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名稱×××省×××縣西華池鎮道路及排水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縣城鄉建設局法人代表聯系人前通訊地址華池鎮聯系電話0傳真郵政編碼740建設地點×××縣城西華池鎮立項審批部門×××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批準文號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建設面積(m2)263952綠化面積(m2)13949總投資(萬元)2633.87其中:環保投資(萬元)110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4.2評價經費(萬元)預見期投產日期2004年5月總論1.項目意義×××縣位于×××省東部,地處隴東黃土高原,是“黃河古象”的故鄉,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遺存文物眾多。東與陜西省志丹縣、富縣毗鄰,南與寧縣接壤,北與華池縣為鄰。銀(川)西(安)、宜(川)蘭(州)公路貫穿南北東西。改革開放以來,縣委、縣政府按照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經濟發展路子,經過多年來頑強拼搏和艱苦努力,全縣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鄉市場繁榮,商品流通活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縣西華池鎮至今未通鐵路,對外交通全部依賴公路,過境公路是城市的主干路,道路寬僅10m左右,無分隔帶和人行道,功能分區不明確,常因行人、非機動車混雜而堵塞交通,通行能力差,運輸時間長,成本高,制約×××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擬建工程是貫穿城區的主干道,道路及排水管網的建設在西華池鎮路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道路及排水管網的擴建不但可緩解鎮區道路交通壓力,解決同時還可為水、電、氣、熱等管線的敷設以及其它基礎建設提供有利條件,因此,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項目地理位置見附圖1)2.評價原則(1)調查擬建公路沿線自然、社會環境狀況,確定主要環境敏感點和主要環境保護目標;(2)根據建設項目特點,并結合公路沿線的自然、社會環境狀況,就擬建工程在建設和運營期對沿線兩側環境影響進行分析;(3)根據公路沿線所處自然、社會環境特點和工程建設對道路沿線兩側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公路建設及營運期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程度;3.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受×××縣項目辦委托,×××環境科學研究院對×××縣西華池鎮道路及排水工程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3.1評價采用法律法規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2)《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53號令)(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全國人大2003.9.1)3.2評價采用的技術依據(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2.1~2.4-93,國家環保總局)(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國家環保總局)(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T2-4~2.4-1999)(4)《×××縣城鎮總體規劃》(1996-2015年)4.評價工作等級4.1環境空氣根據評價項目排入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圍地形的復雜程度,以及當地應執行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SO2等標排放量P<2.5×108,揚塵等標排放量P<2.5×108,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2.1-2.3-93)推薦的確定環境空氣評價等級方法,結合本項目的特點,環境空氣污染主要是在施工期。確定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評價等級為三級。4.2水環境擬建工程為道路擴建項目,本次地表水評價僅在環境質量現狀內容中作一般性評述。4.3聲環境根據新建項目工程特點,噪聲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在不同的工程施工階段,聲源種類及數量不同,從周圍敏感區域分布情況以及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T2.4~1995)中推薦的方法,本次噪聲評價在分析內容中做較詳細評述。4.4生態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總則中評價工作的分級依據,擬建項目道路及管網覆蓋面較大,并結合項目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狀況,其生態環境評價等級為三級。5.評價范圍根據擬建項目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人群及生態狀況和工程特點及評價的重點,確定本次評價范圍為×××縣西華池鎮4.5Km2。6.評價重點根據擬建工程特征,綜合分析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和環境污染現狀及區域環境質量要求,項目地處城鎮,確定本次評價工作重點為:(1)平面布置及工程設計方案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2)提出加強施工期污染治理及環境保護措施,總體評價項目的社會、環境效益。7.環境保護主要目標根據擬建項目污染排放特征和項目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確定本次評價主要對施工期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控制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減輕對主要的環境保護對象—周邊居民區、醫院、學校的影響。使項目地環境空氣質量符合(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Ⅱ級標準要求,聲環境質量符合(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主要保護目標為:(1)評價區內的機關事業單位及中小學。(2)評價區的居民居住地。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Ⅱ級標準2.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2\*ROMANII類、=4\*ROMANIV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1.(GB12523-19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總量控制指標工程分析1.原有工程×××縣西華池鎮道路及排水目前尚未形成系統,南北道路僅有西華路,全長3.5km,東西道路有6條,分別是:永寧路、解放路、文化路、復康路、新民路,城市人均僅有6.52m2,遠達不到國家人均8km2的指標。現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綠化帶太窄,道路狀況普遍較差,人流、車流混行,交通擁擠,易出現交通事故。另外,其他市鎮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薄弱,道路未設下水管道,雨天滿街橫流,造成了行車困難,行人極不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已嚴重制約著×××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擬改擴建工程2.1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縣西華池鎮道路及排水工程(2)建設單位:×××縣城鄉建設局(3)建設性質:改擴建(4)建設地點:×××縣西華池鎮(5)工程總投資:2633.87萬元資金來源:地方自籌1053.55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40%;申請國家西部國債資金1580.32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60%。