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運動系統定位診斷第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運動系統定位診斷錐體系病變的定位診斷錐體外系病變的定位診斷小腦病變的定位診斷第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節錐體系病變的定位診斷第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隨意運動運動皮層及錐體束---┑(上運動神經元)↓錐體外系-----------→下運動神經元-→神經肌肉接頭→肌肉不隨意運動↑(腦神經核及脊髓前角細胞)小腦系------------┙一、運動系統組成第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上運動神經元:中央前回、運動前區、旁中央小葉等處及錐體束(皮質脊髓束及皮質腦干束)下運動神經元:腦神經運動核、脊髓前角細胞及周圍神經
皮質延髓束→腦神經運動核↑大腦運動皮質→錐體束→↓皮質脊髓束→脊髓前角細胞二、錐體傳導路第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中央前回:倒立的人字形(下肢、上肢、口、面)2、內囊區:內囊膝部為皮質延髓束,內囊后肢前2/3為皮質延髓束3、大腦腳:中3/5區為錐體束4、頸髓:從內到外:頭→下肢三、錐體束纖維在中樞神經系中各部位的排列第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中樞性癱瘓與周圍性癱瘓的比較
中樞性癱瘓周圍性癱瘓損害部位皮質運動區及錐體束脊髓前角細胞、腦神經運動核、周圍神經癱瘓范圍較廣泛,常以肢體為主較局限,以肌群為主肌張力增高,常呈折刀樣減低肌萎縮無或廢用性萎縮明顯,早期就可出現肌纖維顫動無可有反射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病理反射有無電變性反應無有第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五、錐體系病變的定位診斷(一)錐體束病變的定位診斷1、皮質型:單肢癱2、皮質下型(放射冠):對側不完全性偏癱,可伴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對側同向性偏盲3、內囊型:對側完全性偏癱,可伴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對側同向性偏盲(三偏綜合征)4、腦干型:半側病變:病側腦神經癱瘓,對側中樞性偏癱雙側病變:病損區腦神經癱瘓,四肢中樞性癱瘓及病損以下感覺障礙第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5、脊髓型:半側病變(Brown-Sequard綜合征):病變以下深感覺障礙及中樞性癱瘓,對側痛、溫覺障礙。橫貫性病變:病變以下感覺障礙、癱瘓(中樞性或周圍性)及括約肌功能障礙(二)下運動神經元病變的定位診斷1、前角細胞病變:節段性、遲緩性癱瘓,肌張力低、肌萎縮、腱反射減低,可有肌纖維震顫,無感覺障礙。2、前根病變:節段性、遲緩性癱瘓,可伴有根性疼痛和感覺障礙,常有肌纖維震顫。3、周圍神經病變:遲緩性癱瘓,感覺障礙,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與周圍神經的支配區相一致。第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節錐體外系病變的定位診斷第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錐體外系:錐體束以外的所有運動纖維的通路的總稱。包括:錐體外皮質、有關核團、傳導束。主要功能是調節姿勢、肌張力及肌肉運動的協調。1、錐體外皮質:又稱運動前區。除錐體皮質(即第四區)外。凡能引起軀體運動的皮質均屬錐體外皮質,主要是第6區。2、基底神經節:紋狀體-蒼白球系、紅核、黑質及丘腦下核,主要是紋狀體-蒼白球系。一、錐體外系的解剖生理第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紋狀體-蒼白球系
豆狀核尾狀核
蒼白球(舊紋狀體):
對骨骼肌的肌緊張具有抑制作用殼核
新紋狀體:
維持骨骼肌肉的緊張性,各肌群之間的運動協調第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StriatumGlobusPallidusSubstantiaNigraSubthalamicnucleus第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與錐體外系活動有關的徑路
