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血栓與止血檢測課件_第1頁
血血栓與止血檢測課件_第2頁
血血栓與止血檢測課件_第3頁
血血栓與止血檢測課件_第4頁
血血栓與止血檢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栓與止血檢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檢驗科10/1/20231血栓與止血檢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檢驗科8/8歷史記載:公元前猶太人的法典中即有有關血友病的記載。近代歐洲王室之間相互通婚,造成各國王室中血友病患者高發。10/1/20232歷史記載:公元前猶太人的法典中即有有關血友病的記載。近代歐洲血友病患者腫脹的膝關節10/1/20233血友病患者腫脹的膝關節8/8/20233止凝血在各種常見病中的重要性目前發現:除血液系統疾病外,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腦血管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婦產科疾病、外科手術、體外循環等常見疾病與凝血功能異常關系密切,這些疾病有凝血因子含量及功能改變、抗凝血物質含量及功能改變等多方面變化。10/1/20234止凝血在各種常見病中的重要性目前發現:除血液系統疾病外,心血心肌梗死10/1/20235心肌梗死8/8/20235腦梗死:箭頭所指為梗死區10/1/20236腦梗死:箭頭所指為梗死區8/8/20236靜脈血栓形成10/1/20237靜脈血栓形成8/8/20237心肌梗死

10/1/20238心肌梗死

8/目前發現:體內止血、凝血和纖溶機制相互平衡才能使人體出、凝血保持平衡,包括以下方面:血管壁的作用血小板的作用凝血因子的作用抗凝系統的作用纖維蛋白溶解(纖溶)系統的作用血液流變學改變10/1/20239目前發現:體內止血、凝血和纖溶機制相互平衡才能使人體出、凝血體內各系統相互影響制約機體既要求一旦發生出血后,在最短此的時間內能迅速止血(凝血是止血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要對凝血活動及時加以限制,勿使其無限繼續下去,造成無關部分的血管堵塞。這就要求各種凝血因子平時沒有活性,僅以酶原形式存在,一旦需要,立即被激活,以最大速度大量產生,并要求有不止一個酶原及輔助因子參與,以便逐級放大,促使大量凝血酶生成。同時要求在凝血過程中的幾個環節上存在抑制因子,以便及時制止凝血。此外所形成的纖維蛋白還要及時被體內正常存在的(通常也為酶原)的纖溶系統所溶解,以保證血液暢通,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10/1/202310體內各系統相互影響制約機體既要求一旦發生出血后,在最短此的時10/1/2023118/8/202311血管的止血作用血管受損后,首先收縮使血流減慢或受阻,內皮細胞及血小板等釋放出各種活性物質使血管收縮及血小板活化,組織損傷導致內、外源性凝血系統激活以加強止血作用。10/1/202312血管的止血作用血管受損后,首先收縮使血流減慢或受阻,內皮細胞血管的止血作用血管的收縮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系統的激活局部血粘度的增高10/1/202313血管的止血作用血管的收縮8/8/202313血小板的作用血管受損時,表面的膜糖蛋白經纖維蛋白原介導發生第一相聚集為可逆反應。來自紅細胞的ADP等激活血小板使之發生釋放反應,釋放出ADP等活性物質,加速血小板聚集為第二相聚集,為不可逆反應。血小板的膜磷脂(PF3)提供凝血反應表面,加速凝血酶原酶和凝血酶的形成,使血小板進一步發生聚集。活化的血小板釋放TXA2,5-HT等可收縮血管,血小板收縮蛋白可使血栓更堅固。10/1/202314血小板的作用血管受損時,表面的膜糖蛋白經纖維蛋白原介導發生第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皮膚表面的淤癍10/1/202315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皮膚表面的淤癍8/8/20231510/1/2023168/8/202316凝血因子的作用根據凝血瀑布學說,人體內凝血分為: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凝血共同途徑10/1/202317凝血因子的作用根據凝血瀑布學說,人體內凝血分為:8/8/20外源性凝血途徑Ⅶ因子的激活(TF-Ⅶa復合物形成)Ⅹ因子的激活、Ⅸ因子的激活10/1/202318外源性凝血途徑Ⅶ因子的激活(TF-Ⅶa復合物形成)8/8/2