資金劃分:工程費用2224.34萬元,預備資金185.11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30.96,鋪底流動資金0.7萬元。2.2內容及規模內容根據×××縣西華池鎮交通現狀和現場調查,經過社會經濟預測、集中發生交通量預測、交通分布量預測、交通分配量預測。擬建道路有:西華北路、樂蟠路、新民路,建設內容見表1。表1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單位:輛特征年路段2004年2010年2015年2024年流量流量流量流量西華北街46877775980311833樂蟠路45557557952811500新民路2623435254886625規模通過對原有道路等級、路線走向、交通量預測、通行能力分析、附屬工程及雨水管線等方面的分析,確定擬建道路全長為4.384km,機動車道主干道為雙向四車道,次干道為雙向雙車道。其建設規模如下:西華北路:現狀為一條過境公路,兼起城市道路主干道性質,本次道路紅線寬為40.0m,三塊板。北起太白路,經古象路、樂蟠路、新民路,道路全長2000m;樂蟠路:規劃為城市道路主干道,道路紅線寬為40.0m,三塊板。西起規劃過境公路,經秦直路、西華北街、環城東路、東二路,道路全長1324m;新民路:規劃為城市道路次干道,本次紅線寬為24.0m,一塊板。西起規劃過境公路,經秦直路、西華北街、環城東路,道路全長1060m;3.工程設計3.1道路工程設計3.1.1道路工程主要技術標準(1)道路等級西華北街、樂蟠路:城市Ⅲ級主干道;新民路:城市Ⅲ級次干道;(2)設計行車速度主干道:40Km/h;次干道:20Km/h;(3)路面設計標準軸載:Bzz-100。(4)凈空高度①主線道路:≥4.5m;②相交道路:根據相交道路的性質等級確定;③連接道路:與相交道路標準一致;④非機動車道:≥3.5m;⑤人行道:≥2.5m;⑥鄉村道路:≥4.0m;⑦鄉村人行通道:≥2.5m。(5)地震基本烈度:6度(6)道路排水暴雨重現期P=0.5年3.1.2道路平面布置根據《×××縣總體規劃》布置道路平面,道路網為棋盤形,各轉角點均匯交于各個交叉路口,各條道路均不設平曲線。工程平面布設見附圖2(1)縱斷面布置滿足填方平衡原則,并且滿足排水的要求,最大縱坡為2.67%,最小縱坡為0.3%。(2)橫斷面布置根據《×××縣城總體規劃》以及交通量預測結果及通行能力分析,同時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及總體要求,本工程統一推薦道路標準橫斷面如下:=1\*GB3①新民路:道路紅線寬24.0m,一塊板路幅形式。3.5m(人行道)+1.5m(綠化帶)+14.0m(車行道)+1.5m(綠化帶)+3.5m(人行道)=24.0m;=2\*GB3②西華北街、樂蟠路:道路紅線寬40.0m,三塊板路幅形式。4.0m(人行道)+1.5m(綠化帶)+6.0m(非機動車道)+1.5m(分隔帶)+14m(機動車道)+6.0m(非機動車道)+1.5m(分隔帶)+1.5m(綠化帶)+4.0m(人行道)=40.0m;3.1.3路面結構本工程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均采用瀝青砼路面(推薦方案)。主干道(西華北街、樂蟠路):(1)機動車道3.0cm細粒式瀝青砼7.0cm粗粒式瀝青砼20cm水泥穩定砂礫20cm天然砂礫總厚度:50cm(2)非機動車道2.5cm細粒式瀝青砼5.0cm粗粒式瀝青砼20cm水泥穩定砂礫20cm天然砂礫總厚度:47.5cm(3)次干道(古象路、新民路、秦直路):2.5cm細粒式瀝青砼5.0cm粗粒式瀝青砼20cm水泥穩定砂礫20cm天然砂礫總厚度:47.5cm(4)人行道5cm人行道板2cm水泥沙漿15cm水泥穩定砂礫總厚度:22cm(5)橋涵本工程道路沿線設置Φ750圓管10處。3.1.4道路附屬工程道路全線設置照明、交通標志、標線、綠化等。(1)交通管理設施路面標志、標線按(GB5768-1999)標準設置。(2)無障礙設計全線在人行道上設置完善的方便殘疾人的盲到和坡道,(3)供電新建2mX2m電力隧道,長度為7393m,加上預留過街隧道,電力線路總長度為7889m。(4)電信新建48×78空電信管道一條,長度為7397m,加上預留管道,總長度9800m.(5)照明規劃該路兩側新建路燈,光源為400W×2,路燈供電線路全長為931m。3.2管網工程設計3.2.1設計范圍、規模、原理(1)設計年限:2005年(2)排水管網工程設計范圍:根據×××縣西華池鎮總體規劃,鎮區面積為1.9km2。擬建工程對×××縣西華池鎮鎮區原有排水干管進行改造,改造管網長度為700m,新建管網長度為11423m。(3)污水管網工程設計規模根據×××縣城總體規劃,遠期綜合指標92m2,則西華池鎮鎮區面積人口設計為:遠期(2010)設計年限內縣城人口為4萬人。根據×××縣城總體規劃排水工程專業規劃,并結合×××縣城鎮區水源地及給水工程初步設計,城市綜合用水指標:其生活用水標準為210l/cap.d,工業用水標準為130m3/104m2.d,則改造、新建區域在設計年限內需水量為14190m3/d,污水形成率為:其生活污水為80%,工業廢水為70%。收集率為70%-80%,則污水量在設計年限內為12543m3/d。(4)雨水管網設計規范西華池鎮原有排水節流主干渠長度為5.463km,改造雨水管網主干暗渠,新建雨水管網暗渠8.559km。=1\*GB3①雨水設計流量計算雨水管道的管段設計流量與管段的匯水面積、地面覆蓋情況和降雨情況有關,按下式計算:Q=φ.F.q式中:Q-管段雨水設計流量(l/s)φ-徑流系數,與地面覆蓋情況有關;F-管段負擔的匯水面積(/104m2)q-設計暴雨強度(l/s.104m2)=2\*GB3②由于×××縣降雨記錄年限較短,無法作出較為正確的暴雨強度公式,經過對×××縣城和×××市1980年-1993年十四年降雨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縣與×××市的暴雨強度非常接近,×××縣暴雨強度稍大于×××市暴雨強度,故采用×××市的暴雨強度公式技能型雨量計算。式中:q-設計暴雨強度(l/s.104m2)p-設計暴雨強度重現期(a)t-降雨歷時(min)設計參數的確定:●徑流系數采用綜合徑流系數取為0.4;●設計暴雨強度重現期取為0.5年;●降雨歷時由下式計算;t=t1+t2式中:t1-地面徑流時間m-折減系數t2-渠內流行時間(min)3.2.2排水體系論證(1)排水體系分類在城鎮工業企業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這些污水都是采用一個灌渠系統來排污,或采用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的灌渠系統來排污,污水的這種不同排出方式所形成的系統,稱作排水系統體制。排水系統的體制,一般分為合流制和分流制兩種類型。合流制排水是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分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的灌渠內排水的系統。擬建工程根據×××縣城鎮總體規劃,西華池鎮實行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統,分別在舊城區和新城區設兩個排污口,舊城區將雨水排放口和污水排放口合并,舊城區的排污口設在五一山,新城區排污口設在古象路西口。(2)排水體制的布設原則=1\*GB3①符合×××縣城鎮總體規劃中的排水專業規劃。=2\*GB3②根據×××縣要考慮到城鎮現狀基礎設施薄弱,市鎮建設資金缺口大,污水處理廠一步到位難度大,可分期建設。3.2.3管網布設(1)雨水管網布設雨水管網布設充分利用地形條件,遵循就近排放的原則,擬建工程區域內北高南低,污水管道的布設充分利用地形,在南北方向布置主干管,沿東西方向布置次干管。改造舊城區西華中街和富康路管道。根據城市規劃,雨水管網設兩個排放口,即舊城區和開發區,舊城區的雨水排放口與污水排放口合并,其排放口設在五一山;開發區的雨水排放口設在古象路西口,通過重力近期排入馬蓮河。設計街道雨水管網最小管徑采用DN400,排水管道最小坡度依地形情況采用2%0。管頂覆土暫定為1.0m。管網布置見附圖3,工程內容見表2表2×××縣西華池鎮雨水管道主要工程量道路名稱管徑(mm)管長(m)備注西華北街DN400DN6003001000新建管道西華中街DN8001030新建管道西華南街DN400DN600600672新建管道樂蟠路DN5001324新建管道新民路DN4001060新建管道富康路DN400DN1200418300新建管道排放管道文化路DN400628新建管道解放路DN400604新建管道永寧路DN400623新建管道合計8559(2)污水管網布設擬建工程污水管網改造是將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統一收集起來,以進行統一處理、統一排放。舊城區的管道可充分利用現有的雨污合流管道可直接改造為污水管道,西華池鎮需設新污水管道。管道最小管徑采用DN300,排水管道最小坡度依地形情況采用2%0。管頂覆土暫定為1.0m。污水管道改造工程量見表3,污水管網布置見附圖4表3西華池鎮污水管道改造主要工程量道路名稱管徑(mm)長度(m)備注西華北街DN5001000新建管道西華中街DN600400改造管道新民路DN300540延伸管道樂蟠路DN3001324新建管道富康路DN600300改建管道合計3564(3)排出口工程根據×××縣給排水專業規劃,擬建工程設兩個雨水排放口,既五一山排放口和古象路排放口,五一山排放口將舊城區的雨水排放口與污水排放口合并,排水渠采用毛石結構,渠長250m,斷面尺寸B×H=2.0×2.0m,末端放大至B×H×L=6.0×2.0×6.0m;古象路排放口,排水渠采用毛石結構,壁厚200mm,底厚400mm,渠長250m,斷面尺寸B×H=1.0×1.5m,末端放大至B×H×L=3.0×1.5×4.0m。