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研究院招考人員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1頁
浙江科技研究院招考人員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2頁
浙江科技研究院招考人員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3頁
浙江科技研究院招考人員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4頁
浙江科技研究院招考人員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科技研究院招考人員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預祝考試順利!一.綜合題庫(共1000題)1.治理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采取控制貨幣供應量,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通貨膨脹是指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當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貨幣所得增加,現實購買力大于產出供給,導致物價上漲,造成通貨膨脹。因此需要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抑制社會總需求增長。故表述正確。2.某單位職工24人中,有女性11人,已婚的有16人。在已婚的16人中有女性6人。問這個單位的未婚男性有多少人?A.1B.3C.9D.12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容斥問題,屬于二集合容斥類,用公式解題。第二步,設未婚男性有x人,根據二集合容斥公式,有24=11+16-6+x,解得x=3。

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容斥問題,屬于二集合容斥類。第二步,未婚人數有24-16=8(人),女性未婚的人數有11-6=5(人),故男性未婚的人數有8-5=3(人)。因此,選擇B選項。3.隨著城市里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被寵物貓、狗等動物咬傷、抓傷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如果不慎被貓狗抓咬傷,正確的處理措施是:A.馬上用肥皂水清洗沖洗傷口15分鐘以上B.清洗后用碘酒或醫用酒精治療傷口C.及時全程足量地注射狂犬癥疫苗D.在36小時之內注射一次狂犬癥疫苗參考答案:ABC解題思路:如果被狗或貓咬、抓傷應馬上采取三步緊急應對措施:第一步:沖洗傷口。要馬上用流動的水沖洗傷口,盡可能把病毒沖走,把血擠出去。如果有條件,最好用20%的肥皂水進行沖洗,連續沖上20~30分鐘。接著用碘酒消毒傷口,再用酒精洗掉碘酒,如此反復3次。第二步:馬上到當地防疫部門注射狂犬疫苗,越快越好。第三步:如果傷口被咬得嚴重,一定要注射抗病毒血清,與疫苗同時使用。故正確答案為A、B、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醫療急救常識。第二步,首先是清洗,不管是瘋狗,還是正常狗,都應該馬上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沖洗傷口。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苯扎溴銨反復沖洗,一般要在半小時左右,然后再用清水沖洗,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沖掉,故A正確。沖完后,馬上用酒精或碘酒擦傷口內外,盡可能殺死狂犬病毒,故B正確。被咬傷后要迅速就醫,應在24小時內注射疫苗,注射疫苗時應按時足量注射,故C正確,D錯誤。因此,選擇ABC選項。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了解預防狂犬病的應急處理措施。我們知道,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所以被狗咬傷應該盡快傷口消毒,盡快注射疫苗。D項36小時估計有點晚了,可以排除處理。人被犬、貓等宿主動物咬、抓傷后,凡不能確定傷人動物為健康動物的,首先應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然后進行消毒處理,徹底沖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傷口,并且要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排除D項。故本題選A、B、C。4.有幸在畢業典禮上致辭,既需

學生,也該

老師——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怎么辦?“前浪”不該過早地停下腳步,還得盡量往前趕,在這個意義上,這畢業典禮,既屬于

的畢業生,也屬于自強不息的指導老師。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鼓勵表揚躊躇滿志B.獎勵表彰指點江山C.鞭策告知斗志昂揚D.激勵警醒朝氣蓬勃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成語與實詞辨析,第二空為突破點,破折號后的內容提示了這個空所填詞應與“不該過早地停下腳步,還得盡量往前趕”相照應,也應與后文的“自強不息”相照應,由此可排除A項的褒義詞“表揚”、B項的褒義詞“表彰”、C項的中性詞“告知”;第一空和第三空中的“激勵”和“朝氣蓬勃”用來修飾學生是較為合適的。此外,“告知”與“警醒”的區別在于,“告知”側重使對方知道,而“警醒”強調使對方警覺、覺醒,與下文的“自強不息”的老師吻合。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空后的破折號表解釋說明,根據“‘前浪’怎么辦?”“‘前浪’不該……還得……”可知,這里是對老師的提醒。因此D項“警醒”最為恰當。A項“表揚”、B項“表彰”和C項“告知”均不體現提醒這一含義。答案鎖定D項。第二步,驗證第一空和第三空。“在畢業典禮上”激勵“學生”符合語境;“朝氣蓬勃”用來修飾畢業生,符合語境。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題從第二空入手更快捷,破折號后是對填入詞語的解釋說明,分析文意,排除與此不符的選項。第三步,驗證第一空和第三空。第二空,根據破折號后面的內容分析可知,這是對老師的警示,告誡老師不能止步不前,要不停探索前進。故第二空不能用“表揚”“表彰”,排除A、B。“告知”與“警醒”比較,從語氣上來說“告知”更口語化,不如“警醒”正式,“警醒”更適合“畢業典禮致辭”這一場合。D項當選。第一空,“激勵學生”搭配恰當。第三空,“朝氣蓬勃”修飾畢業生也恰當。故本題選D。5.下列詩句情景、季節對應錯誤的是:A.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季B.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夏季C.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秋季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季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意思是: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節,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盡正在結籽。由此可知,這句詩描寫的季節是夏季,并非秋季。因此,選擇C選項。A項:“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二首》。意思是: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由此可知,這句詩描寫的季節是春季。A項正確。B項:“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由此可知,這句詩描寫的季節是夏季。B項正確。D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意思是: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這首詩描寫的是北方飄雪的情景,所以是冬季。D項正確。6.①村莊人平時是很瞧不起“偷”字的②你不偷一點點,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帶走了③但偷秋是例外,他們是渴望從歲月中偷出一點好時光④老人們說,秋是要偷的⑤是渴望從忙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縷樸素的溫馨和情趣⑥是渴望從豐收的季節里偷出一點好記憶⑦你偷秋,就偷來了好收成的種子,你就有好收成好運氣將以上7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④②③⑥⑤⑦①B.④①③⑥⑤②⑦C.④③⑥⑤②⑦①D.④②⑦①③⑥⑤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語句連貫。解答這類題目需要我們首先熟悉各句內容。然后結合選項,進行排除。常見的解題突破點有首尾句、關聯詞、指代詞、邏輯順序等。本題選項中的首句均相同,可考慮從其他方面入手突破,如關聯詞。③以“但”開頭,是對①“平時是很瞧不起‘偷’字的”轉折說明,故兩句應相連,順序為①③,排除A、C。B、D的區別在于②⑦的位置。②⑦是對“秋是要偷的”原因的闡述,故接在④后更恰當,排除B。故本題選D。7.在消息寫作上,應避免三重復,即(

