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_第1頁
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_第2頁
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_第3頁
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_第4頁
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計劃與進度安排單元主題: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教材分析:本組是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將再次把學生帶回兒時傾聽大人們講故事的快樂中去。除一個語文園地外,一共選入四篇課文,《古詩兩首》、《西門豹》、《女媧補天》是精讀課文,《夸父追日》是略讀課文。另外,選讀課文中的《除三害》可以用來配合閱讀。本組的學習目標有三:一是通過朗讀、討論和復述課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二是識寫生字詞,積累生動的語言;三是擴展開去,引導學生閱讀其他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之情。第三個學習目標在導語和《古詩兩首》后作了布置。教師在教學時,要酌情給學生提示一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中的知識,特別是對神話傳說,要讓學生明白,它們并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過去人類不能科學解釋世界和自然現象,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這是本學期的最后一組教材,除仍然圍繞專題、注重整合外,還帶有總結全冊、盤點學習一組課文收獲的任務。如《夸父追日》課文后面安排的小伙伴說“我想寫一寫讀了這組課文的感受”,就提示學生,本組的學習,必須統覽全組,融入感情,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一吐為快,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認16個生字,會寫35個生字。2、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1、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西門豹》這個故事。2、學習課文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3、復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3、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獲。4、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教學重點、難點:1

1、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理解西門豹辦法妙在哪里.2、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3、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教學措施:1、充分和文本進行對話,通過朗讀、討論、復述課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養,營造閱讀氣氛。2、把學故事和學習神話故事聯系起來,引發學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景,在有關的情景中理解事物,表達感情。3、“口語交際”提示了交際步驟,強調講故事要能吸引人,內容。4、“習作”是爸爸媽媽聽,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改)。這是本學這是落實課標口語交際年段要求的寫“虛”的想象作文(本冊占有恰當比例),提示了一種修改方法(把習作讀給期最后一組,帶有總結、盤點學習收獲的作用,要指導學生有意識地完成這一任務,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古詩兩首》2課時《西門豹》2課時《女媧補天》2課時1課時《夸父追日》語文園地八4課時教學準備:課前收集神話故事2

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單位:語文學科組(年級組)三年級備課時間主備教師授課類型地點輔備教師講課時間第八單元導讀課知識與技能:1、能通過讀課題、讀導讀語、讀課文,明確本單元主題。2、.能初步了解本單元文章的內容。過程與方法:能通過讀重點句段,明確學習本單元文章的主要方法,并做好相關教學目標學習的準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品讀體會、對比感悟、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達到讀思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重難點初步了解本單元文章的內容,知道學習本單元的方法,并搜集相關的資料,做好相關主題的學習活動的準備。輔備修一、研讀導語明確目標1、學生自讀單元導語(課本1頁),勾畫你認為重要的內容。說改意見從單元導語中知道了什么?2、提煉單元主題,用簡短的詞概括出來。3、明確:這節課我們要上一節單元導讀課。隨即出示本課學習目標:(1)瀏覽本單元課文和學習園地,粗略感知這組課文;初步閱讀感興趣的文章或片段,為學習課文做鋪墊。(2)了解學習每篇課文所要做的準備。教學過程二、通讀整組初感文意1、點擊課文題目。本說單元有哪幾篇課文,板書課題。2、推介初讀方法。幫你快速讀文——學習默讀課文:a.要做到“三不”:不指讀,不動唇,不出聲;3b.要敏捷地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讀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c.要結合插圖感知課文;d.邊讀文章邊想象畫面。3、學生根據提示閱讀課文。4、整體感知文章后,完成導讀卡。閱讀小幫手:【單元導讀卡】單元課題主要喜歡主題內容的句段5.匯報學習收獲,提煉主題。(1)學生概括主要內容。(2)引導學生提煉單元主題板書主題,學生齊讀。三、讀片段,感悟學習方法1.接下來,我們繼續交流你喜歡的句子、段落,并說說自己的感悟。2.學生朗讀交流句子,相機總結學法。(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領悟是學習課文的一種重要的方法。(2)對于優美的句子段落,我們還要有感情的反復朗讀,邊讀邊想像畫面。