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1頁
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2頁
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3頁
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4頁
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蘇軍進攻柏林

戰后廢墟

如何能擺脫戰后經濟衰敗的影響呢?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課標要求】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的變化。2.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一、經濟領域--國家的宏觀調控二、科技領域--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三、社會結構--新變化目錄1.含義一句話概括:國家干預經濟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強化國家干預為核心一、國家的宏觀調控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主張國家必須放棄自由放任主義,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維持繁榮。政府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干預2.特征3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進一步暴露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單憑私人壟斷和自發市場機制已無法緩解矛盾,無法通暢再生產循環過程,只有國家才能充當調和矛盾挽救危機的“救世主”。(1)慘痛教訓——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一、國家的宏觀調控3.背景自由資本主義是指以自由競爭為特征的資本主義。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國家不干預社會經濟生活,采取自由放任和自由貿易的政策,企業和社會的經濟活動完全受經濟規律的自發調節。在促進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同時,又加劇著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初,德、意、日三個戰敗國的經濟幾近崩潰;西歐各國由于戰爭的蹂躪而滿目瘡痍,百廢待興,面臨著嚴峻的戰后重建任務。(2)現實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生死存亡教訓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經濟危機的時候,新生國家蘇聯卻是“風景那邊獨好”……蘇聯五年建設計劃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的高度關注。——《大國崛起》(3)外部因素——社會主義國家對資本主義的沖擊和影響一、國家的宏觀調控3.背景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緩解了經濟危機造成的嚴重破壞,避免了劇烈的社會動蕩,使大多數美國人恢復了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4)羅斯福新政的成功經驗和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影響。(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機會,刺激消費需求;(2)制定經濟發展計劃,促進經濟協調發展;(3)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1946年開始,英國工黨政府用兩年就完成了對煤礦、民航、鐵路、公路、運輸、煤氣、電力等部門的國有化。1946年日本制定《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提出10年內國民生產總值和個人國民收入增長一倍。二戰結束后,美國軍方取消了轟炸機訂單,波音工廠關閉,70000名工人失去工作。60年代在美國政府聯邦資金的資助下,波音取得了重大發展。到1983年,美國國防部政府采購大批改裝型軍用機,波音公司獲得良機。國有化經濟計劃財政政策調節一、國家的宏觀調控4.措施——國內調控項目\年代1950-19731974-1982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6%2.4%通貨膨脹率3.4%9.9%①積極:經濟增長一度較快,50-70年代初,出現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

②消極:70年代,出現“滯脹”現象(經濟增長停滯+通貨膨脹)。調整:適當減少對經濟的干預一、國家的宏觀調控4.措施——國內調控影響政府并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美國總統里根國際市場30年代經濟大危機關稅戰貨幣戰世界市場缺乏協調;陷入無序,混亂二戰后吸取教訓建立國際經濟組織,平等協商,加強國際協調。閱讀教材114頁第三段,列舉二戰后初期成立了哪些國際經濟組織?通過這些組織,資本主義國家從哪些領域協調世界經濟秩序?一、國家的宏觀調控4.措施——國際協調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體系(以美國為中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貿總協定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以美元為中心、以美國為主導)世界貿易組織穩定國際匯率加強國際貨幣合作,提供短期貸款削減關稅減少貿易壁壘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救急組織)(救貧組織)3、國際——建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中心)一、國家的宏觀調控4.措施——國際協調大國協商,市場干預,協調利益,有利于維護經濟秩序,使戰后資本主義經濟朝著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1929經濟大危機15001600170018001900新航路的開辟早期殖民擴張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自由放任政策國內經濟調整國際重建秩序1945二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33年19世紀晚期自由主義重商主義凱恩斯主義工場手工業工廠制度自由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壟斷組織二戰后經濟恢復和發展國家干預經濟梳理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商業資本主義生產組織形式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經濟政策經濟思想分散走向整體貿易保護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世界聯系冷戰兩極格局(1)經濟基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2)政治保障---資本主義發展相對穩定(3)理論準備——20世紀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4)社會條件——兩次世界大戰的促進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1.背景

愛因斯坦相對論創立者普朗克量子力學奠基人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原子能被用于戰爭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美國國防部用于彈道計算

電子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材料的出現及應用原子能的開發利用2.內容3.影響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1.背景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2.表現(1)產業結構:農業和工業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務業的人口比重增加/第三產業興起(2)階級關系:“中間階層”的人數增加。金字塔新中間

階層階級概念淡化社會矛盾緩和(我們的)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請問“安全網”是指什么?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一)福利國家1.含義是指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如果自由社會不能幫助眾多的窮人,就不能保全少數富人。——美國總統肯尼迪2.目的縮小貧富差距,減少因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穩定社會秩序,維護資產階級統治。3.實質國家干預社會財富再分配瑞典實行“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將人的一生全包下來,新生嬰兒的父親有權9個月不上班,母親可以領全薪在家看管孩子。……瑞典沒有貧民區,外國移民與瑞典人享受同等社會福利待遇。在一些國家,如德國,失業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過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過多的公民寧愿領取社會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很多國家的社會福利支出是其財政總支出中的最大項目,一般在30%以上。如2010年2月份,希臘債務高達2940億歐元,人均負債2.67萬歐元左右,債務危機空前嚴重。積極:緩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消極:導致國家財政負擔;助長了人們的惰性。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一)福利國家4.評價70年代經濟危機時,減少福利80年代,減少政府公共開支,縮小福利國家規模。貧富不平等性別不平等種族不平等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不平等生命和國家的不平等越南戰爭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二)社會運動1.背景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都通過加強國家干預的辦法緩解社會矛盾,但沒能觸動造成這種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1)美國黑人民權運動

背景:美國社會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仍廣泛存在;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和萬隆會議的影響。

目的:爭取自己(黑人)的平等權利;

結果:民權法案——用法案去保障黑人的平等權利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二)社會運動2.表現(2)婦女運動(3)學生運動、反對越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婦女的參政權才被逐步的承認。1918年,美國眾議院批準了婦女的選舉權,1920年正式生效,美國成年婦女與男子一樣有了選舉權。法國婦女的參政運動歷時幾十年,直到1944年,法國憲法才確認了婦女有選舉權和被選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