)。A.標題重復B.導語重復C.主體重復D.結尾重復參考答案:AB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消息就是以簡明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最新事實的短篇新聞宣傳文書,也是最常見、最經常采用的新聞體裁。消息的結構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組成。A、B兩項正確,消息的標題是新聞核心事實、立場的凝練與濃縮,被稱為新聞的“眼睛”,而導語是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是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故標題與導語的內容應各有側重,不應重復,有利于讀者了解更多的事實。C項正確,主體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是對導語作具體全面的闡述,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從而寫出導語所概括的內容,故導語與主體的內容應避免重復。D項錯誤,消息的結尾是收束消息內容的結語,深化主題的。故正確答案為ABC。8.22,44,86,(

),3210,6412A.108B.168C.78D.1118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特殊數列。第二步,數字變化無明顯規律,考慮組合拆分。數列可以拆分為左右兩部分,左邊部分可得到新數列2,4,8,(16),32,64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右邊部分可得到新數列2,4,6,(8),10,12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所求項為168。因此,選擇B選項。9.①新三板揭牌②深交所開業③創業板上市④證監會成立⑤深港通啟動A.④②③⑤①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③①⑤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②④中選擇。按照時間先后順序,證監會成于1992年,深交所成立于1990年,所以,②在首位,排除A項和C項。第二步,觀察分析剩余選項,確定第二句應從③④中選擇。“創業板上市”在2009年,“證監會成立”在1992年,按照時間的先后順次序,第二句應為④,排除B項。因此,選擇D選項。10.個人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實際得到的可用于個人開支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其英文簡稱是()。

A.PI

B.NI

C.DPI

D.GNP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指標的相關概念。個人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實際得到的可用于個人開支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其英文簡稱是DPI。

A項:錯誤,個人收入(簡稱PI)指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得到的全部收入。

B項:錯誤,國民收入(簡稱NI)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是一國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企業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產要素所得的報酬,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等的總和。

C項:正確,DPI為個人可支配收入。

D項:錯誤,國民生產總值(簡稱GNP)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

故正確答案為C。11.行為管理是以提高效率為主要目標,通過側重于關注員工的個體態度、行為及群體過程,主張員工的行為取決于工作場所的社會環境,關心員工可以提高其滿意度,進而提高績效的一種管理。根據上述定義,下面屬于行為管理的是:A.IBM歷年將薪酬作為該公司最主要的激勵物,除了交付員工工資,還向其雇員提供退休金,保險以及高額資金B.谷歌公司按時支付員工工資,設有兒童中心、醫療和按摩室,報銷車票,免費供餐,辦公場所可以玩曲棍球C.福特公司率先創立生產流水線,建立計件工資制,使其員工日平均工資高達5美元,遠高于其他公司的薪酬D.綠葉醫藥銷售公司為了推銷其一種新藥,占領市場,較大幅度地增加了銷售人員的業務提成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員工的行為取決于工作場所的社會環境;②關心員工可以提高其滿意度。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將薪酬作為最主要的激勵物,交付工資、退休金、保險及高額資金,均未涉及“工作場所的社會環境”,不符合定義;B項:谷歌公司設有兒童中心、醫療和按摩室等人性化設施,體現了為“提高員工滿意度”而提供舒適的“工作場所的社會環境”,符合定義;C項:建立計件工資制,未提及“工作場所的社會環境”,不符合定義;D項:增加銷售人員的業務提成,未提及“工作場所的社會環境”,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B選項。12.婉轉

對于

相當于

對于

烈日炎炎A.委婉;陰雨綿綿B.謝絕;驕陽似火C.率真;汗流浹背D.直接;天寒地凍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A項:“婉轉”形容言辭委婉含蓄,與“委婉”屬于近義關系,“陰雨綿綿”與“烈日炎炎”屬于反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婉轉”地“謝絕”,二者屬于偏正關系,“驕陽似火”與“烈日炎炎”屬于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婉轉”與“率真”無明顯邏輯關系,“烈日炎炎”可能會導致“汗流浹背”,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婉轉”與“直接”屬于反義關系,“天寒地凍”與“烈日炎炎”屬于反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13.相對于非正式溝通,正式溝通的準確性更高。(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第二步,正式溝通指通過正式的組織程序,按組織規定的線路和渠道所進行的信息傳遞與交流。如我國行政組織中的會議制度、匯報制度、文件的下傳與呈送、組織之間的公函往來等。其特點是:約束力強、具有權威性、可信度高。非正式溝通指正式溝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傳遞,即建立在日常人際關系基礎上的一種自由溝通,沒有明確的規范和系統,不受正式組織體制的約束,不受時間和場合的限制,沒有固定的傳播媒介,形同信息流通的“自由市場”。如組織成員的私下交談,非正式的聚會,各種謠言、傳聞、小道消息等。其特點是比較靈活方便,信息交流速度快。但非正式溝通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信息容易被夸大或曲解。由此可知,“相對于非正式溝通,正式溝通的準確性更高”的表述正確。因此,本題正確。14.A.24B.28C.32D.36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前兩個方格中,數字15與5,84與7明顯呈倍數關系,考慮尋找中間數字與外部數字之間的倍數關系。外部三個數乘積等于中間數字的2倍,4×3×6=(36)×2,故本題選D。15.一些少數民族近年來調整發展思路,經濟實現了由畜牧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歷史性轉變。牧民們結束了“________、穹廬帷帳”的游牧生活,住進了磚瓦房,各類設施、電器________。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家徒四壁

