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擬試題卷二
單選題:
1下面的變量中是分類變量的是
A.身高B.體重C.年齡D.血型E.血壓
2下面的變量中是是數值變量的是
A.性別B.年齡C.血型D.職業E療效
3.隨機事件的概率P為
A.P=OB.P=1C.P=-0.5D.-0.5<P<0.5E.O<P<1
4.用樣本作推斷,樣本應是
A.總體中典型的一部分
B.總體中任一部分
C.總體中隨機抽取的一部分
D.總體中按比例分配的一部分
E.總體中信息明確的一部分
5.若以發汞含量大于2.6ug/kg為異常,調查某地1000人中多少人屬于異常,
這資料可看作
A.計量資料B.計數資料C.等級資料
D.實驗資料E.以上均不對
6.統計工作的步驟是:
A.作假設、計算統計量、查界值表和作結論
B.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假設檢驗
C.統計設計、收集資料、整理和分析資料
D.設立對照組、估計樣本、重復試驗
E.統計描述、區間估計、假設檢驗
7.反映計量資料集中趨勢的指標是。
A.標準差B.標準誤C.率D.全距E.均數
8,編制頻數表中錯誤的做法是—o
A.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計算極差
B.定組距,常用等組距,一般分8~15組為宜
C.寫組段時組段可重疊,如“2?4,4?6,…”
D.用劃記法計頻數
E.第一個組段應包括變量最小值,最后一個組段應包括變量最大值
9.在描述資料的變異程度時,最寬的范圍是一。
A均數⑦標準差B極差C四分位數間距
D95%的參考值范圍EP5-P95間距
10.比較20頭河馬體重和20只小白鼠體重兩組數據變異程度大小宜采用
A.變異系數(CV)B.方差C.極差(R)
D.標準差⑸E.四份位數間距
11.對血清滴度資料表示平均水平的最常用統計量是::
A.均數B.中位數C.幾何均數
D.全距E.標準差
12.描述一組偏態分布資料的變異程度時,適宜的統計量是:
A.變異系數(CV)B.方差C.極差(R)
D.標準差⑸E.四份位數間距
13.關于標準正態分布曲線下的面積,錯誤的是一
A.-1.96到1.96間曲線下面積是95%
B.1.96到2.58間曲線下面積是2%
C.大于1.645的曲線下面積是2.5%
D.-1.96到-1.645間曲線下面積是2.5%
E.大于1.96的曲線下面積為2.5%
14.〃±1.96cr范圍內占正態曲線卜面積的o
A.80%B.99%C.95%D.5%E.47.5%
15.正態曲線下總面積為。
A.95%B.99%C.50%D.1%E.100%
16.抽樣誤差是由
A.計算引起B.測量引起C.抽樣引起
D.采樣結果不準引起E.試劑、儀器未經校正引起
17..在抽樣研究中,均數的標準誤。
A.比標準差大B.比標準差小C.與標準差無關
D.比均數大E.與標準差相等
18.配對設計t檢驗的統計假設為
A.兩樣本來自同一總體B.差數的均數來自〃=0的總體
C.差數的均數來自〃工0的總體D.差數的均數來自〃20的總體
E.差數的均數來自〃的總體
19.假設檢驗的步驟是
A建立假設、選擇和計算統計量、確定P值和判斷結果
B建立無效假設、建立備擇假設、確定檢驗水準
C確定單側檢驗或雙側檢驗、選擇t檢驗或u檢驗、估計I類錯誤和II類錯誤
D計算統計量、確定P值,做出推斷結論
E以上都不對
20.在比較兩樣本均數的假設檢驗中,結果t=3.24,t0.05(v)=2.086,
t0.01(v)=2,845o正確的結論是
A兩樣本均數不同
B兩樣本均數差異很大
C兩總體均數差異很大
D兩樣本均數來自同一總體
E兩樣本均數來自不同總體
21.區間X±2.58S.的含義是
X
A.99%的總體均數在此范圍內B.樣本均數的99%可信區間
C.99%的樣本均數在此范圍內D.總體均數的99%可信區間
22.通常可采用以下那種方法來減小抽樣誤差。
A.減小樣本標準差B.減小樣本含量
C.增大樣本含量D.以上都不對
23.關于假設檢驗,下列那-一項說法是正確的。
A.單側檢驗優于雙側檢驗
B.采用配對t檢驗還是成組t檢驗是由實驗設計方法決定的
C.檢驗結果若P值大于0.05,則接受H0犯錯誤的可能性很小
D.用u檢驗進行兩樣本總體均數比較時,要求方差齊性
24.兩樣本比較時,分別取以下檢驗水準,下列何者所取第二類錯誤最小
A.?=0.05B.a=0.01C.a=0.10D.?=0.20
25.甲、乙兩人分別從隨機數字表抽得30個(各取兩位數字)隨機數字作
為兩個樣本,求得Xi,S;,X2,S;,則理論上
A.Xi=X2,S;=S;
B.作兩樣本t檢驗,必然得出無差別的結論
C.作兩方差齊性的F檢驗,必然方差齊
D.分別由甲、乙兩樣本求出的總體均數的95%可信區間,很可能有重疊
26.作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時,正確的理解是:
A.統計量t越大,說明兩總體均數差別越大。
B.統計量t越大,說明兩總體均數差別越小。
C.統計量t越大,越有理由認為兩總體均數不相等。
D.P值就是aT
E.P值不是a,且總是比a小。
27.將90名高血壓病人隨機等分成三組后分別用A、B和C方法治療,以服
藥前后血壓的差值為療效,欲比較三種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確的是—O
A.作三個差值樣本比較的t檢驗B.作三個差值樣本比較的方差分析
C.作配伍組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D.作兩兩比較的t檢驗
E.以上都不對
28.當組數等于2時,對于同一資料,方差分析結果與t檢驗的結果:
A.完全等價且F=t.B.方差分析結果更準確
C.t檢驗結果更準確.D.完全等價且t="
E.以上都不對
29.方差分析中
A.F值可能是負數
B.F值不可能是負數
C.組間離均差不會等于組內離均差
D.組間離均差不會小于組內離均差
E.組間離均差不會大于組內離均差
30.方差分析的目的:
A、比較均分B、比較標準差C、比較均方
D、比較離均差平方和E、比較變異系數
31.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組內<SS組間
B、SS組間<SS組內
C、SS總=$$組內+SS組間
D、MS總=1\/1$組內+MS組間
E、MS組內<MS組間
32.在多個樣本均數比較的方差分析中,獲得P>0.05時,結論是
A.證明各總體均數都不相等
B.證明各總體均數不全相等
C.可認為各總體均數不全相等
D.可認為各總體均數相等
E.以上都不是
33.完全隨機設計、隨機配伍組設計的總變異分別可分解成幾個部分?
