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 第三章 烯烴_第1頁
有機化學 第三章 烯烴_第2頁
有機化學 第三章 烯烴_第3頁
有機化學 第三章 烯烴_第4頁
有機化學 第三章 烯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機化學第三章烯烴第1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烯烴

3ALKENES分類按碳的連接方式分開鏈烯烴如:(CH3)2C=CH2環烯烴如:按雙鍵數目分單烯烴如:H2C=CH2多烯烴如:第2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烯烴的結構、異構和命名

3.1Structure,Isomerismandnomenclature結構(Structure)CCHHHH0.133nm116.6o121.7o2s2激發態2p2躍遷雜化Sp2雜化軌道ππσπ鍵的特點:1π鍵不能自由旋轉。2π鍵較σ鍵易于破裂。3π電子云有較大的流動性,易受外電場影響而發生極化。2p第3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異構(Isomerism)構造異構包括碳鏈異構和雙鍵位置異構,另外,同碳數的單烯烴和環烷烴構成官能團異構。順反異構2個雙鍵碳上各連有2個不同的原子或基團時,烯烴就有順反異構。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CH3雙鍵位置異構碳鏈異構無順反異構第4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命名(Nomenclature)系統命名法選擇含C=C的最長鏈為主鏈。從靠近雙鍵的一端開始編號,并用雙鍵碳原子中編號較小的數字表示雙鍵的位置,寫在“某”烯之前。主鏈碳原子數超過10個時,“烯”字之前加“碳”字。簡單的烯烴也可用衍生命名法,即以乙烯為母體命名。2-乙基-1-戊烯CHCH2CH3CH34,4-二甲基-2-戊烯5-仲丁基環辛烯9-十八碳烯第5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幾個重要的烯基順反異構體的命名順/反標記法相同基團在雙鍵同側為“順(cis)”

,反之,為“反(trans)”。Z/E標記法依照“次序規則”,比較雙鍵碳上連接的兩個基團,較優基團在雙鍵同側為“Z”,反之,為“E”。CH2=CH-乙烯基VinylCH3CH=CH-丙烯基propenylCH2=CHCH2-烯丙基allylCH2=C-異丙烯基isopropenylCH3順-2-丁烯順-3-甲基-2-戊烯(Z)-2-丁烯(E)-3-甲基-2-戊烯反-2-甲基-3-乙基-3-己烯(Z)-2-甲基-3-乙基-3-己烯第6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E)-5-甲基-3-丙基-2-庚烯

(E)-3-propyl-5-methyl-2-heptene

1234567(Z)-3-甲基-4-異丙基-3-庚烯(Z)-4-isopropyl-3-methyl-3-heptene

(E)-3-甲基-4-叔丁基-5-異丁基-4-壬烯(E)-5-isobutyl-4-tert-butyl-3-methyl-4-nonene

1234567891235674第7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烯烴的制備

3.2Preparationofalkenes鹵代烷脫鹵化氫醇脫水αβ如:

CH3CH2OHCH2=CH2濃H2SO4170℃OH85%H3PO4160℃第8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烯烴的物理性質

3.3Physicalproperties常溫常壓下,C2~C4的烯烴為氣體,C5~C15的烯烴為液體,C15以上的高級烯烴為固體。沸點隨碳原子數增加而升高。密度都在0.6~0.7之間。不溶于水,易溶于非極性有機溶劑。不對稱烯烴有微弱的極性。在順反異構體中,順式異構體總比反式異構體有較高的沸點,較低的熔點。b.p.m.p.01oC-105.6oC0.33D4oC-138.9oC第9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四節烯烴的化學性質

3.4Reactionsofalkenes催化加氫(Catalyzedhydrogenation)

RCH=CH2RCH2CH3氫化熱每摩爾烯烴氫化時所放出的熱量稱為氫化熱。氫化熱大小與烯烴分子結構的穩定性有關。烯烴1-丁烯順-2-丁烯反-2-丁烯2-甲基-2-丁烯氫化熱126.7119.5115.4112.4(kJ/mol)用途用于測定不飽和度用于提高汽油質量用于食品工業Ni或Pt或PdH2第10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親電加成(Electrophilicaddition)具體的反應加鹵素鄰二鹵烷如:反應活性:氟>氯>溴

