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總匯報》以前的鮑威爾及博士俱樂部_第1頁
《文學總匯報》以前的鮑威爾及博士俱樂部_第2頁
《文學總匯報》以前的鮑威爾及博士俱樂部_第3頁
《文學總匯報》以前的鮑威爾及博士俱樂部_第4頁
《文學總匯報》以前的鮑威爾及博士俱樂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學總匯報》以前的鮑威爾及博士俱樂部1837年-1843年間,馬克思和鮑威爾之間是亦師亦友的融洽關系,但隨著鮑威爾《文學總匯報》的出版,鮑威爾轉向越來越激進的思辨理性批判,他的“無限的自我意識”的純粹批判越來越脫離德國的現實環境,特別是“批判”和“群眾”的尖銳對立,使得馬克思決定和鮑威爾及其同伴們進行徹底的決裂,并以《神圣家族》(與恩格斯合著)的書名映射鮑威爾陷于純粹思辨的自我意識而不可自拔。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引言既然是決裂,馬克思在著作中突出的是兩人的差異點,兩人在青年黑格爾派時期的相同點也就煙消云散了,馬克思甚至有意地抹去了鮑威爾對他青年時期的有益影響。甚至馬克思也有意越過鮑威爾這個他人生中實際的學術導師和授課恩師,而情愿越級稱黑格爾是他思想上的老師。鮑威爾教會了馬克思學術研究和批判的本領,而馬克思因“吾愛吾時但吾更愛真理”的更高理想和現實追求,不惜和鮑威爾斷然決裂。我們先來研究鮑威爾的生平、著作和思想,然后再談談馬克思和鮑威爾之間的恩恩怨怨。需要說明的,兩人之間并沒有因個人私交問題產生的齷齪恩怨,可以說,兩人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具有高風亮節式大家風范,兩人之間的恩怨,實質上是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思想恩怨而已。希望大家不要對“恩怨”二字做過多的個人陰暗面的解讀。鮑威爾作為青年才俊深得黑格爾本人的欣賞并親自指導他做學術論文,有貴人相助的鮑維爾的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然后落落落的一生,特別在馬克思對他大加批判后,鮑威爾在學界向斯賓諾莎和黑格爾曾遭受的歷史待遇一樣,“像一條死狗”那樣任人唾棄了。要不是為了梳理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需要,我們這里也不會再將這條所謂的死狗單獨拎出來玩味一番了。但是,作為曾經起過重大歷史思想作用的偉大人物,無人如何也是值得重獲人們對他的尊敬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社會歷史的局限性不是我們這些歷史后人肆意貶謫歷史前人的充分理由。讓我們充滿歷史敬意的回顧一下鮑威爾跌宕起伏的人生吧。Let’s

go!二、鮑威爾的生平簡介布魯諾·鮑威爾(BrunoBauer,1809—1882)是青年黑格爾派的核心人物,德國學術思想界有名的哲學史家、政論家、神學家和批判家。他比馬克思(1818-1883年)大9歲并在馬克思去世的前一年即1882年去世。但他被我們所熟知還是得力于他的最出色的學生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展開的對其火力全開的辛辣批判。馬克思的萬丈光芒在后來的馬克思主義傳播過程中使得鮑威爾愈來愈成為燭光螢火,最后化成一抹淡淡的云霧。大家通常所謂的鮑威爾,實際上是指的鮑威爾三兄弟中的老大——布魯諾·鮑威爾,他還有兩個弟弟埃德加·鮑威爾和埃格伯特鮑威爾,這兩個弟弟也是青年黑格爾派“博士俱樂部”的重要成員。因推文主題需要,這兩個弟弟不是我們這里討論的問題范圍4,適當時機他們也會出場的,比如說埃德加·鮑威爾就曾和后來成為馬克思親密戰友的恩格斯一起就布魯諾·鮑威爾被波恩大學解職一事寫過一首題為《信仰的勝利》的諷刺詩歌。鮑威爾兄弟祖上是法蘭克農民,他們的父親是描繪瓷器的畫匠,但家庭收入還不錯,家境優渥,他們家甚至在柏林的夏洛騰堡地區還有一所很大的住宅。夏洛滕堡宮始建于1695年,是為了當時的選帝侯腓特烈三世的妻子夏洛特專門修建的一座避暑行宮。這是一座模仿巴黎凡爾賽宮而建的城堡,先位于柏林的路易斯廣場。1701年,選帝侯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普魯士國王,改稱腓特烈一世,夏洛特也自然成為皇后。而宮殿的改名,是在1705年夏洛特皇后去世以后,腓特烈一世為了紀念他的愛妻而將其改稱為夏洛滕堡宮。布魯諾后來在波恩大學任職時還經常回去小住,他被解職后,兄弟三人還把這個大住宅改造成了出版社。這是后話,暫且不談。就像老北京人上北京大學那樣,有柏林戶口的布魯諾·鮑威也考入了柏林大學,并在哲學系跟著黑格爾學習了大約三年時間的神學,一直到黑格爾因病去世。在跟著黑格爾學習神學期間,在他20歲那年的1829年,布魯諾以拉丁文寫成了《論康德哲學的原則》學術論文,獲得了親老師黑格爾的贊賞和推薦,并因此而獲得了哲學獎。