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免疫調節_第1頁
生物免疫調節_第2頁
生物免疫調節_第3頁
生物免疫調節_第4頁
生物免疫調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生物免疫調節第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問題探討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主要是調節身體遇到的物理或化學變化時穩態的維持。生命體作為一個開放系統,也隨時可能受到細菌、病毒的入侵,體內自身也可能產生衰老、破損、死亡、異常的細胞。這些變化是否會影響穩態的維持呢?這時,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能發生作用嗎?那該生命體又該如何應對呢?第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功能:通過免疫能夠識別“自己”、排除“非己”,以維持內環境的平衡和穩定。第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皮膚和黏膜對病菌的阻擋作用屬哪種免疫?皮膚分泌物的殺菌作用屬哪種免疫?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屬哪種免疫?溶菌酶使細菌溶解屬哪種免疫?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屬哪種免疫?白細胞消滅病原體屬哪種免疫?第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皮膚分泌物的殺菌作用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皮膚和黏膜的阻擋作用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溶菌酶使細菌溶解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非特異性免疫白細胞消滅病原體(皮膚和黏膜組成)(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組成)非特異性免疫:先天的,對多種病原體有防御作用(一)人體的三道防線第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種天然防御功能。特點:人人生來就有,不具特異性,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

特點:出生以后才產生的,它通常只能對某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第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細胞3免疫活性物質胸腺、骨髓脾、淋巴結、扁桃體淋巴細胞(T細胞、B細胞等)吞噬細胞:體液中的各種抗體、淋巴因子、

溶菌酶等第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機體免疫功能失調引起:1.自身免疫病2.過敏反應3.免疫缺陷癥等第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自身免疫病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發生免疫反應。自身免疫反應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癥狀,就成為自身免疫病。第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舉例:1)風濕性心臟病2)類風濕關節炎3)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第1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風濕性心臟病:釀膿鏈球菌表面的一種抗原決定簇心臟瓣膜上的一種物質相似抗體心臟受損風濕性心臟病進攻進攻第1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過敏反應概念:

指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特點:1)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快2)不破壞組織細胞,不引起組織損傷3)有明顯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第1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理過敏原機體抗體某些細胞過敏原釋放物質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多全身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呼吸道過敏(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消化道過敏(食物過敏性腸胃炎)皮膚過敏(蕁麻疹、濕疹血管性水腫)刺激產生吸附再次刺激導致第1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過敏反應

過敏原與過敏反應征:全身性過敏反應:引起過敏性休克,主要是藥物過敏,如青霉素、頭孢霉素,普魯卡因,鏈霉素等。

呼吸道過敏反應:引起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如花粉、塵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過敏反應: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休克,如魚、蝦、蟹、蛋、奶等食物。

皮膚過敏反應:引起麻疹、濕疹、血管性水腫,如藥物、食物、腸道寄生蟲、冷熱刺激等。第1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免疫功能過強不好,免疫功能過弱或缺陷當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統稱為免疫失調病。第1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免疫缺陷癥概念:

指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癥。類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由遺傳引起: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第1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概念:

艾滋病(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傳染病。艾滋病HIV:第1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1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致病機理:艾滋病HIV能夠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特別是能夠侵入T細胞,使T細胞大量死亡,導致患者喪失一切免疫功能,對病原體及多種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HIV(藍色)攻擊T細胞第1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毒分布: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和攜帶者的血液、精液、和乳汁中傳播途徑:1)性行為傳播2)血液傳播3)母嬰傳播第2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預防措施:1)潔身自愛2)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須刀3)不用未經消毒的器械紋眉、穿耳等4)注射器等醫療器械必須嚴格消毒5)需要輸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須經過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艾滋病第2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四、免疫系統的功能:防御功能: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異物入侵清除功能:清除衰老、死亡或損傷細胞監控功能:消滅突變細胞第2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六、免疫學的應用1.免疫預防(接種疫苗)2.免疫治療3.器官移植免疫學應用在三個方面:第2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器官移植:

用正常的器官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叫做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敗取決于什么?