>碘無論是溴水還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一經加入烯烴即發生加成反應,溴的紅棕色隨之消失,在實驗室中常利用此明顯現象以檢驗雙鍵的存在。第11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Br加鹵化氫一鹵代烷如:分子不對稱的烯烴加HX時,可得兩種加成產物:

馬氏(Markovnikov)規律:不對稱烯烴發生親電加成時,酸中帶正電荷的質子H+總是加到含氫較多的雙鍵碳原子上,而負性基團加到含氫較少的雙鍵碳原子上。如:CH3CH2CH=CH2+HBrCH3CH2CHCH3+CH3CH2CH2CH2Br(CH3)2C=CH2+HCl?HAc80%20%(CH3)3C-Cl反應活性:HI>HBr>HCl第12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加硫酸酸性硫酸酯醇(間接水合法)

不對稱烯烴與硫酸加成時,也遵守馬氏規律。

此法除用于醇的制備外,還可用于烷烴、鹵代烴等不和硫酸反應的化合物中混有少量烯烴的清除。加水醇(直接水合法)和間接水合法一樣,除乙烯可得伯醇外,其他烯烴水合都只能得到仲醇或叔醇。水解第13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加次鹵酸β-鹵代醇不對稱烯烴與次鹵酸加成時,主要產物是羥基加在含氫較少的雙鍵碳原子上的化合物。在次鹵酸中,氧原子的電負性(3.5)較氯原子(3.0)和溴原子(2.8)強,使分子極化成HOX。加成仍符合馬氏規律。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常用氯和水代替次鹵酸,結果生成氯乙醇和,1,2-二氯乙烷。δ+δ-第14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反應機理12δ+δ-δ+δ-π絡合物溴鎓離子慢快親電加成機理可總結如下:慢快①②反應活性:與雙鍵碳直接相連的烷基越多,該烯烴就越容易發生親電加成。反式加成第15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馬氏規律的解釋通過誘導效應來解釋以丙烯為例說明:通過碳正離子的穩定性來解釋δ+δ-ππ由于甲基的斥電子作用,使得雙鍵上π電子云偏移,這樣就使含氫較多的碳電子云密度較高。當發生親電加成時,H+必然要加在電子云密度較高的碳原子(即含氫較多的碳原子)上。H+ⅠⅡ生成Ⅰ較為有利,也就是氫加在含氫較多的雙鍵碳原子上。第16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碳正離子穩定性

含有一個只帶六個電子的碳原子的基團,統稱為碳正離子,如:正電荷分散程度越高,碳正離子就越穩定。即:碳正離子穩定性:課堂練習:比較下列碳正離子的穩定性:3°碳正離子>2°碳正離子>1°碳正離子③①②第17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HBr的自由基加成(Free-radicaladditionofHBr)若有過氧化物存在時,不對稱烯烴與HBr的加成是反馬的。反應歷程:鏈增長

:CH3CH=CH2+Br

CH3CHCH2BrCH3CHCH2Br+HBrCH3CH2CH2Br+Br注意:只有加HBr時才有過氧化物效應。這種現象叫做過氧化物效應。鏈引發:第18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氧化反應(Oxidationofalkenes)KMnO4氧化弱氧化強氧化在高錳酸鉀的酸性溶液中,烯烴被氧化成碳鏈斷裂的產物。氧化后,CH2=基變成CO2,RCH=基變成RCOOH,R-C=基變成R-C=O。堿性或中性R′R′反應用于鑒定不飽和鍵,也可用于推知烯烴的結構。第19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聚合反應

在一定的條件下,烯烴分子可以彼此相互加成,由多個小分子結合成大分子,這樣的反應稱為聚合反應。高壓聚乙烯:低壓聚乙烯:聚乙烯產品三烷基鋁(R3Al)和四氯化鈦(TiCl4)稱為Ziegler-Natta催化劑。在適當的催化劑存在下,兩分子異丁烯可以通過離子型聚合生成二聚體。反應為自由基聚合。第20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α-H的取代烯烴分子中與雙鍵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的氫(α-H),由于受到雙鍵的影響,具有較高的活潑性,還可以發生取代反應。??反應歷程:自由基反應Cl·+CH3CH=CH2ⅠCH3CH—CH2

·Cl

·CH2CH=CH2Ⅱ高溫Cl2CH3CH—CH2ClClCl2CH2CH=CH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