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學真題匯編:物質的鑒別、推斷與分離、提純及答案_第1頁
2022年中考化學真題匯編:物質的鑒別、推斷與分離、提純及答案_第2頁
2022年中考化學真題匯編:物質的鑒別、推斷與分離、提純及答案_第3頁
2022年中考化學真題匯編:物質的鑒別、推斷與分離、提純及答案_第4頁
2022年中考化學真題匯編:物質的鑒別、推斷與分離、提純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質的鑒別、推斷與分離、提純1.(2022·貴州畢節·中考真題)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一”表示兩種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已知:Cu2(OH)2CO3A+B+C(三者均為氧化物、反應前后各元素化合價均未改變),D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農業上可用E、F等配制成具有殺菌作用的波爾多液作為農藥使用。回答下列問題:(1)D的化學式為_____。(2)組成元素與B完全相同的另一種物質是_____(填化學式)。(3)如果“C→B”為置換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其中C物質發生_____(“氧化”或“還原”)反應。(4)為鑒定F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F溶液藍色沉淀沉淀溶解、得到藍色溶液。上述藍色沉淀溶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2.(2022·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圖中的A﹣F六種物質及他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和轉化關系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其中A的濃溶液有吸水性,B的溶液為藍色,C是目前世界年產量最高的金屬,D由兩種元素組成,E的溶液俗稱石灰水(圖中或“一”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為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轉化及反應關系已略去,物質間的反應及轉化均在溶液中進行,物質是溶液的只考慮溶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分別寫出B、E物質的化學式。B:___________E:___________(2)C與A的稀溶液反應時、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___________。(3)寫出A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4)C與B的溶液發生反應的類型為___________(填”化合”或”置換”或“復分解”)反應。3.(2022·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某食品包裝袋中脫氧劑的成分可能含有鐵粉、碳粉、碳酸鈉、氯化鈉、氧化鐵中的幾種,興趣小組為確定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固體A的化學式為______。(2)操作I的名稱是______。(3)黃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陽離子是______(填離子符號)。(4)綜合分析該脫氧劑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5)為驗證該脫氧劑中還未確定的物質是否存在,應采用的實驗方案是______(寫出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4.(2022·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A~J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A為綠色粉末狀固體,B、J、G為黑色固體,H為鐵銹的主要成分,D、I為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B的化學式__________。(2)寫出反應③和④的化學方程式: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5.(2022·黑龍江黑龍江·中考真題)A-H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E分別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B、C中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A是黑色固體,B的溶液為藍色,可與石灰乳配制農藥波爾多液。E是目前世界上年產量最高的金屬。G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液體物質。圖中“—”表示相連兩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著相應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已省略)。請回答:(1)C的化學式______;H的固體俗稱為______,H的用途______(舉一個);(2)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反應。(3)汽水中存在反應③,汽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為______。6.(2022·廣西桂林·中考真題)A~E為初中化學的常見物質,它們由H、C、O、Cl、Ca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組成,其中B、C、D、E物質類別不同,A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表示能相互反應,“→”表示一步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回答下列問題。(1)A物質呈固態時叫做______,B的化學式是______。(2)C的物質類別是______。(3)A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4)上圖發生的所有反應,一定不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7.(2022·山東濰坊·中考真題)工業上常采用“鹽硝聯產工藝”生產高純度食鹽和硫酸鈉。方法是先用火堿和煙道空氣中的CO2為原料凈化鹵水(主要成分是NaCl,還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然后進一步制得高純食鹽和硫酸鈉,該方法符合低碳經濟發展要求。請結合流程圖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器1中主要除去的離子是______(用符號表示)。(2)脫硫塔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3)反應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寫出一個即可),脫水塔的作用相當于實驗室中的______(填一種基本實驗操作)。(4)如表為NaCl和Na2SO4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102032.4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836.036.436.637.338.439.8Na2SO49.119.552.048.845.343.742.5為提高Na2SO4純度,析硝罐中需采用______(填“升溫”或“降溫”)結晶方法。(5)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______。8.(2022·四川廣安·中考真題)黃銅(銅鋅合金)長期使用會銹蝕,銅銹主要成分為Cu2(OH)2CO3.查閱資料:銅銹可以與稀硫酸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回收廢黃銅有用成分,調配鋅銅比例,可以鑄造新的黃銅,變廢為寶。其工藝流程圖如下:(1)步驟一、步驟二、步驟三中均有混合物分離的操作,且方法相同,分離需要的玻璃儀器除漏斗、燒杯外,還需要___________。(填玻璃儀器名稱)(2)化學反應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與特點分為四大基本反應類型,請寫出步驟三中的主要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3)系列處理二后獲得鋅的質量___________原廢黃銅中鋅的質量。(選填“<”“=”或“>”)(4)黃銅顏色與黃金相似,人稱“愚人金”,常被不法商販冒充黃金牟取暴利。下列選項中不能區別黃銅與黃金的方法是___________。A.用磁鐵吸引B.浸入稀鹽酸溶液,觀察有無氣泡C.在空氣中灼燒后觀察顏色D.測定密度大小9.(2022·遼寧營口·中考真題)某工廠產生的工業廢料中主要含氧化銅和氧化鐵,如果不處理,任意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經過處理后可回收銅和硫酸亞鐵(不考慮其它雜質對流程的影響),過程①、過程③所加試劑相同。根據下圖所示流程回答問題:(已知:)(1)寫出過程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任寫其中一個即可);(2)過程②的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3)固體B成分是___________;(4)過程③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_____;(5)廢料處理除了可以防止環境污染,還能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10.(2022·貴州銅仁·中考真題)1921年,正在美國留學的侯德榜先生為了發展我國的民族工業毅然回國,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成功摸索和改進了西方的制堿方法,發明了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其主要制備流程如下(1)上述流程中氨氣可用氫氣和氮氣合成,工業上獲得氮氣的方法______。(2)操作①的名稱______。(3)寫出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______。(4)寫出工業上用純堿制燒堿的化學方程式______。11.(2022·重慶·中考真題)救治新冠患者需要氧氣,制氧機制氧是一種途徑。某品牌制氧機中有一包白色顆粒和一包黑色粉末,白色顆粒成分為過碳酸鈉(化學式為2Na2CO3·3H2O2,它是過氧化氫與碳酸鈉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氣)。某小組設計實驗探究其制氧原理。【探究一】(1)分別取等質量的白色顆粒和等體積的水加入a、b兩支試管,再向b試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觀察到a試管僅有少量氣泡,b試管有大量氣泡。①黑色粉末起__________作用。②欲使a試管產生氣泡加快,可加入__________(填序號)。A.CuSO4溶液