1834年,布魯諾因其出色神學功底在母校柏林大學擔任神學講師。1835年施特勞斯發表引起軒然大波的《耶穌傳》后,布魯諾的柏林大學同事、神學教授亨斯滕貝爾格主編《福音派教會雜志》欲圖組織學術力量展開對《耶穌傳》的批判,他邀請布魯諾來撰寫一篇評論。布魯諾在他的評論中力圖從理論上證明福音書的史實性,以批駁施特勞斯的觀點。“施特勞斯否認上帝在一個單個人身上顯現的可能性,他認為耶穌不過是對上帝在整個人類中化為肉身的一種幻想的表象。福音書被他解釋為早期基督教團體對救世主的期望的產物。”(戴維·麥克萊倫著,夏威儀譯:《青年黑格爾派與馬克思》,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P49)施特勞斯以神話學為出發點,以歷史批判的方式將基督耶穌視為早期基督教團集體無意識的虛構并以有意識的文學作品表現出來,從而將宗教的基督和歷史的耶穌做了明確切割。這種切割,意味耶穌神人二分性的分裂,自然為正統虔信派的領軍人物亨斯滕貝爾格這位神學教授所不容。1836年,布魯諾·鮑威爾創辦《思辨神學雜志》,維護黑格爾宗教與哲學相一致的原則。后來成為老年黑格爾學派的機關報。1837年夏,以布魯諾·鮑威爾為核心的一個柏林黑格爾小組——博士俱樂部成立。博士俱樂部的成員是一群年齡不超過30歲的具有高度文化修養并信奉黑格爾哲學的年輕學者,其成員除了布魯諾鮑威爾外還有中學歷史教師科本、中學地理老師魯滕堡,還有梅因、布爾和施蒂納以及布魯諾的二弟埃德加。馬克思在1836從波恩大學肄業后轉學到柏林大學,他也加入了博士俱樂部,并和因參加“大學生聯合會”而被捕的中學地理老師阿道夫·魯滕堡關系密切。馬克思在1837年11月10-11《給父親的信》中提到:“由于在施特拉常和朋友們見面,我接觸到一個'博士俱樂部’,其中有幾位講師,還有我的一位最親密的朋友魯滕堡博士、這里在爭論中反映了許多相互對立的觀點,而我同我想避開的現代世界哲學的聯系卻越來越緊密了……”(《馬恩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P16)馬克思這時還不是博士,他能進入博士俱樂部,應該是他的神學老師布魯諾將他關照進去的。這也說明博士俱樂部的成員并非都是博士。1838年,他在堅持正統黑格爾哲學觀點的基礎上繼續論證福音書的史實性,并從圣經的新約推進到了舊約,寫成了兩卷本的《舊約的宗教》。這一方面說明布魯諾是非常珍惜黑格爾對他的知遇之恩的,另一方面也說明博士俱樂部在成立初期并非象后來的某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家所認為的那樣一開始就是一個激進的、具有自由傾向的青年黑格爾派組織。博士俱樂部成立之初只是一個素樸的黑格爾研究小組而已。這一時期的布魯諾·鮑威爾還是在整體上影響者博士俱樂部的基本傾向的,“布魯諾·鮑威爾抓住施特勞斯的神話理論在解釋宗教起源時忽視了自我意識的作用,而反對施特勞斯對宗教的批判這一壯舉,捍衛宗教與哲學一致性的黑格爾過時觀點。但是,在他們辯論和相互詰難中,斗爭的客觀邏輯又必然會把鮑威爾推到越來越重視甚至夸大自我意識的作用的位置上,這就不能不把鮑威爾朦朧地預感到用自我意識去說明宗教的起源和本質,將會走到最后否定宗教的地步,而同自己的正統黑格爾觀點相矛盾。鮑威爾當時既不能放棄自我意識的觀點,又不能馬上放棄自己的正統黑格爾派觀點。他需要研究和思考。因此,他不久之后就完全停止了對施特拉斯的批判,并在博士俱樂部中定下一條原則——不允許它的成員發表政治言論。實際上,博士俱樂部成立初期是關門搞研究,目的在于結合自由主義潮流同保守派的激烈斗爭所提出的各種問題,探討既符合科學又適應時代要求的哲學觀點。因此,他們在博士俱樂部內部討論的問題非常廣泛,舉凡宗教、哲學、政治、法律、歷史、藝術、美學乃至自然科學一切使他們激動的問題,尤其是黑格爾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以及黑格爾哲學體系和方法的矛盾問題。”(馬澤民:《馬克思主義哲學前史》,重慶出版社,1994年,P173)“布魯諾·鮑威爾之轉變到青年黑格爾派的理論立場上同基督教正統派進行公開論戰,是由于他身受基督教正統派的圍攻和打擊造成的。布魯諾·鮑威爾曾在1838年第1期《思辨神學雜志》上發表了《唯理論和超自然主義中的泛神論》的文章。這篇文章所持的是老黑格爾正統派的觀點,他本人還以唯理論和超自然主義神學家自居。他以神學觀點去解釋唯理論,斷言唯理論“把啟示看作自然發展的自我意識的主觀過程”。在這里,他用自我意識去解釋啟示的觀點已經引起了基督教神學家們的警惕。接著他在同年又出版了兩卷本著作《從〈舊約》的原則的歷史來看<舊約》的宗教。啟示史批判》。在這部著作中,鮑威爾仍然站在保守正統黑格爾派的理論立場上,積極調和哲學和宗教,為宗教教義和上帝的現實性進行辯護。他在書中宣稱:上帝是他對待各種宗教問題的前提。這就是說,在他看來,上帝的存在是勿需討論就應予以承認的,它是絕對的。但這部著作比起他1835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