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漁者》古詩_第1頁
《江上漁者》古詩_第2頁
《江上漁者》古詩_第3頁
《江上漁者》古詩_第4頁
《江上漁者》古詩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上漁者》古詩作者: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②愛鱸魚③美。君④看⑦一葉舟,出沒⑤風波⑥里。【注釋】①漁者:捕魚的人。②但:只。愛:喜歡。③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④君:你。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⑤出沒:若隱若現。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⑥風波:波浪。⑦一葉舟:像落葉漂浮在水面的小船。【譯文】江上來來往往無數人,只知喜愛鱸魚之鮮美。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里。【鑒賞】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后二句通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然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1]創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張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時曾擔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他能夠關心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一般民眾的疾苦,寫過一些同情勞動人民的詩歌作品,但流傳下來的很少。江南水鄉,川道縱橫,極富魚蝦之利。其中以江蘇松江四腮鱸魚最為知名。凡往來于松江水上的,沒有不喜歡這一特產,不希望一嘗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蘇吳縣人,生長在松江邊上。對這一情況,知之甚深。但他發之于詩,卻沒有把注意力僅僅停留在對鱸魚這一美味的品嘗和贊嘆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東西。注意到了隱藏在這一特產背后的漁民的痛苦和艱險,并且深表同情。【作者感情】表達作者對漁民工作痛苦艱險的同情。拓展:古詩《江上漁者》教學目標: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解詩題。1、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鋤禾》這首古詩,誰能背誦。(學生背誦)教師出示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讀好?(指名朗讀評價引導:你可讀得真好。但老師想知道你為什么要這樣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上漁者》(板書課題)。2、解詩題:同學們,你覺得題目是什么意思?學生:江上打魚的人。(教師引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理解:漁者——以打魚為生的人。這首題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魚為生的人。3、讀詩題:二、讀詩解意。1、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出沒”的“沒”讀作“mò”,不要讀作“méi”。“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2、自由朗讀: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誰愿意再來讀這首古詩,并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學生朗讀,評價。學生齊讀。3、解詞連句知大意。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注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后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注釋:往來:來來往往。但:只。美:鮮美。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風波:風浪。學生自由讀,了解詩句意思。(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著,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么驚險啊!4、齊讀古詩。三、展開想象,悟詩情。1、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會讀古詩,而且已經知道了《江上漁者》這首詩的內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樣寫下這首古詩的嗎?你們能猜測一下嗎?學生猜測。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測一樣呢?請大家自由讀讀上面這段話。(多媒體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進江邊的一家酒樓吃飯,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于是就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魚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魚人的辛苦,就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古詩。)2、現在誰來說說作者在酒樓里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這其實就是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多媒體出示)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客人很多,鱸魚味道鮮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鱸魚味道的鮮美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嗎?學生讀如果你是酒樓里的客人,當你吃了肉嫩味鮮的鱸魚時,你會怎么說?學生交流: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詩,感受當時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學生齊讀)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樣“吃魚不忘打魚人”。你們讀了這首古詩以后,腦海中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4、學生交流:打魚人那只像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里飄蕩,時隱時現,場面驚險。A、教師出示畫面: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又仿佛聽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出示詩句)看到了小船。教師:這是一艘怎樣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看到了洶涌的波濤。教師:“波濤洶涌”和“一片樹葉”,一個是多么的可怕,力大無比,一個是多么的柔弱,輕飄飄。這是多么的——看到了漁民的船,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教師:“卷”和“打”這兩個詞用得真好,我從“卷”和“打”兩個動詞體會到小船隨時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捕魚人隨時都可能船毀人亡,漁民為了捕魚隨時都可能丟掉自己的性命。哪位小朋友來通過朗讀告訴我們自己看到的。學生朗讀三、四兩句。B、看著這畫面,看著這滾滾波濤,你又想到了什么?學生交流: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吃、住的艱難;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每次打魚到回歸,要經歷很長的時間;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隨時會遭強風雷暴的襲擊;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有可能翻沉……農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實江上漁者也很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魚,條條皆辛苦。”呀!讓我們齊讀三、四兩句。4、寫話:教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