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課件_第1頁
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課件_第2頁
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課件_第3頁
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課件_第4頁
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人身心變化與常見疾病老人身心變化與常見疾病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

(Mausner&Bahn,1974)疾病(disease)是一個生物體抵抗外來侵犯的過程(process)潛伏期(incubationtime)病原侵入至宿主產(chǎn)生病變的期間誘導期(inductiontime)病原侵入至宿主產(chǎn)生臨床癥狀或徵候的期間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

(Mausner&Bahn,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

(Mausner&Bahn,1974)初段預防(primaryprevention):可感受期健康促進(HealthPromotion)特別防護(SpecificProtection)次段預防(secondaryprevention):臨床前期及臨床期初期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EarlydiagnosisandPrompttreatment)末段預防(tertiaryprevention):臨床期以後限制殘障(DisabilityLimitation)復建(Rehabilitation)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

(Mausner&Bahn,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疾病自然史與三段五級預防可感受期

促進健康1.

衛(wèi)生教育2.

注重營養(yǎng)3.

注意個性發(fā)展4.

提供合適的工作、娛樂和休息環(huán)境5.

婚姻座談和性教育6.

遺傳優(yōu)生7.

定期體檢

特殊保護1.

實施預防注射2.

培養(yǎng)個人衛(wèi)生3.

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4.

避免職業(yè)危害5.

預防意外事件6.

攝取特殊營養(yǎng)7.

消除致癌物質(zhì)8.

預防過敏來源癥候前期臨床期殘障期死亡

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1.找尋病例2.篩選檢定3.特殊體檢目的︰(1)

治療和預防疾病惡化(2)

避免疾病的蔓延(3)

避免病發(fā)和續(xù)發(fā)癥(4)

縮短殘障期間

限制殘障1.適當治療以遏止疾病的惡化並避免進一步的病發(fā)和續(xù)發(fā)疾病2.提供限制殘障和避免死亡的設備

復健1.心理、生理和職能的復健2.提供適宜的復健醫(yī)院、設備和就業(yè)機會3.醫(yī)院的職能治療4.療養(yǎng)院的長期照護病因宿主環(huán)境致病因子進入宿主體內(nèi)死亡後遺癥殘障合併癥或續(xù)發(fā)癥各種癥候和癥狀臨床水平組織、生理變化病因的繁殖或活化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疾病自老人的身心變化與常見疾病:持續(xù)性、進行性的變化。存在極大的個人差異性。多重因素影響。老人的身心變化與常見疾病:持續(xù)性、進行性的變化。一、身體組成:非脂肪結構(主要是蛋白質(zhì)和水)減少。脂肪所佔百分比增加。一、身體組成:非脂肪結構(主要是蛋白質(zhì)和水)減少。身體組成的變化脂肪蛋白質(zhì)骨質(zhì)水份25歲75歲身體組成的變化脂肪蛋白質(zhì)骨質(zhì)二、基礎代謝:隨年齡的增長而減低,約每十年減低2%,對熱量的需求約為年輕人的70%。二、基礎代謝:隨年齡的增長而減低,約每十年減低2%,三、體重中年時,體重可達到最重,之後即逐漸減輕。三、體重中年時,體重可達到最重,之後即逐漸減輕。四、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壓漸漸上昇,尤以收縮壓較為明顯。血管彈性減弱,周邊阻力增加,血流速度減慢,因此造成腦、冠狀動脈、腎與肝的血流量減少。收縮壓舒張壓四、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壓漸漸上昇,尤以收縮壓較為明顯。收縮壓臺灣心血管疾病現(xiàn)況15歲以上國人,每19人中就有1人有心臟病,65歲以上老人,更高達每5人中就有1人。根據(jù)健保統(tǒng)計,91年的心臟病住院費用達77億元,急診為1億3千萬元。

臺灣心血管疾病現(xiàn)況15歲以上國人,每19人中就有1人有心臟病心臟病盛行率DatafromNationalHealthInterviewSurveyinTaiwan,2001心臟病盛行率DatafromNationalHealt中風盛行率DatafromNationalHealthInterviewSurveyinTaiwan,2001中風盛行率DatafromNationalHealth高血壓盛行率DatafromNationalHealthInterviewSurveyinTaiwan,2001高血壓盛行率DatafromNationalHealt五、消化系統(tǒng):牙齒:牙齒因蛀牙及牙周病會發(fā)生掉牙。舌:味覺在74歲到80歲時降低80%。胃:胃細胞萎縮,胃酸的分泌量及酸度均減少,影響吸收。腸:小腸、大腸張力減少,運動性較低,