(3)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僅課文內容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課外搜集相關的資料。四、課堂小結蓄勢待發1、師導:同學們,為了學好這個單元,我們該做些什么準備呢?(1)瀏覽課文和“語文園地八”。(2)布置本單元綜合性學習任務,留心搜集和調查相關的資料。4(3)了解本單元的習作要求,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學習寫作方法,為習作做準備。2、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本單元的單元專題,略讀了這一組課文,初步感受了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的神奇的神奇,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八單元吧,相信這一單元的學習將是一次快樂之旅!課后反思56

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單位:語文學科組(三年級組)備課時間主備教師地點輔備教師授課類型29精讀課講課時間1.知識與技能:認識“乞、霄、燭、曉”4個生字,會寫“乞、巧、霄”等8個生字。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教學目標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并愿意講給別人聽。1.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教學重難點2.難點: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第一課時輔備修改意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1.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2.同學們背誦的這些古詩,有的描寫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等,而今天我們學的這兩首古詩卻取材于民間神話傳說。3.板書課題,理解“乞巧”。教學過程a.認讀“乞”,組詞:乞求、乞丐等。b.聯系課后資料袋理解“乞巧”。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1.自由朗讀,讀正確、讀流利這首詩。2.同桌互讀互查。73.出示生字卡“霄”,認讀、組詞,與“宵”區別。4.嘗試讀出詩的節奏韻味。三、借助故事,品讀涵詠(學習前兩句詩)1.指幾名讀詩句,再齊讀。2.讀了這兩句詩,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比較“宵”和“霄”的異同,及今宵、碧霄的意思)3.這就是浩瀚無際的青天,誰能用你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碧霄?4.讀了這兩句詩,你還知道什么?(引出牛郎織女的故事)5.結合動畫師小結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受渡河橋及了解鵲橋的意象.)四、走進七夕,漸入古詩意境(學習后兩句詩)1.天上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那地上的人們在干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讀出詩句。2.乞巧方式有哪些呢?誰來跟大家介紹介紹。那乞巧方式這么多,最普遍的方式是什么呢?3.詩中說的是哪種的乞巧方式呢?4.透過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抓住幾萬條、盡體會穿的紅絲線很多條,抓住家家體會乞巧節的人多)5.抓住“盡”字談體會(師介紹織女作理解鋪墊)6.所以哪怕夜深了,她們還是望著秋月不停地穿呀穿呀,那是為什么呢?7.體會“望”的內涵,祈望幸福﹑渴望幸福……8.是啊,家家戶戶的姑娘都出來對月穿針,所以又有人把七夕節叫成了女兒節或少女節。9.讓我們把自己美好的心愿都送到詩句當中去吧!五、拓展閱讀8閱讀《寒食》《元日》《清明》等以節日為題的古詩。六、小結今天這節課不僅僅是激動更是幸福因為我和同學們一起渡過一節美好的古詩教學課,在古詩和故事的國渡里自由飛翔。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詩的國渡故事搖籃,同學們可以去搜集這方面的古詩和民間故事。在即將下課之前呢,老師還想送一句話給大家,這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讓中華民族的燦爛瑰寶——古詩、民間故事,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比賽背誦《乞巧》。2.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3.出示課題《嫦娥》,學生講關于嫦娥的故事。二、初讀感悟。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注意讀準每個字音。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屏ping曉xiǎo3.再讀古詩,糾正學生的讀音。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1.詩人介紹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其詩意境朦朧,情感憂郁感傷。2.出示: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1)齊讀。回去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或長輩們聽!9(2)讀了這句詩,有什么問題想問的,或是讀懂了什么?(3)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嗎?(4)“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我們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5)天快亮了,詩(6)睡不(7)試著用自己的(8)再讀,人睡覺了沒有?著會感覺怎么樣?很孤單,寂寞。話把詩句的意思說一說老師提個醒: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3.出示: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1)齊讀(2)男女分開讀(3)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嗎?