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懂美熱愛美傳承美——《云南的歌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品味文章中的人情美,學習表現人物的方法。2.感受文章濃厚的鄉土氣息,探尋并領略民族風情,熱愛并傳承民俗文化。【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朗讀品味賞析文章的語言,感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民俗文化的摯愛之情。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喜歡的作家是誰?給大家介紹一位我非常喜歡的作家。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現代“鄉土作家”。他的湘西題材的作品成就很高。內容是描寫湘西人的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代表作:小說?邊城?、散文?湘西?等。他一生致力追求的美好境界是:一群美的人,在美的天地里,唱著美的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隨沈從文走進云南的歌會,去追尋那美好的境界。(板書:課題)二、走近歌會1.讀準下列字音2.《云南的歌會》描寫了三種歌會場面,請圍繞:何人何地以何種方式唱歌,給這三個場面擬小標題?明確:年輕婦女山野對歌、趕馬女孩山路漫歌、男女老幼山寨傳歌。(板書:山野對歌、山路漫歌、山寨傳歌)三、賞讀歌會1.情景設置:同學們,假如我是青春社記者,想采訪一下你對沈從文先生作品的理解。請大家接受我的采訪:你認為三幅畫面中的人,誰最美?美在哪里?是通過什么方法表現的?(比賽誰讀得投入,賞得細致)2.學生討論:美在________,通過________表現這種美3.師生通過朗讀,對話方式賞析A第一幅畫面,年輕女子美年輕婦女美在歌技超群、機智有才能、性情開朗活潑、手腳勤快……文中重點寫了她的外貌(面容、衣飾)和動作。沈從文先生對人物的描寫很有特色,討論交流:兩段人物描寫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1.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發盤在頭上。2.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沈從文《邊城》)第一段文字對年輕女子的描寫非常細膩逼真,寫了她的面容、衣飾甚至牙齒,可以說惟妙惟肖,屬于工筆式描寫。第二段文字重在寫人物內在的精神風貌,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等修辭手法,意在寫出人物空靈動人的精神之美。除了外貌描寫以外,作者還描寫了年輕女子的動作,請同學們找出這些動詞來。(輕輕、理理、拍拍、笑笑)導: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三個對手,取得勝利。她從荊條叢中站起身子,理理發,拍拍繡花圍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說:“你們看,我唱贏了”。唱贏了是多么高興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啊。她真的放開嗓子向大家宣布了嗎?(沒有)她雖然歌技超群,性格開朗活潑。但她委婉、內斂,她具有東方女性的含蓄美。過渡:云南的年輕婦女這種鮮活健康的生命狀態和才情智慧等美是從哪里來的?讓我們一起欣賞第二幅畫面。B第二幅畫面,趕馬女孩子美趕馬女孩子美在淳樸自然本色……寫“開滿雜花的小山坡”,“各種山鳥呼朋喚侶”,還有戴勝鳥和云雀的歌唱。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關系?你覺得作者用大量的文字寫了路上的景物有什么用意?【景美襯托人美,正是在這種美好的自然環境里,趕馬女孩才會出口自然,不論唱什么都有一種淳樸自然本色美。】山花爛漫,山鳥齊唱,這是何等的生機活潑,而生活在其間的“女孩”日日領略,潛移默化,在性格氣質上早已浸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山鳥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互為輝映,交織成一片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讓人們感受到人與鳥,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美。過渡:云南的趕馬女孩子淳樸自然,云南的年輕婦女健康活潑富有才情智慧,她們的美到底是從哪里來呢?讓我們一起欣賞“金滿斗會”。C第三幅畫面,老吹鼓手美金滿斗會上男女老幼百多人,場面壯觀。可是作者卻重點寫了一個人。他就是老吹鼓手。老吹鼓手美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對民族風情的摯愛……。真象是一個“歌庫”。為什么說他是歌庫,而不是歌本,歌書呢?