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復習:微專題四 功、功率及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_第1頁
中考物理復習:微專題四 功、功率及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_第2頁
中考物理復習:微專題四 功、功率及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_第3頁
中考物理復習:微專題四 功、功率及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_第4頁
中考物理復習:微專題四 功、功率及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四功、功率及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1.(2021·黔東南州)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5s將重9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2m。已知動滑輪重為1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正確的是(D)A.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90NB.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為200JC.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為36WD.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2.(2021·丹東)如圖所示,重力為6N的物體在4N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斜面勻速上升。當物體升高0.6m時,恰好沿斜面前進1.2m的距離(忽略繩重和動滑輪自重)(D)A.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為6NB.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C.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力為5ND.拉力F的功率為1.6Weq\o(\s\up7(),\s\do5(第2題圖))eq\o(\s\up7(),\s\do5(第3題圖))3.(2021·黑龍江)如圖所示,一木塊沿固定光滑斜面下滑,木塊(不計大小)的重力為10N,所受支持力為8N,則木塊由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為__0.6__J,支持力做功為__0__J。4.(2021·錦州)如圖所示,將重為40N的物體G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向左拉動2m,用時5s。已知滑輪組中動滑輪重為6N,繩子自由端拉力F為10N,則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__24__N。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為__12__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80%__(不計繩重和滑輪組的摩擦)。5.(2021·大慶)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施加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水平拉力F時,重物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丙所示。不計繩與滑輪的重量及滑輪轉動時的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近似看成水平方向。在0~1s內,重物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__100__N,在2s~3s內,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__300__W。6.(2021·賀州)隨著科技的發展,低碳環保電瓶車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一天,小明的媽媽駕駛電瓶車送小明上學。假設小明的媽媽駕駛電瓶車是勻速行駛的,電瓶車的牽引力恒為100N,從家到學校的路程是1.5km,用時5min,求:(1)電瓶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m/s;(2)電瓶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3)電瓶車牽引力的功率。解:(1)小明的媽媽騎車的時間:t=5min=300s,路程:s=1500m,則小明的媽媽騎車的速度:v=eq\f(s,t)=eq\f(1500m,300s)=5m/s;(2)電瓶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電瓶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牽=100N;(3)電瓶車牽引力的功率:P=eq\f(W,t)=eq\f(F牽s,t)=F牽v=100N×5m/s=500W。7.(2021·安徽)如圖所示,小明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運動,每次引體向上身體上升的高度為握拳時手臂的長度。已知小明的體重為500N,握拳時手臂的長度為0.6m,完成4次引體向上所用的時間為10s。求:(1)小明完成1次引體向上所做的功;(2)10s內小明做引體向上的功率。解:(1)做引體向上時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已知小明體重:G=500N,每次上升距離:h=0.6m,小明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做的功為:W=Gh=500N×0.6m=300J;(2)小明10s內做的總功:W總=4×300J=1200J;小明做功的功率:P=eq\f(W總,t)=eq\f(1200J,10s)=120W。8.為了發展文化旅游事業,荊州市正在興建方特文化主題園,建成后將通過最新的VR技術展示包括楚文化和三國文化在內的五千年華夏文明。園區建設中需把重1200N的木箱A搬到高h=2m,長L=10m的斜面頂端,如圖所示,工人站在斜面頂端,沿斜面向上用時50s將木箱A勻速直線從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頂端,已知拉力F的功率為80W。求:(1)拉力F的大??;(2)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3)木箱A在斜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解:(1)由P=eq\f(W,t)得,拉力所做的功W總=Pt=80W×50s=4×103J,由W=FL得,拉力F=eq\f(W總,L)=eq\f(4×103J,10m)=400N;(2)克服物重做功W有=Gh=1200N×2m=2.4×103J,則斜面的機械效率η=eq\f(W有,W總)×100%=eq\f(2.4×103J,4×103J)×100%=60%;(3)木箱A在斜面上勻速運動時克服摩擦做功W額=W總-W有=4×103J-2.4×103J=1.6×103J,由W額=fL得,木箱A在斜面上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eq\f(W額,L)=eq\f(1.6×103J,10m)=160N。9.(2021·蘇州)如圖是工人師傅用滑輪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圖,在400N的拉力作用下,使質量為70kg的建筑材料在10s的時間里,勻速豎直上升了2m。