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班幼兒同伴交往及策略研究 論文_第1頁
淺談大班幼兒同伴交往及策略研究 論文_第2頁
淺談大班幼兒同伴交往及策略研究 論文_第3頁
淺談大班幼兒同伴交往及策略研究 論文_第4頁
淺談大班幼兒同伴交往及策略研究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大班幼兒同伴交往及策略研究摘要:社會性的發展影響著孩子今后的發展,小朋友們在幼兒園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伴,本文就本班幼兒情況,以小見大,針對孩子社會性交往中的同伴交往進行詳細闡述,積極的同伴交往行為會產生積極地反饋,消極的交往行為會產生消極的反饋。關鍵詞:大班幼兒;同伴;交往策略一、大班幼兒同伴交往的策略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社會性也在不斷地發展,大班幼兒開始采取各種各樣的策略與同伴進行交往,但并不是每一種策略都能促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在本文中,我查找相關文獻列舉了大班幼兒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常見的一些同伴交往策略,其中包括積極、有效的交往策略,以及消極、無效的交往策略。 (一)有效的交往策略

1.協商交往

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日漸發展,連續性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大有提升,此刻兒童能用清楚的,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且他們的道德感日益增長,遇到困難不會那么沖動。在兩人為了得到一樣東西或是協商制定游戲規則時,他們可能就會“協商”。前段時間班里新增了一個名叫“吉祥燒烤”的角色扮演區,在游戲開始前,孩子們激烈的討論著燒烤店的玩法,他們自行商討角色分配問題,有人扮演廚師,有人扮演顧客,還有人扮演服務員、收銀員。但如果遇到兩個小朋友都想當廚師應該怎么辦?大家紛紛說到“可以等人家玩好了,和他商量交換一下”“廚師不能一直是一個人,我們可以交換著玩,我玩好了可以給他玩”。游戲正式開始,我觀察到游戲過程中,扮演服務員的涵涵小朋友突然不想扮演服務員了,想扮演廚師,就跑去跟扮演廚師的洲洲小朋友商量,“我們換一下吧,我來當廚師,你來當服務員,讓顧客來試試我的手藝,”洲洲猶豫了一會兒,涵涵接著說了一些當服務員的好處“服務員可以來回走動,你一直在這做披薩肯定很累,我們換一下,等下次你想跟我換的時候我也同意好不好?”洲洲同意了,最終兩位小朋友成功互換角色,游戲繼續開心的進行。 2.合作交往

合作行為伴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多,其水平也在顯著提高,這也是大班幼兒交往的主要方式。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平平、依依、蕊蕊還有鉉鉉四位小女生最近迷上了艾莎公主,只見她們在今天的“建構游戲”中,正在用積木搭建“冰雪王國”,平平說到“我們以后就要住在冰雪王宮里了,王宮里要有游樂場可以讓我們一起玩耍,那我來為王宮搭一個游樂場吧。”依依說“我要搭一個又高又大的城堡,蕊蕊你跟我一起搭一個五層的大城堡吧”,鉉鉉說,“那我就負責城堡周圍的守衛吧,讓他保護我們”于是鉉鉉放了單獨的幾塊積木在城堡外圈,當做守衛城堡的士兵。小伙伴們開始分工合作,經過大家的努力,終于搭出了一座漂亮的大城堡,四個小朋友都很開心的“住”進了大城堡里。 3.分享交往

幼兒會與同伴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或者分享自己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通過與同伴的共同游戲和交談促進幼兒的交往,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很簡單的,有時他們就會因為你分享了你最愛的玩具,而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冉冉經常從家里帶些玩具或者繪本與其他幼兒分享,因此獲得了超好的人緣,深受小朋友喜愛,小朋友們都愿意與她一起玩。 (二)無效的(不正確)的交往策略

1.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往

皮亞杰指出幼兒階段的思維是處于以自我中心的,他們往往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隨著年齡的長大,兒童逐漸去自我中心化,但幼兒期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較多,外加現在的幼兒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更加的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在同伴交往中顧及不到他人感受,甚至因為一點小矛盾就產生了攻擊性行為,這對幼兒的同伴交往具有不利影響;

在之前的觀察中發現,在一次“玩具分享日”活動中,大三班的軒軒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了變形金剛玩具,他想玩銘銘帶的小汽車和大火箭,但是他又不愿意與銘銘分享,只想玩別人的玩具,于是他就去搶了銘銘的小汽車,還把銘銘給氣哭了。了解事件的起因和過程后,我與軒軒進行了一場談話,引導他站在銘銘的立場想一想,最終軒軒害羞的低下了頭,將明明的小汽車還了回去,并和明明說對不起,兩個小伙伴和好如初,還相互交換了玩具。2.退縮回避型