應有盡有B.居無定所

一應俱全C.四海為家

纖悉必具D.隨遇而安

有求必應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頓號可知,空中所填詞語與“穹廬帷帳”意思相近。而“穹廬帷帳”的意思是穹廬和帷帳都是指帳篷,用來形容游牧民族居無定所的生活。A項“家徒四壁”形容極其窮困,一無所有,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居無定所”表示沒有固定的居住位置,甚至是屬于自己的定居點都沒有,隨遇而居,符合文意。C項“四海為家”形容人漂泊無定所,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答案鎖定為B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語境可知,經濟轉變前后牧民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以前沒有固定居所,現在有了磚瓦房,而且里邊各種設施、電器都有。“一應俱全”指一切齊全,應有盡有,符合文意。因此,選擇B選項。應有盡有:應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纖悉必具:細微詳盡,全都載明,側重于詳細。有求必應: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應允。16.科學家發現,在過去的200年內,地球的磁場急劇的衰減。科學家預言,照這種速度發展下去,在未來的1000年內,地球磁場可能會完全消失,地球生靈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宇宙射線大災難。由此可以推出:A.目前地球磁場的衰減速度比200年前更快B.人類無法改變地球磁場急劇衰減的狀況C.今后來自外太空的輻射強度將會越來越大D.地球磁場可阻擋來自太空的輻射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依據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題干沒有提到目前地球磁場的衰減速度是否更快,“比”屬于敏感詞匯,排除;B項:題干沒有提及人類是否能改變地球磁場急劇衰減的狀況,屬于無中生有,排除;C項:來自外太空的輻射強度是否會越來越大無從知曉,“越來越”屬于敏感詞匯,排除;D項:根據“地球磁場可能會完全消失,地球生靈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宇宙射線大災難”可知,地球磁場可阻擋來自太空的輻射,可以推出。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要求根據題干論述選擇說法正確的一項,可依次分析各選項,并與題干內容比較。A項,衰減速度的比較在題干中未提及,不能推出。B項,人類是否能改變地球磁場急劇衰減的狀況在題干中未提及,不能推出。C項,輻射強度的變化在題干中未提及,不能推出。D項,由題干最后一句可以推出。故本題選D。17.副駕駛法則,指坐在駕駛員旁邊的人往往喜歡按照自己的經驗,對駕駛過程進行指點、評論。泛指旁觀者根據個人實踐經驗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的言行或心態。下列屬于副駕駛法則的是:A.老李一上車,教練就打開了駕駛訓練語音提示系統:“請系好安全帶”“請松開手剎”……老李邊操作邊觀察教練表情B.小張乘出租車時總喜歡坐在前排,與駕駛員聊天南地北的段子,還時不時對路上其他司機的駕駛水平評頭論足C.夏天的市民廣場,最熱鬧的就是下象棋了。每張棋桌旁都圍站著一圈圈的棋迷,對弈雙方的每步棋都被大家指指點點D.馮經理將人事調整初步方案呈報董事長審閱,董事長翻看后圈了幾個人,并向他交代了幾句,讓他拿回去重新修改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分析定義,發現其關鍵信息為“旁觀者根據個人實踐經驗”“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的言行或心態”,在解題時嚴格依據題干定義的關鍵信息。副駕駛法則定義要點:①旁觀者根據個人實踐經驗;②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的言行或心態。A項,學車時根據提示系統操作,旁觀者沒有參與,不符合要點①。B項,小張是對其他司機的駕駛水平評頭論足,并沒有指點他人完成操作,不符合要點②。C項,棋迷們作為旁觀者,對對弈雙方的每步棋指指點點,符合定義。D項,董事長作為上級指導下屬的工作,并不是旁觀者,不符合要點①。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旁觀者根據個人實踐經驗;②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教練開啟的是語音提示系統,并不屬于“旁觀者根據個人實踐經驗”來指點老李駕駛,不符合定義;B項:小張評論其他司機的駕駛水平,并未“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不符合定義;C項:棋迷指指點點對弈雙方的每步棋,屬于“旁觀者根據個人經驗指點他人”,符合定義;D項:董事長是人事調整的決策者,并不是“旁觀者”,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根據個人實踐經驗”、“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的言行或心態”。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教練打開語音提示系統,不符合“個人實踐經驗”,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小張對其他司機的駕駛水平進行評論,并不是對所乘坐的出租車駕駛員的駕駛操作進行指點,不符合“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的言行或心態”,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對弈過程符合“完成操作過程”,每步棋被指指點點符合“指點他人完成操作過程的言行或心態”,符合定義,當選;D項:董事長在審閱后交待幾句,對方案結果的評論,不符合“完成操作過程”,不符合定義,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18.服務場所常在洗手臺旁設有熱風干手器,手只要放在干手器下方,很快就烘干了。下列關于熱風干手器的表述,正確的是:A.將手放在出風口附近就會有風吹出,是因為采用了感應技術B.使用時感覺手由冷變熱的原因是,熱風干手器先吹的是冷風,再慢慢加熱為熱風C.熱風干手器烘干手的原因是它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流速,且熱風提高了液體的溫度D.熱風干手器烘干手的主要原因是它降低了室內的濕度參考答案:AC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理法解題。A項顯然正確;B項感覺手冷是因為水蒸發吸熱,這是初中物理知識,考生應當知道;C項“熱風干手器”,“熱”提高溫度,“風”加快空氣流速,顯然正確;D項干手器只對著手吹一會風,根據常理,還不至于降低室內濕度。A項說法正確。將手放在干手器出風口附近,其紅外感應裝置感應到后會啟動機器,使風吹出。B項說法錯誤。使用熱風干手器時感覺手由冷變熱的原因是水分蒸發吸收了大量的熱量,所以顯得冷。C項說法正確。熱風干手器吹出的熱風,一方面加快了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另一方面提高了液體的溫度,所以使得手被吹干。D項說法錯誤。熱風干手器吹出的熱風無法降低室內的濕度。故本題選A、C。解題思路:將手放在出風口附近,其紅外感應裝置感應到后會啟動機器,風就會吹出來,故A選項說法正確。使用時感覺手由冷變熱的原因是水分蒸發吸收了大量的熱量,所以才會感覺到冷,經過蒸發以后,水分吸干,風就會變熱,故B選項說法錯誤。熱風干手器吹出的熱風,一方面加快了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另一方面提高了液體的溫度,所以使得手被吹干,故C選項說法正確。熱風干手器吹出的熱風無法降低室內的濕度,故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C。19.小說離不開現實生活,沒有深入體驗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寫出優秀作品的。因此:A.詩人、小說家不可能年輕B.創作小說都是老人們的事C.要創作小說必須有足夠的生活經驗D.創作小說要靠運氣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依據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題干沒有提到年齡的問題,故無法得到“詩人、小說家不可能年輕”這一說法,排除;B項:題干沒有提到創造小說和年齡的關系,故無法得到“創作小說都是老人們的事”這一說法,排除;C項:從題干“小說離不開現實生活,沒有深入體驗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寫出優秀作品的”,說明要創作小說必須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可以推出;D項:題干沒有提到創作小說和運氣之間的關系,無中生有,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20.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A.可以制約和影響社會發展B.可以決定國家和貧富強弱C.可以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D.可以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史觀知識。第二步,人口因素是指從事生產和自我生產的人們的總和。包括人口數量、構成、密度、質量、分布及其變化規律等因素。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會發展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社會制度的性質、更替和國家的貧富強弱有其歷史原因,人口因素不能對其起決定作用,只是制約和影響作用。因此,選擇A選項。B項:人口因素是影響國家和貧富強弱的重要因素,但不能決定國家和貧富強弱。B項錯誤。C項:社會制度是指反映并維護一定社會形態或社會結構的各種制度的總稱。包括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制度。其中社會的經濟制度,即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社會的性質,人口因素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C項錯誤。D項:社會制度的更替,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的。人口因素影響社會制度的更替,但并不能決定。D項錯誤。21.一個沒有去國外學過外文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外文主持人,因為外文主持人不能發音不標準。上述論證還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A.沒有去國外學過外文的人都會發音不標準B.發音不標準的外文主持人可能沒有去國外學過外文C.一個發音不標準的人有可能在國外學過外文D.一個發音不標準的外文主持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主持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一個沒有去國外學過外文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外文主持人,即所有外文主持人都去國外學過外文。論據:外文主持人不能發音不標準,即所有外文主持人都發音標準。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建立聯系。論點“沒有去國外學過外文的人”,論據“發音不標準”,該項“沒有去國外學過外文的人都會發音不標準”是在論點論據在之間建立聯系,屬于前提。B項:增加反向論據。論據說“外文主持人不能發音不標準”與該項中“發音不標準的外文主持人”意思相反,是對論據的削弱,具有削弱作用。C項:無關選項。用“否定代入法”進行驗證,先否定C項,即“一個發音不標準的人不可能在國外學過外文”,而題干論據是“所有外文主持人都發音標準”,兩句結合,不能夠使論點“所有外文主持人都去國外學過外文”不成立,因此C項不是論點成立的前提,排除。D項:無關選項。是否受歡迎不是題目論點和論據討論的話題,題干未提及,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22.“目標管理”方法最大缺點是(