飲食失調(diào),造成便秘;易發(fā)生憩室及痔瘡。五、消化系統(tǒng):牙齒:牙齒因蛀牙及牙周病會發(fā)生掉牙。六、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卵巢:停經(jīng)後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及骨質(zhì)疏鬆有明顯增加。睪丸:男人性機能,20歲處於頂點,35歲以後,生理能力開始走下坡,性能力減低。胰島素:老年人胰島素分泌減少,身體細胞對胰島素作用遲緩,以致於空腹血糖較高。甲狀腺:老年人的甲狀腺的分泌減少。ADH抗利尿激素上升,但對口渴感覺較不靈敏六、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卵巢:停經(jīng)後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及骨質(zhì)疏鬆有明顯增七、免疫:胸腺質(zhì)量從15歲至75歲減少91%T-cell、B-cell(淋巴球),數(shù)目不變或略少自體抗體增加七、免疫:胸腺質(zhì)量從15歲至75歲減少91%八、泌尿系統(tǒng):腎重量:40~80歲減輕50g腎小管損失:30歲~80歲約30%腎小球的分泌和重吸收能力:90歲老年人為年輕人的50%老年人經(jīng)腎臟的血液減少,腎絲球濾過率減低。前列腺肥大引起多尿。老年人之膀胱容量只有250毫升(年輕人600毫升),且常有殘餘尿約I00毫升,造成多尿

八、泌尿系統(tǒng):腎重量:40~80歲減輕50g九、肺臟:肺活量(Vitalcapacity)、FEV1及FEV1/FVC下降。餘氣量(Residualvolume)上升。全肺容量(Totallungcapacity)TLC不變動脈血氧(PaO2)下降,

但動脈二氧化碳(PaCO2)不變。九、肺臟:肺活量(Vitalcapacity)、FEV1十、骨骼:約自35歲左右起,骨質(zhì)即明顯流失,女性是男性的2倍,停經(jīng)後高達6倍。關節(jié)部份:膠原蛋白變硬,

軟骨彈性降低,易形成關節(jié)炎。十、骨骼:約自35歲左右起,骨質(zhì)即明顯流失,女性是男性的2倍45-4950-5455-59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40-4495-9945-4950-5455-59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40-44亞洲人骨質(zhì)疏鬆癥風險評估自我評量表體重(kg)年紀(yr)若之前就有發(fā)生骨折的病史,應考慮測骨密並積極治療

00000000000-1-1-1-1-1-1-1-1-1-1-1-2-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5-5-5-5-5-5-5-6-6-6-6-6-6-7-7-7-7-7-8-8-8-8-9-9-9-10-10-1111111111112222222223333333344444445555556666677778889910低風險群組可能發(fā)生率~3%:高風險群組可能發(fā)生率~61%:測骨密與積極治療中風險群組可能發(fā)生率~15%:考慮骨密儀檢測45-4950-5455-5960-6465-6970-74十一、肌肉:肌肉細胞減少,脂肪及膠原取而代之,故產(chǎn)熱及代謝也受影響。肌肉的肌力與耐力自30歲後逐漸喪失,

每十年約減少5~10%。十一、肌肉:肌肉細胞減少,脂肪及膠原取而代之,故產(chǎn)熱及代謝也十二、神經(jīng)系統(tǒng):腦:腦細胞約有I50-160億個,但過了20歲以後,平均一天會死I0萬個腦細胞,尤其是大腦皮質(zhì)。血流量減少,腦代謝明顯減少,腦耗氧率下降老年人只剩3/4以下的腦組織。神經(jīng):神經(jīng)傳導在老年人約慢10~15%

,

反應的正確度低,但尚能運作準確,反射:老年人反射通常較遲緩,足踝反射消失。極端的壞情況可能為一病兆。十二、神經(jīng)系統(tǒng):腦:十三、感官:耳:到了65歲,聽力不好的人增加為13.3%。男性聽力衰退速度為女性二倍老年人對高頻率音感降低。眼:調(diào)適能力變差水晶體蛋白變性暗適應下降。十三、感官:耳:十四、睡眠:睡眠時間減少,尤以慢波睡眠較為顯著熟睡與快速動眼期睡眠的比率減少。夜間擾醒頻率增加老人失眠比例佔32%十四、睡眠:睡眠時間減少,尤以慢波睡眠較為顯著老年人之檢驗之變化與判讀個體間存在極大差異性,難以建立常模老年人之檢驗之變化與判讀個體間存在極大差異性,難以建立常模檢驗結果受年齡影響可能之因因年老所致之生理功能退化