(4)讀了這句詩,你想到了什么?(5)聯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說說嫦娥為什么后悔?(6)我們來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樣呢?(7)那你們能說說詩句的意思嗎?(8)讓我們帶著對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讀這句詩。四、品讀古詩,體會情感。過渡語:月宮上孤棲無伴的嫦娥,人間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但在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所謂同病相憐。一樣孤獨寂寞!(1)讓我們帶著對嫦娥對詩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誦這首詩。(2)讀這首詩時語速要緩慢一些,語氣要低沉一些!再讀(3)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誦這首詩啊,好嗎?(4)學著老師的樣子,再把它讀一讀。(5)詩人由于心情孤獨寂寞,坐看屏風燭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10他想到了月宮上的嫦娥,讓我們輕輕合上書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誦這首詩吧五、拓展練習同學們,如果說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們渴望飛天的夢想,如今,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已實現了這個夢想。假如你乘坐飛船登上月球,見到廣寒宮、嫦娥,見到環形山等等,又會演繹出怎樣的富有現代特征的神話故事呢?請用“廣寒宮、嫦娥、“神舟5號”飛船、運動會”等詞語編寫一個想象故事。課后反思11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語文學科組(三年級組)地點單位:備課時間主備教師輔備教師授課類型講課時間30西門豹1.知識與技能:(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管理”、“人煙稀少”、“渠道”、“灌溉、”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目標2.過程與方法:(1)通過反復研讀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來體悟人物品質;(2)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學重1.重點: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難點2.難點:理解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輔備修改意見教學過程主備教案12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1.揭題: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西門豹》。(板書)2.解題:“西門”是復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兩千多年戰國時期的一位地方官,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2.檢查預習情況: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1)(出示)娶親逼迫干旱綢布備下跪流淌提心吊膽課(2)出示帶拼音的十四個生字,認讀。歸類:淹渠灌溉(觀察后指導書內寫“渠”、“灌”)容3.再讀,交流: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調查原因、巧破迷信、興修水利)板書提4.默讀,思考:文中哪些內容講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是經過,哪些是結果?(生要討論交流)預設:起因(l-9自然段),經過(10-15自然段),結果(16自然段)5.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提示用聯結段意法)(主要寫了戰國時期,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群眾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興修水利的事。)三、快速瀏覽,了解原因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1~9自然段,看看西門豹是如何做調查的?他向老大爺調查了哪幾個問題?請用橫線畫出來;老大爺是如何回答的,2.組內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匯報。3.歸納小結:西門豹經過調查,弄清了四個問題:用波浪線畫下來。13(1)鄴為什么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河伯娶媳婦給鬧的。(2)是誰要給河伯娶媳婦?——巫婆和官紳。(3)新娘從哪兒來?——哪家有年輕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選。有錢的人家花點錢就過去了,沒錢的人家眼睜睜地看著女孩兒被他們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紛紛逃走了,人口越來越少。(4)漳河發過大水沒有?——漳河從沒發過大水,倒是年年鬧旱災。4.師問生答,對話表演。5.小結:哦,我終于知道鄴這個地方越來越窮的原因了。同學們,你們知道了嗎?(出示填空)指名回答。(預設:鄴這個地方越來越窮是因為河伯娶媳婦給鬧的,是因為巫婆和官紳逼老百姓出錢給河伯辦喜事,每年鬧一次,是因為有女孩兒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地外去了,這里人口越來越少,是因為這里年年鬧旱災。)師小結:西門豹終于明白了,鄴這個地方越來越窮,一是給壞人害的,二是天災造成的。6.老師發現,老大爺在回答西門豹的問題時用了三個“鬧”字,它們的意思一樣嗎?(“鬧”變紅,再出示字典中的幾種解釋,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境選擇。)小結:正確理解一字多義,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課文。7.課文第九自然段中西門豹的話應該怎樣理解?(師點撥)(1)自由讀、指名讀。(2)先發表各自的看法,再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的能力。)