擬建工程排放口,應采用石砌水渠引水至溝底,在末端450采用開放式加大渠斷面和修建石攔壩等方法處理排放口問題。五一山排放口石攔壩,尺寸為B×H×L=3.0×2.0×4.0m;古象路排放口石攔壩,尺寸為B×H×L=2.0×1.5×2.0m。(4)雨水管渠方案比較雨水管渠有兩種方案。a.沿路鋪設一條鋼筋混凝土管。b.沿路兩側鋪設排水暗渠。從經濟和施工方案考慮,采用鋼筋混凝土管比較有利。但從×××縣城地理位置來看,采用暗渠排水比較有利。因×××縣城地處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使雨水管渠有一定的淤積。每兩年需對雨水管渠進行清污一次,否則雨水管渠過流斷面不能滿足雨水量的輸送。所以本方案雨水采用暗渠是可行的。(5)污水管渠方案比較污水管道管徑采用DN300-DN500混凝土管。坡度依地形采用2%。污水管道與污水處理廠分期建設。本次建設中對污水管網進行改造,管道收集鎮區污水,近期排至馬蓮河。但本工程的主干管設計已考慮到遠期鎮區排污干管銜接。3.2.4管網工程選材(1)雨水暗渠雨水暗渠側壁及底板采用素混凝土,蓋板采用鋼筋混凝土。(2)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工程中,管材的選用是十分重要的,理想的管材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很好的耐磨損,耐腐蝕的性能和抗滲性能。污水管選用承插式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這種管材價格低,具有較好的耐腐蝕和耐沖刷的特點,內壁光滑,但自重大,運輸、施工較為困難。污水支管在接入污水干管穿過雨水暗渠的地方,采用鋼管。排水管渠基礎污水排水管采用混凝土基礎。雨水暗渠的基礎處理為開鑿至設計渠底標高以后,下挖800mm后在素土夯實,在做200mm素混凝土墊層。4.主要工程量擬建工程主要工程量詳見表4。表4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路線長度Km7.42路基土方m31162033機動車道(路面結構1)m2531844機動車道(路面結構2)m2560225非機動車道m2398886人行道m2872667圓管涵洞(長度52米)道58圓管涵洞(長度26米)道59標志標線Km7.410照明盞41511綠化m21394912植樹棵4505.工程材料及來源主要工程材料數量見表5表5主要工程材料數量表序號工程材料單位數量供應地點1人工工日262967內地2鋼材t256西安3木材m3325內地4水泥t6265平涼5天然砂礫石m329325長慶橋6砂m3857八家咀7瀝青t1785西安6.項目地周圍環境概況擬建項目地除道路中段約70m有密集的機關單位、居民住宅區外,其余路段均在原有城區道路和過境道路上擴建,項目地處城區,道路紅線范圍內為不同結構的建筑物,對工程建設無大的影響,不會影響工程施工。由于擬建工程道路是依據修編完成的《×××縣城鎮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道路網結構為方格網,以東西、南北向的過境路和一些支路構成,本項目確定的道路網中,最主要的一條城市主干道,基本處于城區,道路沿線主要對公共建筑和大量居民住宅區實施拆遷,以確保施工的順利實施。7.擬建工程新民路等交通量預測及現狀7.1道路交通量預測道路交通量的預測見表6表6交通量預測一覽表特征路段2004年2010年2015年2024年流量流量流量流量西華北路46877775980311833樂蟠路45557557952811500新民路26234352548866257.2車輛現狀調查分析改革開放以來,×××縣經濟快速發展,國民經濟每年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其機動車年平均增長率為5%,其調查現狀見表7表7×××縣車輛現狀調查一覽表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客車20242730卡車392424458495拖拉機1226132414301545小車203219237256摩托車6747728778708500自行車154761671818055195008.現有道路存在的主要問題8.1對外交通存在的主要問題(1)城市功能布局和用地結構不合理,各類用地混雜分布,功能分區不明確。(2)城區道路尚未形成系統,無人行道,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尤其是東西向交通壓力過大,常因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混雜而堵塞交通。(3)東西向交通不暢,南北向道路多以土路為主,道路狹窄。(4)目前個體運輸業發展迅速,國營、個體競爭激烈。2002年個體客運量占78%,交通運輸部門占22%,而客運市場缺乏強有力的統一管理,個體車輛無停放點,沿街亂停亂靠,對城市交通有很大干擾。(5)×××縣貨運車輛較分散,貨運車輛穿越縣城街道,造成不必要的干擾。(6)城市總體環境質量不高,特別是公共綠地少。8.2城區道路網存在的主要問題×××縣西華池鎮地處塬面,城區面積較小,目前未形成完整的交通體系,南北向交通僅由西華北街承擔,東西向有古象路、新民路、樂蟠路,未形成環形通道,不利于城市環境的改善和綜合實力的提高。改革開放以來,×××縣經濟快速發展,交通運輸量成倍增長。2002年全縣公路總長達379.31km,完成客運周轉量達1100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達150萬噸公里。機動車擁有量為3120輛,并以每年5.4%的速度增加,人均擁有道路面積為6.52m2,與國家標準相比處于較低水平,且其它市政基礎設施欠帳較大,已成為縣城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1.自然環境簡況1.1地理位置×××位于×××省東部,地處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地理坐標北緯,東經,東與陜西省志丹縣、富縣毗鄰,南與寧縣接壤,北與華池縣為鄰。銀(川)西(安)、宜(川)蘭(州)公路貫穿南北東西。縣域東西長138km,南北寬約80km,總面積2987km2。×××縣行政上屬于×××市管轄區,距市政府所在地47km。1.2地形、地貌×××縣境內,地形特征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部子午嶺林區,習稱“后山區”,西部為高原區,習稱“前塬區”,因此,境內有前塬和后山之分。前塬區,最低海拔979m,川塬交錯,地平壤沃;后山區,最高海拔1458-1682m,面積2017.4km2,占總面積的68.58%,這里溝壑縱橫,人煙稀少,但植被良好,森林茂密,為全縣的主要林區,境內地勢東北高而西南低,子午嶺又高出東北部;西南部為高原溝壑區,海拔為1190-1387m,面積為924.4km2,占總面積31.42%,系涇河上游地帶,馬蓮河、縣川河、固城河、分布于境內,這里塬面平坦,川道寬闊,土壤肥沃,屬人口稠密區,為全縣的農耕區,也是本項目的實施區。根據地貌特征,全縣可劃分為山、塬、川三種類型,即山地丘陵、高塬溝壑、河谷川臺,具有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川塬交錯之特點。1.3地質×××縣地處隴東盆地,城區及周圍地塊屬隴東黃土塬侵蝕地貌,黃土層覆蓋古生代的變質巖上,河谷中上述,巖層往往摻混著砂礫,厚度隨處而異,砂、礫層由幾十米不等,又是缺是;黃土層(以粘土為主)直接覆蓋在老變質巖的砂、礫卵石層上,厚度從3-30米左右。根據已有水質分析資料,判定場地內下水對混凝土不具侵蝕性。據沿線踏勘及調查,結合鉆探及室內土工試驗分析,沿線地層為第四系全新沖擊層,上部覆蓋為黃土質來粘土,下伏圓礫土層。各地層巖性分述如下:人工填筑黃土質亞粘土:厚3.0-3.7m,黃褐色,人工回填土,土質較均勻,含磚塊、動物骨等雜物,硬塑。Ⅱ級普通土,σ=120Kpa。黃土質亞粘土:厚1.5-5.2m,黃褐色,土質均勻,上部具孔隙,夾有植物根莖,硬塑,Ⅱ級普通土,σ=150Kpa。粗礫:厚1.5-5.2m,黃褐色,成份以灰巖,石英砂巖為主,砂質不均,夾有亞粘土,中砂薄層,約含20%的礫石,中密,稍濕。Ⅰ級普通土,σ=300Kpa。砂礫:厚1.3-2.6m,黃褐色,成分以灰巖、石英砂巖為主,砂質不均,夾有亞粘土,細中砂層,約含2mm,的礫石30%,顆粒呈圓棱狀,中密,少濕。1.4氣候、氣象×××縣地處中緯度地帶,深居大陸性氣候,受季風影響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距海遙遠、地形復雜,區內日照充足、光能富裕,主要氣象參數如下:氣溫: 最高氣溫36.9℃最低氣溫-27.7℃℃風向及頻率: 常年主導風向NW(西北風)頻率18%次主導風向SE(東南風)頻率13%降水量及蒸發量:年平均降雨量493-560.4mm年最大降雨量831.2mm年最小降雨量309.9mm日最大降雨量160mm年平均蒸發量1460-1592mm其他:最大凍土深度75cm最大積雪深度20mm年平均無霜期151-160d年平均日照時數2376-2941h太陽總輻射量128.15-131.45千卡/cm2受地形、地勢影響,形成了隨地形而異的不規則氣候區,在5-9月作物生長季節內,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50%左右。尤其是南北差異較大,在×××縣子午嶺林區,降水較多,年平均約600mm,氣候陰濕,氣溫較低,且變化劇烈、霜期長。而“前塬”地勢較為平坦,氣象要素反映比較平緩,年均氣溫在℃之間,降水量493-560.4mm之間,氣候溫和有利于農作物生長。1.5水文×××縣有兩大過境河流,即馬蓮河與葫蘆河。