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期末自測提分卷_第1頁
2023-2024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期末自測提分卷_第2頁
2023-2024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期末自測提分卷_第3頁
2023-2024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期末自測提分卷_第4頁
2023-2024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期末自測提分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共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24分)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的每一個填空均只能填一個選項,填錯,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恐嚇(hè)

洋溢(yì)

盛滿(chéng)

綻出(zhàn)B.醋栗(lì)

闊綽(chuò)

頹唐(tú)

不屑(xiè)C.戳到(chuō)

逮捕(dài)

羼水(chān)

篩子(shāi)D.伶俐(lín)

畜生(chù)

魁梧(kuíwu)

旗幟(zhì)2、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樸素崇高氣勢朝朝幕幕B.峨眉夔門氣慨胸有成竹C.意匠搏斗圖解金碧輝皇D.欲望賦予風暴苦心經營3、下列加點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看群情激憤,小偷只好在大家眾目睽睽之下,拿出錢包,低頭認錯。B.“中國夢”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們應為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而奮斗。”C.隨著最新證據的出現,原來已經比較明朗的案情又變得撲朔迷離。D.老李頭最終還是決定進城去和兒孫共同生活,只為了享受天倫之樂。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夏天的廬山,真是我們納涼避暑、休閑娛樂的季節。B.從2014年9月1日起,我校將基本上完全啟動課堂教學改革。C.班主任老師圍繞如何更好地開展“五小行動”,暢所欲言,廣泛地交流了意見。D.我們應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堅決杜絕以犧牲環境和后人利益為代價。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6分)

三、默寫(共6分)5、根據對詩詞的理解填空。

(1)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表現邊地荒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征夫戍邊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抒發主人公殺敵報國、守衛邊疆的坦蕩胸懷和豪情壯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與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秋瑾在《滿江紅》中寫自己雖有凌云壯志,但知音難覓,不覺淚濕衣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節選自《陳涉世家》)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若為傭耕/否,非若是也B.陳勝、吳廣喜,念鬼/念無與為樂者C.固以怪之矣/其將固可襲而虜也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時時而間進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茍富貴,無相忘”等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表現了陳勝改變現狀的愿望,以及不安貧認命的反抗精神。B.陳勝跟吳廣商量決定“舉大計”,盡管也估計到會失敗,但又認為“死國”是有價值的,顯示出他們過人的膽識和氣魄。C.陳勝認為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秦二世殺公子扶蘇,引起人民不滿:楚人懷念項燕,有強烈的復國愿望。D.陳勝、吳廣為了得到神靈的庇佑,精心策劃了“置書魚腹””篝火狐鳴”兩件事為起義做輿論準備。四、現代文閱讀(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交友之道張保振①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明朋友的重要。《詩·小雅》言:“雖有兄弟,不如友生”,說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載:“出入相友”,說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來,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與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長,不計其短。也就是說,交友要有選擇,看重并學習朋友的優良品德。②那么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又該怎樣交友呢?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擇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為朋友的。對朋友,古人們看得很重,認為是“五倫之一”,是“平居可與共道德,緩急可與共患難。”并認為,“友則兩相關切。若酒肉飲博,相與往還,此黨也,非友也。”(蒲松齡語)所以,擇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親,或學問相成,或氣節相感,或然諾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詩文相尚等,要兩相共贏,昭昭可鑒。畢竟,擇友只有志趣相投,互為“人鏡”,補充提高,才能獲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讀一本圣賢經傳,或一篇名人詩篇,使身心得到滋補,境界得以升華。而這,是從一般人那里難以得到的。④交友之道關鍵是取友。世間盡管有“一見如舊識,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畢竟是取優,故不可等閑視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為人稱頌的取友之道,“慢熱型”的居多。這種慢熱型,往往是先淡后濃,先疏后親,先遠后近。初次見面,就親熱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見面熟”。這種“見面熟”式的朋友,當你遇到挫折,甚至將要掉進深淵時,他的雙手未必來拉住你;當你一帆風順,樂不思蜀,甚至誤入歧途而執迷不悟時,他的雙手未必來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礪,行可以輔弼,有了錯誤可以指正。司馬遷在《史記·汲鄭列傳》中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這“六個一”,全在人生的關節點,道出了取友的最佳點。所以,對貧賤之交、生死之交,不僅終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終一契之。⑤交友之道重點是結友。結友要結真友。無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無請言,死無托辭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風浪的考驗、時間的檢驗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順意,事事行時。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時,才能對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這方面的教訓很多。如戰國中期有一對同習兵法、一師之徒的同窗朋友孫臏與龐涓,由于孫臏的才能略高一點而招致龐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國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機會,密招孫臏入魏,口言善,說是要向魏王力薦;身行惡,實則借刀殺人,對孫臏施以臏刑①,“斷其兩足而黥之”,使孫臏成為一個“刑余之人”而不能進入仕途。這就警示人們,飲酒要飲醇,結交要結真。否則,不僅自己會吃盡苦頭,而且連殘至死都不知啥個原因。⑥交友要交優。只有多看朋友的長處,把朋友的長處吸收為自己的長處,從而讓朋友的優點、優勢也能體現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譜新篇章。【注】①臏刑:古代剔除膝蓋骨的酷刑。1.閱讀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2.文章開頭用俗語和古籍中的語錄有何作用?

3.文章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指出第三段和第五段中畫線句子所運用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五、詩歌鑒賞(共5分)閱讀《過零丁洋》,完成后面小題過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鳳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過零丁洋)是一首愛國詩篇。詩開篇,作者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經磨煉,無所畏懼。接著詩人用“________”代指戰爭,追述戰斗生涯。三四句。作者運用“飄絮”與“浮萍”分別喻指國家命運和____________,抒寫了面對此境遇時的_____________之情。

2.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的都是視死如歸的高尚情感。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這種情感的。六、語言表達(共10分)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創作一首小詩向祖國獻禮。請仿照上下節把下面這首小詩補寫完整。寄祖國你是一條大河,奔流不息,在你的岸邊,我美好地生長。我就是那羞澀的小花,為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