-如肝腎功能因器官實質(zhì)減少及血流量減少所導致之功能減退

-如糖份耐受性因胰臟老化而減退

-如胸腺荷爾蒙分泌減少使T-淋巴球製造減少腎功能退化,廓清率減低慢性疾病所致:如慢性感染血清總蛋白增加營養(yǎng)及水份狀態(tài)改變:如白蛋白減少服用藥物所致檢驗結果受年齡影響可能之因因年老所致之生理功能退化老人常見健康問題(14個i)ImmobilityInstabilityIncontinenceIrritablecolonImmunedeficiencyInfectionIntellectualimpairmentImpairmentofvisionandhearingIsolationIatrogensisInsomniaImpecunityInanitionImpotence老人常見健康問題(14個i)ImmobilityImpair2004臺灣地區(qū)十大死因DOH2004臺灣地區(qū)十大死因DOH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特徵〈一〉老年人疾病的原因多,且複雜而不明確。潛伏期長,初期可能無明顯癥狀。老年人對其健康問題常有低報的情形,

而醫(yī)事人員也常有低察的狀況。老年人治療成效較差。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特徵〈一〉老年人疾病的原因多,且複雜而不明確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特徵〈二〉老年人的疾病常不易與其功能老化區(qū)別。老年人得了病常常不能免疫,而患病的老人容易得其他疾病,且常易引起殘廢。存在極大的個人差異。老年人傾向於傳統(tǒng)的民俗醫(yī)療,常相信所謂的『獨家秘方』。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特徵〈二〉老年人的疾病常不易與其功能老化區(qū)別老年人跌倒的後果

大部分的老人跌倒只會造成擦傷、挫傷、裂傷或疼痛等輕度傷害。10到20%的跌倒會造成如骨折、脫臼、頭部外傷、內(nèi)臟挫傷或血腫等。少部分老人因跌倒而直接死亡,或由於其他身體傷害間接死亡。髖骨骨折約佔1-2%,病人在六個月內(nèi)有20%會死亡,有一半以上無法獨立生活或需要住進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人跌倒的後果

大部分的老人跌倒只會造成擦傷、挫傷、裂傷或老年人慢性病及用藥臺灣地區(qū)56%(94萬)的老人罹患慢性疾病,80%的老人有一種以上的疾病,40%的老人有兩種以上的疾病,每位老人平均罹患1.4種疾病

臺灣地區(qū)70%的老人使用藥物老人平均每天服用4種藥物與6.4顆藥。吃兩種藥物產(chǎn)生副作用的機會是6%,吃5種藥物產(chǎn)生副作用的機會是50%,吃8種藥物產(chǎn)生副作用的機會是100%

老年人慢性病及用藥臺灣地區(qū)56%(94萬)的老人罹患慢性疾病藥物不良反應2000年美國約有106000人因藥物不良反應死亡,每年因此花費850億美金??烧f是美國人第五大死因。最常見藥物問題為:劑量過重、資訊不足、劑量過輕,其他如重覆用藥、處方錯誤、開錯人等。根本原因在於醫(yī)病溝通不良。藥物不良反應2000年美國約有106000人因藥物不良反應死代謝癥候群冠心病、高血壓癥、高血脂癥與糖尿病常合併存在,這些病癥在交互影響下,造成病因複雜的癥候群,並具有家族遺傳性,合稱為「代謝癥候群」。代謝癥候群患者罹患心臟病或腦中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二到五倍,總死亡率則為一般人的一點五倍代謝癥候群冠心病、高血壓癥、高血脂癥與糖尿病常合併存在,這些危險因子異常值腹部肥胖(centralobesity)或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腰圍(waist):男性

≧90cm女性

≧80cm;或BMI≧27血壓(BP)上升SBP≧130mmHg/DBP≧85mmHg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男性

<40mg/dl女性

<50mg/dl空腹血糖值(Fastingglucose)上升

FG≧110mg/dl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上升

TG≧150mg/dl代謝癥候代謝癥候群之臨床診斷準則以下五項危險因子中,包含三項或以上者,即可診斷為代謝癥候群危險因子異常值腹部肥胖(centralobesi銀髮貴族保健三原則:從運動、飲食、行為入手。運動三建議:每週運動至少3次,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運動強度需達心跳速率每分鐘130下。飲食建議:三餐定時定量、均衡的飲食、多吃新鮮食物?!溉佟梗荷偬?、少油、少鹽。「三高」:高纖、高鈣、高營養(yǎng)。行為三建議:「三不」:不抽菸、不喝酒、不亂服成藥「三要」:要保持快樂的心情、要維持充足的睡眠、要定期接受預防保健

銀髮貴族保健三原則:從運動、飲食、行為入手。降低膽固醇值LDLcholesterol<100 Optimal100-129 Nearoraboveoptimal130-159 Borderlinehigh160-189 High≥190 VeryhighTotalcholesterol<200 Desirable200-239 Borderlinehigh≥240 HighHDLcholesterol<40 Low≥60 High百分之二十七點二的心臟病患者膽固醇過高。膽固醇過高者患心臟疾病的機會比一般人多三倍。血中膽固醇下降百分之一時,其心血管的危險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