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夢回繁華》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22課《夢回繁華》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22課《夢回繁華》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夢回繁華》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梳理文章的說明順序,理解作者寫作思路。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說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樣恰當地選擇和使用說明方法的。3.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教學重、難點】重點:1.梳理文章的說明順序;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說明方法。難點: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播放《清明上河圖》的動態版。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是一幅享譽古今的傳世杰作的動態圖,在問世后的800多年里,它都是帝王權貴們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五次進入宮廷,又四次被盜出宮。它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欣賞把玩,它曾輾轉飄零,幾經戰火……有人說它展示了“盛世繁華”,也有人慨嘆它是“盛世危圖”,它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夢回繁華》,了解更多有關這幅國寶級畫作的信息。【設計意圖:以生動形象的動態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欣賞動態圖時,不少學生連連驚嘆,甚至小聲交流“是清明上河圖”,聽到教師的簡單介紹后,更是興致盎然。一、明確目標,回顧說明文相關知識說明文閱讀五步法:明對象、抓特征、理順序、析方法、品語言學生快速梳理了說明文相關知識。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我們已經知道本文是介紹《清明上河圖》的事物說明文,那為什么用《夢回繁華》做標題?點撥:“夢回”,指夢中回到某個地方?!胺比A”,指繁榮熱鬧。文題既指明了本文要說明的內容不是現在的繁榮景象,而是北宋時期的繁華景象,又說明了《清明上河圖》是南渡的北宋遺民回首故土,夢回繁華的寫照。學生按照以往解讀標題的方法來解讀,教師順勢提醒“瀏覽第1自然段,勾畫關鍵句”,部分學生很快找到了關鍵句,個別學生還能夠聯系教師導入語中的“盛世繁華和盛世危圖”兩個詞語進行解讀。2、那么,這到底是一幅怎樣的圖?請你自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和閱讀提示讀懂文章。思考:文章中呈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可以用“我看到了一幅()的《清明上河圖》”的句式回答。【設計意圖:通過自主閱讀讓學生初步感受《清明上河圖》的特點:描繪了城鄉市井平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采用中國傳統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奎c撥:描繪了城鄉市井平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描繪京城汴梁從城郊、汴河到城內街市的繁華景象;采用了中國傳統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卻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寫實性很強。學生自讀課文,自主思考,勾畫批注。但在交流展示中,被提及最多的詞語是“繁華”、“寫實”、“熱鬧”等,教師提醒“立足文本作答”后,學生逐漸找到了上述關鍵句。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1、再讀課文,小組合作填寫下列表格?!驹O計意圖:在上一環節快速瀏覽的基礎上,借助找到的關鍵句來梳理文章內容,了解課文的段落大意,為后續理清說明順序提供了更直觀的視角。同時對主要說明方法和語言特點有一個基本的梳理,為批注重點段落的重點句子做好鋪墊?!繉W生小組合作,很快找了出來。教師巡視中,發現“語言特點”這一欄,很多學生是通過“閱讀提示”直接得出的。2、理清說明順序。(1)縱向來看表格第二列,說一說全文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為什么采用這種順序?(2)簡要說說第4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清明上河圖》畫面的哪些內容?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文章使用了多種說明順序。