B.NaCl溶液C.MnO2【探究二】(2)根據元素守恒,上述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可能為:①只含NaOH

②只含Na2CO3③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甲、乙兩同學僅針對前三種可能性,分別設計實驗1和實驗2進行驗證。序號操作和現象實驗結論實驗1取b試管上層清液滴加過量稀鹽酸,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只含Na2CO3實驗2第一步:取b試管上層清液滴加過量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并過濾第二步:在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填現象)只含Na2CO3【反思評價】(3)丙同學認為實驗1的結論不嚴謹,理由是__________。【得出結論】(4)結合實驗現象,該制氧機的制氣原理有兩步反應,寫出第二步的化學方程式:①2Na2CO3●3H2O22Na2CO3+3H2O2;②____________【延伸拓展】(5)制氧機制氧選擇過碳酸鈉而不選擇雙氧水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號)。A.產物無污染 B.制取成本更低 C.運輸儲存更方便12.(2022·遼寧營口·中考真題)同學們為進一步認知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請你來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回答下列問題:(1)甲試管中發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2)當觀察到甲試管中溶液由__________恰好變為無色時,說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3)乙試管中兩種溶液不能發生反應,理由是__________;(4)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乙、丙兩支試管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小燒杯中,靜置片刻,觀察到白色沉淀明顯增多。大家對得到的上層溶液的成分產生了興趣,于是又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提出問題】小燒杯中上層溶液的溶質成分有哪些?【做出猜想】猜想一:NaCl、NaOH、Na2CO3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___________【設計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稀鹽酸①__________猜想一不成立另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少量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反思拓展】(5)小燒杯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寫化學式)。13.(2022·廣西梧州·中考真題)茶垢是茶中的有機物經過系列變化形成的,不易清洗。使用茶垢清潔劑可以輕松將茶垢除去。梧州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茶垢清潔劑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進行了系列探究。小吳按照說明書將適量茶垢清潔劑放入有茶垢的杯子中,加入熱水浸沒茶垢,立即產生大量氣泡,一段時間后沖洗茶杯,茶杯光亮如新。【提出問題1】產生的氣體是什么?【查閱資料】茶垢清潔劑的主要成分為過碳酸鈉(Na2CO4)。【猜想與假設】同學們對該氣體的成分提出了三種猜想。猜想1:只有O2;猜想2:__________;猜想3:既有O2又有CO2。【實驗驗證】小吳按圖裝置對猜想進行如下驗證:操作現象結論檢查氣密性后,向A中加入熱水,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B、C,向D中插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B中_________,D中木條復燃。猜想1正確。【拓展實驗】小周改用冷水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錐形瓶中有持續的小氣泡緩慢放出,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該木條不復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與討論】老師提示,茶垢清潔劑是利用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活性氧,使茶垢分解、剝離、脫落。所以,使用茶垢清潔劑時,加入_________的水,效果更好。【提出問題2】過碳酸鈉與熱水反應后所得溶液E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猜想與假設】同學們查閱資料后,作出三種猜想。猜想1:只有Na2CO3;猜想2:只有NaOH;猜想3:既有Na2CO3又有NaOH。【實驗驗證】小施從下列試劑中選擇合適的試劑完成探究:稀鹽酸、飽和Ca(OH)2溶液、CaCl2溶液、酚酞溶液、Ba(OH)2溶液。操作現象結論步驟1:取少量溶液E,滴加____________。有氣泡產生溶液中一定有Na2CO3,猜想2不正確。步驟2:另取少量溶液E,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向上層清液中加入______。無明顯現象溶液中無NaOH,猜想3不正確,猜想1正確。【交流與討論】步驟2中選用CaCl2而不用Ca(OH)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總結提升】(1)根據過碳酸鈉的性質,保存茶垢清潔劑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2)過氧化鈉(Na2O2)常用作供氧劑,其與水反應的歷程與過碳酸鈉類似,即先與水反應生成過氧化氫和一種堿,之后過氧化氫迅速分解。請寫出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總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14.(2022·山東棗莊·中考真題)其興趣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入實驗室對碳酸鈣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Ⅰ.碳酸鈣與鹽酸反應(1)裝置A中儀器a的名稱為_____。(2)裝置B中的現象是_____。(3)裝置C若用于檢驗生成的氣體,其中試劑為_____(寫名稱),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Ⅱ.碳酸鈣分解碳酸鈣在電爐中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后,對剩余固體進行探究。【提出問題】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全部是碳酸鈣猜想二:是碳酸鈣和氧化鈣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氧化鈣【設計并完成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與結論步驟一:取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振蕩后靜置底部有白色不溶物\步驟二:取上層清液于另一試管中,滴加氯化銅溶液有_____上層清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鈣步驟三:取部分底部白色不溶物于第三支試管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實驗結論】正確的猜想是_____。