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_第1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_第2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_第3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_第4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NUMPAGES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2013-03-2709:53:19

來源:

作者:【大

小】瀏覽:2347次評論:0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總結一、通假字1、鼓瑟希,鏗爾: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陰歷三月

3、唯求則非邦也與:與,通“歟”,語氣詞二、古今異義1、如會同,端章甫

古:諸侯相見、諸侯共同朝見天子

今:跟有關方面會合起來(辦事)

2、加之以師旅

古:泛指侵略的軍隊

今:軍隊編制單位之一三、活用現象1、端章甫:端,名作動,穿禮服;章甫,名作動,戴禮帽

2、風乎舞雩:風,名作動,吹風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動,落后

4、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異乎三子者之撰:撰,動作名,才能,指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鏗爾:鼓,在金文中鼓的寫法中本身就有動詞“彈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四、句式1、以吾一日長乎爾

狀語后置

2、毋吾以也

賓語前置

3、不吾知也

賓語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賓語前置

5、攝乎大國之間

狀語后置

6、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狀語后置

7、異乎三子者之撰

狀語后置

8、浴乎沂,風乎舞雩

,詠而歸

狀語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賓語前置

10、為國以禮

狀語后置

五、重點實詞

1、居則曰:居,閑居,平時在家

2、攝乎大國之間:攝,夾、迫近

3、加之以師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準則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異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為政的才能

8、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何傷,何妨

9、詠而歸:詠,唱歌

10、吾與點也:與,贊成

11、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讓,謙讓六、重點虛詞1、以

(1)以吾一日長乎爾:介詞,因為

(2)毋吾以也:動詞,認為

(3)則何以哉:動詞,做

(4)加之以師旅:介詞,用

2、如

(1)如或知爾: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禮樂: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過是,只不過

4、唯求則非邦也與:唯,句首語氣詞

5、而

(1)子路率爾而對曰:連詞,表修飾。(2)舍瑟而作:連詞,表順接。

(3)非諸侯而何:連詞,表并列。七、一詞多義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圓

(2)且知方也:道,是非準則

2、爾

(1)以吾一日長乎爾:代詞,你們

(2)子路率爾而對曰:助詞,形容詞詞尾,表狀態(……的樣子)

3、如

(1)如或知爾(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禮樂(至于)

4.為

(1)由也為之(管理,治理)

(2)愿為小相焉(做)

(3)赤也為之小(替)譯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你們不要因為我的年齡比你們長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說話。(你們)平時常說:‘沒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樣?”

(冉有)回答說:“一個縱橫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于修明禮樂,那就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了。”

“公西華,你怎么樣?”

(公西華)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學習。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曾晳,你怎么樣?”

(曾晳)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我和他們三人的才能不一樣呀!”

孔子說:“那有什么關系呢?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

(曾晳)說:“暮春時節(天氣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經穿著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走回家。”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華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問(孔子):“他們三個人的話怎么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晳)說:“你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理讓,可他的話卻一點不謙讓,所以笑他。難道冉有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嗎?怎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難道公西華所講的不是國家嗎?宗廟祭祀和諸侯會同之事,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相,那誰能來做大事呢?”有關資料一、孔子生平和《論語》簡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魯定公時,曾任魯國大司寇,任職期間百姓安居樂業,整個社會達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和諧狀態。后來私人辦學,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還在晚年整理“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自漢代以后,孔子學說成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封建統治者一直把他尊為圣人。他又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以至于今。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合稱為“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