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g取10N/kg。求:(1)拉力的功率P;(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3)動滑輪的重力G動。解:(1)由圖可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2h=2×2m=4m,拉力做的功:W總=Fs=400N×4m=1600J,拉力的功率:P=eq\f(W總,t)=eq\f(1600J,10s)=160W;(2)建筑材料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有用功:W有=Gh=700N×2m=140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eq\f(W有,W總)×100%=eq\f(1400J,1600J)×100%=87.5%;(3)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由F=eq\f(1,2)(G+G動)可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2F-G=2×400N-700N=100N。10.(2021·河北)圖甲是一輛起重車的圖片,起重車的質量為9.6t。有四個支撐腳,每個支撐腳的面積為0.3m2,起重時汽車輪胎離開地面,圖乙是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在某次作業中將質量為1200kg的貨物勻速提升,滑輪組上鋼絲繩的拉力F為5000N,貨物上升過程中的圖象如圖丙所示。(不考慮繩重,g取10N/kg)求:(1)提升貨物過程中起重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拉力F的功率;(3)提升貨物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1)提升貨物過程中起重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壓=G總=(m車+m貨物)g=(9.6×103kg+1200kg)×10N/kg=1.08×105N,受力面積:S=4×0.3m2=1.2m2,提升貨物過程中起重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eq\f(F壓,S)=eq\f(1.08×105N,1.2m2)=9×104Pa;(2)由圖乙可知,滑輪組鋼絲繩的有效股數n=3,由圖丙可知,貨物在10s內上升的高度h=2.5m,則鋼絲繩移動的距離:s=nh=3×2.5m=7.5m,拉力F做的功:W總=Fs=5000N×7.5m=3.75×104J,拉力F的功率:P=eq\f(W總,t)=eq\f(3.75×104J,10s)=3.75×103W;(3)拉力F在10s內所做的有用功:W有=G貨物h=m貨物gh=1200kg×10N/kg×2.5m=3×104J,提升貨物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eq\f(W有,W總)×100%=eq\f(3×104J,3.75×104J)×100%=80%11.(2021·成都改編)工人用如圖所示裝置把重為1000N的物體,從斜面底部勻速拉到2m高的平臺上(斜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30°),用時20s。工人對繩子的拉力為400N,動滑輪重為20N,不考慮繩重和滑輪轉軸的摩擦,求:(1)繩子對物體的拉力;(2)繩子對物體做的功;(3)工人做功的功率;(4)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解:(1)從圖中可知繩子的股數n=2,工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400N,對動滑輪受力分析,受到上面的兩段繩子對其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下面的繩子對其豎直向下的拉力F繩,則2F=G動+F繩,得出F繩=2F-G動=2×400N-20N=780N,故繩子對物體的拉力也為780N;(2)斜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30°,平臺高2m,根據數學知識可知斜面的長為s=4m,繩子對物體做的功:W=F繩s=780N×4m=3120J;(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2×4m=8m,工人做的功:W總=Fs′=400N×8m=3200J,工人做功的功率:P=eq\f(W總,t)=eq\f(3200J,20s)=160W;(4)有用功:W有用=Gh=1000N×2m=2000J,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η=eq\f(W有用,W總)×100%=eq\f(2000J,3200J)×100%=62.5%。12.(2021·懷化改編)某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打撈水中的工件。已知工件的體積為30dm3,密度為3×103kg/m3。每個滑輪的重力為20N,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繩重及水的阻力。(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工件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2)工件受到的重力;(3)工件在水中上升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工件始終浸沒在水中,結果保留整數)。解:(1)工件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V=30dm3=0.03m3,受到的浮力F?。溅阉甮V排=1.0×103kg/m3×10N/kg×0.03m3=300N;(2)根據ρ=eq\f(m,V)可得,工件的質量:m=ρV=3×103kg/m3×0.03m3=90kg;工件的重力G=mg=90kg×10N/kg=900N;(3)工件在水中上升受到的拉力F拉=G-F?。?00N-300N=600N,工人拉繩子的力F=eq\f(F拉+G動,2)=eq\f(600N+20N,2)=310N,滑輪組機械效率:η=eq\f(W有,W總)×100%=eq\f(F拉h,Fs)×100%=eq\f(F拉,nF)×100%=eq\f(600N,2×310N)×100%≈97%。13.(2021·菏澤)如圖所示是一個水位監測儀的簡化模型。杠桿AB質量不計,A端懸掛著物體M,B端懸掛著物體N,支點為O,BO=4AO。物體M下面是一個壓力傳感器,物體N是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槽中,當水槽中無水時,物體N下端與水槽的底部恰好接觸且壓力為零,此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也為零。已知物體N的質量m2=4kg,高度H=1m,橫截面積S=20c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1)物體N的密度ρ;(2)物體M的質量m1;(3)當壓力傳感器的示數F=40N時,求水槽內水的深度h。解:(1)物體N的密度為:ρ=eq\f(m2,V)=eq\f(m2,SH)=eq\f(4kg,0.002m2×1m)=2×103kg/m3;(2)水槽中無水時,物體N下端與水槽的底部恰好接觸且壓力為零,此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也為零,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m1g×AO=m2g×BO,則:m1=m2×eq\f(BO,OA)=4kg×4=16kg;(3)M的重力為:G1=m1g=16kg×10N/kg=160N;則A端受到的拉力為:FA=G1-F=160N-40N=120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A×AO=FB×BO,則B端受到的拉力為:FB=FA×eq\f(A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