【交流與反思】小芳同學認為,步驟二中還可滴加其他試劑用來替代氯化銅溶液,該試劑可以是_____(寫一種即可);小華同學認為,只需完成步驟一和步驟三即可獲得相同實驗結論,他的依據是_____。【拓展與分析】查閱資料:生石灰質量的優劣常采用“活性度”來衡量。“活性度”的測定方法:取一定質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中和,記錄所消耗鹽酸的體積(單位為mL)。消耗鹽酸的體積數越大,“活性度”越高。測得煅燒產物(CaO)的活性度,數據見如表。煅燒溫度活性度煅燒時間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2min79083686880845441216min79385687184555653020min795863873864617623石灰石煅燒的最佳溫度范圍一般為1100℃~1200℃的證據是_____。15.(2022·遼寧盤錦·中考真題)科學探究是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近年來,自熱食品種類繁多。只需將撕去塑料膜的發熱包放入涼水中,就能享用美食,很受年輕人的追捧。實驗小組同學買來一份自熱食品進行以下探究。【資料】Ⅰ、發熱包中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鈉、鋁粒。Ⅱ、鋁能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2)和氫氣,偏鋁酸鈉溶于水。探究一:發熱包的發熱原理。(1)小組同學取出發熱包,撕去塑料膜,放入適量涼水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固體迅速膨脹,同時還可觀察到發熱包內固體變硬結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在使用發熱包過程中,禁止明火的理由是______。探究二:反應后混合物中部分成分的探究。根據以上操作和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3)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4)根據現象①得出:濾液A中一定不含的物質是______。根據現象②③分析得出:固體B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綜合分析得出:現象③中產生的氣體,其成分的組成可能為______。(5)通過以上探究,同學們進行反思總結,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______。A.能與水混合放出熱量的物質均可做發熱包的發熱材料B.發熱包應密封防潮保存C.禁止用濕手接觸發熱包D.使用過程中應保持通風16.(2022·四川廣安·中考真題)某課外化學興趣小組到華鎣山石林研學旅行,震驚于溶洞內千姿百態的石筍、鐘乳石。回校后查閱教材,知道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巖組成的山洞中。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其反應方程式為:CaCO3+CO2+H2O=Ca(HCO3)2.當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提出問題】興趣小組在研究溶洞成因后提出: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也會發生類似的反應嗎?推測反應方程式為:Na2CO3+H2O+CO2=2NaHCO3【猜想與假設】同學們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會發生反應。猜想二:___________。【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會分解產生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②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相互不反應。【實驗方案設計】第一步:制備檢測樣品。向盛有Na2CO3溶液的燒杯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通過系列的操作制得了固體,并干燥固體待用。第二步:將第一步制得的固體加熱,以檢驗固體中是否有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圖一所示,在加藥品前應先檢查裝置___________。完成上述操作后,將固體樣品放入試管并加熱。【證據和推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猜想___________成立。請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實驗反思】同學們實驗后討論認為此實驗設計不嚴密,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或許來自碳酸鈉分解。于是補充設計了圖二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同學們在大試管里放碳酸鈉(直接受熱),小試管里放碳酸氫鈉(間接受熱)。一段時間后,出現___________(選填下列選項中編號)的現象,則證明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碳酸鈉受熱不分解。由此推出圖一裝置產生的二氧化碳來自于碳酸氫鈉的分解。A.燒杯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燒杯B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B.燒杯A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燒杯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燒杯A和燒杯B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D.燒杯A和燒杯B中澄清石灰水均不變渾濁【探究結論】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會發生反應。17.(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勞動實踐課上同學們用草木灰給農作物施肥。課后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種重要的農家肥,碳酸鉀含量高。【提出問題】如何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查閱資料】1常見草木灰鉀含量(以碳酸鉀表示)如下表:草木灰種類小灌木灰稻草灰小麥桿灰棉殼灰棉稈灰向日葵桿灰K2CO3(%)8.662.6320.2632.2816.4451.972提取碳酸鉀主要過程是:秸稈→草木灰→濾液→固體(1)表格中鉀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____________,同學們選用這種秸稈灰提取碳酸鉀。【設計與實驗】實驗一:提取碳酸鉀第一步:燃燒秸稈,收集草木灰,稱取20.00g。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如圖1)并過濾,浸洗濾渣2次,合并濾液。第三步:蒸發濾液,烘干得到9.90g固體。(2)圖1實驗中,用60℃的溫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圖2,攪拌器轉速控制在每分鐘____________轉,浸取時間為____________分鐘,比較適宜。實驗二:測定碳酸鉀含量取實驗一中所得固體3.30g進行圖3實驗。(4)實驗中需緩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數據與解釋】(6)稱量圖3中反應前后燒杯和其中溶液的總質量,增重0.92g。計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與表格中數據相比明顯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號)。a.燒杯中溶液與空氣接觸