A2,2B2,3C3,3D3,4E3,2
34.方差分析要求—o
A.各個總體方差相等B.各個樣本均數相等
C.各個樣本來自同一總體D.各個總體均數相等
E.兩樣本方差相等
35.方差分析中的組間均方表示—o
A,表示全部變量值的變異大小
B.僅僅表示抽樣誤差的大小
C.僅僅表示處理作用的大小
D.表示處理作用與抽樣誤差兩者的大小
E.以上都不對
36.方差分析中,對3個樣本均數比較,獲得P<0.05時,結論是—o
A.說明3個總體均數都不相等
B.說明3個總體均數不全相等
C.說明3個樣本均數都不相等
D.說明3個樣本均數不全相等
E.以上都不是
37.計算麻疹疫苗接種后血清檢查的陽轉率,分母為:
A.麻疹易感兒數B.麻疹患兒人數C.麻疹疫苗接種人數
D.麻疹疫苗接種后陽轉人數E.陽性人數
38.已知佛山市和中山市兩地肺癌各年齡別死亡率及兩地總的死亡率,欲比較兩
地總死亡率的高低,應正確選用的分析方法是
A.直接比較兩地總的死亡率B.分別比較各年齡別死亡率
C.計算標化率比較D.不能進行比較
E.以上都不對
39.欲描述疾病發生水平,適宜的指標是
A.發病率B.死亡率C.病死率D.治愈率E.2年生存率
40.標準化率反映了事物發生的—。
A.實際水平B.相對水平C.絕對水平D.真實狀態E.研究總體的水平
41.標準化率適用于—0
A.比較兩地的年齡別死亡率
B.比較兩礦山年輕人的患病率
C.比較兩工廠老工人的死亡率
D.欲比較兩醫院的總治愈率,但兩醫院的重病號人數比率不相同
E.欲比較兩醫院的粗治愈率,但兩醫院的醫療水平不相同
42.對合計率進行標準化的目的是—。
A.消除內部構成的差異,使率具有可比性
B.將率變成實際水平
C.使大的率變小,小的率變大
D.使率能夠在任意兩組中對比
E.以上都不對
43.已知深圳市和廣州市兩地胃癌各年齡別死亡率及總死亡率,欲比較兩地胃
癌死亡的高低,最好的分析方法是
A.直接比較兩地總死亡率
B.分別比較各年齡別死亡率
C.選用間接標化法計算標化率比較
D.選用直接標化法計算標化率比較
E.進行兩地總死亡率差異的假設檢驗
44.經調查獲知甲乙兩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為4/10s,經統一年齡構成后,甲
地標化率為4.5/10',乙地為3.8/105o因此認為:
A.甲地人群較乙地年輕.B,乙地人群較甲地年輕
C.甲地的診斷較乙地準確.D.乙地的診斷較甲地準確
E.標化率符合實際
45.某醫師治療了兩例視網膜炎患者,1例有效,卜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A.有效率為50%.
B.最好用絕對數表示
C.必須用率表示時,應同時給出其可信區間
D.分母太小,用相對數不可靠.
E.不能得知總體有效率
46、描述分類變量資料的相對數主要包括
A、構成比、率、相對比
B、百分率、千分率、萬分率
C、百分比、千分比、萬分比
D、發病率、患病率、感染率
E、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率
47.調查某地居民1600人,得蛔蟲感染率為50%,則其總體率的95%可信
區間為:一
A.47.55?52.45%.
B.48.75?51.25%
C.45?55%.
D.49.68?50.32%
E.據此資料不可推知
48.B區胃癌總死亡率高于A區,但標化后A區高于B區,這是因為
AA區總人口多于B區所致
BB區總人口多于A區所致
CA區老齡人構成較B區多所致
DB區老齡人構成較A區多所致
E總死亡率與年齡別人口構成無關
49.平均發展速度實質是發展速度的表示。
A.中位數B.均數C.幾何均數D.眾數E.以上都不對
50.對分類資料作分析時,正確的是
A.一組資料內各類構成比之和為100%,而率無此關系
B.比較兩組樣本構成比的差異,須作假設檢驗
C.比較兩組樣本率的差異,須作假設檢驗
D.某病年齡別患病率30歲為39.5%o,60歲為20.6%。,可認為30歲比60歲
患病嚴重
E.某病年齡構成30歲為39.5%,60歲為20.6%,可認為30歲比60歲患
病嚴重
51、根據下述資料,則
甲療法乙療法
病情病人數治愈數治愈率(%)病人數治愈數治愈率(%)
輕型403690605490
重型604270402870
合計10078781008282
A、乙療法優于甲療法
B、甲療法優于乙療法
C、甲療法與乙療法療效相等
D、此資料甲、乙療法不能比較
E、以上都不對
52.對四格表資料作卡方檢驗時,若有一個實際數字為0,則
A.不能作卡方檢驗
B.必須用校正卡方檢驗
C.還不能決定是否可計算卡方統計量作檢驗
D.不必計算校正卡方統計量
E.還不能確定是否需要作校正
53.兩個四格表,一個函>叫。另一個個可認為:
A.前者兩個的百分數相差大.B.后者兩個的百分數相差大
C.前者更有理由認為兩總體率不同D.后者更有理由認為兩總體率不同
E.尚不能下結論
54.幾個樣本率比較的/檢驗,得p<0.05可推論為
A幾個樣本率不全相等
B幾個總體率不全相等
C幾個總體率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D每兩總體率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E每兩個樣本率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5.四格表的周邊合計不變時,如果實際頻數有變化,則理論頻數:
A.增大B.減小C.不變D.不確定
E.隨A格子實際頻數的變化而變化
56.某省觀察了三個地區的花生黃曲霉素B1污染的情況,將資料整理成3X2
