情況的記載。公元前11~前6世紀作于周
代的的《詩經》記述了數十種地貌形態。戰國
時期成書的《尚書
·
禹貢》依據名山大川的自
然分界將當時的疆域分為九州,并就山川、湖
澤、土壤、植被等對各州進行區域對比。
《管
子
·地員》篇是首創土地分類的著作,綜合當
時關于地貌、土壤和植被的知識,較為系統和
詳細地把土地分為5大類20多個小類,并記述
了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の鳚h(公元前206~公元25)以前成書的《山經》對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自然
條件以山為綱作了綜合性記述。公元六
世紀初,酈道元完成《水經注》,對中
國1252條河流水道的源流、脈絡和流經
地區的地理情況作了詳細的注釋。11世
紀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敘述了海
陸變遷的事實,從河流沉積作用解釋華
北平原的成因,從流水侵蝕作用論述了
雁蕩諸峰的形成,還詳細記載了物候現象。·
17世紀上半葉,徐霞客對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河谷縱橫剖面發育、植物與
環境的關系等作了詳盡的記載和科學的
分析,特別是對中國西南地區喀斯特地
貌的描述非常詳細,其中關于溶蝕洼地
分類、鐘乳石和溶洞形成,以及峰林的
類型、分布與地質構造之間關系等的論
述是當時的最高研究水平?!?/p>
19世紀初期德國洪堡和李特爾創建近代
地理學。自然地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
的分支學科。從這時起,自然地理學由
單一的、表象的、靜態的自然地理成分
和現象的研究走向把自然地理環境作為
一個整體進行綜合的、內在的和動態的
研究。隨著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深入,許
多分支學科,如地貌學、氣候學、水文
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
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等迅速發展
起來?!?/p>
中國近代地理學是在引進歐美近代地理學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1908年,張相文編著了中國
最早的自然地理學教科書《地文學》,開創了
中國近代地理教育。從20年代起,竺可楨對氣
候學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中國地理學者對
中國的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進行
廣泛的考察研究,從50年代起對青藏高原、黃
土高原、新疆、黃淮海平原和海岸帶,以及冰
川、凍土、沙漠等進行了系統考察,自然區域
研究迅速發展。·
從60年代開始,地理學出現了重大變革,建立
了地理系統學說,從學科分化走向新的綜合。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又發展了新的分支學科。在研究方法上,引進了電子計算機和遙感技術,
加強了定量分析研究?!?/p>
這時期的自然地理學注重定量分析,并把定量
分析和定性分析緊密結合。主要是通過建立綜
合性實驗站和使用遙感技術,觀測自然地理系
統內的能量和物質的轉換形式、動態過程,獲
取范圍廣和連續的各種自然地理信息,應用數
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各種信息,通
過模擬實驗建立系統結構模式和動態變化的數
學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特征,
預測變化趨向?!ぷ⒁膺\用生態學的觀點對自然地理系統進行研究,注重人類對環境作用的后果,
并由此而發展了生態地理學、景觀生態
學等。·加強了應用研究。運用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參與解決農業生產、工程建設、
資源開發利用、地理環境污染和治理等
問題,由此而發展了應用氣候學、應用
地貌學、資源地理學、環境地理學、醫
學地理學等應用性分支學科。自然地理學的內容·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
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
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p>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層,
即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滲
透的區間內的一個特殊圈層。它是在太陽輻射能、地
球內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層的
特征要復雜得多。在這里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狀態的物質同時穩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滲透。只有在地球的
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產生和繁衍的條件,并成為生物圈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因素。人類出現后,又成為人類
生活和生產活動的環境?!?/p>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
廣泛,但主要還是:·
1、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結構、成因、
動態和發展規律;·2、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
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
3、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4、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
地理特征,并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
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5、研究受人類于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
的途徑和整治措施。地質學—
—
是研究地殼的組成物質、構造變動和發展歷史的科學?!锝M成物質:巖石與礦物;構造變動:地殼運動、地質構造和大地構造學說;發展歷史:地殼演變簡史、生物演化規律。第一章地亮及其運動地
殼——地球硬表面以下至莫霍面的部分,平均深33km,
分布厚薄不均。地殼主要由富含硅和鋁的硅酸鹽類巖石所組成,因而又稱“巖石圈”。◆大陸地殼厚度大(平均厚35
km),雙層結構(厚花崗巖十玄武巖);
海洋地殼厚度小(平均厚5km),多為單層結構(玄武巖)?!桎X層:
沉積巖層+花崗巖層;硅鎂層:玄武巖層。第一節地殼的組成物質化學成分8大元素的豐度共占98
%,即克拉克值。鋁8
.23%
鐵5
.63%
鈣4
.
