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超敏反應專題培訓課件_第1頁
四型超敏反應專題培訓課件_第2頁
四型超敏反應專題培訓課件_第3頁
四型超敏反應專題培訓課件_第4頁
四型超敏反應專題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Ⅳ型超敏反應的皮試檢測結核菌素試驗通常是在被試者前臂注射分枝結核桿菌的純化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后,如被檢者曾有結核感染史但已痊愈或接種過介苗,則在注射后會引起組織紅腫和硬結。硬結為DTH反應的最主要特征,注射后約18小時出現。24~48小時達高峰,之后紅腫和硬結自行消退。1.Ⅳ型超敏反應的概念2.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3.臨床常見的Ⅳ型超敏反應性疾病4.Ⅳ型超敏反應的皮試檢測目的與要求特異性致敏T細胞與相應抗原作用,引起的以單個核細胞浸潤和組織細胞損傷為主要特征的炎癥反應。由于免疫細胞激活、增殖、分化及炎癥細胞的聚集需較長時間,炎癥反應發生較遲(48-72小時),持續時間較長,故稱為DTH。概念Ⅳ型超敏反應特點

1.細胞免疫為基礎,無抗體和補體參與2.遲發型(DTH)3.以單個核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癥抗原與致敏過程

T細胞介導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

反應機制抗原:胞內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蟲和化學物質。過程:APC將抗原加工處理成抗原肽-MHC-I或II類分子復合物后分別提呈給CD4+Th1細胞或CD8+效應CTL細胞,使其活化;部分T細胞分化為靜止的T記憶細胞。抗原與致敏過程(一)Th1細胞介導的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1.釋放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如IFN-γ.TNF-α.LTα和MCP-1)2.借助FasL殺傷表達Fas的靶細胞(二)CTL介導的細胞毒作用1.效應CTL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2.效應CTL通過其表面的FasL與靶細胞表面的Fas結合,導致靶細胞凋亡T細胞介導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作用

MCP-1:趨化單個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到達抗原部位IFN-γ:促進Mφ和內皮細胞表達,進一步釋放細胞因子IL-1和IL-6加重炎癥反應。TNF-α和LTα:促進內皮細胞黏附因子的表達增加,促進單個核細胞聚集于抗原部位,引起組織損傷。接觸性皮炎移植排斥反應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與傳染病的關系另外,臨床常見的慢性哮喘(非控制性哮喘)是屬于Th2介導的Ⅳ型超敏反應

三.臨床常見的遲發型超敏反應

一.接觸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是一種由T細胞介導的對環境中抗原的濕疹樣皮膚病。外來半抗原物質可能與朗格罕細胞結合成新抗原,富含MHC分子的朗格罕細胞將抗元加工處理并呈遞給T細胞。病理特征為小靜脈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包繞上皮細胞有水皰和紅腫,重癥者可有剝脫性皮炎慢性表現為丘疹和鱗屑。二.移植排斥反應B細胞和T細胞均參與移植排斥反應,但是遲發型超敏反應的一個顯著臨床表現是移植排斥反應。三.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與自身抗原有部分交叉反應性外來抗原的侵入以及免疫調節的異常,刺激自身多克隆淋巴細胞,是引起自身免疫的主要機制。四.與傳染病的關系四型超敏反應的組織損傷與感染關系密切,結核病時的肺空洞形成,干酪化和全身毒血癥以及麻風病人皮膚肉芽腫均與細胞介導的超敏反應有關。Ⅳ型超敏反應的皮試檢測

結核菌素反應在被試者前臂皮內注射結核分枝結核桿菌的純化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后,如被檢者曾有結核感染史但已痊愈或接種過卡介苗。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