的行X列表,在進行卡方分析時,發現有只一個格子理論頻數小于5,須采用
的分析方法是
A.直接用公式/=〃(Z--1)計算
n,nc
B.不滿足行X列表公式使用條件,最好增加樣本例數以增大理論頻數
C.刪去上述理論頻數小于5的行
D.將理論頻數小于5所在的行與性質相近的鄰行實際頻數合并
F.刪去上述理論頻數小于5的列
57.卡方的連續性校正使得校正前的卡方值與校正后的卡方值有如下關系,應
用時應注意其適用條件。
A校正前的卡方值大于校正后的卡方值
B校正前的卡方值小于校正后的卡方值
C校正前的卡方值等于校正后的卡方值
D不確定
E校正前的卡方值等于校正后的卡方值+0.5
58.對三行四列表資料作卡方檢驗,自由度等于
A.1B.2C.3D.12E.6
59.四格表卡方檢驗的無效假設H0是
A.兩個構成比相等
B.兩個樣本率相等
C.兩個總體率相等
D.兩個總體構成比相等
E.總體構成比相等
60.在兩組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中,實驗組的觀察值為0,3,7,14,32,對照組的
觀察植為0,0,2,4,4,8。編秩中零值的秩應編為
A.1;2,3B.3;1.5,1.5C.2;2,2D.1;2,5,2.5E.不參加編秩
61.等級資料進行秩和檢驗時,如果H值沒有校正,則
A.提高檢驗的靈敏度
B.會把無差別的總體推斷為有差別
C.會把有差別的總體推斷為無差別
D.第一、二類錯誤概率不變
E.第一、二類錯誤概率都變
62.作符號秩和檢驗時,記統計量T為較小的秩和,則正確的是
A.T值越大P值越小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絕H0
C.P值與T值毫無聯系
D.T值越小P值越小
E.以上都不對
63.在符號秩和檢驗出現兩個差值為零,編秩時,它們的秩應為
A.-1,+2B-1.5,+1.5C.-2,+1D,-1,+1E不參加編秩
64.多樣本計量資料比較,當分布類型不清時選擇
At檢驗.Bu檢驗.C秩和檢驗.D卡方檢驗E.方差分析
65.符合t檢驗的數值變量資料如果采用秩和檢驗,不拒絕H0時
A.第一類錯誤增大
B.第二類錯誤增大
C.第一類錯誤減少
D.第二類錯誤減少
E.第二類錯誤不變
66.在作兩樣本均數比較時,已知nl、n2均小于30、總體方差不齊且極度偏
態的資料宜用
A.卡方檢驗B.秩和檢驗C.t檢驗D.u檢驗
67..兩小樣本比較的假設檢驗,首先應考慮
A.t檢驗或秩和檢驗均可B,用秩和檢驗
C.用t檢驗D.符合t檢驗還是秩和檢驗條件
68.在簡單線性回歸分析中,得到回歸系數為-0.30,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說明
A.X對Y的影響占Y變異的30%
B.X增加一個單位,Y平均減少30%
C.X增加一個單位,Y平均減少0.30個單位
D.Y增加一個單位,X平均減少30%
E.Y增加一個單位,X平均減少0.30個單位
69.求得r值后可推論為
A.兩變量間有相關關系
B.兩變量間無相關關系
C.|r|大時就有意義
D.n大時就有意義
E.對r值作假設檢驗后才能推論
70.作兩變量X和Y的直線相關分析時,正確的理解是
A.作散點圖是多余的
B.Ir|大表示相關密切
C.r<0表示Y隨X增大而增大
D.r>0時可不作假設檢驗
E.以上都不對
71.對于相關系數和線性回歸系數,下列有幾句論斷是正確的
相關系數越大回歸系數也越大。
兩總體回歸系數相等兩總體相關系數也相等。
相關系數與回歸系數的符號一致。
相關描述關聯關系;回歸描述因果關系。
A0句B1句C2句D3句
72.在相關分析中,得到相關系數為0.83,不可能的解釋是
A.X與Y有因果關系
B.X與Y有伴隨關系
C.X與Y有函數關系
D.X與Y的總體相關系數為零
E.X與Y的總體相關系數不等于零
73.由樣本算得相關系數r=0.88,說明
A.兩變量之間有高度相關性
B.r來自高度相關的總體
C.r來自總體相關系數為大于0的總體
D.r來自總體相關系數不為0的總體
E.以上都不一定對
74.從樣本得到變量X與Y的相關系數r=0.92,則
A.X與Y之間一定存在因果關系
B.若對此份資料作回歸分析,其回歸系數是正值
C.若對此份資料作回歸分析,其回歸系數是負值
D.表明總體相關系數pH0
E.表明總體相關系數〃=0
75.根據樣本算得兩個隨機變量X與Y的相關系數r,經t檢驗,P<0.01,可
認為
A.X與Y間密切相關
B.總體相關系數p很大
C.總體相關系數〃=0
D.總體相關系數pH0
E.總體相關系數〃>0
76.直線回歸中,如果散點分布呈直線趨勢,X增加時Y減少,則可初步判斷
A.兩變量呈正相關關系
B.兩變量呈負相關關系
C.兩變量呈無相關關系
D.b>0
E.b<0
77.兩組資料,回歸系數b大的那一組
A.相關系數r也較大
B.相關系數r較小
C.兩變量相關較密切
D.兩組相關系數大小無一定關系
E.以上都不對
78.最小二乘法是指
A.各點到直線的垂直距離的和最小
B.各點到x軸的縱向距離的平方和最小
C.各點到直線的垂直距離的平方和最小
D.各點到直線的縱向距離的平方和最小
E.各點到直線的縱向距離的平方和最大
79.兩變量(x和y)作相關分析時,算得r=0.95,可以說
A.x和y有關,因r值較大
B.x和y相關,可認為x和y有因果關系
C.x和y相關不很密切,因r值不到1
D.不能確定x和y的相關程度,因不知n的大小
E.可以認為x和y存在直線相關關系
80.兩變量(X和y)作相關分析時,算得r=0.38,可以說
A.x和y無關,因r值較小
B.x和y相關不很密切,因r值不到1
C.不能確定x和y的相關密切程度,因不知n的大小
D.雖然x和y相關,但不能認為x和y有因果關系.
