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缺損圍手術期健康知識宣教_第1頁
顱骨缺損圍手術期健康知識宣教_第2頁
顱骨缺損圍手術期健康知識宣教_第3頁
顱骨缺損圍手術期健康知識宣教_第4頁
顱骨缺損圍手術期健康知識宣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顱骨缺損圍手術期健康知識宣教(一)基礎知識顱骨的局部解剖有哪些?根據顱骨的發生、功能和位置,可將顱骨分成腦顱和面顱兩部分,腦顱構成顱腔保護膜,而面顱則是顏面的基礎。什么是顱骨缺損?顱骨缺損是顱腦損傷患者傷后及術后較常見的后遺癥。由于腦組織失去了正常顱骨的屏障作用而易受傷,且顱骨缺損能引起各種癥狀和影響外觀,常需行顱骨缺損修復術。顱骨缺損的臨床表現有哪些?(1)顱骨缺損處局部表現局部有脹痛,缺損邊緣疼痛,出現不能忍受的腦搏動。(2)顱骨缺損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患者對缺損區的搏動、膨隆、塌陷存恐懼心理,怕曬太陽、怕震動甚至怕吵鬧聲,往往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和記憶力下降,或有憂郁、疲倦、寡言及自卑。(3)長期顱骨缺損有腦膨出或突出時,腦組織可萎縮及囊變。小兒顱骨缺損隨腦組織發育而變大,影響正常腦發育而出現智力偏低;成年人可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甚至局灶性神經系統癥狀、體征,腦膜-腦瘢痕形成時可伴癲癇。顱骨缺損的病因有哪些?頭高位30°,有利于頭皮下積液的靜脈回流,減輕局部腫脹。注意避免患側臥位。(2)顱內血腫①發生原因:多見于術前骨窗塌陷明顯者,在翻皮瓣時因牽拉損傷腦組織而引起。②護理:顱骨缺損修復術術后24h內(尤其是12h內),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變化,通過與患者對話,了解其思維、語言及定向力是否正確,同時加強生命體征的監測,警惕顱內高壓的發生。注意術后肢體活動的觀察,與術前作比較,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3)切口感染①發生原因:術前手術區皮膚有感染;手術時皮膚消毒不徹底;術后患者抓破頭皮引起局部感染;修補材料塑形不佳,造成邊緣翹起,壓迫頭皮引起缺血性壞死而導致切口感染。②護理:術前嚴格做好手術區皮膚清潔消毒,檢查頭部有無病腫、皮膚破損,若局部有破損,需痊愈后頭皮取樣細菌培養檢查陰性方可手術;術后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滲液及體溫變化;減少家屬的探視,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保持傷口敷料干燥,術后24h內觀察局部滲出情況,傷口敷料如有污染及時報告醫生更換;搬動患者時,先夾閉引流管開關再搬動,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護理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若為感染者,應通過提取傷口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根據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加強換藥,控制感染。(4)癲癇發作①發生原因:患者緊張心理及疼痛的刺激或修補時骨窗較飽脹、修補材料對腦組織起壓迫作用,引起大腦皮層異常放電,誘發癲癇發作。②護理:術前、術后針對性做好心理指導,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對疼痛耐受性差、疼痛較明顯的患者術后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癲癇大發作時,立即給患者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松開衣扣,特別是頸部衣扣,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時通知醫生,遵醫囑使用鎮靜劑,同時注意觀察患者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和抽搐的情況。(四)顱骨缺損修復術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導(1)指導患者注意多休息,勞逸結合,避免用腦過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指導患者合理膳食,增進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3)注意觀察傷口的恢復情況,避免搔抓傷口,外出時可佩戴帽子保護傷口。3個月后來醫院復查。(4)對合并癲癇的患者,囑出院后繼續按醫囑服用抗癲癇的藥物,切不可突然停藥,以免誘發癲癇發作。教會家屬在患者癲癇發作時應采取的急救方法。(5)對于合并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教會其功能鍛煉的方法,鼓勵患者循序漸進地鍛煉身體,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耐受力,并做好心理指導。(1)神經外科手術行顱內減壓時去除顱骨。(2)切除感染顱骨、浸潤至顱骨的腫瘤。(3)嚴重的外傷、電擊傷或HI度燒傷造成顱骨缺損。