馬蓮河支流有縣川河、固城河;葫蘆河支流有苗村河、平定河、瓦川河。以子午嶺為分水嶺,嶺西為馬蓮河流域,面積1782.024km2;嶺東為葫蘆河流域,面積1199.416km2。兩河全年平均徑流深度20mm,平均總徑流量5.95×103m3,流域面積256km2,年平均流量1.19m3/s,年均山泉水流量為560萬m3,地面水資源總量為6840萬m3,年入境徑流量3293萬m3,年產徑流量為6800萬m3,水資源總量為39731萬m3,最大含沙量827kg/m3,年輸沙量5.51×106t,侵蝕模數130t/km2。馬蓮河上游為高含鎂、氯、硫酸鹽離子的苦水區,河水礦化度平均1.4g/l,枯水期達到1.9g/l,含鹽量0.045%左右,總硬度為11.7-20.8德度。1.6地震根據國家地震局確定,一切新建工程必須按照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設防,×××縣西華池鎮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以《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004-89)的規定應考慮防震設計。1.7土壤、植被×××縣地處隴東黃土高原,土壤深厚肥沃,具有良好的光熱條件,農業資源豐富,被譽為“隴東糧倉”。土壤受地形、母質、氣候、植物和耕作條件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土壤類型,即:黑壚土、黃綿土、灰褐土、紅土、潮土、淤積土、水稻土等七個土類,二十三種土壤。土壤分布情況:子午嶺林區為灰褐土,兼有少量的水稻土。塬面主要是黑壚土、黃綿土,山地多為黃綿土,川地多為紅土、淤積土和潮土,擬建項目所在地主要為黃綿土。全縣土地資源比較豐富,總耕地面積65.4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4.82%。縣境內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東部子午嶺為天然次生林(子午嶺林區)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45.7%,林業用地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60.3%。全縣喬林覆蓋率為30.1%,灌林覆蓋率為4.6%,其它林木覆蓋率為23.9%,全縣綠化度為50.3%,植被覆蓋率為21%。糧食作物以冬小麥為主,并盛產玉米、油料、洋芋、考驗、瓜果、藥材、蔬菜等經濟作物,糧食總產量為7.5-8.5萬噸。2.社會環境簡況2.1社會經濟結構×××縣是“黃河古象”的故鄉,也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遺存文物眾多。同時,×××縣又是陜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后,×××縣隸屬×××地區管轄,全縣總面積2942km2,共轄15個鄉鎮,96個行政村,659個自然村,人口16.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4.7萬人,縣城非農業人口2.0萬人。近年來,×××縣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使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發展。2002年全縣國內總產值完成3.55億元,農業總產值完成1.52億元,糧食總產量達7.71萬噸,鄉鎮企業總產值達3.86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6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2元。工業發展勢頭良好,縣城工礦企業較少,主要有奶粉、乳制品、金盞菊、肥料、食品、地毯、制藥、飼料、建材等企業,縣境內省屬國有企業有×××雪茄煙廠,現已破產。×××縣耕地主要為塬面地、山地和川臺地,農作物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占86.4%,糧食作物主要以冬小麥為主,此外還有豆類、糜子、谷子、洋芋、玉米、高梁、蕎麥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烤煙、大麻等。另外縣境內有梅花鹿、狐貍、黃羊、野豬等140多種野生動物,和秦艽、麻黃、甘草等10多種藥材。2.2文化教育縣城是×××縣文化教育的中心,×××縣一所完全中學和兩所普通小學分布在城區,同時還有文化娛樂活動廣場一處,面積為33335m2。2.3文物保護文明世界的“黃河古象”出土于×××縣定祥鄉田窯村穆旗自然村,屬省級文物保護。另外,還有蓮湖寺石窟、錢家溝門石窟、保全寺石窟等,屬地級文物保護。2.4環境功能區劃(1)根據《×××地區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縣環境質量功能為=2\*ROMANII類區。(2)水資源功能保護區劃=1\*GB3①地表水資源保護區劃×××縣境內有兩大過境河流,即馬蓮河和葫蘆河,馬蓮河入境段根據《×××省水環境保護功能區劃報告》定為=3\*ROMANIII類水體,飲用水源地保護范圍以瓦崗川水源地進行劃定,保護范圍為三級,面積為300km2,葫蘆河流域未納入保護區劃。馬蓮河為×××縣廢水接納水體,接納段為=3\*ROMANIII類水體。=2\*GB3②地下水資源功能區劃×××縣水源地分布于城郊,地下水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除馬蓮河而外,基流量及潛層各種潛水水質良好,一級保護區每口井位保護面積為30km2左右,境內禁止堆放垃圾、糞便和其它廢棄物,禁止興建與供水設施保護無關的項目。二級保護區選用的范圍為300-1000m,并在保護區以外的重要補給區劃定準保護區,準保護區范圍以×××縣周圍1200m為半徑劃定,二級保護區總面積20km2。=3\*GB3③聲環境功能區劃依照(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確定項目區為二類混合區。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分析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分析根據《×××地區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劃分》×××縣環境空氣質量為Ⅱ類區。本次評價充分利用×××縣近期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資料,并據此進行環境空氣質量分析。監測資料利用2002年×××市環境監測站,《×××地區生態系統功能的歷史變化對全區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發展規劃研究》和×××縣城鎮總體規劃所運用的監測資料。1.1現狀監測監測點位的布設本次評價采用生態課題所設置的監測點位,其西華池鎮五里溝畎、吉峴李家店子監測點在本次4.5km2評價范圍之內,評價將利用2002年三季度監測資料。監測項目及頻次監測項目為SO2、NO2和TSP三項,監測時間為2002年9月20日-26日,監測頻次每天四次(8:00、10:00、14:00、17:00)。采樣儀器與樣品分析采樣儀器與樣品分析方法及最低檢出限詳見表8。表8采樣儀器與樣品分析方法一覽表名稱五日間斷監測采樣儀器分析方法檢出限(ug)次/日分/次天數SO2TH-3000A型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0.0334455NO2鹽酸萘乙胺分光度法0.0104455TSPKC-120重量法0.174455未檢出和低于最低檢出限的樣品,按最低檢出限折算計算。監測結果與分析2002年9月×××縣西華池五里溝畎、吉峴、李家店子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詳見表9。表9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結果一覽表名稱國家標準監測統計結果大氣監測點吉峴李家店子西華池鎮五里溝畎TSP日平均值0.30(mg/m3)小時濃度范圍日均濃度范圍平均值0.18(0.2)0.18(0.2)最大值超標倍數00SO2小時平均0.50小時濃度范圍小時超標率(%)00最大一次超標倍數00日平均值0.15(mg/m3)日平均值濃度范圍平均值0.018(0.030)0.018(0.035)日平均值超標率(%)00最大值超標倍數00NO2小時平均0.12小時濃度范圍小時超標率(%)00最大一次超標倍數00日平均值0.12(mg/m3)日平均值濃度范圍平均值0.006(0.01)0.06(0.02)日平均值超標率(%)00最大值超標倍數0由表7統計結果看出,評價區內SO2、NO2、TSP日均濃度均符合(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無超標樣品。現狀評價采用單項指數評價模式對監測點的污染物進行現狀評價。公式為:Ii=Ci/Si式中:I1-污染指數Ci-某污染物實測日平均值(mg/m3)Si-某污染物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Nm3),污染物和污染指數計算結果見表10。表10污染物和污染指數結果一覽表單位:mg/m3采樣點污染指數備注TSPSO2NO2吉峴李家店子0.400.060.02西華池鎮五里溝畎村0.640.070.04單項污染指數是指某種污染物的日平均值,被污染物的質量標準除所得的商值,當污染指數大于1.0時,表示污染程度較重,小于1.0時,表示污染程度較輕。