E.可以認為x和y存在直線相關關系
81.在直線回歸分析中,Sy.x(直線回歸的剩余標準差)反映
Ay變量的變異度
Bx變量的變異程度
C扣除x影響后y的變異程度
D扣除y的影響后x的變異程度
E回歸系數b變異程度
有一樣本作相關分析,檢驗結果為若作回歸分析,求應是
82.ttr=4.04,tb
以上答案都不正確
Ath>4,04Bth<4,04Cth=4.04Dth#4.04E
83.Y=14+4X是1-7歲兒童以年齡(歲)估計體重(市斤)的回歸方程,若體重換成
國際單位kg,則此方程
A.截距改變
B.回歸系數改變
C.兩者都改變
D.兩者都不改變
84.已知r=l,則一定有
A.b=lB,a=lC.SYX=0D.SYXWO
85.根據某地6至16歲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資料,反映患者的年齡分布可用
A普通線圖B半對數線圖C直方圖D直條圖E復式直條圖
86.表達某地兩年幾種疾病的患病率可用
A直方圖B單式直條圖C復式直條圖D線圖E百分直條圖
87.統計表中不應當出現的項目為
A備注B橫標目C縱標目D線條E數字
88.欲比較兩家醫療機構近15年來床位數的增加速度,應當使用的統計圖為
A復式條圖B百分條圖C線圖D半對數線圖E統計地圖
89.為研究新藥“胃靈丹”療效,在某醫院選擇50例胃炎和胃潰瘍病人,隨機
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用胃靈丹治療,對照組用公認有效的“胃蘇沖劑”,
這種對照屬于
A實驗對照B空白對照C相互對照D標準對照E歷史對照
90.某醫師研究丹參預防冠心病的作用,實驗組用丹參,對照組用無任何作用的
糖丸,這種對照屬于
A實驗對照B空白對照C相互對照D標準對照E安慰劑對照
91.實驗設計和調查設計的根本區別是
A實驗設計以動物為對象
B調查設計以人為對象
C調查設計可隨機分組
D實驗設計可人為設置處理因素
E實驗設計可隨機分組
92.進行配對設計的目的是
A實驗的方便
B收集資料的方便
C分析資料的方便
D減少實驗誤差提高效率
E設計簡便
93.所謂對樣本含量的估計就是要在
A資金允許的條件下確定盡可能多的例數
B時間允許的條件下確定盡可能多的例數
C可以說明問題的前提下確定最少的例數
D保證研究結論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確定最少的例數
E能得到拒絕零假設結論前提下確定最少的例數
94.醫學研究中,設立對照組的目的是
A分離處理因素的效應
B均衡實驗因素
C便于估計總體參數
D減少樣本含量
E減少抽樣誤差
95.幾種抽樣調查方法,抽樣誤差最小的是
A簡單隨機抽樣B系統抽樣C分層抽樣D整群抽樣E階段抽樣
96.與普查相比,抽樣調查的優點是
A節省時間、人力、物力
B資料分析簡單
C能計算發病率
D資料的代表性更好
E統計分析指標少
97.實驗設計與調查設計的根本區別是
A調查設計比較簡便
B實驗設計可人為設置處理因素
C實驗設計以動物為對象
D調查設計以人為對象
E兩者無區別
98.為驗證某疫苗在兒童中的預防效果,在某地全部500名易感兒童中接種,
一段時間后從中隨機抽取200名兒童進行接種后效果考察,得陽性人數178
名,則可認為
A該研究的樣本是500名易感兒童
B該研究的總體是200名易感兒童
C該研究的樣本是178名陽性人數
D陽性率是該研究的一個統計指標
E該資料是計量資料
99.出生率下降,可使
A.嬰兒死亡率下降
B.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C.總死亡數增加
D.老年人口數下降
100計算某年嬰兒死亡率的分母為
A年活產總數
B.年初0歲組人口數
C年中0歲組人口數
D.年末0歲組人口數
101.自然增長率是估計一般人口增長趨勢的指標,它的計算是
A.出生數一死亡數
B.粗出生率一粗死亡率
C.標化出生率一標化死亡率
D.年末人數一年初人數
102.計算某年圍產兒死亡率的分母是
A.同年妊娠28周以上的婦女數
B.同年妊娠28周以上出生的活產數
C.同年圍生期死胎數+死產數+活產數
D.同年出生后7天內的新生兒數
103.終生生育率是指
A.一批經歷過整個育齡期的婦女一生實際的生育的子女數
B.一批婦女按某年的年齡別生育水平計算,一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數
C.一批經歷過整個育齡期的婦女某年的平均活產數
D.某年齡段的婦女某年的平均活產數
104.嬰兒死亡率是指
A.0歲死亡率
B.活產嬰兒在生活一年內的死亡概率
C.某年不滿1歲嬰兒死亡數與同年活產總數之比
D.某年不滿1歲嬰兒死亡數與同年嬰兒總數之比
105.某病病死率和某病死亡率均為反映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兩者的關系為
A.病死率高,死亡率一定高
B.病死率高,死亡率不一定高
C.青年人口中,病死率高,死亡率也高
D.女性人口中,病死率高,死亡率也高
106.總和生育率下降,可使老年人口百分比
A.上升
B.下降
C.毫無關系
D.以上答案均不對
107.隨訪觀察某種慢性病1000人的治療結果,第一年死了100人,第二年死
了180人,第三年死了144人,則該慢性病的3年生存率的算法為
A.(0.9+0.8+0.8)/3
B.1-0.10X0.20X0.20)
C.1-0.10-0.20-0.20
D.0.90X0.80X0.80
108.老年人口一般是指
A.50歲及以上的人口
B.55歲及以上的人口
C.60歲及以上的人口
D.65歲及以上的人口
109.衛生統計工作的基本步驟包括
A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
B資料整理、統計描述、參數估計和統計推斷
C實驗設計、資料收集、資料整理和統計分析
D資料收集、資料核對、資料整理和資料分析
E統計設計、統計描述、統計估計和統計推斷
110.以下不屬于定量資料。
A.體塊指數(體重/身高2)
B.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
C.細胞突變率(%)
D.中性核細胞百分比(%)
E.中學生中吸煙人數
111.關于頻數表的制作,以下論述是正確的
A.頻數表的組數越多越好
B.頻數表的下限應該大于最小值
C.頻數表的上限應該小于最大值
D.一般頻數表采用等距分組
E.頻數表的極差是最小值與最大值之和
112.比較身高與坐高兩組單位相同數據變異度的大小,宜采用
A.變異系數(CV)
B.標準差(s)
C.方差(s2)
D.極差(R)
E.四分位間距
113.關于假設檢驗的以下論述中,錯誤的是
A.在已知A藥降血壓療效只會比B藥好或相等時,可選單側檢驗
B.檢驗水準定得越小,犯I型錯誤的概率越小
C.檢驗效能定得越小,犯II型錯誤的概率越小
D.P值越小,越有理由拒絕H0
E.在其它條件相同時,雙側檢驗的檢驗效能比單側檢驗低
114.兩組數據中的每個變量值減同一常數后,做兩個樣本均數差別的t檢驗,
A.t值不變
B.t值變小
C.t值變大
D.t值變小或變大
E.不能判斷
115.將90名高血壓病人隨機等分成三組后分別用A、B和C方法治療,以服