b.固體含有其它鉀鹽

c.固體含有氯化鈉【反思與評價】(7)我國秸稈產量巨大,可作為生物質發電的原料,還可利用其燃燒發電產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鉀,其優點有______________(寫一條)。18.(2022·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某初中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知識和一些實驗用品,圍繞著實驗室中的一瓶氫氧化鈉溶液,展開了一系列的實驗探究活動:【提出問題1】通過所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知道氫氧化鈉溶液中的___________(填一種離子符號)能使無色酶酞溶液變為紅色。如何設計實驗驗證這一結論?【實驗驗證】同學們設計并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水分子和___________(填一種離子符號)都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為紅色,由此驗證了問題1中的結論。【討論交流】氫氧化鈉溶液在潔凈的空氣中可能會變質,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變質的原因___________。【提出問題2】瓶中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若變質是否完全變質?【實驗與結論】小組的同學們設計并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步驟一:向溶液A中滴加過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學式)溶液,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得出這瓶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步驟二:向過濾后得到的濾液B中通入CO2氣體,觀察到液面下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溶液中___________,進而得出這瓶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提出問題3】已變質的氫氧化鈉占變質前純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即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深入探究】三位同學分別從瓶中取等質量的溶液進行了相應的實驗(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氫氧化鈉再與空氣中的任何成分發生反應),并將實驗步理及相關數據記錄如下:甲同學乙同學丙同學實驗步驟及相關數據將所取溶液蒸干,稱量所得固體,質量為4.26g向所取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稱量,質量為1.97g向所取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將溶液蒸干,稱量所得固體質量為5.85g【分析與結論】通過分析發現,任選兩位同學的數據,就可以計算出氫氧化鈉的交質程度,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為___________%。老師對同學們的探究意識和不斷深入的鉆研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19.(2022·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潛水艇內“氧再生劑”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鈉,通過化學反應,為潛水員提供氧氣。現對“氧氣再生劑”進行探究。【提出問題一】呼出的氣體中有哪些物質與過氧化鈉(Na2O2)發生反應,且生成物是什么?【查閱資料】①呼出的氣體主要含有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氧氣②過氧化鈉與氮氣、氧氣不反應③過氧化鈉為淡黃色固體粉末【探究一】H2O與Na2O2反應。步驟一步驟二步驟三實驗操作實驗現象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出現______實驗結論H2O能'與Na2O2反應,產生氧氣和NaOH【探究二】CO2與Na2O2反應。步驟一步驟二實驗操作實驗現象淡黃色粉末逐漸變成白色粉末,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固體溶解出現______實驗結論CO2能與Na2O2反應,產生氧氣和Na2CO3【提出問題二】使用后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根據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CO2和H2O。對剩余固體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想:猜想1:只有氫氧化鈉;猜想2:______;猜想3: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探究三】使用“氧氣再生劑”呼吸后的產物。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取少量剩余固體溶于水后,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______含有Na2CO3(2)將上述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取濾液滴加______溶液產生白色沉淀______【得出結論】猜想3成立。【交流與討論】(1)操作(1)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2)操作(1)中能代替CaCl2溶液的試劑是______(寫填字母)。A.NaCl溶液

