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屈曲攣縮畸形膝關節置換術后護理要點
膝關節屈曲攣縮畸形患者由于術前患膝功能差,手術剝離范圍較廣,損傷較大,其手術后康復訓練尤其重要。我院在借鑒以往康復訓練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設計了綜合康復訓練方法,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應用于16例TkA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將其護理報告1
1臨床資料
本組共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齡48へ73歲,平均±xx歲。術前診斷骨性關節炎10例,類風濕關節炎4例,創傷性關節炎2例。其中膝內翻畸形17膝,內翻5°へ30°,膝外翻畸形5膝,外翻分別為26°、28°、29°。術前患膝關節存在不同程度疼痛和屈伸受限,關節活動度30°-90°,術前HSS膝關節評分為18-52分,6例行周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
2護理
2.1術前護理
講解手術的原理及手術的安全性、預后、肢體恢復的程度、同種疾病病人的恢復情況,增加患者信心。
術前一天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工作:沐浴、更換衣褲、取下金銀飾品及手表、眼鏡、發夾、假牙等。
術前戒煙酒、禁食8小時、禁飲4小時。
學會深呼吸,利用床上拉手做引體向上或抬臀,練習床上大小便。
學習股四頭肌的等長等張運動。
取仰臥位:做大腿股四頭肌的收縮運動,10次/組,3組/次,3次/日。
做患側直腿抬高運動,10次/組,3組/次,3次/日。
練習適應術后體位:患肢抬高,膝關節懸空,保持伸直位。
術后急性期護理
手術后6小時去枕平臥,禁食禁水,6小時后可進清淡飲食。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SPO2、體溫并詳細記錄,若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給予處理。術后術側小腿處墊枕,使膝關節懸空并保持伸直位,防止膝關節屈曲攣縮。
觀察患肢溫度、顏色、腫脹程度、末梢血運狀況及感覺知覺狀況、毛細血管充盈情況及傷口敷料是否清潔干燥、有無滲血滲液情況,局部有無紅、腫、熱、痛的急性炎癥表現,注意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性狀并準確記錄引流量,若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給予處理。注意協助患者翻身時,避免壓迫患肢影響血運,盡量翻向健側。
觀察患者疼痛的程度,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確保手術當天平穩過渡。
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深靜脈血栓患者一般無疼痛表現。
嚴密觀察患肢是否腫脹、皮膚溫度及靜脈回流狀況,如有無淺靜脈曲張、皮張力增大等。
術后24小時內按摩患肢小腿肌肉。
術后一天做深呼吸運動2~3次/日,5~10分鐘/次,并做踝關節屈伸運動。
遵醫囑應用抗凝藥物。
術后功能鍛煉期的康復護理
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和等張收縮的練習。此兩種鍛煉,在早期恢復中甚為重要,由于患肢肌肉的收縮可以促進肢體靜脈及淋巴的回流,減少關節內粘連攣縮,消除腫脹,有利于關節活動障礙的預防和治療,促進以后功能的恢復。
取坐位,在床邊做抬小腿運動,10次為/組,3組/次,3次/日,應在術后3天患肢無明顯腫脹的前提下進行。
術后2天在CPM上行被動鍛煉,應在腰麻置管內注藥拔管后,術后引流管拔除前,目的是既做到無痛鍛煉,又便于充分引流。角度從40度開始,3分鐘1個來回,持續鍛煉1小時,每天2次,以后逐日增加角度5-10度,每日2次。術后2周內屈膝超過90度。若疼痛劇烈或皮下淤血應適當減少度數,并遵循三級鎮痛的原則止痛,即口服、肌注止疼藥,嚴重者應給予腰麻置管內注藥。停機時間,一般手術傷口愈合,主動關節內活動無疼痛,腫脹停止或消退時,大約3-4周。
屈膝訓練
坐位屈曲膝關節:坐在床旁,小腿垂下。將健側足跟壓于患肢的踝部,慢慢地擠壓患肢,盡量使患膝關節屈曲,以增加患肢的屈曲度或坐在滑輪椅上進行,患肢的腳放在前側的地板上,椅子向前滾動,使膝關節的屈曲增大。
站立位屈膝練習:借助助行器或雙拐,雙下肢平穩站立,盡量同時屈髖、屈膝,保持5-10秒鐘,隨后伸髖,重復操練。
伸膝
早期伸膝練習:取仰臥位,將枕頭或柱狀的毛巾墊于踝關節下,借助重力逐步伸展膝關節,必要時可由家人協助進行。
終末伸膝練習:取仰臥位,將枕頭或毛巾放于膝關節下作為支點,主動將足抬離床面,直到完全伸直膝關節為止。
床旁伸膝訓練:將小腿垂下,用健側腳放在患側的腳跟處,慢慢地盡量向前推,伸直膝關節。
屈曲攣縮患者在后踝處墊軟枕使腘窩懸空,以沙袋加壓臏前,使膝處于伸直位,夜間可用石膏托將患膝固定于伸膝位。
抗阻運動:在肢體無腫脹的情況下進行抗阻力鍛煉,患者坐于床旁,膝關節屈曲,足背處綁一沙袋,做伸膝關節運動,每日訓練3組,每組做30次。
起立步行期的康復訓練