)。A.對員工績效評估缺乏公開性和透明性B.需要時間短C.不能很好地激勵員工D.強調數量式短期目標而忽略質量或長期目標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目標管理”方法的缺點有:①強調短期目標。為了便于操作,大多數目標管理中的目標是一些短期目標。然而實踐中有大量案例證明,過于強調短期目標可能對組織的長遠利益造成損害。②目標設置困難。③目標管理執行過程中目標無法改變。④忽略過程,目標管理使員工和評價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忽視目標的過程和行為。⑤易于僵化。綜合比較,強調短期目標需要的時間短,是它的最大缺點。故正確答案為B。23.堤壩∶洪水A.水∶火B.抑制∶情感C.軍人∶戰爭D.食物∶饑餓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題干兩詞是對應關系,且前者與后者是作用與被作用的對應關系,“堤壩”用來阻攔“洪水”。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與題干相同邏輯關系的即為D,D中“食物”用來解除“饑餓”;A是反對關系;B和C雖是對應關系,但均不符合作用與被作用的對應關系。故正確答案為D。24.為節約用水,某市決定用水收費實行超額超收,標準用水量以內每噸2.5元,超標準的部分加倍收費,某用戶某月用水15噸,交水費62.5元,若該用戶下個月用水13噸,則應交水費多少錢?A.42.5B.47.5C.52.5D.55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分段計費類,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根據標準用水量以內每噸2.5元,可知15噸若在標準用量內,需交水費15×2.5=37.5<62.5,故15噸超出了月標準用水量。第三步,設每月標準用水量為x噸,超出部分為(15-x)噸,由超過標準的部分加倍收費,可知每噸2.5×2=5(元),可得2.5x+5(15-x)=62.5,解得x=5(噸)。故用水13噸應交水費2.5×5+5×(13-5)=52.5(元)。因此,選擇C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分段計費類。第二步,若13噸用水量在標準以內,需交水費13×2.5=32.5(元),小于四個選項值,可知13噸已超出標準用水量,故13噸應比15噸少交2噸超標的水費,即應交水費62.5-2.5×2×2=52.5(元)。因此,選擇C選項。25.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下列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是(

)。A.某單位職工孫某搬家時,將家里的攝像機送給鄰居B.16歲的小文接受其姑姑贈與的價值100元的生日禮物C.7歲的小莉用壓歲錢“自作主張”地購買了一臺蘋果電腦D.趙某與錢某簽訂了一份符合法律規定的最高利息的私人借款合同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典。A、D項正確,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A項的贈與行為和D項的借款合同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條件,故這兩行為均有效。B項正確,根據《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該項中,16歲的小文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接受姑姑贈與的禮物屬于純獲利的民事法律行為,該行為有效。C項錯誤,根據《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該項中,7歲的小李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實施。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26.某高中學生張某參加期末考試,所考試的6門課成績的平均分是92.5分,而且6門課的成績是互不相同的整數,其中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76分,那么按分數從高到低居于第三的那門課的得分至少為:

A.93

B.95

C.96

D.97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于數列構造。

第二步,設得分排名第三的那門課得分為x,要想x至少,總分一定,則其他科目得分要盡可能高,構造數列如下表:

根據題意有99+98+x+x-1+x-2+76=92.5×6,解得x=95(分)。

因此,選擇B選項。

27.游覽花山巖畫,船行江流之上,兩岸風光旖旎,茂林修竹,清秀

,不遠處的江岸邊是一排拔地而起的斷巖山,山勢陡峭,但郁郁蔥蔥。臨江一面有國畫般

留白的石壁,被蒼翠的山脊

著,格外顯眼。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俊逸浸染環繞B.隱約渲染嵌入C.隱逸點染鑲嵌D.飄逸點綴裝飾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文段信息“兩岸風光旖旎,茂林修竹”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與“清秀”共同形容兩岸“風光”、“茂林修竹”。A項“俊逸”指英俊灑脫,超群拔俗、D項“飄逸”指灑脫自然、C項“隱逸”指隱遁飄逸,均符合文意,保留。B項,“隱約”指不明顯,模糊不清,文段并未體現“不清”之意,排除。第二空,根據空格前“有國畫般”可知,作者認為斷巖山臨江的一面具有跟國畫一樣的特征,故應填入形容國畫方面的技巧。C項,“點染”指畫家點綴景物及渲染色彩,當選。A項,“浸染”指逐漸沾染或液體滲入而使染上顏色,多為染料應用術語,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點綴”指略加裝飾或襯托,使事物、環境更美好,無法與“國畫”對應,排除。第三空,代入驗證。所填詞語應體現“斷巖山石壁”和“山脊”二者之間的關系。“鑲嵌”指將一種物體嵌入另一種物體,放入文段體現了石壁在山脊上凸顯出現的樣子,與文段“格外顯眼”對應,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C。【文段出處】《旅途抒懷遇見花山》28.微信交流:上網A.鍛煉身體:跳舞B.增長知識:學習C.法庭審判:實驗D.旅游度假:自駕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上網”是“微信交流”的必要條件。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跳舞”不是“鍛煉身體”的必要條件,不符合題干邏輯關系,排除;B項:“學習”是“增長知識”的必要條件,符合題干邏輯關系,當選;C項:“法庭審判”和“實驗”沒有邏輯關系,排除;D項:“自駕”是“旅游度假”的一種方式,二者為種屬關系,不符合題干邏輯關系,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29.“一帶一路”具有開放性,未來一旦形成虹吸效應,還可能吸引更多的國家和經濟體參與其中,進一步釋放其輻射性。由此可見,共建“一帶一路”有利于:A.區域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B.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完善我國引進型經濟體系C.構建區域經濟優勢,實現主導世界市場的目的D.平衡區域內各國經濟發展,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事熱點知識。第二步,共建“一帶一路”有利于拓寬經濟發展空間,完善我國開放型經濟體系、區域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一帶一路”所具有的開放性,吸引更多的國家和經濟體參與其中,進一步釋放其輻射效應,有利于區域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因此,選擇A選項。B項: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完善我國開放型型經濟體系,不是引進型經濟體系。B項錯誤。C項:市場經濟各主體是平等的,我國不會主導世界市場。C項錯誤。D項:各國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有利于各國經濟的發展,但各國發展速度必然存在差別,因此“平衡”區域內各國經濟發展的說法是錯誤的。D項錯誤。30.某考生正在填報志愿,有法律、管理、經濟、金融、審計和會計6個專業是考慮填報的專業,但是綜合各方面因素,有如下的考慮:

如果填報法律專業,那么就不填報管理專業,但要填報會計專業;

只有不填報審計專業時,才填報金融或經濟專業;

如果不填報經濟專業,那么也不填報會計專業;

法律專業一直是自己想讀的專業,一定要填。

由此可以推出該考生:

A.填報了金融和經濟專業

B.管理專業和經濟專業都沒填報

C.填報了法律專業,還填報了金融專業

D.填報了會計專業,但沒填報審計專業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翻譯題干。

①法律專業→—管理專業且會計專業;

②金融或經濟專業→—審計專業;

③—經濟專業→—會計專業;

④一定填報法律專業。

第二步:根據題干條件分析選項。

根據④①可以得出:考生填報法律、會計專業,不填報管理專業;根據③否后推否前,考生填報了會計專業,那也應該填報了經濟專業;再根據②得出:考生沒有填報審計專業。綜合上述結論為:考生填報了法律、會計、經濟專業,沒有填報管理、審計專業,金融專業不確定。把結論代入選項,D項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題干關聯詞“如果……那么……”等,確定為翻譯推理。

第二步,翻譯題干。

①法律→?管理且會計

②金融或經濟→?審計

③?經濟→?會計

④法律

第三步,進行推理。

④為確定信息,從確定信息入手。

④是對①的“肯前”,根據“肯前必肯后”,可得到“?管理且會計”;

“會計”是對③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到“經濟”;

“經濟”是對②的“肯前”,根據“肯前必肯后”,可得到“?審計”。

由此可知:該考生填報了會計和經濟,沒有填報管理和審計,是否填報金融不確定。

因此,選擇D選項。31.3×5555+8×555+4×55+19+26的值是(

)。A.22840B.21370C.22866D.22877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第二步,計算量較大,根據選項可采用尾數法,3×5555后兩位為65,8×555后兩位為40,4×55后兩位為20,將式子轉化為65+40+20+19+26,相加后,后兩位為70,B選項符合。因此,選擇B選項。32.在1950至1970年間,德國教師的數量持續增加,然而卻低于全國總人口的增長速度。以下哪項與上述情況相沖突?A.在1950年至1970年間,德國大學生畢業后從事教師職業的比例有所增加B.在1950年至1970年間,德國教師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變C.在1950年至1970年間,德國針對教師的經費投入比以前增加了將近3倍D.在1950年至1970年間,德國教師在同齡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如果德國教師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變,則德國教師數量增加速度一定和總人口的增長速度相同,而題干中說德國教師數量增加速度低于總人口的增長速度,因此B項與題干所述情況矛盾。A、C、D三項與題干內容無關,不會相沖突。故答案為B。33.每道題在上邊的題干中給出一套圖形,其中有五個圖,這五個圖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在下邊給出一套圖形,其中有四個圖,從中選出唯一的一項作為保持上邊五個圖規律性的第六個圖。A.AB.BC.CD.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題干圖形均為不規則圖形,但明顯具有代表意義,都可表示鳥類,通過觀察選項,可提示發現鳥嘴朝向的規律。圖形都代表鳥類,排除A;圖形中鳥嘴的朝向均向左,排除C、D。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圖形均為動物,考慮實體信息。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律。題干圖形中所有動物均為鳥類,且頭均朝左,只有B項符合。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觀察題干圖形,尋找最大共同點。題干5幅圖中,所有動物均為鳥類,同時所有動物的頭朝向左邊。符合此規律的只有B選項。故正確答案為B。34.導致經濟周期波動最直接的原因是(