是什么力量支撐年紀已過七十,牙齒早脫光了的老吹鼓手,執著地唱下去?云南的人們不論男女老幼,為什么能如此熱愛歌唱?【都源于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民族風情的熱愛。場面宏偉,人員眾多,又最熱鬧,年老的吹鼓手只是其中一個代表。這樣點面結合贊美了金滿斗會上云南人們代代相傳的情智美。】小結:通過這三幅畫面,作者讓我們看到云南的人美、景美、情更美。這就是沈從文先生一生致力追求的美好境界。這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自有一方歌,一方歌顯一方風俗,一方風俗透著一方情。欣賞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引出下面的思考。四、感悟歌會云南的歌會是云南的風俗,你知道我們身邊有沒有如此美麗濃郁的民俗文化?(課件出示當地民俗)要怎樣才能像作者一樣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美?沈從文先生把云南的風俗寫得如此美,為傳承這種文明,傳遞這種精神,你該做些什么?不妨學習沈從文,拿起筆把那份熱愛流淌于筆尖書寫在紙上。五、布置作業1.作文《家鄉的風俗》2.推薦閱讀小說《邊城》《沈從文散文集》《湘行散記》板書:云南的歌會沈從文山野對歌——年輕女子人美山路漫歌——趕馬女孩景美傳承美山寨傳歌——老吹鼓手情美學情分析這節授課對象是八年級的一個普通班級,共有54名同學,被分為九個學習小組。這個班級的上課特點是,日常學習中,組長的作用很突出,課堂上也是只有少部分學生積極舉手回答。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第一任務。我特意在【導入新課】環節,放松話題,帶領學生輕松地開始學習。教學過程中,我面向全體學生,為了調動他們的參與性,我發揮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創設情境,假如老師是記者,采訪他們對文章的理解。賞析過程中多次激發學生比一比的意識,讓他們都能主動地參與進來。沈從文先生的語言很有特色,所以對文章語言的賞析是一大重點。在對文中優美語段的賞析方面,八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賞讀能力,但是一般會停留在表面,如修辭的運用,推敲用字方面,不能深入細致地賞析。因此,在授課中把這個內容當作難點,和類似的內容放一塊比較學習,并且激勵他們人人參與,哪怕說出一點也好。效果分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品味文章中的人情美,學習表現人物的方法。2.感受文章濃厚的鄉土氣息,探尋并領略民族風情,熱愛并傳承民俗文化。重難點是:引導學生朗讀品味賞析文章的語言,感受人們對生活和對民俗文化的摯愛。在【賞讀歌會】環節已經讓學生圈點勾畫重點語句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賞析。而人物描寫的方法或許以前也學過,但今次重點是訓練對人物外貌的工筆細刻還是白描,學習運用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運用準確的動詞和形容詞進行細致刻畫。特別是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練筆,寫《家鄉的風俗》。在上交的作業中,發現有部分學生學習的效果較好。佳作片段展示:谷瑞雪:那次聽到一個年邁的老人在說書,他大約七八十歲,一聲叫喝鎮住了在廟會游玩的人。與他瘦弱的身軀不符的雄渾說書聲,那抑揚頓挫的聲調,吸引許多游客駐足觀望著,默默贊嘆著,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郭明月:書會表面說是聽藝曲,主要作用還是傳承。由老一代把記憶中充滿智慧和熱情的東西全部傳給下一輩。反復聽下去,直至大家熟記于心。因此八十一歲的說書老藝人陳洪彬極為活躍。雖已年過半百,但卻有一股年輕人的熱情,那說書的神情極為豐富,活脫脫一個“老頑童”,比起年輕人毫不遜色。殷俊菲:在濱州的鄉村,有一種傳統的習俗。每逢廟會時節,人們在空地上搭起戲臺,臺上張燈結彩,臺邊會用絲綢彩燈裝飾,臺下的觀眾比肩接踵甚是壯觀。廟會一般會持續五六天,每家都會有親友從四面八方的村子趕來。小時候,我和大人們趕過幾次廟會,一大早起床趕著去,為的是爭個好位子,添一份好心情。《云南的歌會》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這個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介紹了我國部分地區的節目風俗和民間軼事,組成了一幅幅有聲有色的民俗風情畫卷,學習這個單元,能夠引導學生關注民俗,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無窮樂趣,還能增強學生的民族感情。