綜上所述,該項目區內TSP、SO2、NO2污染較輕,污染指數遠遠小于1.0,項目地環境空氣質量較好。2.水環境質量現狀及分析×××縣境內有兩大過境河流,即馬蓮河和葫蘆河,馬蓮河入口段根據《×××省水環境保護功能區劃報告》定為Ⅲ類水體,飲用水源地保護范圍以瓦崗川水源地進行劃定,保護范圍為三級,面積為300km2,葫蘆河流域未納入保護區劃。馬蓮河為×××縣廢水接納水體,接納段為Ⅲ類水體。主要保護功能為生活飲用和農田灌溉。根據《×××地區環境質量報告書》(1996-2000)中反映,該段上游西河由于受石油煉制業的排入廢水的污染,加上沿岸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本段地表水水質仍很差,主要污染物有化學需氧量、硫酸鹽、氯化物、非離子氨、亞硝酸鹽氮、石油類,為劣=5\*ROMANV水質。3.聲環境質量現狀及分析據×××市環境檢測站提供的資料分析,×××縣城區域環境噪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7.1dB(A),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48dB(A),符合國家(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2\*ROMANII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5.3dB(A),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0dB(A),符合區域環境噪聲四類區標準。4.生態環境現狀及分析×××縣城區綠化面積1.4km2,綠化率達8%,并建設了子午嶺生林公園,工業廢水處理率30%,生活垃圾處置率為80%。環境影響分析1.污染源分析1.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污染物主要是揚塵和噪聲。(1)大氣污染源擬建項目施工期主要大氣污染源為:一、破路、土方挖掘、土方回填期間作業的揚塵;二、道路施工期間斷路、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三、風力作用下產生的揚塵。為了了解施工期間揚塵污染源強,參照金昌市監測站對道路總懸浮微粒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表明施工期揚塵塵比背景值高3-5倍。(2)噪聲污染源施工期噪聲污染主要是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對周圍人們的生活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1.2運營期污染源分析(1)噪聲污染源道路運營的主要噪聲為車輛噪聲,車輛噪聲的聲級大小取決于車型、發動機、車速、輪胎類型、路況等,其聲級大小可通過現場實測和模型所得。(2)大氣污染源運營期大氣污染源主要是汽車尾氣污染,汽車尾氣排放量可通過實地監測和物料衡算所得。(3)其它污染源其它污染源:如污水、固體廢棄物,其對環境的影響不大,不做本次評價的重點。2.項目建設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擬建工程及配套管網工程的建設,對于完善×××縣城區道路交通網絡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改變×××城區及周邊地區交通滯后的局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工程建成后將為×××縣及城區一、二、三產業的發展、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和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對于改善城區投資環境,發展區域社會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3.項目實施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擬建工程的建成,將改善城區沿線的交通條件,加強項目影響區域與外界的聯系,加速該區域的社會發展。由于交通的便利和對外聯系的加強,將提高項目建設區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將有力的促進社會經濟活動、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通訊等事業的發展,借此將提高城區及沿線人們的生活質量。4.項目實施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分析由于擬建項目技術標準高,路基較寬,用地范圍較大,占地數量相對較大,整個工程占地396畝。全為城鎮用地。因城市道路永久性占用的耕地將喪失耕地所具有的農業產出功能。因此,城市道路建設部門應對所占土地的使用者給予適當地經濟補償,幫助他們開發新的產業,或提高單位面積農作物或經濟作物的產量、產值。由于城區道路建設占地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逐步得到解決,所以在設計時盡量考慮少占良田,盡量利用不可耕作的土地。總之,擬建工程的建設,對加快×××縣對外開發,促進區域內經濟的發展,改善交通條件,都會有不可估量的效益,這些效益遠大于占用土地所產生的負效益。5.項目實施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分析擬建項目施工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土石方移動,會使局部原生植物消滅殆盡,成為無植被區域,同時植被的立地條件也會發生變化。取土地段露出的新黃土母質,由于未經過土壤熟化過程,使有機質含量低、土質較差。同時施工機械也對植物產生或多或少的破壞。擬建道路建成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植被將伴隨著新的自然條件發生恢復性的演體,逐漸向原生植物轉變,首先一些耐寒植物在黃土母質上定居,加快了土壤熟化的過程,有利于道路綠化和植物的生長。總之,擬建項目地處城區,全為城鎮用地。項目區沒有國家法定保護的植物,施工中受到破壞的植被將逐步得到恢復和增加。所以擬建項目的建設對評價區的植物不產生大的不利影響。6.項目的實施對動物的影響分析一般長距離道路建設,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是對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的減少,遷移受阻,種群分隔,造成驚嚇等方面。擬建項目建設地野生動物主要有野兔、鼠類、鳥類等,無重點保護動物,城區也無明顯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因而不會發生公路分隔小動物的遷移。故而不影響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7.項目建設對農業生態的影響分析由于擬建道路工程建設工程技術標準高,路基較寬,用地范圍較大。因此,該項目的建設將對周圍的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由于道路建設占地396畝,除占用城鎮用地232畝外,占用的農田164畝,每年可減少糧食41000kg,此外公路施工期所產生的揚塵、運營期來往車輛所排放的汽車尾氣,將會對農作物造成一定影響。總之,擬建工程項目建設會對農業生產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揚塵污染,施工結束后應將臨時占地平整還耕。運營期應加強對汽車尾氣的監測、治理工作,及時掌握污染動態變化,并據此制定污染防治措施。8.擬建工程建設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分析擬建道路工程建設在原有的道路和平坦的塬面上進行,工程建設主要以取土填方為主,其取土量為11.6萬m3,回填量為5.8萬m3,取土處主要是在城北老莊溝一帶和項目地高處取土,取土不但可以提高該溝排洪能力,減少費用,而且有利于工程建設。總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路基開挖、取土、棄土使得原有的土地結構受到破壞和改變,進而還造成原土移位、松散,原植被遭到破壞,地表裸露,改變土壤的可蝕性及植被狀態,其土壤的抗蝕性、抗雨水沖刷性降低,另外,棄土石在運輸過程中,不加遮蓋或過高裝載,造成運輸中的遺散會導致水土流失。9.固體廢棄物對環境影響分析根據項目工程量,棄土石方量為5.1萬m3,其成份主要是黃土和礫石。用于填溝或鋪路,對環境無在影響。擬建工程中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原柏油路面挖掘后。形成道路固廢,該類固廢中含一定量的瀝青,對環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堆放處置不當,會導致土壤污染,破壞局部的生態環境。該類固廢處理處置必須在遠離水源保護地、農田保護區和地表植被稀疏的山溝作填埋處理,填埋選址由環保部門確定同意后方可實施。在挖掘過程中,道路固廢與棄土方必須分離,不能混合進行溝壑或在垃圾場填埋處置,防止造成地下水污染。環境影響評價1.