)。A.總供給持續增加B.總需求持續增加C.總供給不等于總需求D.總供給等于總需求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常識。導致經濟周期波動最直接的原因是總供給不等于總需求。故正確答案為C。35.文中第2段舉海洋水體環境調查的例子是為了說明新一代極地科考破冰船A.縮短了海表面科學觀測的時間和周期B.調查裝備和手段均達世界先進水平C.使科考作業的周期大大延長D.改變了極地海洋科學研究的調查方式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文段先概括介紹建造新船的原因,并指出新船的出現“將改變我國極地科考的作業模式”。隨后通過兩方面詳細介紹,一方面是“延長科考作業的時間窗口”,另一方面是“新船將配備國際先進的海洋環境和地球物理調查裝備,還將實現國際先進的極地海洋科學綜合調查手段”。隨后舉了“海洋水體環境調查”的例子,在例子中,突出了“新船配備的相關系統”的重要作用,故舉例的目的是為了體現出新船的裝備以及調查手段的先進性,B項當選。A項,“縮短觀測時間和周期”屬于無中生有,排除;C項,為第一方面的內容,而例子對應的是“另一方面”的內容,排除;D項,文段為“將改變我國極地科考的作業模式”為將來時態,選項“改變了”為過去時,與文段不符,且是前文所述的內容,與例子無直接關系,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文段出處】《我國自主建造第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開工》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二段前幾句說明了要建造新船的原因,緊接著引出文段主旨,即“新船的出現,將改變我國極地科考的作業模式”,后文通過“首先”和“另一方面”對此解釋說明,并列舉海洋水體環境調查的例子來支撐這一觀點。第二段為“分—總—分”的結構,主要論述新一代極地科考破冰船改變了極地海洋科學研究的調查方式。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第二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出“舉海洋水體環境調查的例子”的目的。首先鎖定題干所提及的內容,即第2段的末尾;然后由“以……為例”可知,第2段最后兩句為舉例內容,則其前內容為要說明的觀點;最后,梳理第2段的行文脈絡,找到中心句,即可確定答案。本題的有關信息點在第2段。第2段首先指出現有的極地破冰船難以滿足科考需求,然后點明新船的意義——將改變我國極地科考的作業模式,并以“首先……另一方面……”具體闡釋,最后舉海洋水體環境調查的例子進一步證明觀點:新一代極地科考破冰船改變了極地海洋科學研究的調查方式,D項正確。由第2段“可以更早進入極地,更晚離開”可知,A項說法錯誤。B項“均達世界先進水平”在文中未提及。C項對應的是“另一方面”之前的內容,偏離了中心觀點。故本題選D。36.小陳以售賣玩具為生,但他只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五和星期六賣玩具,并且只賣4種玩具:玩具無人機、充氣氣球、橡皮泥和玩具汽車。每個售賣日,他上午只賣1種玩具,下午也只賣1種玩具,而且還知道如下情況:①小陳只在1個上午和3個下午賣橡皮泥②小陳在而且只在兩個連續的下午賣玩具無人機③星期六,小陳既不賣玩具無人機,也不賣充氣氣球基于上述情況,請問哪一天小陳一定會賣玩具無人機?(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五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根據題干給出信息進行推理,根據最大信息法,玩具無人機出現的次數最多。由②③可知,小陳周五也不賣無人機。所以小陳賣無人機的時間可能為周一和周二,也可能為周二和周三,所以他在周二一定賣無人機。故正確答案為B。37.我國入世后,與世貿組織規則不一致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需要________、修改,同時還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規。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A.廢止B.廢除C.作廢D.終止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文段“我國入世后,與世貿組織規則不一致”可知,我國的法律法規需要做出相應調整。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廢止”和B項“廢除”都有取消、不再行使的意思。兩者的區別在于:A項“廢止”一個法令制度后,一般會有新的取代;但B項“廢除”一個法令制度,往往是由于該法令制度已落后,不適應發展,且沒有新的來代替它。根據橫線之后的信息,可得知“廢除”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C項“作廢”指因失效而廢棄;棄置不用。文段僅強調法律法規與世貿組織不一致,而并非沒有效力,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終止”指結束,停止,不再繼續,不與“法律法規”搭配,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38.①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必定匯集了各方面的資源與活力②以全球化的視野來看,是城市把世界各地的人們緊緊聯系在一起③城市社會化的精細分工,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協調和交流,而創新與創造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④就像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歷程所展示的那樣,城市海納百川,匯集各路精英,給人以無窮的夢想和希望⑤城市的發展既是一部群居史,也是一部產業創新與大眾創業史⑥無論是工業時代初期的蒸汽機革命,還是今天的“互聯網+”,都是以城市為代表的新生產方式的勝利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①③②⑤⑥④B.②①④③⑤⑥C.⑥③②①④⑤D.⑤①③②⑥④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從選項入手,確定首句,①②⑥⑤句均有成為首句的可能,不易判斷。接著可從文段中找線索,④句中“就像······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歷程······城市海納百川,匯集各路精英······”。④句作為舉例,表達城市匯集了資源和人才,在舉例之前應該是例子所支持的觀點,觀察選項,④之前是①或⑥,①提到了城市匯集了各方面的資源和活力,⑥提到城市代表了新生產方式的勝利,①為其論證的觀點,因此④之前綁定①,排除A、D兩項。對比B、C兩項,③句提到“創新與創造”,⑤句提到“創新與大眾創業史”,話題一致,可根據共同信息捆綁,排除C項,即可鎖定正確答案為B項。對B項進行驗證,邏輯通順,當選。故正確答案為B。【文段出處】《城市發展應當集約化》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四個句子均可作首句,無法排除選項。第二步,閱讀語句,尋找其他突破口。利用話題一致原則進行捆綁可得,③句提到“創新與創造”,⑤句提到“創新與大眾創業史”,二者話題一致,③⑤應該緊密相連,進行捆綁。四個選項只有B項符合,答案鎖定B選項。第三步,驗證B項。②①④都在論述城市能夠匯集各方人才,②①論述觀點,④對其進行舉例說明。③承上啟下,引出了城市“創新與創造”的話題,⑤句承接這一話題進行論述,⑥“蒸汽機革命”“互聯網+”“新生產方式”是對③⑤話題的解釋說明。整個選項語義連貫。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題干6個句子,了解這段文字主要闡述的是城市發展的話題。第二步,觀察選項,首句各不相同,較難入手。而④句開頭有較明顯的提示信息“就像”,可以此為突破口排除A、D。第三步,對比B、C兩項差異,代入驗證,確定答案。④以“就像”開頭,舉例說明了城市匯集了大量的資源和人才,①說“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必定匯集了各方面的資源與活力”,④是對①的舉例說明,故①④應緊密相連,排除A、D。對比B、C兩項,③提到“創新與創造”,⑤提到“創新與大眾創業史”,二者話題一致,且⑤的“群居史”“產業創新與大眾創業史”分別對應于③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協調和交流”“創新與創造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故③⑤應當緊密相連,排除C。驗證B項,邏輯通順。故本題選B。39.據美國《發現》雜志最新

,一項新研究發現,成年人出汗時皮膚發出的刺鼻氣味在動物王國堪稱

。這使人類成為世界上最臭的動物,這種臭味也成為吸引蚊子叮咬的主要原因。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報導,史無前例B.報道,獨一無二C.報料,獨樹一幟D.報告,絕無僅有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搭配主語為“美國《發現》雜志”,A項“報導”和B項“報道”意思相同,都是指通過報紙、雜志、電視或其他形式把新聞告訴群眾,均符合文意,保留。C項“報料”一般指把別人的隱私公布出來以獲得利益,D項“報告”作動詞時一般指下級對上級匯報陳述,《發現》雜志的內容顯然不是通過“報料”或“報告”讓人知道的,故排除C、D兩項。第二空,根據后文“最臭的動物”可知此空填入詞語,要強調最突出的意思,以對應后文。B項“獨一無二”指沒有可比或相同的,比喻最突出或極少見,符合文意,當選。A項“史無前例”形容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強調前所未有,沒有體現最突出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文段出處】《人類的氣味更會吸引蚊子叮咬》40.薩爾斯大學的所有女生都愛吃奶油蛋糕。所有愛吃奶油蛋糕的人都嫌自己長得胖。只有薩爾斯大學的女生才會在意別人的評論。假設上述論斷都是真的,則以下哪個選項也一定為真?Ⅰ.所有嫌自己長得胖的人都在意別人的評論。Ⅱ.所有在意別人評論的人都愛吃奶油蛋糕。Ⅲ.不嫌自己長得胖的人沒有一個在意別人的評論。A.只有ⅡB.只有Ⅰ和ⅢC.只有Ⅱ和ⅢD.Ⅰ、Ⅱ和Ⅲ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翻譯題干。薩爾斯大學的女生→愛吃奶油蛋糕;愛吃奶油蛋糕→嫌自己長得胖;在意別人的評論→薩爾斯大學的女生。三個結論連起來可知,在意別人的評論→薩爾斯大學的女生→愛吃奶油蛋糕嫌自己長得胖。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Ⅰ:嫌自己長得胖→在意別人的評論。“嫌自己長得胖”肯后件,無法推出絕對化結論,因此錯誤。Ⅱ:在意別人的評論→愛吃奶油蛋糕。即為題干翻譯,Ⅱ正確。Ⅲ:—嫌自己長得胖→—在意別人的評論。即為題干翻譯的逆否命題,此命題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聯詞“只有……才……”,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薩大女生→愛吃②愛吃→嫌胖③在意評論→薩大女生第三步,進行推理。Ⅰ:由①②③遞推可得:④在意評論→嫌胖,“嫌自己長得胖的人”是對④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錯誤;Ⅱ:由①③遞推可得:在意評論→愛吃,正確;Ⅲ:“不嫌自己長得胖的人”是對④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到“不在意別人評論”,正確。綜上可知,Ⅱ、Ⅲ一定為真。因此,選擇C選項。41.景區內商家:這幾個月的營業額明顯減少,主要是由于景區門票大幅漲價造成的。景區管理部門:商家的營業額減少和景區門票漲價沒有關系。經過我們的調查,商家營業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采取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景區管理部門的解釋?A.該景區的門票價格和別的景區相比并不算高B.景區管理部門在引導商家進行薄利多銷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力度不夠C.過高的景區門票價格導致游客數量銳減D.商家的營業額減少這一情況在別的景區也普遍存在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景區管理部門的觀點是商家營業額的減少和景區門票漲價沒有關系,而C項直接說明“營業額的減少是因為游客數量銳減,而游客銳減的原因是由于過高的景區門票價格”,直接削弱了管理部門的觀點。A、B、D三項均不能削弱。故答案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商家的營業額減少和景區門票漲價沒有關系,經過我們的調查,商家營業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采取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論據:這幾個月的營業額明顯減少,主要是由于景區門票大幅漲價造成的。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無關選項。該景區的門票價格與其他景區的門票價格比較,并不能說明商家營業額減少與門票漲價和營銷策略哪個有關,論題不一致,排除。B項:解釋論據。管理部門引導商家薄利多銷的力度不夠,解釋了很多商家沒有采取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具有加強作用。C項:削弱論點。說明景區門票變高導致游客數量的銳減,從而影響了營業額,具有削弱作用。D項:無關選項。“商家的營業額減少這一情況在別的景區也普遍存在”不能說明商家營業額減少與門票漲價和營銷策略哪個有關,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論點論據。景區管理部門的論點:商家營業額的減少和景區門票漲價沒有關系而是他們沒有采取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的作用。ABD三項均不能削弱;C項直接說明“營業額的減少是因為游客數量銳減,而游客銳減的原因是過高的景區門票價格”,直接削弱了管理部門的觀點。故正確答案為C。42.31、29、25、17、(