顱骨缺損的緊急處理有哪些?對各種致傷因素所導致的顱骨缺損,早期清創,在積極治療全身及腦部并發癥的同時,修復顱骨缺損。對伴有顱內高壓者,應待全身情況好轉、顱內壓漸趨正常后3?6個月再行顱骨缺損修復術。為什么要行顱骨缺損修復術?顱骨屬于膜性成骨,再生能力差,較大的缺損只能憑借手術修補。較大的顱骨缺損可導致頭暈、頭脹痛、骨缺損處有壓迫感,亦可因頭部位置改變(如頭低時骨缺損處膨出,坐位時又塌下等)而不適,這些癥狀統稱為“顱骨缺損綜合征”。顱骨缺損修復術不僅可緩解這些癥狀,還可恢復頭顱外形保護缺損部位的腦組織,而且可以促進減壓后異常腦電圖和神經生理功能的恢復。顱骨缺損修復術的原則是什么?(1)顱骨缺損局部應具備健康的軟組織覆蓋。(2)顱骨缺損局部無感染征象,若有感染應及時控制,并在局部情況穩定3個月后才可手術。(3)皮膚切口應盡量位于顱骨缺損區外圍,宜采用冠狀或瓣狀切口,避免皮膚切口愈合不良導致修補物質外露。(4)保護腦組織,避免損傷,若有損傷可設法使用筋膜組織修補。(5)依據患者綜合情況選用合適的修補材料。顱骨缺損修補材料要求及分類有哪些?(1)材料要求:無生物學活性,無抗原性,不被機體排斥和組織反應性小、無毒;堅固、質地輕、耐用、耐沖撞、抗腐蝕;化學性能穩定,在組織內不被吸收、老化、不致癌;X線能穿透,不受磁場影響,不導熱、不導電;高溫消毒不變形,化學滅菌不變質;價格便宜;易塑形,外觀完美,達到骨性愈合,符合人體生理要求;修復方法簡便、創傷小、并發癥少;兒童顱骨修補還需要適應顱骨生長,不變形。(2)材料分類①自體骨:主要采用顱骨外板、肋骨和骼骨等。②生物材料:按其能否與骨結合可分為生物活性材料和生物惰性材料兩大類。前者如顱頜優(羥磷灰石生物陶瓷顆粒和醫用塑性劑復合材料),后者包括高密度聚乙烯材料、鈦網或鈦板、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機玻璃)、硅膠等。顱骨缺損修補材料的選擇與應用有哪些?(1)自體骨自體骨最符合生理要求,免去了排斥反應,抗感染能力強,幾乎沒有頭皮反應性水腫和皮下積液,并有骨性愈合的可能。①肋骨:特別適用于小兒和年輕患者,其優點是易于成活,肋骨切取后只要骨膜完整,再生速度快;能夠修補較大面積的缺損;供區可保持正常發育。但是增加了二次手術風險,劈開平鋪后表面不平整,術后產生搓板樣畸形,因此多用于頭發覆蓋區域。②骼骨:成年人適用,尤其適用于中小型前額骨或眶上緣缺損的修復,表面較光滑,同樣增加了二次手術和供區瘢痕風險。③顱骨:利用自體顱骨外板修復顱骨缺損,不增加供區切口,骨塊不易被吸收,修復后外形良好。缺點是取材不易,且量較小,僅適用于直徑5?6cm的顱骨缺損患者。(2)生物材料①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機玻璃):在高溫下軟化,可任意塑形,曾被廣泛使用。當受意外打擊時易破碎并損傷腦組織,現已少用。②硅膠:加網硅膠顱骨成形片在工廠內已經制成顱骨形狀,應用時根據顱骨缺損部位的形狀和大小裁剪,但是硅膠質地柔軟、易變形,與骨組織間界面清晰,如果材料中含有雜質,則較易出現異物反應導致皮下積液,嚴重者出現纖維增生導致癲癇。③線性高密度聚乙烯材料(Medpor):該種材料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特點是具有可開放和相互交通的孔形結構,置入人體后,生物組織能夠長入其中。Medpor不會與骨組織產生骨性結合,且有記憶功能,在使用時需要打釘固定。由于Medpor材料的顆粒與顆粒之間靠表面黏性互相結合,所以材料置入顱部若干年后,有可能會發生老化現象,即顆粒表面黏性下降,材料斷裂。④鈦網(板):鈦合金網是比較理想的修補材料,臨床中廣泛應用。⑤樹脂-羥磷灰石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和骨結合性,術后無感染、排異、積液發生,對周圍組織及神經系統無損傷,傷口均為一期愈合;易塑形;固化后強度適當,不會變形、吸收,理化性質與人體骨相當,使用后患者無墜重感;經計算機精密設計,可修復其他產品無法滿意修復的部位,如額頸部、眶部、眉弓等,術后外形美觀;無導磁性,不影響術后患者行影像學檢查,無電磁輻射反應。(二)顱骨缺損修復術術前健康指導(1)皮膚準備術前1天嚴格備皮,需理全頭皮,由于毛發及手術后瘢痕容易積存污垢,護士幫助并指導患者清潔皮膚。注意用濕軟毛巾輕輕擦洗缺損區域,動作輕柔,防止摩擦出水皰或擦破皮膚,涂抹石蠟油潤滑皮膚減少刺激。術前備皮時,觀察有無毛囊炎。由于顱骨缺損皮膚凹陷,備皮時繃緊皮膚輕輕刮去頭發,動作輕柔,用力適當,防止刮破頭皮及壓迫腦組織。(2)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營養的食物,對于身體較弱的患者,考慮到患者的耐受性,術前可通過靜脈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對于全麻的患者,術前1天應禁食、禁飲8h,并向患者講解禁食、禁飲的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3)適應術后變化的訓練因手術后患者臥床和頭頸部制動時間較長,為了適應術后長時間臥床,入院后指導患者練習去枕平臥、頭部制動體位及訓練床上大小便。(4)術前輸血的準備對于術中需要輸血的患者,術前應進行血型及交叉配血試驗的檢查;也可選用自體輸血,術前采集自體血液,及時送至輸血科保存,以便術中輸注自體血。(5)心理護理部分患者因之前做過顱腦手術,再次修復時,對手術產生恐懼的心理,因此,患者人院后,醫護人員應認真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熱情接待患者,與患者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的疑慮,并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6)術前進行醫學照相,以便進行術前、術后的手術效果對比。