藥前后血壓的差值為療效,欲比較三種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確的是
A.作三個樣本兩兩間差值比較的t檢驗
B.作三個樣本差值比較的方差分析
C.作服藥前后配對設計資料的t檢驗方差分析
D.作配伍組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E,以上都不對
116.某醫師治療了兩例視網膜炎患者,1例有效,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A.有效率為50%
B.最好用絕對數表示
C.必須用率表示時應同時給出其可信區間
D.分母太小,用相對數不可靠
E.不能得知總體有效率
117.經調查甲乙兩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為4/105,經統一年齡構成后,甲地
標化率為4.5/105,乙地為3.8/105o因此可認為
A.甲地人群平均年齡較乙地大
B.甲地人群實際冠心病死亡率較乙地高
C.甲地老年人構成較乙地大
D.甲地各年齡別冠心病死亡率都較乙地高
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風險較乙地高
118.以下不是卡方檢驗的用途
A.推斷兩個或兩個以上總體率之間有無差別
B.交叉分類資料兩屬性間有無相關關系
C.檢驗頻數分布與理論分布的擬合優度
D.推斷兩個或兩個以上總體構成比之間有無差別
E.推斷兩個或兩個以上總體均數之間有無差別
119.在兩組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中,實驗組的觀察值為0,3,7,14,32,對照組的
觀察植為,0,2,4,4,8。編秩中零值的秩應分別編為
A.1;2,3B.3;1.5,1.5C.2;2,2D.1;2.5,2.5E.不參加編秩
120.根據某地6至16歲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資料,反映患者的年齡分布可用
A.普通線圖
B.半對數線圖
C.直方圖
D.直條圖
E.復式直條圖
121.根據樣本算得兩個變量X與Y之間的相關系數r,經t檢驗,P<0.01,
可認為
A.X與Y間相關密切
B.總體相關系數P=1
C.總體相關系數P=0
D.總體相關系數PW0
E.總體相關系數P>0
122.對藥物半衰期較長的某藥作不同劑量療效的臨床試驗,以下設計不適宜
A.配對設計一
B.完全隨機設計
C.交叉設計
D.配伍組設計
E.以上設計都不合適
123.與實驗相比
A.調查中對非研究因素控制更為嚴格
B.調查不對研究對象作人為干預
C.調查結果更為可靠
D.調查設計要遵循隨機和均衡的原則
E.調查研究的樣本可以更小
124從〃到〃+1.96S范圍外左右兩則外正態曲線下的面積是
A.2.5%B.95%C.5.0%D.99%E.52.5%
125.在醫學統計學中樣本與總體的關系是
A樣本是總體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B樣本是總體中最有特點的一部分
C樣本是總體中典型的一部分
D樣本是總體中有意義的一部分
E樣本是總體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部分
126.以下關于概率的定義中錯誤的是
A.當概率小于0.05,則為不可能事件
B.當概率等于1,則為必然事件
C.當概率在0至1之間時,為隨機事件
D.當重復實驗次數足夠大時,事件發生頻率接近概率
E.當概率等于零,則為非隨機事件
127.頻數表不能
A.反映頻數分布的特征
B.方便進一步統計分析計算
C.便于發現異常值
D.精確估計算術均數的值
E.用于分類資料
128.在描述定量資料的集中趨勢時,以下論述中錯誤的是
A.均數適宜于對稱分布資料
B.幾何均數和中位數都適宜于正偏倚分布
C.同一正偏倚分布資料,估計的均數值小于中位數值
D.對稱分布資料的均數值等于中位數值
E.幾何均數特別適宜于細菌學和免疫學檢測指標的描述
129.用大量來自同一總體的獨立樣本對總體參數作估計時,關于95%可信區
(CI),正確的說法是
A.大約有95%樣本的95%CI覆蓋了總體參數
B.對于每一個95%CI而言,總體參數約有95%的可能落在其內
C.各個樣本的95%CI是相同的
D.對于每一個95%C1而言,有95%的可能性覆蓋總體參數
E.以上說法都不對
130.在假設檢驗中,關于P值與a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值是決策者事先確定的一個可以忽略的、小的概率值
B.P值是在H0成立的條件下,出現當前值以及更極端狀況的概率
C.a值并不一定要取0.05,根據實際需要甚至可以取到0.15
D.在同一次假設檢驗中,作單側檢驗時所得P值比作雙側檢驗時所得P值小
E.a值越小,所得結論越可靠
131.當組數等于2時,對于同一資料,方差分析與t檢驗的關系是
A.完全等價且F=t
B.方差分析結果更準確
C.t檢驗結果更準確
D.完全等價且t=VF
E.以上都不對
131.下列關于方差分析的陳述中正確的是
A.方差分析用于比較各組的總體方差是否相等
B.方差分析結果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各樣本均數來自同一總體
C.方差分析中判斷F值相對應的P值時需查雙側界值表
D,方差分析得到的F值越大,表明總體均數差別越大
E.方差分析得到的F值越小,越沒有理由懷疑H0成立
132.調查某疫苗在兒童中接種后的預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兒童中
進行接種,經一定時間后從中隨機抽取300名兒童做效果測定,得陽性人數228
名。若要研究該疫苗在該地兒童中的接種效果,則
A.該研究的樣本是1000名易感兒童
B.該研究的樣本是228名陽性兒童
C.該研究的總體是300名易感兒童
D.該研究的總體是1000名易感兒童
E.該研究的總體是228名陽性兒童
133.在比較兩個率時,進行標準化的目的是
A.使兩個率之間的差異減小
B.使兩個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實際水平
C.使兩個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對水平
D.任兩個率進行比較都必須先進行標準化
E.代替假設檢驗發現兩個率之間的差別
134.用A法和B法分別檢測100名確診的癌癥病人,A法的陽性率為pA,B法
的陽性率為pB。檢驗兩種方法陽性率差異的方法應采用
A.檢驗兩樣本率是否相等的u檢驗
B.檢驗兩總體率是否相等的u檢驗
C.檢驗兩樣本率是否相等的x2檢驗
D.檢驗兩總體率是否相等的x2檢驗
E.兩非獨立樣本的總體率是否相等的x2檢驗
135.兩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結果判定為
A.T越大,P越大
B.T越大,P越小
C.T值在界值范圍內,P小于相應的用
D.T值在界值范圍內,P大于相應的?