通過重點品讀,發現作者緊扣畫作的主要內容來寫,并沒過多地從繪畫技巧等專業的角度進行解讀,是為了便于讀者了解《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容及畫作的深層意義,進而理解說明順序的選擇與說明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的目的有關?!奎c撥:(1)全文采用邏輯順序從多角度介紹畫作。說明順序的選擇與說明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的目的有關。(2)分別介紹了畫面的三部分內容。①畫面開卷處描繪的是汴京近郊的風光;②畫面中段是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③后段描寫汴梁市區的街道。這一段采用了從右到左的空間順序。學生找到了“開卷處”、“畫面中段”、“后段”等關鍵詞句,因而順序很快理清。3、縱向來看表格第三列,我們知道作者主要使用了“打比方、摹狀貌”等說明方法,請你任選一句進行批注。小組內交流并派出代表展示?!驹O計意圖:經過本單元前面幾篇課文的鋪墊,找出說明方法,對學生來說不難,難的是如何理解。因此,繼續精讀本課的幾個重點句子,理解作者是怎樣恰當地選擇和使用說明方法的?!奎c撥:“整個長卷猶如一部樂章,由慢板、柔板,逐漸進入快板、緊板,轉而進入尾聲,留下無盡回味?!边\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整幅畫作比作“樂章”,不但準確地說明了《清明上河圖》的整個布局特點,而且給人帶來一種藝術感受?!耙凰覝蕚漶傔^拱橋的巨大漕船的細節描繪,一直為人們所稱道:船正在放倒桅桿準備過橋,船夫們呼喚叫喊,臥篙盤索。橋上呼應相接,岸邊揮臂助陣,過往行人聚集在橋頭圍觀。而那些趕腳、推車、挑擔的人們,卻無暇一顧。這緊張的一幕,成為全畫的一個高潮?!边\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形象地描繪了畫作中一艘準備駛過拱橋的巨大漕船的細節,突出說明了畫面的繁華景象。學生先自主批注,再小組合作交流、修改。最后班級展示。教師借助《清明上河圖》的高清照片,再次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學生先自主批注,再小組合作交流、修改。最后班級展示。教師借助《清明上河圖》的高清照片,再次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用意。(開卷處:慢板、柔板)(畫面中段:快板、緊板)(后段:尾聲)【設計意圖:通過圈點勾畫,引導學生品味說明文語言的多樣性。】點撥: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語,不僅概括力強,而且使文章的語言典雅而富有韻味。如“疏林薄霧,農舍田疇,春寒料峭”寫出了春天乍暖還寒時候優美的田園風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士農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所不備”寫出了當時汴京的繁華熱鬧場景;“內容龐大,卻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則準確地概括了《清明上河圖》畫作的特點。學生借助閱讀提示很快找出文中大量的四字詞語,借助課下注釋和前期批注,對這些詞語進行了再次品讀。一、讀寫結合,說明事物1、再讀課文內容,抓住一個特點,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介紹《清明上河圖》。2、交流展示,師生點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文中篩選關鍵信息,學會根據自己的思路,整合、組織材料,并對材料的表述方式做出一定程度的調整。】學生作品:《清明上河圖》采用了中國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開卷處描繪汴京近郊的風光;中段是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后段描寫汴京市區的街道。整個長卷猶如一部樂章,由慢板、柔板,逐漸進入快板、緊板,轉而進入尾聲,留下無盡回味。教后反思本課是一篇自讀課文,但文中有大量比較典雅的四字短語“春寒料峭”、“農舍田疇”、“摩肩接踵”等,以及一些繪畫專用名詞“兼工帶寫”、“題跋”等,因此,對部分學生而言是有閱讀障礙的,而理解課文詞語是理解本文的前提。于是,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指導學生自讀:第一,提供字音字義的小支架,同時借助課下注釋和閱讀提示,幫助學生讀懂文章內容;第二,采用瀏覽的方式,快速梳理文章內容,了解課文的段落大意;第三,采用圈點批注的方式,重點閱讀課文第4段,理順序,品語言;第四,讀寫結合,加深理解的同時,訓練寫作能力。可以說,這節課我注重了瀏覽與精讀相結合,注重了讀寫相結合,同時,《清明上河圖》動態圖和高清照片的使用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內容,也使得課堂氣氛相對活躍。而且因我本人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國畫,對傳統國畫技法有一些個人的研讀體認。所以,執教本文時,我極富熱情。而這一情緒十分明顯地感染了學生。整堂課學生的主動性強,閱讀效率也相對較高??梢?,教師的情緒也是把“利劍”??!不足之處:1.第5段的閱讀指導沒有做好,因此在自學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