10/1/202319

8/8內源性凝血途徑Ⅻa→Ⅺa→ⅨaⅨa+Ⅷa+Ca2++PF3形成復合物Ⅹ因子的激活10/1/202320內源性凝血途徑Ⅻa→Ⅺa→Ⅸa8/8/202320

10/1/202321

8/凝血共同途徑Ⅹa+Ⅴa+Ca2++PF3形成復合物Ⅱ(凝血酶原)→Ⅱa(凝血酶)Ⅰ(纖維蛋白原)→Ⅰa(纖維蛋白單體)(可溶性)ⅩⅢ使可溶性纖維蛋白不溶性纖維蛋白10/1/202322凝血共同途徑Ⅹa+Ⅴa+Ca2++PF3形成復合物8/

10/1/202323

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ⅫTF↓↓Ⅺ+Ca2+Ⅶ+TF↓Ⅸ+Ⅷ+Ca2++PF3

↓共Ⅹ同Ⅹ+Ⅴ+Ca2++PF3途Ⅱ徑Ⅰ10/1/202324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8/8/20232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患者10/1/202325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患者8/8/202325抗凝血系統的作用細胞抗凝作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及肝細胞的作用體液抗凝作用:AT-Ⅲ、蛋白C及蛋白S、TFPI等10/1/202326抗凝血系統的作用細胞抗凝作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及肝細胞的細胞抗凝作用

10/1/202327細胞抗凝作用

體液抗凝作用抗凝血酶作用:AT在肝素介導下,滅活各種絲氨酸蛋白酶;肝素輔因子Ⅱ滅活各種凝血因子。蛋白C系統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TFPI)其它抗凝蛋白如a2巨球蛋白等10/1/202328體液抗凝作用抗凝血酶作用:AT在肝素介導下,滅活各種絲氨酸蛋纖維蛋白溶解(纖溶)系統的作用t-PA: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u-PA: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PLG(纖溶酶原)→PL(纖溶酶)PAI-1(纖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α2-AP(α2–抗纖溶酶)10/1/202329纖維蛋白溶解(纖溶)系統的作用t-PA:組織型纖溶酶原激

10/1/202330

血液流變學的作用:當血液的流動性和粘滯性發生異常。血流緩慢、停滯和阻斷,可致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缺氧、缺血,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或疾病。因此;檢測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變性等有重要意義。10/1/202331血液流變學的作用:當血液的流動性和粘滯性發生異常。血流緩慢、血管壁檢測—BT原理:刺破毛細血管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時間影響因素:血小板的數量、功能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脆性的變化參考值:出血時間測定器法6.9±2.1分鐘臨床意義:延長見于血小板明顯減少,血小板功能異常,凝血因子缺乏,血管異常,藥物干擾等。10/1/202332血管壁檢測—BT原理:刺破毛細血管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出血時間測定10/1/202333出血時間測定8/8/20233310/1/2023348/8/20233410/1/2023358/8/20233510/1/2023368/8/202336

10/1/202337

10/1/202338

10/1/202339

血小板檢測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平均容積血小板分布寬度10/1/202340血小板檢測血小板計數8/8/202340血小板計數(plt)計數單位容積內血小板的含量參考值(100-300)×109/L臨床意義:1.血小板減少:生成障礙、破壞或消耗過多、分布異常2.血小板增多:(>400×109/L):原發性增多、反應性增多。10/1/202341血小板計數(plt)計數單位容積內血小板的含量8/8/202血小板平均容積(mpv)表示單個血小板的平均容積。增加見于:血小板破壞增加而骨髓代償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復的首要表現。減低見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白血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等。10/1/202342血小板平均容積(mpv)表示單個血小板的平均容積。8/8/2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反映血液內血小板容積大小的離散度,用所測得單個血小板容積大小的變異系數表示。增加見于血小板大小懸殊不均。減低見于血小板均一性高。10/1/202343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反映血液內血小板容積大小的離散度,用凝血因子檢測CT(內源性)APTT(內源性)FIB(共同)PT(外源性)10/1/202344凝血因子檢測CT(內源性)8/8/202344凝血時間(CT)原理:試管法:靜脈血放入玻璃試管中,觀察自采血開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時間。參考值:4~12分鐘(試管法)15~32分鐘(硅管法)臨床意義:CT時間延長見于Ⅷ、Ⅸ、Ⅺ減少,Ⅱ減少,Ⅰ減少,應用抗凝藥物,纖溶亢進,循環抗凝物質增多等,縮短見于高凝狀態。10/1/202345凝血時間(CT)原理:試管法:靜脈血放入玻璃試管中,觀察自采