取決于供者和受者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即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進行移植,但為減輕排斥反應,病人還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T淋巴細胞)第2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2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HIV病毒第2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2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2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

2003年12月1日第16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為“Liveandletlive”“相互關愛,共享生命”

2004年主題:“關注婦女,抗擊艾滋”紅絲帶的含義她象征著我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關心與支持;她象征著我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平等的渴望;她象征著我們要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第2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05年主題HIV病毒破壞人的免疫系統!第3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巨噬細胞

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淋巴結、血液中)

T淋巴細胞T細胞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第3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細胞胸腺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轉移至淋巴器官中轉移至淋巴器官中效應T細胞漿細胞(效應B細胞)抗原刺激第3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抗原的概念: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二)抗原和抗體舉例:病原體寄生蟲花粉異型紅細胞異體組織異種動物的血清等異物抗原決定簇示意圖第3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抗體的概念:抗體的化學本質:

機體受抗原刺激后產生的,能與該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體的性質:特異性抗體立體模式圖抗體效應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示意圖第3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抗體的形成:抗原B細胞漿細胞合成分泌抗體抗體的分布:1)血清(主要)2)組織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第3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特異性免疫類型抗原進入人體被體液中相應的抗體消滅被相應的免疫細胞消滅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第3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第一階段:(三)體液免疫抗原吞噬細胞(識別和處理)T細胞B細胞(識別)呈遞抗原呈遞抗原使抗原隱藏的抗原決定簇暴露刺激第3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記憶細胞2)第二階段:B細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漿細胞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第3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3)第三階段:+抗原漿細胞合成和分泌抗體特異性免疫反應抗體與病菌結合,抑制其繁殖或對宿主細胞的黏附抗體與病毒結合,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壞宿主細胞的能力抗體與抗原結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第3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免疫應答第4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體液免疫抗原反應階段效應階段吞噬、處理、呈遞抗原呈遞抗原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產生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記憶細胞效應

B細胞抗體功能感應階段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第4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體液免疫過程抗原吞噬細胞(攝取、處理)T細胞(呈遞)B細胞(識別)直接刺激增殖分化記憶B細胞效應B細胞二次應答分泌抗體發揮免疫效應+抗原第4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第一階段:(四)細胞免疫抗原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T細胞(識別)呈遞抗原使抗原隱藏的抗原決定簇暴露第4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記憶細胞2)第二階段:T細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效應T細胞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應T細胞,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第4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3)第三階段:效應T細胞釋放靶細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淋巴因子(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質,如白細胞介素、干擾素等)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被激活,使其通透性改變,滲透壓變化,最終裂解死亡。通過加強各種有關細胞的作用來發揮免疫效應。如誘導產生更多的效應T細胞,增強其殺傷力等第4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吞噬細胞T細胞記憶細胞效應

T細胞淋巴因子功能淋巴因子吞噬、處理、呈遞抗原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直接殺死靶細胞;釋放淋巴因子增強有關的免疫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能力。細胞免疫第4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細胞免疫過程抗原吞噬細胞(攝取、處理)T細胞增殖分化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與靶細胞結合第4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個階段:小結: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識別、處理和呈遞抗原B細胞、T細胞增殖分化,并形成記憶細胞抗體、效應T細胞和淋巴因子發揮免疫效應第4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五)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區別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相互關系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使靶細胞破裂,釋放淋巴因子

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與抗原結合產生效應方式效應T細胞效應B細胞產生效應細胞靶細胞抗原作用對象細胞免疫項目體液免疫第4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關系

既各自有獨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免疫效應抗原類型發揮免疫作用的主要方式細菌外毒素結核桿菌、麻風桿菌等胞內寄生菌病毒感染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第5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與免疫有關的細胞及其功能來源功能吞噬細胞B細胞T細胞漿細胞

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造血干細胞處理、呈遞抗原、吞噬抗體抗原結合體造血干細胞識別抗原、分化成為漿細胞、記憶細胞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發育識別、呈遞抗原、分化效應細胞、記憶細胞B細胞或記憶細胞分泌抗體T細胞或記憶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