評價思路1.1項目的特點擬建項目為城區道路擴建工程,項目區面積小且較集中,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城區道路兩側,大部分為公共建筑及居民居住區和機關單位,這就對城區道路的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因為本項目施工路段較為復雜,距居民區較近,施工期的影響關系到千千萬萬居民的切身利益,故施工期的環境影響值得特別關注。1.2評價重點本項目是公路建設項目項目,主要環境問題為施工期揚塵和噪聲污染,故本項目的評價重點為大氣和噪聲。1.3評價技術路線和采用的方法1.3.1評價技術路線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和現場實際情況確定評價技術路線為:資料收集、現場踏勘、環境因子種類識別等。評價工作技術路線如圖1項目區調查與現場監測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因子種類識別資料收集項目區調查與現場監測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因子種類識別資料收集現場踏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與建議項目環境經濟損益分析制定項目的環境管理計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與建議項目環境經濟損益分析制定項目的環境管理計劃圖1評價工作技術路線圖1.3.2評價方法污染源調查與分析,主要包括施工期、運營期大氣和噪聲,擬采取采取現場監測與模式計算相結合等方法進行。2.預測評價2.1聲環境影響評價根據《公路環境影響評價規范》的要求,本次聲環境評價范圍為道路中心線兩側200m范圍內。施工期噪聲影響評價范圍為施工場外緣100m、料場100m內。居民區執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中的二類標準;施工期噪聲影響評價標準采用(GB12523-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2.1.1聲環境現狀擬建工程建設地大部分為城鎮用地,所以評價范圍內除有建筑噪聲和流動噪聲源外,無高強度噪聲源,其所在地聲環境質量良好。2.1.2聲環境影響預測評價(1)施工期噪聲影響分析盡管施工期噪聲影響是短暫的,但工程采用機械化施工,各種施工機械噪聲源強較大,會對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及學校教學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對施工噪聲應加強監督管理。施工噪聲影響評價范圍為擬建公路兩側及施工機械周圍范圍內,評價標準采用《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見表11表11建設施工噪聲限值標準單位:dB(A)主要噪聲源噪聲限值晝間夜間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7555各種打樁機85禁止施工各種攪拌機、振動機、電鋸等7055吊車、升降機6555=1\*GB3①擬建道路施工噪聲源調查分析公路施工所用的機械數量大、種類繁多,目前國內公路建設項目施工技術水平及施工設備大致相同,機械設備噪聲源強采用類比法調查數據,即《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J005-98)中所列機械噪聲值。其測試結果見表12表12公路工程施工機械噪聲測試值單位:dB(A)序號機械類型型號測點距機械距離(m)最大聲級Lmax(dB)聲源特點1輪式裝載機ZL40/ZL50590不穩態源2平地機PY/60A590流動不穩態源3振動式壓路機YZJ10B586流動不穩態源4雙輪雙振壓路機CC21581流動不穩態源5三輪壓路機581流動不穩態源6輪胎壓路機ZL16576流動不穩態源7推土機T/40586流動不穩態源8輪胎式液壓挖掘機W4-60584不穩態源9攤鋪機VOGELE587流動不穩態源10發電機組FKV75198固定穩態源11沖擊式鉆井機22187不穩態源12混凝土攪拌機JIC350179固定穩態源13瀝青混凝土攪拌機MARINI290固定穩態源=2\*GB3②施工期噪聲影響預測施工期機械設備噪聲源可近視為點源污染,根據點源衰減模式計算施工期離聲源不同距離處的噪聲值,預測模式如下:式中:LP0—參考位置r0處的聲級;r—預測點與聲源之間的距離,m;r0—參考聲處與點聲源之間的距離,m;?L—附加衰減量。各類施工設備在不同距離處的噪聲值見表13。表13施工機械在不同距離處的噪聲值單位:dB(A)序號機械類型噪聲預測值5m10m30m50m100m1輪式裝載機90847470642平地機90847470643振動式壓路機86807066604雙輪雙振壓路機81756561555三輪壓路機81756561556輪胎壓路機76706056507推土機86807066608輪胎式液壓挖掘機84786864589攤鋪機878171676110發電機組847868645811混凝土攪拌機655949453912瀝青混凝土攪拌機8276666256=3\*GB3③施工期噪聲影響分析由表13預測結果,可見,擬建工程各種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值在50m處為45-70dB(A),由此可見,晝間在距施工機械50m以外的區域施工,均不超過(GB12523-90)噪聲標準限值,對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不造成較大的影響。夜間在距施工機械50m的區域施工,其噪聲值均超過(GB12523-90)噪聲標準限值3-5dB(A)。所以夜間施工噪聲對場地附近50m范圍內將產生噪聲影響,使居民生活環境受到影響。在離聲源100m處的噪聲值為39-64dB(A),該處的噪聲值比50m處的噪聲值降低了6dB(A),晝間均符合GB3096-93中的四類標準,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影響甚小。但是在多臺機械同時作業的情況下,100m處的噪聲值將會增加。遠超過夜間55dB(A)的標準。由于大型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晝間和夜間一定范圍內超標,為了防止噪聲擾民,所以在夜間(22:00~次日6:00)當使用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壓路機、攪拌機和攤鋪機等機械作業時,應合理選擇施工時間,避開午休時間。合理調整同時作業的施工機械數量,保證施工機械的噪聲符合標準,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2)運營期道路交通噪聲預測運營期噪聲評價中,汽車噪聲是主要的評價對象:=1\*GB3①預測模式:本次評價中交通噪聲預測采用《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J005-98)的預測模式,對運營期的交通噪聲進行預測,預測量為等效連續A聲級。i型車輛(大型車、中型車、小型車)行駛于夜間或晝間,預測點接收到的小時交通噪聲值按下式計算:式中:(LAeq)i——i型車輛的平均輻射聲級別,dB;Ni——i型車輛夜間或晝間的平均小時交通量,輛/h;T——LAeq的預測時間,在此取1h;Vi——i型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km/h;L距離——i型車輛行駛噪聲,晝間或夜間在距噪聲等效行車線距離為r的預測點的距離衰減量,dB(A);L縱坡——公路縱坡引起噪聲修正量,dB(A);L路面——公路路面引起的噪聲修正量,dB(A);各型車輛晝間或夜間行駛預測點接收到的總的交通噪聲值按下式計算:式中:(LAeq)L、(LAeq)M、(LAeq)S——分別為大、中、小型車輛晝間或夜間行駛,預測點接收到的交通噪聲值,dB(A);(LAeq)交——預測點接收到的晝間或夜間的交通噪聲值,dB(A);L1——公路曲線或有限長路段引起的交通噪聲修正量,dB(A);L2——公路與預測點之間的障礙物引起的交通噪聲修正量,dB(A)。L1按下試計算:式中:θ——預測點向公路兩端視線的夾角,(°)。L2應該按下述方法計算:●L2樹林為樹林障礙物引起的等效A聲級衰減量。預測點的視線被樹林遮擋看不見公路,且樹林高度為4.5m以上時:當樹林深度為30m,L2樹林=5dB(A);當樹林深度為60m,L2樹林=10dB(A);最大修正量為10dB(A)。●L2建筑物為建筑障礙物引起的等效A聲級衰減量,按下述方法取值。當第一排建筑物占預測點與路中心線間面積的40%-60%時L2建筑物=3dB(A);當第一排建筑物占預測點與路中心線間面積的70%-90%時L2建筑物=5dB(A);每增加一排建筑物,L2建筑物值增加1.5dB(A),最多為10dB(A)。●L2聲影區為預測點在高路或低路塹兩側聲影區引起的等效A聲級衰減量。=2\*GB3②預測結果與分析:噪聲的危害具有局限性、分散性、暫時性,隨著噪聲源的停止發生,噪聲產生的影響既告終止。噪聲對人類的生活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長期接觸80dB(A)以上的噪聲,會導致人體損傷,另外噪聲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同時影響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施工期噪聲主要是施工機械設備噪聲、物料裝卸碰撞噪聲及施工人員人為噪聲,因為施工階段一般為露天作業,無隔聲消減措施,故傳播較遠,受影響面積較大,附近居民反映強烈。