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手工制茶賽項_第1頁
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手工制茶賽項_第2頁
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手工制茶賽項_第3頁
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手工制茶賽項_第4頁
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手工制茶賽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手工制茶賽項評分細則及答題樣卷和題庫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手工制茶賽項評分細則及答題樣卷和題庫

目錄TOC\o"1-2"\h\z\u29178一、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答題卷(樣卷) 二、卷曲形綠茶評分細則(一)卷曲形綠茶鮮葉采摘操作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鮮葉采摘質量與規范5%采摘規范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違反比賽要求,采摘手法不規范,采用掐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20采摘鮮葉重量(M)與時間(T)M≥100g,不扣分;<100g,判分依據:M*40/10040T≤30min,不扣分;30min<T≤45min,判分依據:10-(T-30)÷15×10;T>45min,0分。10鮮葉質量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一芽一葉高于90%,不扣分;一芽一葉低于90%,高于80%,扣2-3分;一芽一葉低于80%高于70%,扣5-8分;一芽一葉低于70%高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20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10裁判簽名:日期:(二)卷曲形綠茶現場制茶操作規范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現場手工制茶操作規范10%職業素養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設備檢查,扣3分;2.出現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3.比賽中,出現違反現場用電安全行為,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10分。15制茶流程規范與關鍵技術熟練程度1.設備操作不規范扣1-10分;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 25制茶技術嫻熟與掌控度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2.攤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3.殺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5.干燥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0保持場地干凈整潔、注意衛生防護、工具復原擺放正確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2分2.使用未經組委會批準的器具、材料等,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加工現場,扣1-5分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20比賽時間超過比賽規定時間每5分鐘扣1分,扣完為止。5裁判簽名:日期:

(三)卷曲形綠茶制成品茶質量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手工制茶成品茶質量檢測5%成品茶含水量茶含水量≤7%,不扣分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據:60-(茶含水量-7%)÷2%×40409%<水分含量0成品茶制率綠茶制率≥19%4018%≤綠茶制率<19%,判分依據:40-(19%-茶制率)÷1%×2020綠茶制率<18%0裁判簽名:日期:

(三)卷曲形綠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卷曲形綠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70%外形(35%)造型緊細卷曲、有毫,色澤嫩綠或翠綠或深綠或鮮綠,油潤、勻整,凈度好90-99造型較緊細卷曲,色澤墨綠或黃綠或青綠,較油潤,較勻整,凈度較好80-89造型不明顯,色澤暗褐或陳灰或灰綠或偏黃,尚勻,凈度尚好70-79湯色(10%)綠明亮或黃綠明亮90-99黃綠尚明亮或綠黃亮80-89深黃或綠黃欠亮或渾濁70-79香氣(20%)高爽有栗香或清香持久或帶花香90-99清香,尚高爽,火工香80-89生青,尚純,熟悶,老火70-79滋味(25%)醇厚鮮爽,濃醇鮮爽90-99清爽尚醇,濃尚醇,尚醇厚80-89尚醇或稍淡,濃澀,青澀70-79葉底(10%)柔軟多芽,勻齊,黃綠明亮90-99柔軟有芽,尚勻齊,黃綠尚明亮80-89斷碎,多青張或紅莖紅葉,黃暗,欠勻70-79裁判簽名:日期:

(四)卷曲形綠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20%茶葉審評操作規范服裝不規范扣2分;指甲油,香水扣5分;扣完為止。5開罐動作錯誤扣1分;把盤動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樣動作不規范扣1-2分,收樣不規范扣1分;稱樣錯誤扣1分;沖泡動作不規范扣1分;瀝湯動作不規范扣1-2分;扣完為止。10濕評內質操作順序錯誤扣3-5分,看湯色、聞香氣動作錯誤扣2分,嘗滋味動作錯誤扣1分,評葉底動作錯誤扣1分;扣完為止。10茶樣品質評審術語采用五項因子評審茶樣,正確書寫茶葉品質評語,外形、湯色、滋味、香氣、葉底,每項1-5分25制茶技術缺陷診斷與改進依據茶樣評審品質,指出茶葉加工操作過程中主要技術不足25根據技術診斷結果給出技術修正和茶樣處理的合理化建議25裁判簽名:日期:

扁形綠茶評分細則(一)扁形綠茶鮮葉采摘操作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鮮葉采摘質量與規范5%采摘規范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違反比賽要求,采摘手法不規范,采用掐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20采摘鮮葉重量(M)與時間(T)M≥100g,不扣分;<100g,判分依據:M*40/10040T≤30min,不扣分;30min<T≤45min,判分依據:10-(T-30)÷15×10;T>45min,0分。10鮮葉質量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一芽一葉高于90%,不扣分;一芽一葉低于90%,高于80%,扣2-3分;一芽一葉低于80%高于70%,扣5-8分;一芽一葉低于70%高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20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10裁判簽名:日期:(二)扁形綠茶現場制茶操作規范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現場手工制茶操作規范10%職業素養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設備檢查,扣3分;2.出現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3.比賽中,出現違反現場用電安全行為,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10分。15制茶流程規范與關鍵技術熟練程度1.設備操作不規范扣1-10分;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 25制茶技術嫻熟與掌控度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2.攤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3.殺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5.干燥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0保持場地干凈整潔、注意衛生防護、工具復原擺放正確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2分2.使用未經組委會批準的器具、材料等,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加工現場,扣1-5分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20比賽時間超過比賽規定時間每5分鐘扣1分,扣完為止。5裁判簽名:日期:(二)扁形綠茶制成品茶質量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手工制茶成品茶質量檢測5%成品茶含水量茶含水量≤7%,不扣分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據:60-(茶含水量-7%)÷2%×40409%<水分含量0成品茶制率綠茶制率≥19%4018%≤綠茶制率<19%,判分依據:40-(19%-茶制率)÷1%×2020綠茶制率<18%0裁判簽名:日期:

(三)扁形綠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表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扁形綠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70%外形(35%)造型扁平光滑緊實,色澤嫩綠或黃綠,油潤、勻整,凈度好90-99造型較扁平較光滑較緊實、色澤墨綠或黃綠或青綠,較潤,尚勻整,凈度較好80-89造型欠扁平,色澤暗褐或黃暗或灰綠暗,欠勻整,凈度尚好70-79湯色(10%)綠明亮或黃綠明亮90-99黃綠尚明亮或綠黃明亮80-89深黃或綠黃欠亮或渾濁70-79香氣(20%)高爽有栗香或清香持久或帶花香90-99清香,尚高爽,火工香80-89尚純,熟悶,老火,生青70-79滋味(25%)醇厚鮮爽,濃醇鮮爽90-99清爽,濃尚醇,尚醇厚80-89尚醇或稍淡,濃澀,青澀70-79葉底(10%)柔軟多芽,黃綠明亮,勻齊90-99柔軟有芽,黃綠尚明亮,尚勻齊80-89斷碎,多青張或紅莖紅葉,綠黃或黃暗,欠勻齊70-79參賽選手編號:總分:裁判簽名:日期:

(四)扁形綠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20%茶葉審評操作規范服裝不規范扣2分;指甲油,香水扣5分;扣完為止。5開罐動作錯誤扣1分;把盤動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樣動作不規范扣1-2分,收樣不規范扣1分;稱樣錯誤扣1分;沖泡動作不規范扣1分;瀝湯動作不規范扣1-2分;扣完為止。10濕評內質操作順序錯誤扣3-5分,看湯色、聞香氣動作錯誤扣2分,嘗滋味動作錯誤扣1分,評葉底動作錯誤扣1分;扣完為止。10茶樣品質評審術語采用五項因子評審茶樣,正確書寫茶葉品質評語,外形、湯色、滋味、香氣、葉底,每項1-5分25制茶技術缺陷診斷與改進依據茶樣評審品質,指出茶葉加工操作過程中主要技術不足25根據技術診斷結果給出技術修正和茶樣處理的合理化建議25裁判簽名:日期:四、條形紅茶評分細則(一)條形紅茶鮮葉采摘操作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鮮葉采摘質量與規范5%采摘規范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違反比賽要求,采摘手法不規范,采用掐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20采摘鮮葉重量(M)與時間(T)≥200g,不扣分;<200g,判分依據:M*40/20040T≤30min,不扣分;30min<T≤45min,判分依據:10-(T-30)÷15×10;T>45min,0分。10鮮葉質量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一芽二葉高于80%,不扣分;一芽二葉低于80%,高于70%,扣2-3分;一芽二葉低于70%高于60%,扣5-8分;一芽二葉低于60%高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20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10裁判簽名:日期:

(二)條形紅茶現場制茶操作規范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現場手工制茶操作規范10%職業素養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設備檢查,扣3分;2.出現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3.比賽中,出現違反現場用電安全行為,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10分。15制茶流程規范與關鍵技術熟練程度1.設備操作不規范扣1-10分;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 25制茶技術嫻熟與掌控度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2.萎凋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3.揉捻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發酵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5.毛火(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6.足火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0保持場地干凈整潔、注意衛生防護、工具復原擺放正確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2分2.使用未經組委會批準的器具、材料等,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加工現場,扣1-5分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20比賽時間超過比賽規定時間每5分鐘扣1分,扣完為止。5裁判簽名:日期:

(三)條形紅茶制成品茶質量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手工制茶成品茶質量檢測5%成品茶含水量茶含水量≤7%,不扣分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據:60-(茶含水量-7%)÷2%×40409%<水分含量0成品茶制率紅茶制率≥20%4019%≤紅茶制率<20%,判分依據:40-(20%-茶制率)÷1%×2020紅茶制率<19%0裁判簽名:日期:

(三)條形紅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紅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70%外形(30%)條細緊或緊結、顯芽鋒,色澤烏潤或烏褐潤,顯金毫,勻整90-99條較細緊或緊結、有芽鋒,色澤較烏潤或烏褐潤,較勻整80-89條形松、大或較斷碎,色澤暗或帶青褐紅褐色,欠勻整,70-79湯色(10%)紅亮、橙紅明亮90-99紅尚亮、橙紅尚明亮80-89金黃色、或紅欠亮、紅暗或有沉淀物70-79香氣(25%)花香、甜香鮮爽,火功恰當90-99甜香,尚高爽,火工香80-89帶青氣,熟悶氣、酸餿氣、高火老火氣70-79滋味(25%)鮮、甜、醇、爽,不苦不澀90-99清爽,濃尚醇,尚甜醇80-89淡薄、青澀,苦澀味、熟悶味、酸餿味、老火味70-79葉底(10%)嫩勻有芽、芽葉完整、紅勻明亮,無花青(青張),無暗條90-99嫩尚勻,紅尚亮,稍有花青、暗條80-89斷碎、多碎末,色澤紅欠勻,多花青或紅暗條70-79裁判簽名:日期:

(四)條形紅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評分表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20%茶葉審評操作規范服裝不規范扣2分;指甲油,香水扣5分;扣完為止。5開罐動作錯誤扣1分;把盤動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樣動作不規范扣1-2分,收樣不規范扣1分;稱樣錯誤扣1分;沖泡動作不規范扣1分;瀝湯動作不規范扣1-2分;扣完為止。10濕評內質操作順序錯誤扣3-5分,看湯色、聞香氣動作錯誤扣2分,嘗滋味動作錯誤扣1分,評葉底動作錯誤扣1分;扣完為止。10茶樣品質評審術語采用五項因子評審茶樣,正確書寫茶葉品質評語,外形、湯色、滋味、香氣、葉底,每項1-5分25制茶技術缺陷診斷與改進依據茶樣評審品質,指出茶葉加工操作過程中主要技術不足25根據技術診斷結果給出技術修正和茶樣處理的合理化建議25參賽選手編號:總分:裁判簽名:日期:

五、卷曲紅茶評分細則(一)卷曲紅茶鮮葉采摘操作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鮮葉采摘質量與規范5%采摘規范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違反比賽要求,采摘手法不規范,采用掐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20采摘鮮葉重量(M)與時間(T)≥200g,不扣分;<200g,判分依據:M*40/20040T≤30min,不扣分;30min<T≤45min,判分依據:10-(T-30)÷15×10;T>45min,0分。10鮮葉質量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一芽二葉高于80%,不扣分;一芽二葉低于80%,高于70%,扣2-3分;一芽二葉低于70%高于60%,扣5-8分;一芽二葉低于60%高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20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10裁判簽名:日期:(二)卷曲紅茶現場制茶操作規范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現場手工制茶操作規范10%職業素養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設備檢查,扣3分;2.出現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3.比賽中,出現違反現場用電安全行為,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10分。15制茶流程規范與關鍵技術熟練程度1.設備操作不規范扣1-10分;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 25制茶技術嫻熟與掌控度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2.萎凋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3.揉捻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發酵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5.毛火(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6.足火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0保持場地干凈整潔、注意衛生防護、工具復原擺放正確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2分2.使用未經組委會批準的器具、材料等,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加工現場,扣1-5分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20比賽時間超過比賽規定時間每5分鐘扣1分,扣完為止。5裁判簽名:日期:

(三)卷曲紅茶制成品茶質量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手工制茶成品茶質量檢測5%成品茶含水量茶含水量≤7%,不扣分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據:60-(茶含水量-7%)÷2%×40409%<水分含量0成品茶制率紅茶制率≥20%4019%≤紅茶制率<20%,判分依據:40-(20%-茶制率)÷1%×2020紅茶制率<19%0裁判簽名:日期:

(三)卷曲紅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卷曲紅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70%外形(30%)條卷曲、緊實,色澤烏潤或烏褐潤,顯金毫,勻整90-99條較卷曲或緊結,色澤較烏潤或烏褐潤,較勻整80-89條索松、大或較斷碎,色澤暗或帶青褐紅褐色,欠勻整,70-79湯色(10%)紅亮、橙紅明亮90-99紅尚亮、橙紅尚明亮80-89金黃色、或紅欠亮、紅暗或有沉淀物70-79香氣(25%)花香、甜香鮮爽,火功恰當90-99甜香,尚高爽,火工香80-89帶青氣,熟悶氣、酸餿氣、高火老火氣70-79滋味(25%)鮮、甜、醇、爽,不苦不澀90-99清爽,濃尚醇,尚甜醇80-89淡薄、青澀,苦澀味、熟悶味、酸餿味、老火味70-79葉底(10%)嫩勻有芽、芽葉完整、紅勻明亮,無花青(青張),無暗條90-99嫩尚勻,紅尚亮,稍有花青、暗條80-89斷碎、多碎末,色澤紅欠勻,多花青或紅暗條70-79裁判簽名:日期:

(四)卷曲紅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20%茶葉審評操作規范服裝不規范扣2分;指甲油,香水扣5分;扣完為止。5開罐動作錯誤扣1分;把盤動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樣動作不規范扣1-2分,收樣不規范扣1分;稱樣錯誤扣1分;沖泡動作不規范扣1分;瀝湯動作不規范扣1-2分;扣完為止。10濕評內質操作順序錯誤扣3-5分,看湯色、聞香氣動作錯誤扣2分,嘗滋味動作錯誤扣1分,評葉底動作錯誤扣1分;扣完為止。10茶樣品質評審術語采用五項因子評審茶樣,正確書寫茶葉品質評語,外形、湯色、滋味、香氣、葉底,每項1-5分25制茶技術缺陷診斷與改進依據茶樣評審品質,指出茶葉加工操作過程中主要技術不足25根據技術診斷結果給出技術修正和茶樣處理的合理化建議25裁判簽名:日期:

六、顆粒青茶評分細則(一)顆粒青茶鮮葉采摘操作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鮮葉采摘質量與規范5%采摘規范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違反比賽要求,采摘手法不規范,采用掐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20采摘鮮葉重量(M)與時間(T)≥250g,不扣分;<250g,判分依據:M*40/25040T≤30min,不扣分;30min<T≤45min,判分依據:10-(T-30)÷15×10;T>45min,0分。10鮮葉質量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開面二、三葉高于80%,不扣分;開面二、三葉低于80%,高于70%,扣2-3分;開面二、三葉低于70%高于60%,扣5-8分;開面二、三葉低于60%高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20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10裁判簽名:日期:

(二)顆粒青茶現場制茶操作規范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現場手工制茶操作規范10%職業素養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設備檢查,扣3分;2.出現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3.比賽中,出現違反現場用電安全行為,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10分。15制茶流程規范與關鍵技術熟練程度1.設備操作不規范扣1-10分;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25制茶技術嫻熟與掌控度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2.曬青與萎凋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3.做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殺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5.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6.干燥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0保持場地干凈整潔、注意衛生防護、工具復原擺放正確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2分2.使用未經組委會批準的器具、材料等,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加工現場,扣1-5分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20比賽時間超過比賽規定時間每5分鐘扣1分,扣完為止。5裁判簽名:日期:

(三)顆粒青茶制成品茶質量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手工制茶成品茶質量檢測5%成品茶含水量茶含水量≤7%,不扣分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據:60-(茶含水量-7%)÷2%×40409%<水分含量0成品茶制率青茶制率≥20%4019%≤青茶制率<20%,判分依據:40-(20%-茶制率)÷1%×2020青茶制率<19%0裁判簽名:日期:

(三)顆粒青茶制茶品質感官審評評分表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青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70%青茶外形(30%)顆粒圓結或卷曲重實,色澤黃綠褐或綠褐潤;90-99顆粒尚圓結或卷曲尚重實,色澤黃褐或綠褐;80-89顆粒松、大,欠卷曲、欠重實;條索松泡、欠緊結,多碎片末,色澤暗、黃、無光澤70-79湯色(5%)金黃綠明亮、金黃或淺橙黃明亮,有層次感90-99黃綠尚明亮、橙黃尚明亮,稍有層次感80-89淺淡或青綠、混濁不清,多沉淀物70-79香氣(25%)清花香或花香、蜜香顯,香高持久,火功恰當90-99清花香或花香、蜜香尚顯,香高,火功尚合適80-89青氣、濁悶氣,酵氣、老火氣70-79滋味(30%)清醇,醇爽,有回甘,不苦不澀90-99尚清醇、醇爽,回甘不明顯,稍有苦澀味80-89青澀或苦澀,濁悶味、酵味、老火味70-79葉底(10%)葉張尚柔軟、完整,葉色黃綠明亮,紅鑲邊鮮艷,無青張、死紅葉90-99葉張尚柔軟較完整,葉色黃綠,有紅鑲邊,稍有青張、死紅葉80-89葉張稍硬或斷碎,葉色青綠或多死紅葉70-79參賽選手編號:總分:裁判簽名:日期:(四)顆粒青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20%茶葉審評操作規范服裝不規范扣2分;指甲油,香水扣5分;扣完為止。5開罐動作錯誤扣1分;把盤動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樣動作不規范扣1-2分,收樣不規范扣1分;稱樣錯誤扣1分;沖泡動作不規范扣1分;瀝湯動作不規范扣1-2分;扣完為止。10濕評內質操作順序錯誤扣3-5分,看湯色、聞香氣動作錯誤扣2分,嘗滋味動作錯誤扣1分,評葉底動作錯誤扣1分;扣完為止。10茶樣品質評審術語采用五項因子評審茶樣,正確書寫茶葉品質評語,外形、湯色、滋味、香氣、葉底,每項1-5分25制茶技術缺陷診斷與改進依據茶樣評審品質,指出茶葉加工操作過程中主要技術不足25根據技術診斷結果給出技術修正和茶樣處理的合理化建議25裁判簽名:日期:

七、條索青茶評分細則(一)條索青茶鮮葉采摘操作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鮮葉采摘質量與規范5%采摘規范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違反比賽要求,采摘手法不規范,采用掐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20采摘鮮葉重量(M)與時間(T)≥250g,不扣分;<250g,判分依據:M*40/25040T≤30min,不扣分;30min<T≤45min,判分依據:10-(T-30)÷15×10;T>45min,0分。10鮮葉質量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開面二、三葉高于80%,不扣分;開面二、三葉低于80%,高于70%,扣2-3分;開面二、三葉低于70%高于60%,扣5-8分;開面二、三葉低于60%高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20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10裁判簽名:日期:

(二)條索青茶現場制茶操作規范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現場手工制茶操作規范10%職業素養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設備檢查,扣3分;2.出現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3.比賽中,出現違反現場用電安全行為,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10分。15制茶流程規范與關鍵技術熟練程度1.設備操作不規范扣1-10分;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25制茶技術嫻熟與掌控度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2.曬青與萎凋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3.做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殺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5.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6.干燥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40保持場地干凈整潔、注意衛生防護、工具復原擺放正確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2分2.使用未經組委會批準的器具、材料等,視情節嚴重程度扣1-5分;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加工現場,扣1-5分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20比賽時間超過比賽規定時間每5分鐘扣1分,扣完為止。5裁判簽名:日期:(三)條索青茶制成品茶質量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手工制茶成品茶質量檢測5%成品茶含水量茶含水量≤7%,不扣分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據:60-(茶含水量-7%)÷2%×40409%<水分含量0成品茶制率青茶制率≥20%4019%≤青茶制率<20%,判分依據:40-(20%-茶制率)÷1%×2020青茶制率<19%0裁判簽名:日期:

(三)條索青茶制茶品質感官審評評分表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青茶制品感官品質評分70%青茶外形(30%)條索緊結或壯結,尚重實,色澤黃褐或烏褐潤90-99條索尚緊結或壯結,尚重實,色澤黃褐或烏褐80-89顆粒松、大,欠卷曲、欠重實;條索松泡、欠緊結,多碎片末,色澤暗、黃、無光澤70-79湯色(5%)金黃綠明亮、金黃或淺橙黃明亮,有層次感90-99黃綠尚明亮、橙黃尚明亮,稍有層次感80-89淺淡或青綠、混濁不清,多沉淀物70-79香氣(25%)清花香或花香、蜜香顯,香高持久,火功恰當90-99清花香或花香、蜜香尚顯,香高,火功尚合適80-89青氣、濁悶氣,酵氣、老火氣70-79滋味(30%)清醇,醇爽,有回甘,不苦不澀90-99尚清醇、醇爽,回甘不明顯,稍有苦澀味80-89青澀或苦澀,濁悶味、酵味、老火味70-79葉底(10%)葉張尚柔軟、完整,葉色黃綠明亮,紅鑲邊鮮艷,無青張、死紅葉90-99葉張尚柔軟較完整,葉色黃綠,有紅鑲邊,稍有青張、死紅葉80-89葉張稍硬或斷碎,葉色青綠或多死紅葉70-79參賽選手編號:總分:裁判簽名:日期:(四)條索青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評分表參賽選手編號:總分: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20%茶葉審評操作規范服裝不規范扣2分;指甲油,香水扣5分;扣完為止。5開罐動作錯誤扣1分;把盤動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樣動作不規范扣1-2分,收樣不規范扣1分;稱樣錯誤扣1分;沖泡動作不規范扣1分;瀝湯動作不規范扣1-2分;扣完為止。10濕評內質操作順序錯誤扣3-5分,看湯色、聞香氣動作錯誤扣2分,嘗滋味動作錯誤扣1分,評葉底動作錯誤扣1分;扣完為止。10茶樣品質評審術語采用五項因子評審茶樣,正確書寫茶葉品質評語,外形、湯色、滋味、香氣、葉底,每項1-5分25制茶技術缺陷診斷與改進依據茶樣評審品質,指出茶葉加工操作過程中主要技術不足25根據技術診斷結果給出技術修正和茶樣處理的合理化建議25裁判簽名:日期:

附件1:手工制茶賽項所使用鮮葉原料及競賽時間表鮮葉原料及競賽時間表考核分項加工原料比賽時間設備條件卷曲綠茶一芽一葉0.5kg8h+2h攤青架、電炒鍋扁形綠茶條形紅茶一芽二葉2.5kg24h+2h竹匾、萎凋架、發酵機、五斗烘干機、斜面烘盤卷曲紅茶顆粒青茶開面二、三葉或同等嫩度對夾葉2.5kg24h+2h水篩、晾青架、電炒鍋、揉捻臺、(包揉布)揉捻盤、烘焙機條索青茶附件2:手工制茶賽項技術平臺競賽項目所用主要大型設備清單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單套數量1龍井茶電炒鍋64CM口徑,3500W功率602紅茶發酵機6CFX-8(雙門)103茶葉烘干機KX-8AS(旋轉式)104獨立控溫控風(圓斗式)105發酵箱20×35cm406晾青架標配207萎凋架標配208攤青架標配30綠茶制作器材序號材料與工具規格說明數量1茶鮮葉一芽一、二葉(一芽一葉不低于80%)500克/人2竹編常規(直徑1m)1只/人3棕帚常規1把/人4大簸箕常規1只/人5小簸箕常規1只/人6毛巾白色1條/人7茶油標配1份/人8礦泉水500ml2瓶/人紅茶制作器材序號材料與工具規格說明數量1茶鮮葉一芽一、二葉(一芽二葉不低于80%)2500克/人2竹編常規(直徑1m)3只/人3斜面烘盤常規1只/人4棕帚常規1把/人5大簸箕常規2只/人6小簸箕常規1只/人7毛巾白色1條/人8礦泉水500ml2瓶/人青茶制作器材序號材料與工具規格說明數量1茶鮮葉開面二、三葉或同等嫩度對夾葉2500克/人2包揉布1.2m×1.2m1張/人3揉捻臺(揉捻盤)常規1個/人4棕帚常規1把/人5水篩常規3只/人6小簸箕常規1只/人7毛巾白色1條/人8礦泉水500ml2瓶/人

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器材序號名稱參考圖片1鋸齒口審評杯碗2烏龍茶審評杯碗3搪瓷葉底盤4黑色葉底盤5審評盤(木質)6品茗杯7湯勺8電子天平9計時器10茶樣罐11茶渣桶

附件3:手工制茶賽項題庫一、手工制茶競賽樣題本賽項為個人賽,主要考核選手傳統手工制茶技藝和制茶弊病診斷技術,所有選手要參加某一類茶(扁平綠茶、卷曲綠茶、條形紅茶、卷曲紅茶、顆粒青茶、條索青茶)三個競技環節,依次為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手工現場制茶競技和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3個環節。(一)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環節(占總成績5%)參賽選手按照報名參加的茶類如綠茶、紅茶及青茶,在規定時間按照該類茶的采摘標準,在指定茶園區域中進行鮮葉采摘競技比賽。其中綠茶鮮葉按照一芽一葉標準采摘100g,紅茶鮮葉按照一芽二葉標準采摘200g,青茶鮮葉按照開面二、三葉標準采摘250g,競賽時間1h;評委從茶鮮葉采摘規范、采摘鮮葉重量及采摘時間和茶鮮葉質量三個方面進行評比。(二)手工現場制茶競技環節(占總成績75%)參賽選手按照報名參加的茶類如扁平綠茶、卷曲綠茶、條形紅茶、卷曲紅茶、顆粒青茶及條索青茶,在規定時間按照該類茶典型手工制作規范現場進行競技比賽。其中綠茶鮮葉500g,競賽時間8h;紅茶和青茶鮮葉2500g,競賽時間24h;每項賽事,器具統一、鮮葉統一、場地統一、時間統一;評委從制茶現場操作規范、制成品茶質量和茶葉品質感官評審三個方面進行評比。其中制茶現場操作規范占分10%、制成品茶質量占分5%(制茶率2%、茶含水量3%)及茶葉品質感官評審占分60%。