E.以上都不對
136.關于基于秩次的非參數檢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符號秩和檢驗中,差值為零不參加編秩
B.隨機區組設計資料的秩和檢驗中,各組混合編秩
C.當符合正態假定時,非參數檢驗犯II類錯誤的概率較參數檢驗大
D.當樣本足夠大時,秩和分布近似正態
E.秩和檢驗適用于檢驗等級資料、可排序資料和分布不明資料的差異
137.為比較某地兩年幾種疾病的患病率,可采用
A.直方圖
B.復式直條圖
C.線圖
D,構成比直條圖
E.圓圖
138.回歸分析是研究
A.兩變量X,Y變化的關聯性
B.兩變量X,Y變化的方向性
C.因變量依賴自變量變化的數量關系
D.兩變量變化的緊密程度
E.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的相關比例
139.為減少測量順序對比較新藥與常規藥治療結果的影響,作統計設計時最好
應采用以下哪項措施
A.設對照組B.隨機化安排C.增加實驗次數D盲法E.以上都不行
140.關于隨機抽樣,以下論述中正確的是
A.單純隨機抽樣適合大規模的抽樣調查
B.當學生學號按入學成績編排時,評價學生成績的抽樣調查可采用系統抽樣
C.整群抽樣的優點是抽樣誤差較小
D.分層抽樣可以通過分層控制非研究因素對調查結果的影響
E.在一次抽樣調查中只能采用一種抽樣方法
141.以下指標誰的分母不是用平均人口數
A.死因別死亡率B.粗死亡率C.某疾病發病率D.嬰兒死亡率E.以上都不是
多選題
1.醫學統計工作的基本步驟是
A.設計
B.搜集資料
C.整理資料
D.分析資料
E.統計推斷
2、以下屬于數值變量資料的是
A.性別編碼B.紅細胞計數(:脈搏次數D.血糖含量E.職業編碼
3.衛生統計工作中的統計資料主要的來源有:
A.統計報表
B.定量資料
C.經常性工作資料
D.專題調查或實驗
E.分類資料
4.編制頻數表時,正確的作法是—
A.先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B.組段間不得重疊
C.常用等距分組
D.極差等于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E.分組數越少越好
5下列論斷中,不正確的是
A.均數總是大于中位數
B.均數總比標準差大
C.樣本均數大時,標準差也一定會大
D.樣本量增大時,極差一定增大
E.變異系數沒有量綱
6.作定量資料的統計描述,正確的是
A.均數用于描述集中趨勢
B.均數、中位數和幾何均數可隨意選用
C.標準差是常用的描述變異程度的指標
D.變異系數=均數/標準差
E.四分位數間距和變異系數也是變異程度的指標
7.對95%正常值范圍或參考值范圍的正確理解是
A.在此范圍之外者可能為異常
B.在此范圍內者一定正常
C.尚有5%的正常人在此范圍之外
D.95%的正常人在此范圍內
E.此范圍外者95%不正常
8.作兩組樣本均數的假設檢驗時,若得到P<0.05,則
A.按0.05的檢驗水準,可認為兩樣本均數的差別是由抽樣誤差造成的
B.按0.05的檢驗水準,可認為兩樣本均數有差別
C.按0.05的檢驗水準,可認為兩總體均數有差別
D.如果實際上兩總體均數沒差別,那么碰巧出現現有兩樣本均數的差異甚至更
大的差異的可能性小于0.05
E.按0.05的檢驗水準,可認為兩總體均數的差別比較小
9.關于檢驗假設,F面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檢驗假設是對總體作的某種假定
B.檢驗假設是對樣本作的某種假定
C.檢驗假設包括零假設和備擇假設
D.檢驗假設與備擇假設是對立的
E.檢驗假設與備擇假設地位是相等的
10.可提高假設檢驗的把握度(1-P)的有:
A.增大I類錯誤B.增大II類錯誤C.增大樣本含量
D.增大標準差E.增大變異系數
11.當樣本含量增大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差會變小
B.均數標準誤會變小
C.均數標準誤會變大
D.標準差會變大
E.可同時減小I類錯誤和II類錯誤
12.關于t分布與標準正態分布的關系,以下正確的有
A.都是單峰對稱分布
B.均數都為0
C.二者的界值都與自由度有關
D.當樣本含量較大時,二者很接近
E.前者圖形不可能比后者“瘦高”
13.關于方差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組總體方差是否相同
B.方差分析的組間均方僅僅表示抽樣誤差大小
C.各組數據呈嚴重偏態時,也可以作方差分析
D.兩樣本均數差別的假設檢驗可用t檢驗,也可以用方差分析
E.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組總體均數是否相同
14.關于成組設計方差分析,正確的說法是
A.要求各樣本來自同一總體B.要求各總體均服從正態分布
C.各樣本含量可以不同D.要求各總體方差相等
E.查F界值表時的自由度分別為組間自由度和組內自由度
15.方差分析的前提條件是―-
A.資料服從正態分布B.各總體方差相同C.各樣本方差相同
D.各總體均數不等E.各樣本均數和方差都相同
16.關于率的標準化,正確的是:
A.直接法標化率實質上是年齡別死亡率的加權平均,權重為標準人口的年齡別
人口數
B.粗死亡率實質上是年齡別死亡率的加權平均,權重為所考察地區的年齡別人
口數
C.若所考察地區與標準人口的年齡別人口構成
D.比較兩地的胃癌死亡率,如果兩地的年齡別人口構成相同,則不必進行標化
E.比較兩地的胃癌死亡率,標準人口的選取不影響標化的結果
17.一次腹瀉的爆發調查表明:發病者中有90%在甲飯館就餐,有10%在乙飯
館就餐,則錯誤的是
A.可認為傳染源來自甲飯館
B.經過作率是否相等的假設檢驗,若結論是拒絕H0,則可認為傳染源來自甲
飯館
C.這里,90%與10%是粗發病率,要進行比較,需先進行標準化
D.還不能認為傳染源來自甲飯館,需進一步調查分別在兩飯館就餐的人數