)。A.1B.4C.3D.2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題干數列數值無明顯特征且起伏較小,優先考慮做差。第二步:尋找規律后項減前項,做差后得到的新數列為-2,-4,-8,為公比是2的等比數列。第三步:得出答案則未知項與前一項的差值=-8×2=-16,由此可以推出題干括號所求數字為17-16=1。第四步:再次標注答案故正確答案為A。43.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乙護理3號病房B.丙護理4號病房C.丁護理5號病房D.乙護理4號病房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①甲只在1、2號;②乙不在6號且丙不在6號;③丁在6號→乙在3號;④丙在4號→乙在6號;⑤戊只在7號。最大信息是6號,可以將關于6號的條件作為解題的切入點。由②知乙、丙不在6號,由①知甲不在6號,由⑤知戊不在6號,則丁在6號,再結合③可知,乙在3號。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列出題干條件:①甲1、2號;②乙、丙不護理6號;③丁6號→乙3號;④丙4

號→乙6號;⑤戊7號。根據條件①②⑤可知,甲、乙、丙、戊都不護理6號病房,故6號病房只能由丁護理;再結合條件③可知,乙護理3號病房。故正確答案為A。44.家長開放日時,二(6)班一位家長聽完數學展示課之后向班主任反映:“班里孩子多,我家然然膽子小又不愛說話,這堂課他一次手也沒有舉,雖然有一次被叫起來回答問題了,但那個題沒什么難度,我感覺他這堂課收獲很小。您能不能跟數學陳老師說說讓他多給然然些機會?”面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如何回復最合適?A.表示會讓數學老師多給孩子發言機會,讓家長放心B.表示會跟數學老師溝通,也請家長鼓勵孩子積極發言C.建議家長直接與數學老師溝通,自己不便向數學老師提要求D.暗示家長數學老師曾經多次給然然機會,但孩子回答得不好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學生學習遇到困難,需要家長與教師一起努力來幫助學生。此外班主任是溝通學科教師和家長的橋梁,所以B選擇最合適。因此,選擇B選項。45.植物︰玫瑰︰愛情A.傍晚︰黑暗︰光明B.富強︰牡丹︰富貴C.石頭︰珠寶︰價值D.動物︰仙鶴︰長壽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玫瑰”是一種“植物”,“玫瑰”象征“愛情”,即題干邏輯關系為,第一項和第二項構成種屬關系,第二項和第三項構成象征的對應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B兩個選項中,第一項和第二項不構成種屬關系,不符合題干邏輯;C選項中,“價值”不是“珠寶”的象征意義,不符合題干邏輯;D選項中,“仙鶴”是一種“動物”,“仙鶴”象征“長壽”,符合題干邏輯。故正確答案為D。46.把1至2005這2005個自然數依次寫下來得到一個多位數123456789……2005,這個多位數除以9余數是多少?A.0B.1C.2D.3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多位數問題。第二步,這個多位數除以9的余數與各位數字之和除以9的余數相同,與1+2+3+4+5+……+2005除以9的余數也相同。1+2+3+4+5+……+2005==1003×2005,1003和2005除以9余數分別為4和7,1003×2005除以9余數為4×7=28,即余1。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多位數問題。第二步,這個多位數除以9的余數與各位數字之和除以9的余數相同,與1+2+3+4+5+……+2005除以9的余數也相同。9個連續自然數之和可以表示為,一定能被9整除,2005÷9=222…7,余7個數字可為1、2、3、4、5、6、7(余前7個數和余后7個數計算結果相同),和為28,除以9余1。因此,選擇B選項。47.記者采訪時的提問要具體、簡潔明了,切忌空泛、籠統、不著邊際。約翰·布雷迪在《采訪技巧》中剖析了記者采訪時向訪問對象提出諸如“您感覺如何”等問題的弊端,認為這些提問“實際上在信息獲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訪對象沒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由此可以推出(

)。A.采訪對象如果沒法回答提問,說明他沒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B.記者采訪時的提問如果具體、簡潔明了,就不會給采訪對象帶來回答的困難C.采訪對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才能回答那些空泛、籠統的提問D.諸如“您感覺如何”這樣的問題,只能使采訪對象抓不住問題的要點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題干中包含“除非”這一關鍵詞,可以將題干信息用充分條件假言命題表示出來,再根據推理規則進行解題。根據題干可知:①問題空泛、籠統、不著邊際→采訪對象沒法回答;②采訪對象可以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應付。A項,采訪對象沒法回答→沒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即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采訪對象可以回答。與題干信息表達不一致。不可由題干推出。B項,問題具體、簡潔明了→不會給采訪對象帶來回答困難。即采訪對象難以回答→問題空泛、籠統。與題干信息表達不一致。不可由題干推出。C項,采訪對象可以回答空泛、籠統的提問→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與題干信息②一致。可以由題干推出。D項,題干提出,對于“您感覺如何”等問題,會使采訪對象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但題干中沒有提出這種問題只會使采訪對象“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不可由題干推出。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聯詞“除非”,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采訪對象能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題干未涉及“具體、簡潔明了的提問”與“給采訪對象帶來回答的困難”的邏輯關系,排除;B項:“采訪對象沒法回答提問”是對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無法確定是否“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排除;C項:“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與題干中的“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不是同一概念,屬于偷換概念,排除;D項:本選項信息可翻譯為“采訪對象能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可以推出。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翻譯題干。除非,否則不這個關聯詞可翻譯為:后→前的形式,因此,題干最后一句話翻譯為:回答了→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第二步:逐一翻譯選項。A項:記者采訪時的提問如果具體、簡潔明了是否能給采訪對象帶來回答的困難,原文當中完全沒有提到過,屬于無中生有的選項,排除;B項:可翻譯為:沒法回答→沒有(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否前→否后,與題干的翻譯形式不一致,排除;C項:可翻譯為:回答→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與題干翻譯形式一致,符合題意,當選;D項:選項中因為采訪對象抓不住要點而做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原文說的是采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不等同于泛泛或言不由衷,屬于概念的偷換,并且這么回答的原因是什么,題干也沒有提到,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48.正當防衛必須在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而緊急避險不強調迫不得已。(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強調不法侵害的緊迫性和防衛的適時性,并沒有強調手段的迫不得已;而緊急避險是在不同利益之間進行權衡,避險手段只能是最后的補充手段,是不得已而為之。故表述錯誤。49.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________的民生福祉,當前,我國資源約束________,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新鮮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普遍