(三)顱骨缺損修復術術后健康指導術后護理要點有哪些?(1)骨窗的觀察護理骨窗張力的大小直接反映顱內壓力的高低,與術后恢復有密切關系。護士應定人定時觀察,感受其張力變化,骨窗張力高則不宜手術。一般根據觸摸感覺進行判斷,張力由低到高分別為觸唇感、觸鼻感、觸額感。觀察中若觸摸感覺張力高,應結合意識、瞳孔變化及時報告醫生給予緊急處理。因此,護士對骨窗的觀察為治療提供了動態信息,對手術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2)病情的觀察患者全麻術后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遵醫囑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動態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等,因為瞳孔是反映顱內情況的重要指標,術后可通過簡單對話、觀察患者對疼痛刺激后的肢體反應,判斷其意識狀態,一旦有意識、瞳孔的異常變化,隨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觀察患者有無頭痛、惡心、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全麻清醒后6h抬高床頭15°?30°,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注意避免患側臥位,強調平臥床上4?5天,能有效防治頭皮下積液的發生。(3)傷口的護理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和滲液,傷口敷料包扎松緊是否適宜,若敷料滲血較多,應及時通知醫生查明原因,敷料包扎過松,起不到止血的目的;若敷料包扎過緊,會引起患者頭部的不適,應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加強巡視,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4)疼痛的護理手術后的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應根據疼痛量表評估患者的疼痛分值,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如為患者創造舒適的住院環境,保持病房的安靜,減少人員的探視,減少疼痛的不良刺激,通過聽音樂、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改變體位使患者處于舒適體位等。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來緩解疼痛。(5)引流管的護理對于手術后留置負壓引流管的患者,應根據管道風險評估流程貼上管道標識,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及有效負壓,勿折疊、扭曲、牽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的脫落,對躁動者加以制動,適當給予鎮靜劑,以防止牽拉及誤拔引流管。翻身及護理操作時避免牽拉引流管,搬動患者、變換體位時由2名以上護士共同完成。同時要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并及時記錄。若引流液較多時,應警惕血腫的發生。注意聽取患者的主訴,觀察患者是否有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若有應及時告知管床醫生。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及作用,以取得他們的配合。(6)飲食的護理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勿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補充營養,促進傷口的愈合,可根據患者的食欲,少量多餐,同時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餐環境。(7)生活護理與活動指導手術后的第一天,應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為患者擦洗時,動作輕柔,及時更換病員服及床單位,做好個人的衛生,保持床單位的干凈、整潔,保持病房的整潔,定時開窗通風,減少人員的探視,避免交叉感染。指導患者定時翻身,以預防長期受壓而導致壓瘡的發生。(8)心理護理手術后的部分患者因術后傷口的疼痛會產生焦慮的心理,部分患者因頭部制動影響活動,而產生不良的情緒,也有部分患者擔心手術后的效果,因此,做好術后的心理護理也尤為重要。術后應選擇合適的時機與患者交談,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及時解決他們的需求,向患者講解手術后的相關知識,包括如何保護傷口、如何在床上活動等,讓患者感受到關心,緩解其焦慮的心情;對于擔心手術效果的患者,可告知其管床醫生,讓管床醫生向患者講解手術的過程,安撫患者緊張的情緒,或是找病區做相同手術的患者現身說法,讓患者有信心克服困難、戰勝疾病。術后并發癥的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