(3)歸納:“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從表面看,河伯還真靈。因為每年給河伯娶媳婦后,漳河的確沒有發過大水。事實上,是因為這里降水量少,年年鬧旱災“就是證明。巫婆和官紳正是利用了這里的氣候條件來欺騙老百姓。西門豹講這句話時心里已經明白河伯娶媳婦是個騙局。“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說明西門豹已經根據了解到的情況,想好了對策。8.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14過渡:西門豹是怎樣做的呢?四、品讀理解,巧破迷信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10~15自然段,找找西門豹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畫下來,邊畫邊想: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他的辦法妙在哪里?2.學生默讀后,小組合作研討。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出示課文插圖)4.學生交流匯報。(生說一處,就出示一處句子。)5.下面,我們就來好好讀讀西門豹說的這些話,看看他說這些話時,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先來看第一句話,西門豹說這話時會怎么想?(生回答)6.教師小結:說要再選個漂亮的新娘,讓巫婆去告訴河伯,其實是要淹死她。這個借口找得太妙了!(出示:西門豹以要再選個漂亮的新娘,讓巫婆去告訴河伯為借口巫婆將投進漳河。)7.像這樣絕妙的借口西門豹還找了許多呢!(出示填空題,同桌討論討論。)西門豹以西門豹以西門豹以為借口救下了姑娘。為借口懲治了官紳頭子。為借口制服了其他官紳。小結:巧用借口,懲治壞人,幫助百姓,這將計就計的智慧真令人佩服!8.讓我們來好好讀一讀西門豹說的話。(師引讀,相機出示句子)(1)當西門豹了解到鄴這個地方越來越窮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他決定將計就計,揭穿騙局,于是他說——(生接讀“這樣說來……”)(2)在河伯娶媳婦那天,當西門豹看到滿臉淚水的新娘,他假裝客氣對巫婆說——(生接讀“不行,這個姑娘……”)(指導讀好三個“不”字。)(3)懲治了巫婆之后,他繼續假戲真做,假裝著急地對官紳頭子說——(生接讀“巫婆怎么還不回來……”)(指導讀出西門豹假裝著急的語氣。)(4)處罰了這兩個壞頭子之后,西門豹為了制服其他官紳,又說道——(生接讀“怎么還不回來……”)15(5)在官紳們求饒,百姓也明白了真相后,他仍然不動聲色地說——(生接讀“起來吧。看樣子……”)9.其實,西門豹還有一句話沒說,可官紳們一定聽出來了,那就是——“以后,你們……”(指名說,引導學生體會西門豹對官紳們的告誡。)10.此時,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怎樣的西門豹呀?(善于調查、有勇有謀、敢作敢為、為民做主、為民除害。)總結寫法:通過對西門豹充滿機智的語言描寫,體會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板書: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人物品質)五、拓展延伸,發散思維1.同學們,我們也來和西門豹比一比,看看誰的方法更好:如果是你,你還能想出其他辦法嗎?(生自由說)(當然,相對于機智的西門豹來說,學生的方法不是很好,但學生認識到了迷信要不得。所以,雖然在和西門豹的比拼中我們失敗了,但相信科學的思想卻無形中得以滲透。)2.(創設情境)那一天,漳河邊還來了許多老百姓,他們看到西門豹為民除害的這一幕,議論紛紛。(出示)看到西門豹為民除害的這一幕,人們議論紛紛:一位姑娘說:“”一位正準備帶著家人逃往外地的農夫說:““”西門豹做調查時遇到的那位老大爺說:”請你選一個人物體會體會,想一想,他此時會怎么說?(生寫后,交流)3.小結:西門豹的這一做法,不僅懲治了巫婆、官紳頭子,震懾了官紳們,還教育了百姓,破除了迷信,實在是妙啊!(板書:妙)4.作業: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下次課,我們來講一講,或演一演這16個故事。【板書設計】調查原因(1~9)通過語言描寫西門豹巧破迷信(10~15)妙興修水利(16)表現人物品質課后反思17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單位:語文學科組(三年級組)備課時間主備教師地點輔備教師講課時間授課類型31課女媧補天1.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5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轟隆隆”、“掙扎”、“冶煉”等詞語。教學目標(2)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熟讀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復述這個故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女媧為了造福人類,不辭辛勞,不怕危險,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質。教學重難點1.重點: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2.難點: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主備教案輔備修一、揭題導入,感受神奇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神話故事嗎?你聽過什么神話故事?改意見說一說。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女媧補天》(板書并提醒“補”的左邊是)衣。(齊讀)3.生活中,你見過補什么等等)你見過補天嗎?4.總結:多么神奇呀!神話故事連題目都透著濃濃的神話色彩。(板書:神奇)東西?(預設:補鍋、補衣服、補輪胎,教學過程5.再讀課題(讀出神奇)。生質疑:女媧為什么要補天?怎么補的?結果怎樣?6.結合課題,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出示詞語)塌下掙扎熄滅冶煉(1)指名認讀,齊讀。(2)這里藏著個多音字,誰知道?(掙),它在表示用力逃脫和靠勞18動獲取錢時讀第四聲。(3)指導寫“冶煉”。(對比識記:冶-治,煉-練;范寫、生練寫、講評)3.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寫女媧為什么補天?怎樣補天?結果怎樣?所對應的自然段。(4)生找后匯報,師小結:第一部分(1),第三部分(3、4),第四部分(5)(5)師質疑:那第二自然段寫了什么呢?(女媧求雨神下雨,自己造船救人)小結:這是課文的第二部分(2)。