E.90%與10%都是比率,分別反映了在甲、乙飯館就餐者發病的可能性大小
18.下面關于率的說法正確的有
A.若一項調查顯示某地省級醫院的肺癌病死率高于基層醫院,則可以認為前者
的醫療水平不如后者
B.調查100名“皮癢”病人,發現他們中98%的人常用X牌蚊香,據此可認
為這種蚊香很有可能是引起“皮癢”的原因
C.若某地老年人的比重比標準人口的老年人比重大,則該地標準化后的死亡率
比原來的粗死亡率高
D.某區一年內死亡200人,其中10人因肺癌死亡,則該地當年肺癌死亡率為
5%
E.發病率時一種“率"指標,反映了發病的機會大小
19.已知男性的鉤蟲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較廣東省甲乙兩地的鉤蟲感染率,
但甲地人口女多于男,而乙地人口男多于女,欲作總的比較,適當的比較方法
是
A.分性別進行比較
B.對調查得到的兩地鉤蟲感染率進行x2檢驗
C.不具可比性,無法比較
D.對性別進行標準化后再作比較
E.以上都不對
20.以下哪些是卡方檢驗的用途:
A.推斷兩個或兩個以上總體率之間有無差別
B.交叉分類資料兩屬性間有無相關關系
C.檢驗頻數分布的擬合優度
D.推斷兩個或兩個以上總體構成比之間有無差別
E.推斷兩個或兩個以上總體均數之間有無差別
21.測得14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和14例健康人尿中17酮類固醇的排出
量(mg/dl),兩組標準差接近,分析尿17酮類固醇排出量與老年慢性支氣管
炎是否有關,可作
A.相關分析B.兩組t檢驗C.配對t檢驗D.方差分析E卡方檢驗
22.作等級資料行X列表的卡方檢驗,若理論數小于5的格子數多于1/5總
格子數,則正確的做法是:
A.改做秩和檢驗,不做卡方檢驗
B.改做u檢驗
C.加大樣本后再作分析
D.作合理的合并后再作分析
E.改做t檢驗。
23.關于行X列表資料的卡方檢驗,正確的是
A:不能用于四格表資料的分析
B:只能用于多個樣本率的比較
C:可用于交叉分類資料兩種屬性間關聯性分析
D:對多個樣本率作比較若拒絕H0,表明任兩個總體率不相等
E:能用于多個構成比的比較
24.關于卡方檢驗,正確的是
A.可用于兩個率比較的假設檢驗
B.可用于四格表資料的假設檢驗
C.可用于行義列表資料的假設檢驗
D.用于比較兩個幾何均數的假設檢驗
E.可用于兩類構成比比較的假設檢驗
25.關于秩和檢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獨立樣本比較時,應混合編秩,相同值取平均秩
B.配對符號秩和檢驗中應分別計算正負秩和,以絕對值較小者為檢驗統計量
C.配對符號秩和檢驗中T值越大,P值越小
D.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零值舍去不要
E.配對符號秩和檢驗中,當樣本例數較大時,可用正態近似法檢驗
26.以下檢驗方法中,屬于非參數的特點
A.不受總體分布的限定
B.檢驗效能高于參數檢驗
C.要求樣本例數很大
D.適用于等級資料
E.多數方法簡單,易于掌握
27.下述哪些不是非參數統計應用條件是
A.t檢驗B.Wilcoxon檢驗C符號秩和檢驗D.Kruskal-Wallis檢驗
28作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正確的是
A.兩樣本各自獨立編秩
B.用差值的絕對值編秩
C.兩樣本混合編秩
D.相同值計算平均秩次
E.若拒絕H0,可認為總體有差別
29.對于線性相關和線性回歸,下列論斷錯誤的是
A.相關系數越大回歸系數也越大。
B.如果有統計學意義,則相關系數與回歸系數的符號一致
C.總體回歸系數與總體相關系數的假設檢驗等價
D.相關描述互依關系;回歸描述依存關系
E總體回歸系數與總體相關系數的假設檢驗不等價
30.同一雙變量資料進行直線相關與回歸分析,r表示相關系數,b表示回歸系
數,則不可能有
A.r>0,b<0
B.r<0,b>0
C.r>0,b>0
D.r=b
E.r與b的符號無關
31.以下統計量結果錯誤的是
At檢驗t=-3.15
B回歸系數b=-7.2
C相關系數r=-1.5
D/檢驗Z2=-3.85
E回歸直線截距a=3
簡答題:
1.欲研究廣東省6歲兒童的身高情況,在廣東省隨機抽取了200名6歲兒童
進行調查,以此為例說明同質、變異、總體與樣本這幾個概念。
2.衛生統計工作中的統計資料主要的來源有哪些?
3.簡述統計工作全過程的四個步驟。
4.試舉例說明常見的三種資料類型。
5.統計學上的變異、變量、變量值是指什么?
6.簡述編制頻數表的步驟與要點。
7.描述計量資料集中趨勢(一般水平)的指標有哪些,各適用于什么情況?
8.描述計量資料離散程度(差別大小)的指標有哪些,各適用于什么情況?
9.統計描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點?
10.簡述變異系數的實用時機。
11.怎樣正確描述一組計量資料?
12.正態分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3.參考值范圍是指什么?
14.簡述估計參考值范圍的步驟與要點。
15.簡述正態分布的用途。
16.簡述可信區間在假設檢驗問題中的作用。
17.假設檢驗時,當PW0.05,則拒絕H0,理論依據是什么?
18.假設檢驗中a與P的區別何在?
19.什么叫兩型錯誤?作統計學假設檢驗為什么要加以考慮?
20.配對比較是不是就比成組比較好?什么情況下用配對比較比較好?
21.t檢驗有幾種?各適用于哪些情況?
22.什么叫假設檢驗?醫學研究中常用的假設檢驗有哪些?
23.通過實例說明為什么假設檢驗的結論不能絕對化?
24.方差分析的檢驗假設(H0)是什么?
25.方差分析中,各離均差平方和之間有何聯系?各自由度之間又有何聯系?完
全隨機設計、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的離均差平方和與自由度分別如何分解?