15%
鈉2
.
36%
鉀2
.33%
鎂2
.09%
其它<2%這6種元素共占約24%AlFeCaNaKMg其它氧和硅共占約74%氧:46.30%一
地殼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圖硅:28.15%Si、二、礦物礦物是化學元素在地質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質的天然化合物,是構
成巖石的基本單元。約3000多種天然礦物。如:石英是礦物,自糖不是礦物;
人造金剛石是
“人工礦物”1、
礦物的四種形成方式:升華、結晶、凝固、重結晶石英
蛋自石石棉2、礦物的(鑒定)特征①
礦物的形態礦物單體的形態取決于其“晶系”;礦物集合體形態:粒狀、致密狀、塊狀、土狀、晶簇、結核狀、頌狀、腎狀、葡萄狀、
鐘乳狀……②
礦物的光學性質礦物對光線的吸收、反射和折射表現出的各種性質如顏色、條痕、光澤、透明度等顏色:取決于礦物的化學成分及其結構條痕:礦物新鮮粉末的顏色光澤:礦物表面對光線的反射性質而成透明度:指光線透過礦物多少的程度◆光澤金屬光澤:反光極強,如光亮的金屬器皿半金屬光澤:反光強度介于金屬光澤和非
金屬光澤之間,比較暗淡非金屬光澤:無金屬感的光澤。主要為透
明或半透明礦物。如:金剛光澤、玻璃光澤、油脂光澤松脂光澤、土狀光澤..③
礦物的力學性質硬度、解理與斷口、韌性◆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外力刻劃、壓入、研磨的能力金剛石剛玉
黃玉
石英
正長石
磷灰石
螢石
方解石
石膏
滑石2
3
4指甲為2
—
2
.軟摩氏硬度計〔F
.
Mohs
(
德
)
〕5,小刀約5
—
5
.55
8
9
10◆
解理與斷口礦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產生解理面的性質叫解理。礦物受外力作用不規則破裂并產生凹凸不平的形狀叫斷口.◆韌
性礦物抵抗切割、錘擊、彎曲、拉引等外力作用的能力稱韌性.④
礦
物
的
其
它
性
質◆比重:礦物重量與4℃時同體積水的
重量之比,稱為礦物的比重。輕礦物1~3
.
5:——石英、長石等造巖礦物;
重礦物3
.6~6:——赤鐵礦、閃鋅礦等金屬化合物;極
重
礦
物
>
6
:——金、方鉛礦等重金屬礦物。
磁性:礦物可被磁鐵吸引或本身能吸引鐵屑等物體的性質。
一些含鐵、鈷、鎳等
礦物有磁性,如磁鐵礦。電
性——
導電性:導體(金屬礦物)、絕緣體(非金屬礦物)、半導體;——壓電性:某些礦物晶體具有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能力,如壓電石英。◆發光性:礦物在外來能量(如紫外線、X
射線、加熱等)的激發作用下而發出
可見光的性質。分熒光(力消則滅)和
磷光兩種。如螢石、鉆石等等。石
英
角閃石
鉀長石
輝
石
斜長石橄欖石
※
3、七種主要造巖礦物“硅酸鹽類+含氧鹽類”最多云
母這七種主要造巖礦物都屬于硅酸鹽礦物三
、巖石★巖石巖石是在地質作用下,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有規律組合而成的地質體。巖漿巖:約占地殼重量的94%;沉積巖:約占地殼重量的5%,但占陸地分布面積的75%;變質巖:約占地殼重量的1%。有關巖石成因爭論的起源◆火成論——認為所有巖石皆與巖漿作用有關(最后獲勝);赫頓(英,
James
Hutton,1726—
1797)◆水成論——認為所有巖石都是在水中沉積而成的;維爾納(德,
Abraham
Gottlob
Werner,
1750—1817)——地質學因而在十八世紀末奠基。1、巖漿巖巖漿巖是一種硅酸鹽巖石,SiO?含量高。
來自上地幔的巖漿沿巖石圈破裂帶上
升,經過冷凝、結晶而形成的巖石稱為
巖漿巖或火成巖?!舾鶕r漿冷凝的位置和條件的差異,在地殼深處冷凝結晶而成的稱“深成巖”,
在接近地表處冷凝結晶成的稱“淺成巖”,噴出地表冷凝而成的稱"噴出巖"。深成巖和淺成巖統稱為“侵入巖”。超基性巖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SiO?含量<45%45~52%52~65%>65%主要礦物橄欖石輝石輝
石鈣斜長石角閃石長石長石、石
英、云母代表巖石橄欖巖輝長巖玄武巖閃長巖安山巖
正長巖
粗面巖花崗巖流紋巖(1)巖漿巖的礦物組成淺色礦物
巖
石
種
類超
基
性
巖基性斜長石—基性巖中性斜長石—
中性巖
酸性斜長石
—酸性巖深色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鮑文反應系列(美國,1922)正長石白云母石英巖漿降溫(2)巖漿巖的產狀、結構與構造◆產狀(據巖體形狀與上覆巖層的關系)
可分為:
整合侵入體巖盆(巖蓋):一般是由粘性較大的中、酸性巖漿順巖層層理貫入,并將上覆巖層
拱起而成的中間凸起、邊部變薄的穹窿狀
巖體。巖床:流動性較大的巖漿順著巖層層理侵入形成的板狀巖體稱巖床,其特點是主要
由基性巖構成。不整合侵入體巖基:出露面積一般大于100km2,
甚
至
>
幾萬km2,
厚達10—30
km;
多由花崗巖類
巖石構成,巖體切穿圍巖層理。巖株:出露面積<100km2,
平面形狀多為渾圓形;主要由中、酸性巖石組成,與圍
巖呈不諧和關系。巖墻和巖脈:巖漿沿著巖層裂隙或斷層貫入所形成的板狀巖體稱巖墻,其產狀一般
較陡。而一種近似巖墻的巖體稱為巖脈。
一般說,巖墻與圍巖之間沒有成因上的聯
系,而巖脈則有成因上的密切關系。◆結構地表巖漿的溫度約700—
1500℃;巖漿冷卻速度:慢
快
;
結晶:
粗
細;偉晶(>10mm)→粗粒(5~10mm)→
中粒(2~5mm)→細粒(0.2~2mm)→隱晶質(顯微鏡下可見)→玻璃質。巖漿冷卻速度先慢后快:斑狀結構。礦物無序排列(深成巖);礦物成分和結構上的差別(淺成巖);礦物和氣孔因熔巖流動而定向排列(噴出巖);熔巖氣體揮發而殘留氣孔(噴出巖);巖石中的氣孔被次生礦物充填而成(噴出巖)。塊狀構造斑雜構造流紋構造
氣孔構造
杏仁構造◆構造酸性巖中性巖基性巖超基性巖噴出流紋巖粗面巖安山巖玄武巖淺成花崗斑巖正長斑巖閃長斑巖輝綠玢巖深成花崗巖正長巖閃長巖輝長巖橄欖巖輝巖顏色淺(帶紅)—
中(帶灰)—暗(帶綠黑)比重2.52.72.72.82.93.13.1——3.5(3)巖漿巖的主要類型2、
沉
積
巖沉積巖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溫
常壓條件下,先成巖石的風化作用產物
以及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產物,在原
地或經外力搬運所形成的沉積層,再經
成巖作用而成的巖石。沉積巖是地球陸地上分布面積最廣的巖石類型,約達75%,而在我國更達
77.3%;其中最多的是頁巖,其次為
砂巖和石灰巖。沉積巖三角洲沖積平原海洋洪積扇河流湖泊冰川瀉湖濁流沙丘※
(1)沉積巖的形成過程風化——機械的、化學的、生物的;剝蝕與搬運——機械的、化學的;沉積——機械的、化學的、生物的;成巖——壓固、膠結、重結晶。(2)沉積巖的基本特征①層理:水平層理,交錯層理;②結構●碎屑結構:是指由碎屑物質被膠結
而成的結構。碎屑巖。●化學結構和生物結構:指由化學成因形成的(如粒狀、顫狀等)和生物
遺體所構成的(如貝殼結構、珊瑚結
構等)結構?;瘜W巖或生物化學巖。③
層面構造如波痕、雨痕、干裂等等。④結核:
指沉積巖的異體包裹物,
其形狀多樣,大小由幾毫米至幾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比亞迪汽車交易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電子競技賽事組織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節能廠房出租安全協議
- 二零二五年多功能鏟車購置與改造升級合同
- 二零二五版高端商務車輛租賃協議正式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材料采購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區建設與運營合同標準模塊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發電PPP項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團購及會員制銷售合作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科技項目采購合同范本
- JCT640-2010 頂進施工法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
- 中科大固體物理課程作業答案88張課件
- 泵用機械密封的設計與制造
- SOAP病歷的書寫課件
- GB/T 25517.2-2010礦山機械安全標志第2部分:危險圖示符號
-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1修訂版
- S-150溶劑油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江蘇華倫)
- 七年級音樂作業
- 江蘇建筑施工安全臺賬(正式版)
- 高中數學必修二 第十章 概率 章末測試(提升)(含答案)
- “三級”安全安全教育記錄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