《云南的歌會》出自現代作家沈從文之手,在“歌會”的大標題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描繪了三種不同場面的民歌演唱,對每一個場面的描寫都各有特色,三個場合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情、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還能從中得到美的享受,人物美、環境美,外在美、內在美,歌聲美、情智美,代代相傳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美。“課文無非都是一些例子”,把本文作為一篇作文例文,可學的方面也有很多:如人物外貌描寫的不同表現手法,環境對人物的襯托手法,點面結合的手法等等。但為了避免在學習時面面俱到,又考慮到課堂的容量及突出重點,所以這節課的設計只抓住“賞析文中人物的美”來展開,設計問題:誰美,美在什么方面?讓學生全面認識美的體現。年輕女子的服飾美、健康美、才智美、含蓄美;趕馬女孩的樸素美、自然美、與環境的和諧美;金滿斗會的場面美,老吹鼓手的情智美等等。這些都源于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摯愛,從而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也像作者一樣做一個追求美好境界的人。《云南的歌會》課前練習
【字詞梳理】1.給加點字注音迤(
)西蹲踞(
)酬和(
)熹(
)微譬(
)喻淳(
)樸柞(
)木忌諱(
)即物起興(
)龍吟鳳噦(
)2.解釋詞語含義即物起興:
引經據典:悠游自在:
龍吟鳳噦:【初讀感知】1.《云南的歌會》描寫了三種歌會場面,請圍繞:何人何地以何種方式唱歌,給這三個場面擬小標題?2.這三種歌會你更喜歡哪種形式,更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物,為什么?【文段精讀】3.找出你印象最深的描寫語段,有感情朗讀,談談為什么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課后反思縱觀這節課,感覺思路清晰,緊扣“美”做文章。設計過程主要體現以下幾點:1創設了音樂情境、問題情境,倡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2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尊重他們的見解和想法,倡導個性閱讀。3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使用多種的評價方式。4將新課的學習與閱讀、口頭表達、寫作訓練結合起來,注重了學生聽、說、讀、寫的結合。教學過程中師生都比較輕松愉悅,學生基本理解了文中美的表現。能比較準確地賞讀精彩語段,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學習目標初步達成。這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是緊扣住“誰美,美在哪里”讓學生閱讀課文,找到美的所在,體會美的內涵。又重點學習了文中的外貌描寫景物描寫的作用,體會用詞的準確以及了解一下點面結合的寫法。在教學中努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關注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不盡人意之處是沒有調動好學生的激情,個別學生參與度還不夠深入。為了能讓多名同學有機會展示而針對課堂上寫的片段點評的少。在上交作業批閱后再和學生交流。課標分析《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鑒于此要求,我在教學中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在【讀準字詞】環節,注重要求學生積累和正確書寫生字詞。在課堂練筆環節,把本文當做例子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課程標準》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軌道設備轉讓協議書
- 解除執行委托協議書
- 老年護理心理課程設計與實踐
- 進校攜帶手機協議書
- 雇傭合同解約協議書
- 轉運承包服務協議書
- 項目入股投資協議書
- 飲料展柜投放協議書
- 贈與房產抵押協議書
- 魯能足球培訓協議書
- 樹立正確就業觀課件
- 2024年百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血氣分析詳解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 家政保潔培訓課件
-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安防監控系統維保表格完整
- 第24屆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WMO省級測評五年級試卷【含答案】
- 服飾項目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版
- 2024Web網站滲透測試報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