26.三組均數比較時,為什么不能直接作一般的兩兩均數比較的t檢驗?
27.兩組均數差別的假設檢驗能否作方差分析,為什么?
28.方差分析中,組間變異是來源于那些方面的變異?
29.對多組均數作方差分析的主要步驟和結果有那些?
30.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1.為什么不能以構成比代率?
32.簡述相對數標準化的基本思想。
33解釋在何種情況下應選用率的直接標化法,何種情況選用間接標化法?
34.率的直接標化法,與間接標化法有何不同?
35.應用相對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6.常用相對數指標有哪些?它們的意義上有何不同?
37.統計學上資料是否“具有可比性”指的是什么?你能舉出一些不可比的例子
嗎?
38.二項分布、Poisson分布各有哪些特征?
39.簡述二項分布、Poisson分布、正態分布的關系。
40.二項分布的應用條件是什么?
41./檢驗的用途有哪些?
42.以下表資料說明/檢驗的基本思想。(不用計算)
治療治愈(理論)數未愈(理論)數合計治愈率(%)
A11(20)89(80)10011
B31(22)79(88)11028
合計4216821020
43.四格表資料/檢驗的條件有哪些?
44.某病的發病率對全國人口來說是8.72%,現在某縣回顧一年,抽樣調查了120
人,有16人發病,如果要考察該縣的發病率是否高于全國,請問可不可以對該
份資料作/檢驗,你認為應該用什么方法?
45.請指出非參數檢驗與參數檢驗相比的優、缺點。
46.簡述參數檢驗與非參數檢驗的定義及兩者的區別。
47.簡述配對比較秩和檢驗的編秩方法。
48.配對設計差值的符號秩和檢驗步驟。
49.兩組比較的秩和檢驗的編秩方法。
50.對同一資料,又出自同一研究目的,用參數檢驗和非參檢驗結果不一致時,
宜以何為準?
51.非參數檢驗的適用范圍。
52.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等于0,是否說明這兩個變量之間沒有關系?
53.直線回歸及其回歸方程有何用途?
54.簡述作直線相關與回歸分析時應注意的事項。
55.簡述直線回歸與直線相關的區別與聯系。
56.簡述直線相關系數意義。
57.經檢驗認為回歸方程有意義,表明兩變量間存在因果關系,對否?
58.用什么方法考察回歸直線圖示是否正確?
59.依次寫出箱式圖中涉及到的各個取值。
60.直方圖中各矩形的高度等于頻數(或頻率),對嗎?
61.統計表的列表原則是什么?
62.線圖和半對數線圖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63.某醫院擬研究某新藥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試確定該研究設計中的三個基本要
素是什么?
64.樣本含量估計的要素有哪些?
65.什么是盲法?舉例說明盲法在臨床試驗中的重要性。
66.實驗設計應當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則?
67.各舉一個配對設計和成組設計的例子。
68.按實驗設計的要求和原則,對下列設計加以分析:某醫師研究一種新藥對慢
性支氣管炎的近期療效,以門診30名病人作為觀察對象,以30名住院病人服
用傳統藥物作為對照,經過3周治療后,統計結果發現新藥癥狀近控率高于傳
統藥物近控率。
69.某研究者欲將15只大白鼠隨機分配到甲、乙、丙三組,每組5例。試由
查出的隨機數字寫出分組結果,并簡述分組方法。
70.調查研究的基本抽樣方法有那些?按抽樣誤差由大到小的順序寫出。
71.舉例說明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的特點。
72.常用的獲得原始資料的調查方式有哪些?應答率最低和所得資料最為可靠的
方式分別是哪種?
73.由無限總體抽樣和有限總體抽樣時所需的樣本含量有何不同?
74.根據調查范圍可以將調查方法分為哪些?
75.簡述常用的四種隨機抽樣方法。
76.某市衛生防疫站為驗證復方制劑A(桂葉、板蘭根、防風、白芷和葛根等)
預防流感的效果,取城區第一幼兒園的兒童作研究對象,小班兒童為實驗組服
用制劑A,大班兒童為空白對照組,不服用任何制劑,結果認為制劑A無預防
流感的作用。試評述該結果。
77.何謂人口老齡化?請簡述其影響因素。
78.發病率、時點患病率、時期患病率的區別。
79.疾病統計的觀察單位“病人”和“病例”的區別。
80.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區別。
81.簡述嬰兒死亡率指標的實際意義
82.平均壽命與平均死亡年齡的區別?
83.簡略去死因壽命表的作用。
84.簡述壽命表中的幾個主要指標。
85.簡述壽命表的用途。
86.全死因壽命表可分為哪幾類,哪類更常用。
87.在腫瘤預后分析中,死于非腫瘤患者的數據怎樣處理?
88.生存分析可用于發病資料的分析嗎?請舉例說明。
89.生存時間能計算平均數、標準差嗎?
90.Cox回歸可估計參數,故屬于參數方法?
91.簡述生存資料的基本要求。
計算題:
1.
有12蹺般赭岐膿硼嘶眼驪柵圻懂新各颼-洲逋(kg).im
所示,,兩批斕憾計分機
個科123456789101112
服藥前10113113114312413712695906784101
嬲后100136126150128126116105875774109
2.
將14只燦昆覦分艇久獻舶蝴地凰?勤疏氏矩??岫DNA
犍(mgg),蒯此船作統計分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更新項目基礎設施拆遷補償及環境修復協議
- 幼兒園高級教師崗位聘用合同(雙語教學版)
- 商品標簽信息存儲與安全管理協議
- 物業管理合同變更確認及服務質量保證書
- 在線教育平臺教師聘用與職業發展合作協議
- 抖音短視頻IP授權與商業合作開發合同
- 新能源項目融資合作框架及風險評估服務協議
- 高端固態電池生產線運維與技術創新合作合同
- 港澳臺青年實習兼職就業指導與實習實訓合同
- 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項目建設與運營風險分擔協議
- 2025-2030年中國服務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江西省豐城市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康復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安全生產月活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課件
- 2025年新工人入場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奪冠)
- 河北名校2025屆高考生物全真模擬密押卷含解析
- 血站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三模)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寧夏銀川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試卷(含解析)
- 浙江浙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收集、貯存及轉運危險廢物5000噸的搬遷項目環評報告
- 抗凝劑皮下注射技術臨床實踐指南(2024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