術后2周后,手術切口及周圍已纖維疤痕化,關節周圍韌帶及軟組織固定較牢固,不易發生脫位,此期以增強肌力為主,擴大關節活動,增強運動量,可由2人攙扶下床站立,重心放在健側站立10秒鐘,再將重心移至患肢站立10秒鐘,休息片刻,在患者無頭暈的情況下,可扶其在室內行走10步左右;也可扶拐試行下床活動,但拐杖應承擔體重的50%,患肢不負重,站立時防止受傷摔交。骨質疏松者尤應注意勿過早負重行走。
同時要觀察患者在訓練后的表情及有無疲勞感和心理狀態等。
出院指導
保持情緒的穩定。
合理飲食,進食高鈣、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骨折愈合。
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
加強膝關節屈伸活動,認識主動和被動活動的重要性,堅持鍛煉,原則為站-立-坐-蹲,若有生命體征變化,關節疼痛,體溫升高,關節充血腫脹等及時就診。
關節活動時家屬在旁陪伴至術后4周,關節活動無痛及無腫脹,督促并協助患者行膝關節活動,注意避免摔跤和外傷。
減輕體重或控制體重增加,避免患肢負重。
盡量減少每天上下樓的頻率及單次長距離行走,應學會使用拐杖。
兩個月內避免坐矮凳,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損傷。
定期隨訪: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年門診復查。
3討論
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嚴重的關節疼痛、不穩、畸形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經休息、用藥、理療等保守治療無效者,均可考慮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可有效解除膝部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矯正畸形,功能康復訓練可獲得良好的關節伸屈功能,并促其盡快恢復正常步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TKA術前術后進行康復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假體膝關節功能,術后康復活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在我們所有膝關節屈曲攣縮內翻畸形患者中,雖術中進行了充分的松懈,術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患膝伸直滯卻,故我們常對此類患者進行沙袋壓迫患膝,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均有膝關節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礙,因此康復訓練應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免發生不應有的損傷。所以說,先進的材料,精湛的技術,只有和適當的術后康復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最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呂厚山,徐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中華骨科雜志,1999,19:155。
[2]DhillonKs,AskanderA。Postoperativedeep-veinthrombosisinAsianpatientsisnotararity:aprospectivestudyof88patientswithnoprophylaxis〔J〕.BoneJointSurgBr,1996;78(3):427-30。
[3]顧曉園,勵建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新能源物流車推廣應用政策環境與運營成本影響深度報告
- 2025年新初二英語人教新版尖子生專題復習《短文還原》
- 保險欺詐風險管理辦法
- 中職課程選擇管理辦法
- 鄉村道路維護管理辦法
- 2025年社交媒體平臺文化內容質量提升與輿論引導效果報告
- 云南本地灌溉管理辦法
- 企業注銷登記管理辦法
- 企業基金管理管理辦法
- 臨沂城管廣告管理辦法
- 2024年三臺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縣屬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醫院感染的血液透析隔離技術
- 構造地質學課件
- 化工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工貿企業外委施工安全管理督導檢查表
- 線條系列(會變的線條、雄偉的塔、茂密的花) 單元作業設計
- 注安建筑施工實務記憶口訣全套
- 供應商審核計劃表
- 億航智能介紹
- MGGH沖洗水管道接口安裝四措二案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