鮮葉原料及競賽時間表考核分項加工原料比賽時間設備條件扁形綠茶一芽一葉0.5kg8h竹編、攤青架、電炒鍋卷曲綠茶顆粒青茶開面二、三葉或同等嫩度對夾葉2.5kg24h水篩、晾青架、電炒鍋、烘焙機條索青茶條形紅茶一芽二葉2.5kg24h竹編、萎凋架、發酵機、五斗烘干機卷曲紅茶(三)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環節(占總成績20%)參賽選手根據賽組委提供的一份同本人手工制茶同類的50g茶葉,在規定時間內,統一茶葉評審場所,按照《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23776-2018)標準要求,對茶葉品質弊病進行評審診斷,寫出茶葉外形和內質評語,并指出該茶葉加工技術主要缺陷,給出茶葉加工技術改進建議要點。其中茶葉感官審評操作規范占分5%、茶葉品質審評術語占分5%及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占分10%(診斷技術不足5%、給出技術改進5%)。競賽時間1h,答題樣卷如下:選手參賽編號:茶樣類別:1.茶葉品質感官審評評語茶葉外形評語:;茶葉內質評語:湯色、滋味、香氣、葉底。2.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主要加工技術不足是;加工技術改進要點是。二、手工制茶競賽題庫(一)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占總成績5%)按照報名參加的手工制茶茶類,在規定時間(1h)按照該類茶的采摘標準,在指定茶園區域中進行鮮葉采摘競技比賽。評委從茶鮮葉采摘規范、采摘鮮葉重量及采摘時間和茶鮮葉質量三個方面進行評比。1.手工制綠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在一條三米長的茶叢(主要是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的茶園),在1h內,依據一芽一葉名優綠茶一級鮮葉采摘標準,按照規范的采茶手法進行采摘。比賽時間1h,比賽結束后將鮮葉放入貼有賽項標志的茶簍,交給指定專人稱量簽字封存待查。2.手工制紅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在一條三米長的茶叢(主要是一芽二葉的茶園),在1h內,依據一芽二葉名優茶一級鮮葉采摘標準,按照規范的采茶手法進行采摘。比賽時間1h,比賽結束后將鮮葉放入貼有賽項標志的茶簍,交給指定專人稱量簽字封存待查。3.手工制青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在一條三米長的茶叢(主要是開面二、三葉或同等嫩度對夾葉的茶園),在1h內,依據青茶一級鮮葉采摘標準,按照規范的采茶手法進行采摘。比賽時間1h,比賽結束后將鮮葉放入貼有賽項標志的茶簍,交給指定專人稱量簽字封存待查。(二)手工現場制茶競技(占總成績75%)根據報名選定的手工制茶茶類和外形特征要求,依照該類茶的相關制茶技術及對應標準,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場地內,用規定的制茶器具,將統一提供茶葉鮮葉原料,手工制成符合要求的茶葉。1.卷曲綠茶手工制茶賽項一芽一、二葉(一芽一葉,不低于80%)鮮葉原料0.5kg,按照綠茶手工操作規范流程“鮮葉攤放→殺青→造形→干燥”,比賽從鮮葉攤放開始計時,重點考核卷曲造形綠茶手工制作技藝,比賽時間8h,比賽結束后將茶葉放入貼有賽項標志的茶樣袋,交給指定專人稱量簽字封存待查。2.扁形綠茶手工制茶賽項一芽一、二葉(一芽一葉,不低于80%)鮮葉原料0.5kg,按照綠茶手工操作規范流程“鮮葉攤放→殺青→造形→干燥”,比賽從鮮葉攤放開始計時,重點考核扁形造形綠茶手工制作技藝,比賽時間8h,比賽結束后將茶葉放入貼有賽項標志的茶樣袋,交給指定專人稱量簽字封存待查。

3.條形紅茶手工制茶賽項一芽一、二葉(含一芽二葉,不低于80%)鮮葉原料2.5kg,按照紅茶手工操作規范流程“鮮葉萎凋→揉捻→發酵→(做形)干燥”,比賽從鮮葉萎凋開始計時,重點考核條形造形紅茶手工制作技藝,比賽時間24h,比賽結束后將茶葉放入貼有賽項標志的茶樣袋,交給指定專人稱量簽字封存待查。4.卷曲紅茶手工制茶賽項一芽一、二葉(含一芽二葉,不低于80%)鮮葉原料2.5kg,按照紅茶手工操作規范流程“鮮葉萎凋→揉捻→發酵→(做形)干燥”,比賽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