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23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課件(共26張ppt)(共26張PPT)
激情導入
二千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一豆青燈之下,一位鬢發斑白的老人,就著數片烘干的竹簡寫下了191個篆體漢字。文章篇幅雖然精短,但其中光輝的思想卻閃耀經年,傳誦至今。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學習目標
1.了解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觀點和思路。
2.學習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3.正確理解并認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一步交流感知
【環節1:師友交流】
2.讀準字音,注意字形。
3.結合解釋,疏通文意。
1.了解,及文學常識。
溫馨提示:
請學友說給師傅聽,師傅補充講解。
(約10分鐘)
1、簡介
孟子,名軻,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被尊稱為“亞圣”,與孔子合稱“孔孟”。主張:“仁政”統一天下。反對暴政,反對戰爭。
第一步交流感知
【環節1:師友交流】
2、作品介紹
《孟子》共七篇,記錄孟子與其弟子的思想言論和政治活動等的書。《孟子》《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
孟子的文章自成風格,其文思想深刻,說理透徹,氣勢充沛,開合自如,長于論辯,有很強的說服力。
文學常識
第一步交流感知
【環節1:師友交流】
3、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并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guō
sù
yù
pàn
1.誦讀課文,讀準停頓,注意字音字形。
溫馨提示:請學友讀課文,師傅注意強調字音、字形。
第一步交流感知
【教師指導】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結合解釋,疏通文意。
第一步交流感知
【環節二:教師指導】
溫馨提示:請師傅讀課文,學友翻譯;師傅讀紅體字,學友解釋。
第二步研讀共品
【環節1:師友研讀】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又是怎樣來說明這一觀點的?
2.本文借論戰,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
3.找出文中排比句,說說其作用。
溫馨提示:
請學友說給師傅聽,師傅補充講解。
(約20分鐘)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又是怎樣來說明這一觀點的?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本文列舉了兩個有關戰爭的事例。
其一:攻城失利一事
其二:守城失利一事
第二步研讀共品
溫馨提示:
學友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師傅補充點評。
【環節2:教師點撥】
天時
而
環
攻
之
地利
天時不如地利
守方
不如
勝
敗
其一:攻城失利一事
第二步研讀共品
【環節2:教師點撥】
溫馨提示:
學友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師傅補充點評。
其二:守城失利一事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糧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人和
地利不如人和
勝
敗
不如
第二步研讀共品
【環節2:教師點撥】
溫馨提示:
學友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師傅補充點評。
“人和”的實質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與擁護。
第二步研讀共品
【環節2:教師點撥】
溫馨提示:
學友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師傅補充點評。
戰爭
域民
固國
威天下
治國
得道者多助
2.本文借論戰,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
結論
類推
從反面強
調“人和”
的重要性
第二步研讀共品
【環節2:教師點撥】
溫馨提示:
學友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師傅補充點評。
3.找出文中排比句,說說其作用。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運用了排比的修辭,雙重否定的句式,從多個方面強調守城一方占盡地利,但結果卻是棄城而逃,從而有力地證明了“人和”的重要性。整齊的句式,使得文章氣勢奔放,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第二步研讀共品
【環節2:教師點撥】
溫馨提示:
學友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師傅補充點評。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從反面推論,強調“域民”“固國”“威天下”應當依靠“人和”,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第二步研讀共品
【環節2:教師點撥】
溫馨提示:
學友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師傅補充點評。
請師友互助解決疑惑,將師友解決不了的疑惑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第三步互助釋疑
【環節1:師友解惑】
你認為“人和”在現代社會還有現實意義嗎請舉例說明。
98年,我們經歷的洪澇災害,面對災難,他讓世界看到了億萬人民的力量一擔集中起來會是多么強大,美好的品格和行為一但集中起來會是多么壯美。
第三步互助釋疑
【環節2:教師釋疑】
你認為“人和”在現代社會還有現實意義嗎請舉例說明。
19年,米國挑起的貿易摩擦,遭到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和譴責。
第三步互助釋疑
【環節2:教師釋疑】
古今異義詞
委而去之(古義:今義:)
池非不深(古義:今義:)
通假字:畔(pàn),通“叛”,背叛。
去,離開。
往,到
護城河。
指水塘
第四步:鞏固拓展
【環節1:師友練習】
(約7分鐘)
一詞多義:
(1)利
天時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堅利:
(2)之
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天下順之:
環而攻之而不勝:
有利條件
銳利
的,助詞
到
代詞,指得道者。
代詞,代指這座城。
【環節1:師友練習】
第四步:鞏固拓展
(3)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固以怪之矣:
(4)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鞏固
固執,頑固
原來,本來
內城
城墻
第四步:鞏固拓展
【環節1:師友練習】
詞類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形容詞用作動詞,鞏固
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環節2:教師歸納】
第四步:鞏固拓展
這節課我學會(懂得)了……
這節課我想對師傅(學友)說……
第五步總結提高
溫馨提示:
【環節1:師友總結】
請師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徽三聯學院《數字媒體技術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發酵)》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在材料工程中的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生物醫藥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電子線路試題及答案
- 大學工程力學試題及答案
-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英語視聽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16高中地理會考試題及答案
- 17年高考試題及答案
- 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媒介批評與文化影響》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中考數學真題試卷(含答案)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第6課時(Project Reading Plus) 2025-2026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xx公司獎金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國生物醫學材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無紙筆測試題(小學一年級游園樂考無紙化檢測)
- 2025至2030中國彈簧鋼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學習解讀《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LT223-2025課件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言文日積月累(必背)
- FM筋膜手法(課堂PPT)
- 小升初數學重點知識點梳理
- [精選]臨床醫學概要知識點--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