他們總是安安靜靜地待著,不主動甚至是“害怕”與人交往。可能是家長過度保護,幼兒缺乏安全感,或是幼兒的某些方面發展不夠好的緣故,在與同伴的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感到了恐懼、焦慮,導致他變得不愿與人交往。本班里有一位小朋友,由于語言能力發展較弱,說話吐字不清,雖然大家很想與他成為朋友,但是都聽不懂他說話,漸漸地沒有小朋友愿意與他玩,久而久之,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還有些倔,變得不喜歡說話,不與同伴交談,玩游戲時也是自己一個人。 3.“攻擊式”交往

這類幼兒往往喜歡與同伴交往,但是往往沒有掌握與人交往的技能技巧,他們渴望與同伴交往,但有時會采取一些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爭搶玩具,隨意改變游戲規則,甚至是推打小朋友,因此會被同伴排斥,拒絕,更加不利于幼兒以后的同伴交往,從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父母身上,你會發現教養方式出現了一些問題,班里的周周就是這樣,經常在于同伴游戲的過程中,產生一些攻擊性行為,在與他媽媽溝通時,我了解到他從小就是,不聽話就被爸爸打一頓,直到打到他聽話,知道自己做錯了為止,周周就用爸爸對待他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二、教師的指導策略影響幼兒同伴交往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幼兒,教師等。 因此針對以上原因,我提出了以下幾種指導策略,以便于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有效的同伴交往策略,具體策略如下: (一)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溫馨的環境

我們都知道環境的重要性----孩子的“第三任教師”,它就像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生活在溫馨的環境中,會讓他們感覺到安全和幸福。同時我們要注意為孩子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與條件,讓孩子在同伴交往的過程中逐步探索,掌握有效交往策略的方法。教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給孩子們制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與條件,抓住同伴交往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多問一問“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做?”引導他們去理解、體諒以及尊重別人;在幼兒共同的成功完成某項任務后,及時并具體的給予表揚,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同伴合作帶來的快樂,更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親社會行為。西南大學的楊澄耐提出應該如何有效提高同伴互動質量:“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提供豐富的互動環境;一方面教師應該為幼兒創設同伴互動的具體情景,提供同伴交往的機會,另一方面,要適當的延遲干預,給予幼兒自主解決人際交往問題的機會。”還有許多相關文件,這些都指出了環境以及創設同伴交往機會的重要作用。 (二)教給幼兒有效的同伴交往策略,培養親社會行為

教師要幫助幼兒懂得有效的同伴交往策略,幫助他們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比如:學習與同伴合作,培養自信心;當別人與自己想法不一樣時學習接納......《指南》中對此也有相關介紹。我們還要培養孩子們的親社會行為,重點是“移情”。對于親社會行為的培養我們可以采用移情訓練法,角色扮演法等, 控制和減少幼兒產生攻擊性行為,學著表達和調節自己情緒,其中榜樣作用不可忽視,對有親社會行為的幼兒進行表揚和稱贊,正確運用暗示和強化的方式。 對于出現攻擊性行為的幼兒,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矯正方法,如:消退法,冷卻法。 (三)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同伴交往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家里是幼兒成長最自然的地方,父母的教養方式對于孩子的發展持久又深遠,影響著孩子們的同伴交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他們起著榜樣作用,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很大原因來源于父母。我國大多數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工作的繁忙,孩子的玩伴除了家人,更多的就是電視、手機,有些父母甚至只重視“學習”,把孩子送往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致使幼兒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和條件,這無疑使越來越多的孩子養成自私、內向、孤僻的性格。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采取正確的教養方式,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家園聯系欄,家長委員會等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以及積極配合,家長們在家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適合交往的環境,為孩子與同伴交往創設機會與條件,交給他們交往的一些技巧。 教師和家長密切配合,協調一致,最大限度的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同伴交往行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四)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確的觀察與引導

在日常的生活中對于幼兒的同伴交往行為及時的進行觀察,觀察是教師做出正確指導的前提、基礎,因此教師在活動中要勤于觀察,適時適宜的引導,及時對幼兒加以引導和教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同伴交往,引導幼兒懂得禮貌交往,學會謙讓,體驗使用分享合作等有效交往策略所帶來的快樂。教師可以采取“移情訓練”“情境體驗”等方法引導幼兒感受,理解他人,促進幼兒與同伴交往,幫助幼兒在實踐中掌握基本有效的同伴交往策略和技能。三、結論 幼兒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不僅僅關乎現在,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重視起來,做他們社會性發展路上的“催化劑”。參考文獻: [1]顧茜茜.論游戲中發展大班幼兒同伴交往的策略[J].啟迪與智慧(下),2020(1).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