施工機械噪聲以及交通噪聲將對施工現場的敏感目標帶來噪聲污染,其中大型機械會對晝間40m以內、夜間150m以內的目標造成影響。由此,施工期應合理安排施工路線,精心設計、嚴格管理、科學施工,對流動噪聲源應盡量安置于遠離居民區的地方,減少流動聲源對環境及居民造成的影響。其交通噪聲預測結果(敏感點路段)見表14。表14擬建工程敏感點路段交通噪聲預測結果一覽表路段(敏感點)樁號預測年時段預測點距路肩距離(m)20305080100150200新民路交叉口K0+002005晝間65.363.361.760.659.056.852.3夜間53.051.149.046.244.340.038.92010晝間66.865.761.459.957.655.751.4夜間53.451.047.545.444.141.439.52015晝間70.067.765.261.658.056.354.6夜間56.354.051.149.747.844.442.5樂蟠路交叉口K1+777.162005晝間63.761.260.058.156.454.551.9夜間50.648.345.541.740.339.637.72010晝間65.463.861.260.957.355.251.5夜間51.249.047.1445.343.941.340.42015晝間68.766.564.561.658.855.453.3夜間54.952.251.849.346.144.941.7古象路交叉口K2+824.532005晝間64.862.360.558.756.354.152.6夜間47.845.843.141.639.437.235.12010晝間66.364.361.859.957.555.853.0夜間52.850.447.644.843.440.738.82015晝間68.766.764.961.158.056.154.3夜間55.953.951.148.346.244.142.7綜上所述,道路兩側不同距離處的聲級預測結果見表15。表15施工道路兩側噪聲預算值距離(m)102030406080150聲級dB(A)晝間64-7161-6660-6452-5852-5852-5648-55夜間56-6456-6453-6053-6047-5545-5344-52由表15可見,擬建工程噪聲影響范圍為:晝間影響范圍40m以內,夜間影響范圍150m以內。由于道路兩側建筑物的隔聲作用,施工噪聲的影響范圍會大大減小,實際受噪聲干擾的敏感點只限于在道路兩側的建筑物和建筑物后暴露的高樓,也就是說道路兩側50m以外受遮擋的建筑物不會受到施工噪聲的影響。2.2環境空氣質量影響預測與評價施工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分析道路施工期的影響主要是揚塵污染。由于擬建道路采用瀝青砼路面,因此,瀝青煙以及苯并(a)芘也是主要的污染物。揚塵和粉塵主要來源于灰土、瀝青、筑路材料運輸中粉狀材料的撒落以及運輸車輛產生的二次揚塵。瀝青煙和苯并(a)芘產生于瀝青的熬制、攪拌和路面鋪設。運營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分析(1)氣象場分析根據×××氣象站2000-2003年氣象資料觀測,得到擬建項目沿線的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靜風頻率,見表16。表16擬建道路沿線主要風向、靜風頻率、平均風速一覽表氣象站名主導風向頻率(%)靜風頻率(%)平均風速(m/s)合水NW185.82.5用P-T法統計出大氣穩定度,各類穩定度出現的頻率見表17。表17各類大氣穩定度出現的頻率一覽表(%)地名ABCDEF合水0.25.324.832.12113.4由表17可見,項目區大氣穩定度為:C、D、(弱不穩定和中性)類穩定度為主,A、B、F(極不穩定和極穩定)所占比例較小。(2)空氣污染物排放源強計算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的預測年交通量、車型比例和《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J005-98)提供的計算車輛行駛建設的方法和污染物單車排放因子,計算公路汽車尾氣的CO,NOx和THC的排放源強。式中:Qj—j類氣態污染物排放源強度,mg/s·m;Ai—i型車預測小時交通量,輛/h;Eij—汽車專用公路工況下,i型車j類排放物在預測年的單車排放因子,mg/輛·m;計算各路段污染物排放源強度見表18。表中高峰源強是在高峰小時交通量情況下求得的。表18擬建道路大氣污染物排放源強預測表(mg/s·m)路段預測時段日平均高峰CONOxTHCCONOxTHC新民路交叉口20051.08410.33210.40822.28560.72160.862120102.01540.61530.76263.61371.16431.411320154.36421.30311.91236.31762.98063.3321樂蟠路交叉口20051.08110.43390.39762.05030.68100.865320102.04610.61560.71653.71261.19241.913620154.37201.32061.96157.40642.88643.6384古象路交叉口20050.33730.21820.12680.77410.39680.298620100.74620.34410.26441.94190.66610.476220152.03910.86520.74023.85561.57422.0315(3)營運期CO和NOx濃度預測采用有限長線源預測模式,其表達式如下:式中:CPR—公路線源AB段對預測點R0產生的污染物濃度,mg/m3;U—預測路段有效排放源高度處的平均風速,m/s;Qj—氣態j類污染物排放源強度,mg/s·m;σy,σz—水平橫風向和垂直方向擴散參數,m;dl—線源微元;x—線源微元中點到預測點的下風向距離,m;y—線源微元中點到預測點的橫風向距離,m;z—預測點至地面的高度,m;h—有效排放源高度,m;A,B—線源起點和終點。根據交通量預測,分別預測道路建成后營運初期、中期和遠期主要環境敏感點的CO和NOx日均濃度和高峰小時濃度。計算日均濃度和小時濃度,各敏感點的CO和NOx濃度預測結果見表19。表19主要環境空氣敏感點預測濃度結果(mg/m3)地名樁號距路肩距離預測年日均值高峰CONOxCONOx新民路交叉口K0+004020100.02010.00630.03610.009720150.03320.01030.06930.021020240.08110.02160.26060.0534樂蟠路交叉口K1+777.163020100.02920.01070.05330.021420150.03860.02010.10430.043620240.06730.04410.29020.0502古象路交叉口K2+824.534020100.02920.07910.07610.029220150.07760.01210.11420.043920240.09430.02890.38120.0712(4)預測結果分析營運期CO、NOx執行(GB3095-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CO、NOx的日均濃度限值分別為4.00mg/m3和0.10mg/m3,一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為10.00mg/m3和0.15mg/m3。由表19中可見,在所有評價時段,各敏感點CO預測的日平均濃度和小時高峰濃度均遠低于國家二級標準。營運遠期,各敏感點NOx高峰小時預測濃度均未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因此,在營運遠期NOx污染物對各敏感點的居民不造成明顯影響。但對城區人口密集區的大氣環境將造成一定濃度下的尾氣污染,因此,城區汽車尾氣的治理工作,是政府部門今后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重點。2.3固體廢棄物影響預測與評價固體廢棄物主要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石、棄土、棄渣、原有道路挖掘的廢瀝青砼和施工隊伍產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產生量為3100m3。嚴禁對廢棄物隨意丟棄,尤其是廢瀝青砼,必須妥善安全處理、及時清運。2.4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廢水污染主要是施工機械的洗車廢水和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為CODcr、BOD5和SS,其值分別為CODcr約150-400mg/l,BOD5約110-300mg/l,SS約100-350mg/l,因為洗車均在施工場內進行,廢水潑灑在作業面,防止揚塵污染,。而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員的洗嗽水,蓄積在臨時蓄水池內,用于路面灑水,隨手回灑在施工現場,所以洗車廢水、生活污水均對水環境不造成影響。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議1.設計期的措施與對策根據項目建設和營運階段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應設計如下保護措施:(1)認真做好工程設計,在滿足擬建道路技術要求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地形條件,盡量減少填挖方的數量,少占良田,少拆民居。