1、錐體外系與大腦皮質的聯系(1)皮質與紋狀體纖維:皮質尾狀核
(2)皮質橋腦小腦束:額橋束、顳橋束、頂橋束、枕橋束
橋腦核小腦(3)皮質丘腦束:皮質丘腦(4)皮質黑質束
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通過脊髓的主要錐體外系束(1)紅核脊髓束交叉交叉小腦齒狀核
紅核
脊髓前角細胞(紅核脊髓束與同側的小腦功能有關)
經小腦上腳(2)網狀脊髓束橋腦上部的網狀結構
脊髓前角細胞同側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前庭脊髓束
前庭外側核
脊髓前角細胞(與姿勢協調有關)同側
(4)四疊體脊髓束(又稱頂蓋脊髓束)視網膜、枕葉皮質
聽神經
上丘
下丘
交叉
脊髓前角細胞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錐體外系的環路(1)皮質尾狀核蒼白球丘腦皮質(2)皮質橋腦齒狀核紅核丘腦皮質(3)皮質黑質蒼白球丘腦皮質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錐體外系的特點1、其纖維下行途中不經過延髓錐體。2、其作用不直接抵達下運動神經元,經過一系列神經元轉換。3、不能引起肌肉的隨意運動,而影響肌肉活動的協調及準確性。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錐體外系病變的癥狀
(一)肌張力改變:增高、減低、游走性增強或減低1、肌張力增強-運動減少綜合征(蒼白球、黑質損害時)(1)肌張力:呈鉛管樣或齒輪樣強直(2)運動:減少或少動癥(3)姿勢與表情:呈屈曲狀態,面具臉,情感易激動(4)步態:慌張步態(5)言語:聲音低啞,單調,構音困難(6)震顫:呈靜止性震顫,多發生于手、足及頭部。震顫頻率為6-10次/秒,隨意運動時減弱或消失,睡眠中消失,情緒激動時加重。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肌張力減低-運動增多綜合征(尾狀核、殼核損害時)(1)舞蹈癥(chorea):為頭面部及肢體迅速的、粗大的、無目的的、不規律的、不自主運動。常伴肌張力低,腱反射弱,隨意運動時加重,反之減輕,睡眠消失。多見于風濕性舞蹈病、遺傳性舞蹈病和妊娠舞蹈病。(2)手足徐動癥(athetosis):多見于肢體遠端,為緩慢的手指與足趾的屈伸與分散的運動,蚯蚓樣運動,見于尾狀核病變。(3)扭轉痙攣(torsionspasm):肢體或軀干以肢體長軸為中心的徐緩的扭屈轉動,其特點為軀干肌、頸項及四肢肌(近端為主)呈有力的收縮,產生各種扭曲狀態,本癥可單獨出現或合并手足徐動癥。
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肌陣攣(clonus):為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的突然而迅速的陣攣收縮,間隙性發作,不產生肢體運動,見于癥狀對側的延髓橄欖核與中腦紅核病變,以及癥狀同側的小腦齒狀核病變。(5)半身跳躍或一次投擲運動(ballismus):呈大幅度的跳躍樣運動,限于肢體的一側,以軀干及肢體近端為主,見于丘腦底核病變。(6)痙攣性斜頸(spasmodictorticollis):由于頸部肌肉的陣攣性或強直性收縮造成的一種頭部旋轉性姿勢。
(二)不隨意運動出現:舞蹈樣動作、手足徐動、震顫、扭轉痙攣、痙攣性斜頸等,一般睡眠時停止,情緒激動時增強。
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五、基底節病變的部位與產生的運動障礙1、錐體外系及前庭小腦對肌肉運動的生理機能①額葉皮層:抑制對側肢體的肌張力②頂葉皮層:增強對側肢體的肌張力③蒼白球與紋狀體:抑制肌張力④頂蓋網狀結構:易化和抑制肌張力⑤紅核:抑制肌張力,特別是抑制抗重力肌(伸肌)⑥黑質:抑制加重力肌(屈肌)⑦前庭:外側核-增加抗重力肌的肌張力內側核-抑制抗重力肌的肌張力⑧小腦:調節肌張力