10/1/202346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時間(APTT)原理:取抗凝血漿,用激活劑激活Ⅻ因子,加入磷脂和Ca2+,觀察其凝固時間。參考值:32~43秒臨床意義:延長見于內源性凝血途徑各因子缺乏,此外也是監測肝素和診斷狼瘡抗凝物的常用試驗。縮短見于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狀態。10/1/20234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時間(APTT)原理:取抗凝血漿,用激活劑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ⅫTF↓↓Ⅺ+Ca2+Ⅶ+TF↓Ⅸ+Ⅷ+Ca2++PF3

↓共Ⅹ同Ⅹ+Ⅴ+Ca2++PF3途Ⅱ徑ⅠAPTT10/1/202348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APTT8/8/2凝血酶原時間(PT)原理:將抗凝血漿加入組織因子和Ca2+,觀察其凝固時間。參考值:11~13秒報告方式:時間(秒)比值(PTR)=病人PT/混合血漿PT國際標準化比值(INR)=PTRISIISI=國際敏感指數10/1/202349凝血酶原時間(PT)原理:將抗凝血漿加入組織因子和Ca2+,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ⅫTF↓↓Ⅺ+Ca2+Ⅶ+TF↓Ⅸ+Ⅷ+Ca2++PF3

↓共Ⅹ同Ⅹ+Ⅴ+Ca2++PF3途Ⅱ徑ⅠPT10/1/202350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PT8/8/202凝血酶原時間(PT)臨床意義:延長見于:凝血因子缺乏:Ⅰ、Ⅱ、Ⅴ、Ⅶ、Ⅹ缺乏,維生素K缺乏,纖溶亢進,口服抗凝劑,異常Ⅱ增加等。縮短見于:高凝狀態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等。10/1/202351凝血酶原時間(PT)臨床意義:8/8/202351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示T波倒置等改變10/1/202352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示T波倒置等改變8/8/202352纖維蛋白原(因子Ⅰ)測定原理:克勞斯法、演算法、雙縮脲法、鹽析法等Clouse法:受檢血漿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轉換為纖維蛋白,血漿凝固時間長短與纖維蛋白含量成反比,與吸光度變化成正比。參考值:2~4g/L臨床意義:增高: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妊高癥、休克等高凝狀態降低:DIC、重癥肝炎等,易出血10/1/202353纖維蛋白原(因子Ⅰ)測定原理:克勞斯法、演算法、雙縮脲法、鹽急性心肌梗死10/1/202354急性心肌梗死8/8/202354凝血項目檢查測定注意事項抗凝劑:109mmol/L枸櫞酸鈉溶液抗凝劑與標本比例為1:9標本勿溶血、凝血標本采集、運送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10/1/202355凝血項目檢查測定注意事項抗凝劑:109mmol/L枸櫞酸鈉溶單個凝血因子測定方法免疫學法:抗原、抗體反應凝固法:使用乏因子血漿,觀察待測血漿所含因子活性相當于正常人的活性的百分比10/1/202356單個凝血因子測定方法免疫學法:抗原、抗體反應8/8/2023凝固法測定單個因子活性原理10/1/202357凝固法測定單個因子活性原理8/8/202357

