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獲獎科研報告_第1頁
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獲獎科研報告_第2頁
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獲獎科研報告_第3頁
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獲獎科研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獲獎科研報告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1、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有學科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特別強調了教師的重要作用: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總書記雖然是對思政課教學提出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學同樣適用。“文以載道”,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也是是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過去的思想品德課、政治課上理論說教太多,學生會較為抗拒,其效果也并不理想。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依托的重要載體,中職教材系列之語文教材內容全、知識范圍廣,適應國家中職生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蘊藏了豐富的德育課程資源,因此,利用語文課開展德育教育是中職語文義不容辭的責任。

2、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是時代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大綱關于語文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提到:“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不僅是認識世界、學習文化知識的工具,同時又有著豐富的人文因素,對學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社會已經到了移動互聯時代,手機上海量的信息讓學生獲得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但我們也關注到一些關于青少年沉迷網絡,成為“低頭族”、“手機控”者大有人在,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未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對大眾媒體和網絡文學的價值判斷尚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由國家統一編寫出版的語文教材經過嚴格篩選、試驗,所選內容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民族文化精髓,符合建立健全中職生思想品德和審美情趣的需要。學校教育的開展以教材為依托,所謂“文以載道,道以載人”,以教師為傳播媒介,在語文的的具體教學過程中實施語文智育、語文德育、語文美育的統一過程。這也是學生的精神生命鋪墊人生底色的過程。

3、拾起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德育素材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所使用的語文教材是經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統編教材,對培養中職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形成健全人格的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材中涉及的德育觀念是現代文明社會對中職生的審美、道德、生命意義、職業觀等有積極意義的意識形態。在傳統課堂教學的耳濡目染之下,學生對美的感受以及在生命意義、道德方面都會有所感悟。中職教材中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關于弘揚個人美德、文明禮儀、尊老愛幼、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內容不勝枚舉。《山那邊人家》以輕松幽默、優美傳神、富有地方特色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活氣息濃郁的山鄉風俗畫,歌頌了新人物、新時代。《合歡樹》《我的母親》《賣白菜》這幾篇課文里的每個角色都閃耀著人性美的光輝,都有對母親表達深切的懷念和對母愛的高度贊美,當中的親情描寫無不教育著學生感恩父母、尊敬長輩。除了現代文,中職教材中的古詩文對學生優秀人格的養成、正確“三觀”的樹立也有著潛移默化影響。《論語》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生動地展現了孔子和學生一起暢談理想的情形,對學生的性格養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再如一生仕途不順的蘇軾,面對一貶再貶卻寵辱不驚,泰然自若,這才有了“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千古唱酬。在誦讀當中,學生可以領悟到詩人豁達的人生境界。

4、找到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4.1情感熏陶法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情感道德價值觀的培養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維度,學生的情感參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想要引起學生情感上共鳴,通過語言傳遞的是最為直觀、直接的體驗方式,教師善于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充沛的感情流露比實物和影像更能給學生帶來更大的思維空間,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感知。如在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懷古為題,透過歷史的煙云,抒發了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深沉思考。《沁園春

長沙》字里行間充滿豪情壯志,抒發了毛澤東同志大會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切、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無形中進行了德育教育。

4.2誦讀感悟法

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在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中華傳統語文教學中,以誦讀的形式將經典的詩文辭賦口傳心授,通過各具特點的誦讀,傳遞教師的感悟,啟發學生的理解,這是被歷史證明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之路。以李白《將進酒》的誦讀體驗教學為例,這首勸酒詩全篇大起大落,氣勢磅礴,語言豪邁,句法明快多變,感情跌宕多姿,富于變化。這首詩的教學以誦讀為主,讓學生在情景體驗中體會李白豪放而又憤激的情感。古人云“因聲求氣”,不僅古典詩歌能從聲韻、意象、意格三方面去感知詩歌精神,現代詩的習得也一樣通用。如在學習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時,教師只需為學生解讀一些基礎知識:什么是詩歌意象、意境,應用何種語調、懷著何種情感去朗讀,最重要的便是讓學生反復誦讀整篇詩文,于無形中通過自身獨特的審美感受和理解作者的熱烈的情懷——愛國。而這一誦讀體驗的過程中,語文教材的德育功能也于潛移默化中得以實現。

4.3活動體驗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地開發和利用語文學習的社會資源,增強實踐性。把語文學習和社會生活、真實場景聯結起來,能夠取得更為直接有效的教學效果。以課本劇實踐活動課為例,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進行自導自演表演活動,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表演的驅動下,實現生生互動,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活動采用任務引導、小組合作、成果展示、評價激勵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生,使學生通過親身踐行,更好地接受正確價值觀的熏陶。其次,通過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活動熏陶,對提高學生德育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