第三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病變的部位被殼尾狀核蒼白球內側蒼白球外側黑質丘腦底核紅核、紅核齒狀核束紅核、紅核脊髓束運動障礙舞蹈病、震顫麻痹、手足徐動運動倒錯無動癥、肌強直表情運動消失運動消失、肌強直扭轉、投擲癥舞蹈癥、手足徐動癥、意向性震顫運動消失、伸性強直2、錐體外系癥狀與病變部位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六、錐體外系與錐體束損害的鑒別診斷表現肌張力增高的特征肌張力增高的分布不隨意運動癱瘓腱反射病理征錐體束痙攣性(折刀樣)上肢為屈肌,下肢為伸肌無有亢進陽性錐體外系僵硬性(齒輪樣或鉛管樣)四肢、軀干的全部肌肉有無或輕度正常或輕度亢進陰性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帕金森病黑質及其傳導通路變性尾狀核及殼核多巴胺缺乏及膽堿能遞質相對過剩特征震顫強直運動減少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Huntington病尾狀核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發病年齡30-50歲特征嚴重的舞蹈癥廣泛的皮層變性及癡呆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偏側舞蹈癥病變常累及丘腦下核在病變對側肢體的突然、不自主、急促的運動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偏側投擲運動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小腦病變的定位診斷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小腦
蚓部
上蚓
下蚓
穩定身體重心,維持平衡
半球
皮質:分子層、浦肯野細胞層、顆粒層調節肢體共濟運動
髓質:齒狀核、栓狀核、球核、頂核
小腦腳
結合臂:上腳腦橋臂:中腳繩狀體:下腳一、小腦的解剖生理1、小腦的組成: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小腦的纖維聯系:聯絡纖維:同側半球各部分間連合纖維:兩側小腦半球間投射纖維:經小腦腳傳入或傳出3、小腦的功能:反射性的維持肌張力、姿勢的平衡和運動的共濟與協調第四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功能定位(1)古小腦(絨球小結葉):維持身體平衡(通過前庭神經核)(2)舊小腦(蚓部的錐體、懸雍垂和前葉的頂部):調節肌張力,抑制肌緊張(通過脊髓)(3)新小腦(小腦半球):加強肌緊張,協調隨意運動(通過大腦半球)
第四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小腦病變的癥狀(一)特點:功能障礙表現在損害的同側,運動時發生和加重蚓部損害:軀體平衡障礙,半球損害:肢體共濟失調急性病損癥狀較慢性病損顯著(二)常見的小腦病變臨床表現1、小腦性步態(蹣跚步態)2、協調運動障礙:閉目難立征3、共濟運動失調:指鼻試驗、輪替動作、跟膝脛試驗4、眼球震顫:多為水平性5、肌張力減低:腱反射弱、鐘擺樣反射、反擊試驗(+)6、言語障礙:暴發式語言
第四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運動失調的鑒別診斷分類病變部位眩暈眼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科查房課件教學
- 欲取姑予成語教學課件
- 酒吧吧臺設計與施工承包協議
- 紋唇教學課件
- 電氣作業安全知識及操作規范相關試題測試卷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百校聯考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與態度考核試卷
- 合成氣在能源結構優化中的政策支持體系構建考核試卷
- 國際工程項目技術標準與規范應用考核試卷
- 五金產品創新設計中的數字化工具應用研究考核試卷
- 2024年廣州市黃埔軍校紀念中學小升初分班考試數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山東青島市李滄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
- 遭遇暴徒的應急預案及流程
- 《城市排水管渠數字化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
- 醫?;鸨O管培訓課件
- 穿越華裾-中華服飾之美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咳喘疾病中氣道重塑的機制及治療靶點研究
- 藥店人際關系建設與溝通技巧培訓
- 機電安裝質量檢測報告
- 30道醫院眼科醫生崗位高頻面試問題附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北師大版數學小學二年級下冊期末無紙筆化檢測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