血友病患者10/1/202358

生理性和病理性抗凝物測定AT-Ⅲ測定:活性、含量臨床意義:增高:血友病、白血病和AA等的急性出血期及口服抗凝藥物治療。降低:各種先天性及獲得性AT-Ⅲ缺乏癥,血栓前狀態、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臟病等。10/1/202359生理性和病理性抗凝物測定AT-Ⅲ測定:活性、含量8/8/20生理性和病理性抗凝物測定PC測定:活性及含量測定臨床意義:降低:先天性及獲得性PC缺乏癥,后者見于DIC、肝病、手術后、口服抗凝劑、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APCR現象:Ⅴ因子對APC的抵抗現象。10/1/202360生理性和病理性抗凝物測定PC測定:活性及含量測定8/8/20纖溶活性檢測t-PA測定增高:纖溶亢進,見于DIC等。降低:纖溶減弱,見于血栓前狀態,血栓性疾病等。纖溶酶原活性增高:纖溶活性減弱,血栓性疾病。降低:纖溶活性增高,原發及繼發性纖溶和先天性PLG缺乏癥。10/1/202361纖溶活性檢測t-PA測定纖溶酶原活性8/8/202361纖溶活性檢測血漿硫酸魚精蛋白副凝固實驗(3p實驗)原理:FDP結合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使之不凝固。魚精蛋白可使之解離釋放出纖維蛋白單體,后者自行聚合為可見的纖維狀物,為陽性。臨床意義:陽性見于DIC等。10/1/202362纖溶活性檢測血漿硫酸魚精蛋白副凝固實驗(3p實驗)8/8/2

10/1/202363

纖溶活性檢測血漿凝血酶時間(TT)測定臨床意義:延長見于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和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血中FDP增高(如DIC);血中有肝素或類肝素物質存在。10/1/202364纖溶活性檢測血漿凝血酶時間(TT)測定8/8/202364纖溶活性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測定臨床意義:增高見于原發性纖溶癥、DIC、惡性腫瘤、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肺梗死、溶栓治療等。10/1/202365纖溶活性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測定8/8/纖溶活性檢測血漿D-二聚體(D-dimer,DD)測定臨床意義:繼發性纖溶癥(如DIC)為陽性或增高;而原發性纖溶癥為陰性或不升高。(鑒別要點)10/1/202366纖溶活性檢測血漿D-二聚體(D-dimer,DD)測定8/8

10/1/202367

檢測項目的選擇和應用一期止血缺陷的選擇:BT、PLT二期止血缺陷的選擇:PT、APTT纖維蛋白溶解綜合征:FDP、DD血栓前狀態抗栓治療的監測:肝素:APTT口服抗凝劑:PT溶栓治療:DD等10/1/202368檢測項目的選擇和應用一期止血缺陷的選擇:BT、PLT8/8/一期止血缺陷BT及PLT都正常BT延長,PLT減少BT延長,PLT增加BT延長,PLT正常10/1/202369一期止血缺陷BT及PLT都正常8/8/202369二期止血缺陷PT和APTT都正常PT正常,APTT延長PT延長,APTT正常PT和APTT都延長10/1/202370二期止血缺陷PT和APTT都正常8/8/202370纖維蛋白溶解綜合征

FDP和DD均正常FDP陽性,DD陰性FDP陰性,DD陽性FDP和DD均陽性10/1/202371纖維蛋白溶解綜合征

FDP和DD均正常8/8/202371DIC診斷試驗的選擇和應用DIC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導致全身微血管內微血栓的形成,消耗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引起繼發性纖溶亢進,造成血栓—出血綜合征。臨床表現有高凝期及低凝期、出血期臨床診斷:存在易致DIC的基礎疾病:如感染、惡性腫瘤、病理產科、大型手術和創傷、嚴重肝病等。臨床上有嚴重和多發性出血,不能用原發病解釋的微循環衰竭或休克,廣泛性皮膚、粘膜栓塞或腦、腎、肺臟器功能衰竭,對抗凝治療有效。10/1/202372DIC診斷試驗的選擇和應用8/8/202372

10/1/2023738/8/202373

10/1/202374

DIC的實驗診斷標準PLT<100×109/L或進行性下降FIB<1.5g/L或進行性下降3P陽性或FDP>20mg/L或DD陽性PT延長或縮短3秒以上,APTT延長或縮短10秒以上AT-Ⅲ<60%或PC活性降低血漿纖溶酶原抗原(PLG:AG)<200mg/LⅧ:C<50%(肝病必備)血漿內皮素-1>80ng/L或TM增加兩倍以上10/1/202375DIC的實驗診斷標準PLT<100×109/L或進行性下降8DIC的實驗診斷標準血漿凝血酶原碎片、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或纖維蛋白肽A水平增高。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復合物(SFMC)水平增高。纖溶酶-抗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