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課件_第1頁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課件_第2頁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課件_第3頁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課件_第4頁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課件第一頁,共23頁。北伐戰爭第二頁,共23頁。《國民革命軍軍歌》列強、軍閥指的是誰?為什么要打倒他們?怎樣才能打倒他們?第三頁,共23頁。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1月通過了反對帝國主義和打倒軍閥的主張,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確定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原則。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國進入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一大”1.召開時間:2.主要內容:3.重要意義: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合作是不是等于合并?(1924—1927,也稱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也稱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只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并不是兩個政黨的合并。第四頁,共23頁。孫中山與李大釗步出國民黨一大會址第五頁,共23頁。1924年創辦黃埔軍校1925年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1926年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1925年3月12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孫中山先生給革命者留下了什么遺囑?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第六頁,共23頁。北伐戰爭2.開始時間:4.對象:1.目的:5.進軍路線及戰況: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6.成果:3.總司令:蔣介石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第七頁,共23頁。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三天時間,共產黨員工人領袖,革命群眾被殺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蹤5000多人。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第八頁,共23頁。不久,國民政府舉行繼續“北伐”,占領北京,奉系軍閥張作霖退到關外后被日軍炸死。1928年12月,東北保安司令張學良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結局是如此的兩敗俱傷——共產黨人從五萬被屠殺成不到一萬;至少20萬無辜左傾愛國青年命喪黃泉;國民黨則幾乎喪失了在青年中的號召力,號稱代表全民利益的國民黨,再也沒有能夠從這濃厚的血污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人民……白崇禧是“清黨”的積極執行者,但他是如此感嘆清黨的惡果的:“此次清黨后……故民眾對本黨已漸失信仰,這是非常痛心的。”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第九頁,共23頁。討論: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始于國共合作,終于國共分裂。有人評論這樣的結果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你同意這個看法嗎?答案:這一看法是錯誤的。盡管國民革命運動最終失敗了,但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國共合作的意義。事實上,國共兩黨攜手合作,有力地推動了全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高漲,而且也擴大了國民黨的影響,壯大了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據統計,至1926年國民黨“二大”時,國民黨黨員已達到16萬人。共產黨員也由1923年的400余人,猛增到1927年的5.7萬余人,實力顯著增強,影響迅速擴大。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第十頁,共23頁。第一次國共合作國民黨一大召開兩黨合作正式形成黃埔軍校成立北伐戰爭開展南京國民政府形式“統一”全國反革命政變、合作破裂共同目標促成國共合作第十一頁,共23頁。1.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開B.中共三大的召開C.國民黨一大的召開D.黃埔軍校的創建2.(2013揭陽中考試卷改編)影片《西安事變》中,有這樣一個鏡頭:蔣介石與周恩來互稱“蔣校長”和“周主任”,源于他們曾共事于()A.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北京大學D.黃埔軍校3.孫中山先生認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縱觀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順應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成立中國同盟會②推動國共第一次合作③創辦黃埔軍校④領導北伐戰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關于黃埔軍校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孫中山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創辦的B.軍校尤其注重軍事訓練C.軍校是一所新式軍事政治學校D.軍校是國共兩黨合作的主要成果第十二頁,共23頁。5.從國家統一的角度看,國民政府的“北伐戰爭堪與美國歷史上的“南北戰爭”相提并論,北伐戰爭的主戰場在()A.湖南、湖北B.江西、湖南C.江西、湖北D.江西、江蘇6.北伐的主要對象不包括()A.張作霖B.吳佩孚C.孫傳芳D.袁世凱7.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中的最強音。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的是(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強除軍閥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8.宋慶齡說“孫中山和中國國民黨之間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本身的內部條件造成的。”這里的內部條件主要有(①北伐的順利進軍,極大地推動了國民革命②“打倒列強,消滅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成為全國人民的呼聲④五四運動使孫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決定改組國民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第十三頁,共23頁。9.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正在猛攻武昌城,該影片再現的是()A.武昌起義的戰斗情景B.黃花崗起義的戰斗情景C.北伐戰爭的戰斗情景D.抗日戰爭的戰斗情景10.小明在一次做《歷史與社會》練習時把下列選項連在一起,請幫他指出錯誤的一項()A.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鐵軍”B.黃埔軍校──周恩來C.南京國民政府──孫中山D.東北易幟──張學良11.(2013年四川廣安)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兩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國共合作()A.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B.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C.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取得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第十四頁,共23頁。資料1:民國四大美男是指民國時代最負盛名的四個美男子。一種說法是:周恩來、張學良、蔣介石、汪精衛。資料2:七月一日,蔣介石下達“北伐部隊動員令”:“本軍繼承先大元帥遺志,欲求貫徹革命主張,保障革命利益,必先打倒一切軍閥,肅清反動勢力,方得實行三民主義,完成國民革命。爰集大軍,先定三湘,復規武漢,進而與我友軍國民軍會師,以期統一中國,繼承遺志。(1)他們當中在黃埔軍校中擔任過校長和政治部主任的人分別是誰?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從而使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的人是誰?(2)從資料2“北伐部隊動員令”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3)蔣介石、汪精衛發動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這帶來了什么樣的教訓?第十五頁,共23頁。“猜猜民國幾大美男他們都是誰?”說一說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與他們有關的歷史事件周恩來張學良汪精衛蔣介石第十六頁,共23頁。

1924年1月1924年5月1926年1927年請將下列相應內容進行正確連線國民黨一大召開,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伐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第十七頁,共23頁。資料1: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說:“中國革命遲遲不能成功,就是因為沒有真正的革命武裝隊伍。為了早日完成革命的使命,我們采下決心改組國民黨,建立革命軍,使革命與民眾力量相結合。”根據材料分析:為了完成革命,孫中山采取了哪些措施?資料2:黃埔軍校是一所國共合作的學校,蔣介石為校長,后來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從1924年5月創建于廣州長洲島。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學生共2萬多人。黃埔軍校為國共兩黨培養了一批著名將領和軍事人才。改組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創辦軍校,建立革命軍。第十八頁,共23頁。葉劍英1924任軍校教官聶榮臻羅瑞卿陳賡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陳毅林彪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趙一曼1927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臧克家1927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十九頁,共23頁。黃埔軍校的建立說一說,對聯體現了軍校的什么樣的創辦宗旨?“創造建立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革命者來與舊式軍校相比,黃埔軍校的最大特點是什么?新式軍事政治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第二十頁,共23頁。北伐時,國民革命軍僅8個軍,兵力10萬人左右。吳佩孚兵力20萬孫傳芳兵力20萬張作霖兵力30萬

北伐的對象第二十一頁,共23頁。北伐戰爭進軍示意圖廣州浙江福建鄭縣北京南昌桂林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