(2)按照國家相關法規政策要求,道路的綠化措施,以及防洪、泄洪、排水等其他防護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3)工程設計中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設置道路分隔帶,植樹種草加強道路綠化。(4)取、棄土場盡可能選擇政府指定的荒山、荒坡及溝谷。(5)對拆遷戶的經濟補償應保證其再建住房達到原有住房面積與質量,拆遷時補償費用不得截留或挪作它用。(6)在施工路段應設置警示標志和道路通行標志。2.施工期環境影響防治措施及建議2.1生態環境保護與防治措施及建議(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建議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段施工,縮短施工線。爭取先期施工段完結后,隨即做好路基邊坡、植被種植、排水溝等防護工程再進行下段施工,盡量縮短水土流失期。對開挖土方、回填土方過大的路段,應避開雨季,在雨季來臨前,處理好開挖、回填、棄方的邊坡排水工程設施,同時要及時清理溝道中因施工堆積的土方、石渣和垃圾等,以保障溝道泄洪暢通,減少泥沙災害。在雨季施工要隨挖、隨運、隨壓、以減少雨水沖刷侵蝕。棄土場要嚴格按技術規范設計建造,應及時種草種樹,恢復生態。(2)生態恢復措施與建議對道路修筑過程中臨時占用的農田和土地要及時復墾,并做到死土深翻,活土還原。對棄土場待棄土處理處置后,要上覆原耕作土壤,恢復其農業用地功能。2.2揚塵、瀝青煙霧防治措施(1)實行封閉式施工,尤其在敏感路段,嚴禁在車行道上堆放施工棄土。對土堆、料堆要采取灑水、遮蓋物或噴灑覆蓋劑等措施防治揚塵。(2)施工道路要硬化,要在工地出口處設置清除車輪泥土的設備,確保車輛不帶泥土駛出工地。材料場及運輸車輛行駛路線應避開環境空氣敏感點,裝卸渣土嚴禁凌空拋撒。指定專人清掃路面,定期對路面噴水防止較大揚塵。(3)儲料場、灰土拌合站選址應在×××縣城下風向處,200m半徑內不得有集中的居民區、醫院、學校等。(4)瀝青攪拌站應設置在距環境空氣敏感點300m以外。不能采用開敞式或半封閉式瀝青熬化作業工藝,應采用全閉式攪拌設備。2.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與建議(1)各個噪聲敏感點在夜間(22:00~次日6:00)應停止施工。晝間在有學校的路段施工時,大型機械施工時間應與學校商定,盡量與學校上課時間隔開,或利用假期對該路段施工。若因時間限制則應設置1.5m~2m高的簡易隔聲屏,使學校內的噪聲級控制在60dB(A)以下。(2)施工機械對機械操作工人及施工人員將造成嚴重影響,建議按勞動衛生標準控制工人工作時間,或對操作者及有關人員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如戴耳塞、頭盔等。(3)高噪聲設備應盡量遠離各環境敏感點,視需要設置簡易隔噪設備,最好采用低噪聲施工機械。2.4施工期水環境影響控制措施(1)嚴禁建筑材料如瀝青、油料、工業廢渣等堆放于城區,材料堆放用防雨材料遮蓋,以防雨水沖刷進入水體污染水質。施工結束后工程廢料要及時清理運走。(2)施工人員集中居住點的生活污水、糞便不得隨地排放,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及時運往×××縣垃圾填埋場處置。(4)施工機械、運輸車輛、用具等不得在生活用水取水地點沖洗;嚴禁將廢油、施工垃圾等傾入水體污染水源。3.營運期環境影響防治措施與建議3.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擬建工程運營后,應對取土處和材料堆放地及時回填和植被復原。3.2車輛尾氣污染防治措施與建議道路運營后,對于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汽車尾氣的污染,據此,應采取如下措施:(1)除環保部門建立有關的地方法規,加強環保管理力度外,交通管理部門也應進一步強化對機動車的管理。要求機動車輛采用清潔燃料,進行尾氣治理。(2)按照國家和×××市有關規定,加大機動車輛的更新和報廢力度,凡超過國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應一律報廢。(3)機動車每年應定期到環保部門認定的“機動車尾氣治理復檢點”監測尾氣,監測合格后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發放通行證,超標車輛一律不許行駛或不予年檢。(4)從事運輸的單位和個人,在辦理運輸車輛準用證時,相應的管理部門應與其簽訂防止車輛運輸遺撒、泄漏責任書,保證車輛整潔,并按規定的行駛線路、時間、裝卸地點運營。3.3道路交通噪聲防護措施及建議建設單位應會同交通、環保部門加強行車管理和單車噪聲治理工作,同時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在學校、醫院等噪聲敏感點路段及居民集中地段設置禁鳴標志,減少噪聲擾民。(2)對于沿線未設聲屏障而受到交通噪聲影響以及聲屏障保護不到位的敏感路段、敏感點建筑(如沿線第一排居民住宅及第一排樓上層住戶),建議采取窗戶加裝雙層玻璃,封閉陽臺等降噪措施,保證室內噪聲級在45-55dB(A)范圍內,保證居民夜間正常休息。(3)建設單位應會同環境監測部門對重點噪聲保護目標進行定期或隨機的交通噪聲監測,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治理措施。(4)對城區已建成道路和未建道路環境聲敏感點超標的路段,可設置限速、禁鳴標志,同時根據城市整體規劃和噪聲預測結果,對未來城市建設規劃提出相應的措施和要求,即住宅小區、醫院、學校等規劃建設應建在遠離上述道路中心線150m以外,以確保噪聲不超標。考慮到城市規劃與道路建設的層次關系,對既有的城市建筑物所在地道路加強管理,對規劃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可適當選擇環境噪聲不超標的路段或遠離道路中心線進行規劃建設,以滿足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相互協調一致的原則。3.4營運期水環境影響控制措施及建議對于外排廢水最終要進入馬蓮河水體的,嚴格執行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排放標準,靠近水源地保護區地段的污水禁止外排,必須就地處理。對于處理達標后的污水可用于綠化灌溉。4.道路綠化措施與建議從2000—2005年,城區園林綠化規劃的總格局是:在高度重視城市外部大環境對內部環境的改善及生態良性循環的思想指導下,大搞城區綠化,形成點、線、面相接和較為完善的綠化系統,是城市主、次干道綠帶面積占道路用地率不低于20%,次干道綠帶面積比率不低于15%,并要搞好道路兩旁建筑物的垂直綠化。從城市園林綠化規劃來看,擬建道路建設中,應根據沿線生態環境及用地情況,密切結合城市發展規劃進行綠化方案設計,并按規定將設計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縣地處半濕潤半干旱內陸區,種草種樹受自然環境限制較大,綠化必須因地制宜。加強道路沿線兩側綠化,對沿線居民密集學校、醫院等主要敏感路段,應考慮密植行道樹,擴大綠化面積。綠化帶對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有明顯凈化作用。如單行喬、灌木,寬3-4m,對CO凈化率達7-25%,雙行喬、灌木,寬10-12m,凈化率可達40-50%,并且具有良好的隔聲降噪效果。5.固體廢物影響控制措施無論是施工期還是營運期,對于各種固體廢物均應按照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FPGA基因測序加速-洞察及研究
- 社工角色與職業發展-洞察闡釋
- 網絡切片安全隱私保護機制-洞察闡釋
- 食品感官特性與營養成分的調控-洞察闡釋
- 北京海淀2025屆化學高二下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八所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下化學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河北省承德市第二職業中學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新技術-洞察闡釋
-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學2025屆化學高二下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健康監測設備智能化與AI系統融合研究
- 房地產開發全流程培訓講義課件
- 湖北省黃石市基層診所醫療機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信息
- DB44-T 2163-2019山地自行車賽場服務 基本要求-(高清現行)
- 云南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收費標準
- DB15T 933-2015 內蒙古地區極端高溫、低溫和降雨標準
- 圍堰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 固體廢物采樣培訓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單詞打印版
- 《世界經濟史》課程教學大綱
- 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生字表
- U型橋臺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