4.第二、第三部分都是寫女媧為救人類所做的事?哪部分詳?哪部分略?(讓生體會詳略得當,并鼓勵在今后的作文中加以運用。)板書:詳略得當三、感情朗讀,感受可怕1.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女媧為什么要補天?(生請默讀課文,邊想邊畫)匯報后,(出示)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1)推薦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在感覺到可怕的詞語下面劃上橫線。(生匯報)(2)就是這么一些看似普通的“到處”和數量詞、疊詞,卻帶給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帶給我們一幅幅畫面,你仿佛看到——(生答),聽到——(生答),(理解“掙扎”)這情景實在太——可怕(生接)。齊讀,配樂指導感情朗讀。(3)小結:有了想象和夸張,這段文字描繪的情景才讓人觸目驚心!這正是神話的語言特點。(板書:夸張)2.指導復述女媧補天之前“可怕”的情景。(1)師:你能加入自己的想象,把這一幕可怕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講述出來嗎?(生練說。)(2)學生說得不理想時,(出示)天塌地裂山岡熊熊大火田野洪水19圍困掙扎(3)學生講述“可怕”,適當評價,比賽講。四、精讀感悟,女神品質1.教師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第1、2句,生接讀第3句。2.此時,你想對女媧說什么?(預設:善良、勇敢、不怕犧牲)板書:善良、勇敢3.默讀第三部分,思:女媧為補天做了哪些事?(做批注后,可在小組內交流、討論)4.生匯報,師小結:找石冶煉補天(板書)5.指名讀“找石”部分,讓學生畫出女媧怎樣找石的詞語,想想:你仿佛看到什么?體會到什么?(抓住:“忙了幾天幾夜”、“找啊找啊”來想象、體會)預設:從“幾天幾夜”,你仿佛看到女媧是怎樣找五彩石的?(生說)引讀:是啊,女媧忙得顧不上吃飯,讀“她忙了幾天幾夜——”;是啊,女媧急著找石補天,忙得沒時間休息,讀“她忙了幾天幾夜——”;是啊,她就是這么的忘我,讀“她忙了幾天幾夜——”。引導想象:她就是這樣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可還缺少一種純青石。怎么辦呢?于是,女媧她又找啊找啊,她走了許多路,爬了許多山,去了許多地方,她來到了高高的山上,來到了清清的小溪邊,來到了茂密的樹陰下,來到了(),來到了(),又來到了(),還來到了()。她踏遍了千山萬水,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小結:女媧找五彩石找得真——(生接)辛苦啊!(感情齊讀)6.指名讀“冶煉”部分,(出示)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抓“五天五夜”,讀出艱辛)7.指名讀“補天”部分,(出示)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補好了。(1)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動作的詞,品讀體會。(2)想象說話:女媧,大窟窿還在噴火,你不怕嗎?你為什么還去補天呢?聽了女媧的話,你覺得女媧——指板書,齊說:善良勇敢20(3)引讀:大窟窿還在噴火,女媧——(4)小結:咦,就這么一潑,大窟窿不見了!火也沒有了!什么感覺?——太神了!這就是神話的特點,我國古代勞動人們的想象力可真是豐富呀!帶著這種神奇。我們一起讀一讀!8.師補充:據說女媧找五彩石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煉五彩石煉了七七四十九天,煉好了三萬六千五百塊五色彩石。為了人類的幸福,女媧多么勇敢善良啊。(感情朗讀第三部分)9.練習復述。(1)如果在這段文字中加上“先……然后……最后……”,應該加在什么地方?試加。(2)(演)加示入順序詞后的課文。(3)(出示:先……然后……最后……)引導學生復述課文。五、總結升華,拓展延伸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交流:你想對女媧說什么?(進一步體會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2.作業:(1)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弟弟、妹妹,或鄰居小朋友聽。(2)課文中有一些生動的語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句抄下來。(3)推薦閱讀神話故事書——《寶蓮燈》《西游記》《哪吒》。【板書設計】女媧補天找石善良勇敢冶煉神奇夸張補天課后反思21盧龍縣中小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單位:語文學科組(三年級組)備課時間主備教師地點輔備教師授課類型夸父追日講課時間1、知識與技能: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教學目標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獲,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教學重難點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主備教案輔備修改意見一、板書課題,讀題質疑進入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不少神話故事,今天還要再學一個,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齊讀課題,學生質疑。(預設: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沒有?)教學過程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1.(出示)學習要求:(1)自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夸父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寫了他是怎樣追日的?寫夸父追沒有,又是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到日(2)初步思考三個問題,在小組內交流。222.學生自由讀,思考、交流。3.匯報:(1)夸父為什么要追日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讀---評價(2)寫夸父怎樣追日的是哪個自然段?(2-4自然段)請三生分別朗讀2、3、4自然段。(3)齊讀夸父追日的結果,也就是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