不力B.重要

緊張C.普惠

趨緊D.關鍵

不夠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________的民生福祉”,“公平”強調人人平等,“公共”指共同擁有,“福祉”指福氣、幸福,所以該空應有“普遍性”與“好處”的含義。A項“普遍”指存在的面很廣泛,體現不出有好處之意,排除A選項。B項“重要”形容有重大的意義、作用和影響的;D項“關鍵”形容最關緊要的。二者均不能體現“普遍性”,排除B項和D項。C項“普惠”含有“普遍的”“好處”之意,符合文意,答案鎖定C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后文的“污染嚴重……嚴峻”可知,我國目前受到資源約束的程度是逐漸加深的,C項“趨緊”指趨于緊張,能夠體現出我國受到的資源約束愈來愈嚴重,符合文意。因此,選擇C選項。不力:①不盡力;②不得力。緊張:①精神處于高度準備狀態,興奮不安;②激烈或緊迫,使人精神緊張;③供應不足,難于應付。不夠:①在數量或條件上比所要求的差些;②表示程度上比所要求的差些。50.以往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狗能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到人類的情緒。研究人員發現,與聞到“快樂”和“無感”氣味的寵物狗相比,聞到“害怕”氣味的寵物狗會表現得更加緊張,心跳會加速,它們會向主人尋求更多的安慰,并且與陌生人保持更少的接觸。聞到“快樂”氣味的寵物狗,不僅表現出更外向的社交行為,而且更愿意配合陌生人按照要求做出各種動作。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A.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會配合人類B.狗能通過視覺和聽覺感知人類的情緒,進而影響狗的行為C.狗會通過不同的感官渠道來收集社交信息D.在寵物狗感知人類的情緒方面,狗的嗅覺比視覺和聽覺更靈敏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狗能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到人類的情緒”這一研究情況,接著通過“研究人員發現”論述了狗聞到“快樂”與“害怕”的氣味時產生的不同反應和行為。所以,文段的重點是論述了狗能通過視覺和聽覺感知人類的情緒,并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和行為。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概括片面,排除。C項偏離文段的重點,排除。D項“狗的嗅覺……更靈敏”無中生有,文中未對這幾種知覺進行對比,故排除。B項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B選項。51.國畫是我國傳統的美術形式,我國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國畫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顧愷之的《女史箴圖》B.張僧繇的《梁武帝像》C.周昉的《簪花仕女圖》D.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A項正確,我國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國畫作品是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B項錯誤,張僧繇的《梁武帝像》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C、D兩項錯誤,周昉、吳道子均為唐朝畫家。故正確答案為A。52.輪船∶海洋A.火車∶軌道B.河流∶蘆葦C.海鷗∶天空D.飛機∶海洋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輪船”在“海洋”上行駛,二者屬于地點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火車”在“軌道”上行駛,二者屬于地點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蘆葦”在“河流”兩岸生長,而非“行駛”,排除;C項:“海鷗”在“天空”飛行,而非“行駛”,排除;D項:“飛機”與“海洋”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53.在國際上,一般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4至6個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報告,這種癌一年生存率為8%,五年為3%,中位生存期僅2至3個月,而我國經中醫診治的上海地區百余位胰腺癌患者中已有近二十位度過了3至5年,這些患者中絕大多數是無法手術,未經過化放療的,現在絕大多數活得有滋有味。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中醫是一種實用技術,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B.中醫具有奇妙的科學內容

C.中醫是一種實實在在存在的,幾十億人用了多少年都很有價值的

D.中醫叫人糊糊涂涂地活,西醫叫人明明白白地死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選非題。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題干指出“中醫有助于胰腺癌的治療”,說明中醫能解決很多問題,可以推出;

B項:題干指出“無法手術未放化療的患者通過中醫治療而存活”,說明中醫奇妙,可以推出;

C項:題干并未涉及“幾十億人用了很多年”,排除;

D項:美國報告中有明確的數據,對比題干后半部分指出“西醫無法治療,而中醫診治的活得有滋有味”,可以推出。

因此,選擇C選項。54.王某與周某系羽毛球業余愛好者。2021年1月2日,二人均參加了某羽毛球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周某擊打的羽毛球擊傷王某右眼。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若周某對損害的發生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王某不得請求周某承擔侵權責任B.即使周某對損害的發生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對王某的損害,也應按照公平原則,承擔侵權責任C.周某應當承擔侵權補充責任,賠償王某的醫藥費等損失D.周某侵犯了王某的生命權、健康權以及身體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賠償王某所有損失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責任知識并選擇正確項。第二步,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自愿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題干中,王某系羽毛球運動的愛好者,對于自身和其他參賽者的能力以及此項運動的危險,應當有所認知和預見,但仍自愿參加比賽,應認定為自甘冒險的行為。這種情況下,只有周某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時,才需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因此,選擇A選項。55.卡夫卡∶《變形記》A.高爾基∶《悲慘世界》B.莎士比亞∶《李爾王》C.雨果∶《動物農場》D.白樸∶《牡丹亭》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卡夫卡”是“《變形記》”的作者,二者屬于作者與作品的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悲慘世界》”的作者是雨果,而非“高爾基”,排除;B項:“莎士比亞”是“《李爾王》”的作者,二者屬于作者與作品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動物農場》”的作者是喬治?奧威爾,而非“雨果”,排除;D項:“《牡丹亭》”的作者是湯顯祖,而非“白樸”,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5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美國哈佛大學一位名叫理查德·哈斯的天體物理學家和一位地質學專家領導的科研小組正在對一塊隕石進行研究B.在世界主要文明中,唯有日耳曼民族的起源不詳,他們確切的史料起始于紀元前半個世紀羅馬人的征討C.剛發行的這期《老年周刊》,以大約一半的篇幅,對老年人關注的飲食問題進行了重點采訪和報道D.為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目前國際社會正采取了多種措施協力斡旋調解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B項沒有語病。A項存在歧義,究竟是一位地質學專家領導的科研小組這個團隊外加美國哈佛大學一位名叫理查德·哈斯的天體物理學家在進行研究,還是美國哈佛大學一位名叫理查德·哈斯的天體物理學家和一位地質學專家共同領導進行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