B.Ca(NO3)2溶液

C.BaCl2溶液(3)“氧氣再生劑”應______保存。20.(2022·廣西百色·中考真題)在校園“消防日”活動中,老師帶領學生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模擬滅火演練。化學興趣小組收集滅火后殘留的白色固體,探究其成分。(不考慮雜質的影響)【查閱資料】①干粉滅火器的主要成分為NaHCO3。②NaHCO3受熱分解生成Na2CO3、二氧化碳和水;Na2CO3受熱不分解。③NaHCO3溶液呈堿性,且不與BaCl2溶液發生反應。【提出猜想】猜想一:固體成分為NaHCO3;猜想二:固體成分為__________;猜想三:固體成分為NaHCO3和Na2CO3。【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小東同學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無色酚酞溶液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猜想一成立【提出質疑】小玫認為小東得出的結論不準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實驗探究】興趣小組的同學繼續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①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固體中含有NaHCO3②另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固體中含有Na2CO3【實驗結論】猜想三正確。【拓展延伸】上述實驗步驟②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21.(2022·廣東·中考真題)侯德榜是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為純堿和氮肥工業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工業純堿中可能混有少量NaC1,同學們對工業純堿樣品展開探究。探究一:確定純堿樣品中是否含有NaCI實驗操作現象結論取樣品加水溶解,加入過量稀鹽酸至反應完全有______產生樣品中有NaCl向上述溶液中繼續滴加適量AgNO3溶液有______產生有同學認為該實驗方案有錯誤,正確方案應選用______(填字母)代替稀鹽酸。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BaC12溶液探究二:測定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方案1】將樣品溶解,加入過量CaC12溶液,攪拌至反應完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沉淀的質量,計算Na2CO3的質量分數。【方案2】如1圖所示,取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反應結束后,根據干燥管增重計算Na2CO3的質量分數。若結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討論】上述兩個方案中,你認為方案______更優。【拓展】2圖為Na2C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線。為提純含少量NaC1的純堿樣品,將其濃溶液從t1℃冷卻至t2℃,t1一t2的最優范圍是______(填字母)。a.40-10

b.60-30

c.70-40參考答案:1.(1)Na2CO3(2)H2O2(3)

還原(4)2.(1)

CuSO4

Ca(OH)2(2)淺綠色(3)(4)置換3.(1)Fe(2)過濾(3)Fe3+、H+(4)Fe、C、Na2CO3、Fe2O3(5)取少許濾液a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脫氧劑中含有NaCl:若無白色沉淀產生,則證明脫氧劑中不含有NaCl4.(1)CuO(2)

5.(1)

Cu(OH)2

干冰

做氣體肥料(或可用于滅火或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或作化工產品原料)(2)

置換(3)紅色6.(1)

干冰

Ca(OH)2(2)酸(3)CO2+H2O=H2CO3(4)置換反應7.(1)Mg2+(2)(3)

過濾(4)升溫(5)硫酸鈉、氯化鈉8.(1)玻璃棒(2)

Zn+H2SO4=ZnSO4+H2↑

置換反應(3)>(4)A9.(1)(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